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技術論文發表

  近年來,我國公路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公路工程施工企業綜合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施工技術管理水平得到增強,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篇一

  淺析公路施工技術

  摘要:現代公路運輸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隨著車流量不斷增加及人們出行質量水平的提高,對公路質量的要求越來越嚴格。針對這種情況,本文對影響公路施工的因素進行了簡單闡述。

  關鍵詞:公路施工;質量管理;質量通病;

  中圖分類號:X731文獻標識碼: A

  近年來,我國公路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公路工程施工企業綜合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施工技術管理水平得到增強,在公路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公路工程施工企業數量大量增加,同行業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這在客觀上對公路施工企業在技術管理水平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公路施工企業要不斷提高自身綜合實力,完善管理,狠抓生產、穩定質量,將技術管理融入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確保專案建設順利進行,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環境保護公路工程建設是一個系統,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很多。下面分別論述公路施工的質量通病、材料管理、質量管理體系以及病害治理的方法。

  一、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的重要性

  公路運輸是運輸行業的“輕騎兵”,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高等級公路建設對施工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提高工程技術水平並最終提高工程質量,是公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現實選擇。

  1. 技術管理是現代公路施工管理的核心

  公路施工技術管理是現代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中心環節,是施工企業綜合管理水平的最根本體現,對公路施工過程中的各項技術引數、公路施工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加強公路施工技術管理,能有效地減少或消除公路質量通病,質量隱患,以此降低質量通病防治的成本,提高公路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能可優化公路施工流程、加強成本控制、提高工程質量。

  2. 技術管理是提高公路企業經濟效益的根本措施

  在公路施工過程中,技術管理科學合理,能有效提高施工各部門間的配合、減少工作的扯皮現象,同時技術管理責任制的建立能迅速找到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有利於加強成本控制,從而提高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技術管理還需要對施工技術人員和工程裝置進行管理,使裝置操作人員的操作水平得到保障和提高,有效減少或避免由於操作不當造成的裝置故障與安全事故,可減少工期延誤,降低事故發生,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另外,技術管理還可以通過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推廣應用,為保障施工質量奠定基礎,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奠定基礎。

  3. 技術管理是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的保證

  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的科學開展能有效地提高施工過程中的監督和管理,保障公路施工質量。在進行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中,通過對施工測量、防線的技術管理;施工過程技術引數控制;常見技術問題解決等工作,能有效地保障工程質量處於受控狀態,提高工程施工質量。同時,施工技術管理還通過施工前技術方案的稽核、工藝流程設計、施工技術選擇、裝置選型等工作的科學開展,奠定工程施工質量的基礎。

  二、施工現場材料的管理

  1.材料驗收與入庫制度

  工地所需的材料經採購員採購回場後,應進行材料的驗收。入庫前應對材料的質量進行檢查,在保證其質量合格的基礎上實測數量;對大宗材料、高檔材料、特殊材料等要及時索要“三證”產品合格證、質量保證書、出廠檢測報告,有條件的,必須經化驗指標合格後才准入庫。

  2.出庫與退庫制度

  必須嚴格進行材料的領用手續,無手續不得發放材料。工程將結束時,應對施工現場材料進行盤點,督促施工隊伍及時的辦理退庫手續;辦理材料退庫時應填寫材料退庫單,清點完畢後同材料人員辦理材料交接手續。

  三、完善質量管理體系

  公路建設的“政府監督、社會監理、企業自檢”三級質量控制體系有待完善,完善質量管理體系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或著手:

  1.監理隊伍機制不完善,人員素質低

  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對監理市場主要是巨集觀管理,僅對監理單位和人員的資質進行管理。另外現有的監理人員的數量和素質遠不適應交通基本建設高速度、大規模、高標準的發展現狀。

  2.質量管理的現場檢查、裝置檢測不完善

  現場跟蹤檢查,將質量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大部分工程質量隱患都是通過現場檢查而發現的,要做好現場檢查,質檢員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另外,大部分設計、監理、施工、監督單位的檢測裝置、檢測手段、技術力量還不能滿足質量檢測工作需要,有的與實際要求相差很大,直接影響質量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力度。

