道路與橋樑工程施工技術論文

  在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下,我國的道路與橋樑方面的發展也取得了飛速的進步。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淺談道路與橋樑工程施工技術

  【摘要】在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下,我國的道路與橋樑方面的發展也取得了飛速的進步。道路與橋樑工程的首要的任務就是對工程質量實施控制。路基工程分為路堤和路塹工程,路基工程的施工質量決定了整個工程的效果。同時橋樑工程對我國的經濟發展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我國的交通運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技術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本文將從道路與橋樑工程的施工技術進行詳細的闡述,保證工程的質量關,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

  【關鍵詞】道路 橋樑 施工技術 探究

  1、道路工程的施工技術

  道路工程的施工分為路基和路面的施工,路基是根據道路線形方面的設計和其橫斷面的設計在地表上形成的結構物,路面是對路基頂面各種混合用料鋪築形成的層狀構造物,對路基起到保護的作用,因此路基和路面兩者存在著緊密的聯絡。路基和路面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有很多技術上的要點,下面對道路工程中施工技術進行闡述:

  1.1路基填料

  工程中路基材料的選用是有規定的,根據路基的強度和粒徑的大小對路基的填料進行選擇。在路基中土的強度方面的要求提出了一些限定性的條件,要求公路路面下方0-30cm的路床填料需滿足CBR值大於8,同時路床下的填土也給出了相關的規定值。當強度不能達到路基填料的最小強度時,應該採用摻和粗骨料或細骨料,也可以採用換填地基或者通過使用穩定材料進行處理。

  1.2路基壓實

  針對路基的壓實,施工中通常採用壓路機來進行碾壓,因為其既保證了碾壓後的效果又確保了壓實質量。特殊地區的壓實,例如潮溼地區的路基壓實相對困難。因此規範中對此進行了調整和完善,一是可將試驗所得的資料將壓實度的標準降低2到3個百分點;二是對於天然稠度不大於1.1的、腋限指標大於40的,塑性指數不小於18的粘質土,當進行路床路堤作業時,可適當降低壓實標準;三是對材料的性質進行改進,通常採用在土中摻和生石灰來提高工程的效果。

  1.3地面排水

  由於水因素的存在,工程中的破壞也便層出不窮。水與土的強度和穩定性有著緊密的聯絡,是造成土體破壞的主要因素之一。路基的水分為地面水和地下水兩種,較為常用的地面排水設施有急流槽、邊溝、截水溝和地表排水管等等。針對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地面排水要設定鋪砌防護。對於路地面的排水,主要的作用是防止路基以外的地面水流入土體,防止土體產生破壞。對地面沉積的雨水進行排除,第一種方法是採用集中的排水方法,通過路肩外側與路面形成的集水槽將雨水排淨,在每隔20-50m處設定洩水口。對於超高路段的排水,應在中央處安置圓形的開口進行排水處理。第二種方法是分散排水,在排水時要對於邊坡上部的植草特殊注意,同時避免路表有沉積水。

  1.4坡面防護和沖刷防護

  坡面防護是為了保證路基不被地表水沖刷同時還防止坡面的風化,對環境的保護也很重要。高速公路的邊坡防護通常採用種草的防護措施,針對坡度較高地段,多采用砌石塊種草。沖刷防護是為了防護路基不被沖刷,通常用高強度的土工格柵做石籠,用聚酯類的土工織物混凝土做成邊坡,能夠應對土體的不均勻沉降。當軟土地層中的含水量不能達到指標時,通常採用灰土擠密樁法。當含水量過大時,填入石灰粉等吸水的物質,當含水量小的時候,先浸溼加固範圍內的土層,對於已成孔的土體要避免受水浸溼。對於輕質路堤,要採用輕型的回填材料,可減少對路面的土壓力。因為我國國內的通過採用粉煤灰填築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實現了使路堤的自重減少了1/4左右。

  1.5合成材料加固

  土工合成材料的加固是路基工程中重要的施工技術,淺層的軟土地基通常先對地表的土工布進行鋪築,然後對路堤進行填築,土工布的優點是能分隔和過濾排水,同時使土體達到加固穩定的效果。

  2、橋樑工程的施工技術

  橋樑是我國交通運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橋樑工程的結構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部結構是由橋跨結構和橋面系統組成,橋墩、橋臺和基礎支座構成了橋樑的下部結構。在橋樑工程中,施工工藝和施工的技術水平直接對整個工程的預期效果造成影響。下面對橋樑工程中的主要施工技術進行闡述:

  2.1地基與基礎的處理

  橋樑地基的處理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換填地基、強夯法、振衝法和水泥土攪拌法等。其中換填地基的適用條件是土層較淺和土層不均勻,而強夯法適用於碎石和粉土的土質。地基的處理可以使地基的承載能力大大提升,同時使土體的沉降量大大降低,增強土體的固結質量。在對地基處理方法進行選擇時,要考慮土體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施工的條件、橋樑對地基要求、建築結構的用途和型別、基礎的型別等,通過綜合系統的分析進行選擇。

  基礎的施工主要包括基礎的定位放樣、開挖基坑、排水和對地基進行處理以及基礎的砌築。定位放樣要將位置定準確,陸地基坑開挖,通常將每一條邊的基坑尺寸比設計尺寸多0.5-1m。開挖方法有多種,可以進行垂直開挖、加固開挖和放坡開挖。對於水中的基礎開挖通常採用圍堰法進行開挖。

  2.2橋樑混凝土

  橋樑工程的混凝土工程也是至關重要。我們在入城生活中經常會看到馬路或者是橋樑上都會有裂縫,主要原因就是由於溫度的變化以及上部荷載的不斷增大,從而引起混凝土的變形。橋樑混凝土的施工還存在著混凝土表面蜂窩麻面的問題,由於混凝土含氣量過大、者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和易性差等原因導致。

  施工中應該注意施工前原材料的檢驗工作,在施工過程中做到嚴格監測,作好記錄,嚴格按照施工方案落實,提高和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對於橋樑組的解決措施,在拌合混凝土的時候用水冷卻以降低混凝土的澆注溫度,或者在混凝土中埋設水管,採取內部降溫的方法。與此同時,混凝土的攪拌過程中的溫度以及出機的溫度也是至關重要。要想保證混凝土的強度,就要保障混凝土的初始強度以及在澆築混凝土之後的養護工作,這樣才能保證道路橋樑的抗彎抗剪強度,提高工程質量。   2.3預應力筋的張拉

  施工過程中的鋼筋主要承受著上面的荷載,同時也是主要的承重構件,所以,在道路橋樑工程中鋼筋的張拉至關重要。它的特點是隱蔽性和複雜性,在施工的過程中常出現很多的問題,預應力技術在鋼筋混凝土多跨連續粱中有正彎矩區和負彎矩區,通常在支座處的彎矩為負彎矩,跨中為正彎矩。當上面的荷載過大時,然而張拉的鋼筋不能滿足承載要求,所以,在鋼筋薄弱的部位要進行一系列的處理來增強鋼筋的強度。所以也就出現了鋼筋的張拉技術,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的更新,工程的安全事故也在不斷的發生。特別是針對預應力張拉施工,施工工藝較為複雜,因此需要有很強專業技能,以便應對在施工存在的問題。

  鋼筋的張拉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首先,對於施工縫的解決主要採用鋼筋的先張法進行施工。主要是通過張拉裝置對鋼筋進行均勻的放張和收縮。其次,對於空心樑板的鋼筋張拉主要注意的問題是在鋼筋張拉的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的問題,同時我們還要更加註意解決方案的選擇,例如:增加分佈鋼筋、箍筋的數量以及截面尺寸。對張拉過程中樑體側向扭曲、樑端底部混凝土破碎的解決方法是應採取分次逐級的張拉,這樣可以解決工字樑的側向扭曲問題。對於應力損失過大的問題,應當加強應力材料的檢驗和各個工序的質量檢查,防止預應力不合格或者施工的行為不規範導致的應力損失過大。

  結束語:

  本文論述了在施工過程中常見的安全隱患,除此之外,本文還相應的論述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只有保障了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這樣才能保證他們安心放心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才能保障工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範文清,《論道路與橋樑工程施工技術》,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年7月5日