  四、幾種常見病害的治理方法

  1.當路面出現翻漿時,一般有兩種措施:一種是填土法,另一種是澆築砂樁。填土法:公路路基長年受到路邊耕地用水的浸蝕,每年春季2、3月份出現路基坍塌翻漿,造成路面破損,長期以來,破損越來越嚴重,導致阻礙、滯留車輛,為了解決這種情況,儘快恢復交通,可採取填土的方法來處治該路段破壞的路基,具體施工方法是:不影響通車的前提下,先開挖半邊路基,一直挖到路基土底層較硬的新土,一般1.5米就可以了,將翻漿土全部挖除,然後夯實,用砂子和粘土混合將其與路基摞平,在其上可做瀝青路面;澆築砂樁的具體做法:在路面兩邊每平方米挖一直徑為50釐米、深1米左右的坑,為不影響行車,採用半邊施工,在坑內用大粒石頭子和水泥填築夯實,在上可直接做瀝青路面;對路面破裂、坑槽、啃邊、鬆散等病害的處理。可挖去路的損壞部分,將路基下部填土夯實後,撒下瀝青、碾壓成形即可通車;對公路要進行不定期的養護,以防病害累積,破損路面[3]。

  2.路面的鋪平。碎石瀝青混合料的碾壓:初次碾實,選用DD-120雙輪雙振動壓路機靜壓過去,返回振動溫度應控制在140℃之間;復壓一般選用30t輪胎壓路機壓兩遍,後面要接著DD-120壓路機碾壓兩遍,復碾壓4~6遍,在復壓過程中應及時用長直尺檢測平整度,發現有拱起的部位用8t鋼輪壓路機進行橫向碾壓處理,消除起拱隆起部位;終壓用雙輪雙振鋼輪壓路機靜壓2~3遍。初壓應在瀝青料攤鋪後較高溫度下進行,並不得產生髮裂、推移等現象,壓實溫度還應根據瀝青稠度、壓路機型別,氣溫、鋪築層厚度,瀝青料的型別確定。初壓應從外側低處向中心高處碾壓,相鄰碾壓帶應重疊1/3輪寬,在靠外側邊緣處初次碾壓時,可暫預留50cm寬不碾壓,等壓完第一遍後將壓路機的大部分重量位於壓實過的混合料面上再壓邊緣,以減少向外推移[4]。

  3.養護機械化是提高公路使用質量和服務水平的重要步驟。實現養護機械國產化,不斷提高公路養護機械配備。1***學習、引進國外先進的機電技術。2***養護機械要面向多用途的方向發展,提高機械的使用效益,快捷的作業要求。3***引進國外先進的工藝技術和加工裝置,提高養護機械的工藝水平和製造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及使用壽命。4***加強養護機械的合理化管理,組建新型的養護機械租賃公司。保證公路暢通,發現公路損壞時要及時上報和維修,阻斷通車時應設定安全標記,以防發生交通事故,定時對損壞和缺少的標誌牌要進行補齊和更換,保證有明顯醒目的公路標誌。

  總之,公路工程施工中影響因素很多,只有全面提高施工隊伍的整體素質,真正做到按施工技術規範施工,按操作規程操作,才能避免或減少質量缺陷。同時加強與監理工作人員的溝通,對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引起質量問題的因素進行嚴格的管理與控制,有效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質量,促進質量通病防治工作的開展,促進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有效提高企業的綜合管理能力與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鍾瑞喜.淺談公路工程材料的質量控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01***

  [2]肖智慧.淺議施工技術在路橋施工中的應用及分析[J].四川建材,2008,***05***.

  [3]何紅民.如何做好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工作[J].矽谷,2008,***01***.

  [4]張志傑.城市道路基層在快速施工中的處理方法芻議[J].上海鐵道科技,2002,***02***.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