  [2]崔成男,《淺談道路與橋樑工程中的路基施工》,黑龍江交通科技,2014年9月15日

  [3]王品義,《淺談道路與橋樑工程施工中的技術性問題》,科技致富嚮導,2012年7月25日

  [4]王巨集,《橋樑工程施工技術》,勞動保障世界,2013年8月30日

  作者簡介

  趙進***1985―***,男,河南三門峽人,助理工程師,本科學歷,主要從事公路勘察設計工作。

  陳大帥***1986―***,男,河南焦作人,助理工程師,大專學歷,主要從事公路監理工作。

  篇二

  試述道路與橋樑工程施工技術

  【摘要】這就需要道路與橋樑工作者必須高度重視施工技術、不斷提高施工技術、引進先進的施工技術,除了加強對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施工技術的管理,還需要培養專業技術人員、加強施工過程中的技術監督和指導,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我國道路與橋樑工程的進一步發展,實現城市經濟的持續、健康和穩定發展。

  【關鍵詞】 道路與橋樑;工程施工;技術探析

  前言

  道路與橋樑建設作為一項民生工程,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其質量的優劣不僅關係到能否滿足城市交通運輸的需要,更關係到政府、城市的形象。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道路與橋樑建設數量逐漸增多、規模逐漸擴大,其質量問題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道路與橋樑建設技術仍有待提高,所以相關工作者必須加強對道路與橋樑施工技術的管理,不斷改善施工技術、提高施工質量,建設出滿足市場需求的道路與橋樑,營造出一個安全、舒適的出行環境。

  1、我國道路與橋樑工程施工技術的發展現狀

  當前我國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尤其是近十年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道路橋樑技術也邁進了一個新的階段,道路橋樑的施工質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第一,地基加固。複合地基加固的施工技術已經開始運用到地基加固工程當中。該技術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結合具體的道路橋樑工程所在位置的實際地質情況, 相應的選擇恰當的施工材料,逐步開展道路橋樑工程的建設工作。

  第二,鋼筋與混凝土。當前的鋼筋工程中各種技術已經投入應用,例如連線技術、預應力技術、混凝土技術。這些技術穩定可靠, 工藝先進, 應用範圍廣。其中,連線技術當中冷軋帶肋鋼筋這一新工藝的應用,另外還有預應力工藝技術不斷地更新發展,這些穩定先進的施工工藝技術對於道路工程的施工建設技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第三,防水技術。一些新材料的應用使得路橋防水效能穩步提升。例如高分子材料的逐步作為一種新型的防水材料,其應用不斷地擴充套件,同時我國加強了對柔性防水的研究力度。例如常見的瀝青防水卷材、高分子片材以及膠結材料不斷地湧現與應用,這些都是橋樑工程材料的重要研究與發展方向。

  2、我國道路與橋樑工程施工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

  總的來說,我國現階段道路橋樑工程專案不斷增多,施工技術也在穩步的向前發展,路橋工程的施工質量也提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依舊存在諸多問題,這主要表現在施工進度與施工管理方面。

  第一,施工質量難以保證。儘管近些年來一些先進的施工工藝技術、材料的應用逐年增加,但是道路橋樑工程所處的環境複雜多變,現有的工藝技術、材料還是難以與其相適應,另外各項技術的應用熟練程度還是存在著不小的差異,因此路橋工程整體的剛度、強度以及穩定性, 使用壽命還未達到使用要求。

  第二,施工過程中管理存在諸多缺陷。 道路橋樑工程施工建設的順利完成,不能僅僅依靠施工技術的支撐,同時還應必須藉助適當的施工管理技術對整個施工過程加以規範和約束。但是我國的道路橋樑工程的管理技術水平相對較低,還存在非常明顯的不足。當前我國的施工管理技術水平還僅僅是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多數管理章程的基準點只是僅僅停留在對橋樑工程的施工步驟的指導規範方面,缺乏必要的整體性與系統性,無法從整體上對整個工程進行系統化的協調。

  3、路橋工程施工技術的關鍵

  3.1混凝土施工技術

  混凝土施工技術是整個路橋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基礎。在使用混凝土進行澆築施工前,必須認真檢查混凝土用料是否符合施工要求標準,確定配比率的大小。開展道路工程的基礎環節施工及橋樑樁基施工過程中,一定要選擇強度大小一樣的混凝土對護壁進行澆築施工; 在橋樑樁基的施工中,要確保護壁高度高出地面50cm,完善樁基和護壁的防水施工處理。

  3.2體外預應力加固施工技術

  安裝預應力鋼筋之前,路橋工程的施工單位一定要認真檢查每個錨具的質量情況,確保合格,特別是要檢查粗鋼筋上的螺母與螺桿是否能夠良好地匹配,作業方法要採取試擰的方式。固定斜筋時,要以斜槓為型鋼,首先固定斜筋,同時將斜筋的上錨固點固定,然後固定滑塊,定位的位置是墊板選好的固定位置,選擇的是臨時支架,水平筋的固定選擇是根粗鋼筋,固定好斜筋後,要穿入水平筋。

  3.3過渡段施工技術

  安裝使用橋頭搭板可以有效處理路橋過渡段產生橋頭跳車的問題。搭板的選擇條件是要與過渡段適應,還可以承受過路車輛的全部荷載,這樣才能有效消除沉降差。在路橋工程中,橋樑兩端產生路堤沉降的原因是路基、地基和路面壓縮變形而導致。在這三方面原因中,地基壓縮變形的原因是因為路基、路面的恆載與行車所產生的荷載發生了大小的變化。填築面層的過程中,一定要確保橋面和搭板具有一致的面層結構和厚度,避免產生沉降差。

  4、道路與橋樑工程施工技術的發展趨勢

  儘管當前我國道路橋樑工程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依舊存在諸多問題,但是道路橋樑工程建設隊伍的專業研?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本≈熬≡穡?歡鹹剿鰨?雜詰鼻暗氖┕ぜ際蹺侍飩?辛訟低成釗氳難芯浚??遣歡轄?。?餼雋艘壞烙忠壞濫煙猓?饈溝夢夜?纜非爬茨歉齬こ痰母饗釷┕ぜ際踔鸞ゲ餃胝?歟?炔較蚯巴平??夜?牡纜非帕航ㄉ杷?降玫攪擻行У奶嶸??/p>

  第一,施工技術逐漸朝著智慧化的趨勢發展。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以及出行活動等都離不開道路橋樑,因此安全性以及便捷性是道路橋樑工程建設的必要發展方向。因此,路橋工程專案的施工過程中,一定要裝備一些通訊系統、管理系統及安全預督系統等智慧化設施,將其安裝在橋樑內部,極大地提高了工程專案的智慧化水平。這些裝備的應用乃至逐漸普及,極大便利了施工效率和質量。提升智慧化水平已經成為道路橋樑施工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另外智慧化技術的應用還具體體現在 GPS 的廣泛應用,這些技術手段屬於先進的、尖端的,施工人員能夠很快的並且精準的獲取一些關於測控的一些資料資料,測控的精度與便捷度實現了質的飛躍,另外我國最新研製的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也即將投入運營,相信路橋工程的智慧化水平必將邁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第二,節能化這一趨勢是施工技術的另一個發展方向。當前,我國資源過渡開採,各種資源浪費嚴重,前幾年我國政府出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觀念逐漸深入人心,人們對於道路橋樑工程的節能發展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第三,管理模式規範化、先進化。隨著我國路橋事業的不斷推進,其複雜化程度也不斷地增大,各類新技術、裝備也不斷增多。所以,道路橋樑工程施工管理要想實現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就必須藉助現代化的高科技技術模式進行管理。

  一方面,施工單位通過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對於施工的過程進行監督管理,對於施工過程進行不間斷的分析,幫助管理人員對於施工現場進行實時的監督。另一方面,通過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對於工程的一些重要的資訊資料進行儲存與記錄,施工人員藉助計算機可以對各項資料進行系統化的加工分析,保證工程順利的進行,提高單位的經濟效益。

  結束語

  提高道路橋樑施工質量,關鍵是把握好橋樑施工技術。因此,道路橋樑工程的施工人員應當加大對技術質量的重視,以確保道路橋樑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王軍.公路道路工程施工技術的特點與發展研究[J].科技資訊,2012,17;153+155.

  [2]張雪.公路工程施工技術分析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3,36:38-39.

  [3]彭燕.公路道路工程施工技術特點與發展探析[J].價值工程,2014,12;124-125.

  [4]丁俊.公路道路工程施工技術的特點與發展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