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技術論文

  在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路基施工技術是最為關鍵的一環,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一些,希望你能有所感觸!

  篇一

  淺析路基施工技術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在公路工程建設的設計與施工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在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路基施工技術是最為關鍵的一環,在路基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從路基的填土與壓實、路基路面排水以及路基防護幾方面進行,下面將詳細的介紹。

  關鍵詞: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X734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路基填土與壓實

  路基填土與壓實的程度,是決定公路路基整體強度以及穩定性的主要因素,從填料的改進以及壓實條件的改善等幾方面入手,是提高公路路基強度的有效方法:

  1.路基填料

  在相關的技術規範中,對路基填料的選擇和使用進行了詳細的規範,對路基填料的最小強度和最大粒徑給予了量化的標準,在此基礎上我們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同時使用CBR代表路基的強度值。在針對上路床的施工時,對其填料進行了限制,要求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路面以下0-30cm內的路床填料CBR值應當>8,同時對下路床以及更下面的填料也都給予了明確的規定。如果路基填料無法達到規定的要求,則使用粗粒料或者石灰等穩定性較強的材料進行換填和處理。

  2.路基壓實

  在目前的路基施工工程中,大多采用了大噸位的壓路機,使得碾壓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在增強路基的壓實度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相關規範中,對高速公路和以及公路路面一下的80-150cm部分的壓實度應當不小於95%,而對於一般的公路路面其壓實度也應當按照高速公路的壓實度標準來衡量。另外,對於路堤基底的壓實度不小於93%的規定也對路面路基壓實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所有的驗收標準都應當按照一級公路的驗收標準進行衡量。

  3.潮溼地區路基的壓實

  在潮溼的地區進行路基壓實的難度很大,因此在規範中對此進行了若干的調整:第一,對特殊的潮溼地區壓實度的標準可以在試驗資料中確定的數值降低2%-3%;第二,在針對粘質土地區進行填料時,如果其天然稠度<1.1,同時液限>40,則可以根據輕壓型標準進行壓實;第三,使用摻加生石灰的方法能夠有效的改善填料的性質,並且獲得預期的壓實效果,同時可以使用新型的吸水材料對路基進行加固。

  4.黃土路基的壓實

  第一,在對黃土路基進行施工時,應當對填挖截面的清潔工作,同時將向內清晰的臺階事先挖好,如果遇到結合面陡峭、無法形成臺階的情況時,可以使用土木釘進行加強。如果地基的圖層具有很強的溼陷性或者是具有較高的抗壓縮性,可以考慮使用重錘進行夯實,同時利用石灰樁進行加密加固。

  第二,如果黃土含水量小,則應當先進行均勻的加水之後再進行碾壓;如果遇到含水量較大的地區,則可以先將黃土進行翻鬆,當晾晒至適合的含水量時再進行碾壓,同時也可以採用摻入石灰的方法來降低含水量,在摻灰後將其攪拌均勻,通過擊實實驗對其最大幹密度進行確定。

  第三,如遇老黃土,其透水性查,無法順利的調節乾溼度,且土塊不容易被粉碎,因此通常情況下都不使用老黃土作填料。新黃土是較好的填料,可以用來進行路床的填築。填築過程中如果遇到大於10cm的塊料,則應當先打碎,並且在最接近最佳含水量時進行壓實。

  第四,根據設計及時修築外側邊緣的攔水、截水溝構造物和急流槽,將水引至坡腳以外,對高度大於20m的路堤,應按設計預留竣工後路堤自重壓密固結產生的壓縮下沉量。

  二、路基路面排水

  水是影響路基強度和穩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很多路面病害的產生都是由於水的侵蝕所造成的。同時從保護環境、保護水資源的方面考慮,也應當做好路基排水工作。路基排水系統的建設,應當與地區的排水規劃相協調,而在路基的施工過程中也應當注意各種原因造成的水患。

  1.地面排水

  經常採用的是地面排水方式,主要的排水設施有邊溝、截水溝、水槽以及排水管等。在高速公路和以及公路工程中使用的排水溝渠,都要進行鋪砌防護,同時在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路基工程中,經過水網地段的路基,要對其路線兩側的灌溉溝渠進行系統的佈置,避免穿越路線的排水涵洞,進而提高公路路基的工程質量。

  2.路面排水

  進行路面排水的主要任務就是將路面範圍內的降水進行排除,減少其深入到路面的水量,避免其對路基邊坡的沖刷。路面排水的方式主要有2種,一種是在路肩的外側設定水泥混凝土預製塊或者是現澆瀝青混凝土的欄水帶進行集中排水,使水能夠通過路邊的欄水帶直接排到坡角的排水溝中;另一種是進行分散的排水,這種方法多用在西北地勢較為平坦的地區,這裡的地下水位較深,除了硬化路肩和加固基礎邊坡之外,還應當對路邊破的植被生長阻擋橫向排水造成路表積水的現象加以重視。

  3.地下排水

  地下排水一般都採用暗溝、盲溝、深水井等方式,這幾種方式適用於滲透性的排水;而如果遇到較大排量的水流時,則多采用帶滲水管的滲溝進行排水。

  三、路基防護

  由於路基的修築過程是將底層的天然形態進行破壞,如果路基暴露在空間內,則容易受到各種自然因素的侵蝕,因此對路基進行防護是十分必要的。

  1.坡面防護

  進行坡面防護的主要目的在於緩解地表水對路面的沖刷,以及削弱風沙對路基表面的風化和剝落。近年來,我國對環境保護逐漸的重視,高速公路的邊坡處多使用草和樹進行種植,當遇到較高的邊坡時,則可以使用砌石框格進行防護。由於我國西部地區常年乾旱缺水,因此對於防護邊坡型別的選擇上十分重要,大多數地區都使用草坪生帶,當草籽進入到地表土中以後,則會發芽長草,同時也對邊坡起到了一定的固定作用;另外無紡布纖維在腐爛之後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其加固效果比較好。石砌圬工防護仍較普遍使用,混凝土預製塊護坡多用在路堤邊坡,連片的及帶窗孔的護面牆,用於路塹邊坡。破裂的或易於風化破碎的岩石路塹邊坡,採用錨杆掛鐵絲網或高強塑料網格噴漿或噴射混凝土以及噴射纖維混凝土防護也有較好的效果。

  2.沖刷防護

  對於沿河的路基防護在傳統的砌石、拋石、鐵絲石龍等方式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改進,使用了高強的土工格柵,或者使用聚脂或聚胺脂類土工織物混凝土護坡模袋做成的護面板防護受水衝浪擊的邊坡,很能適應土體不均勻沉降。

  3.支擋防護

  目前在支擋防護中所使用的方法仍然以擋土牆為主要的方式。石砌的擋土牆使用豐富的石料,牆的高度較低,地基較穩,在防護方面有著重要的優勢;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擋土牆其受力較為均勻,牆體較小,近年來也廣泛的應用到公路路基的防護工程中。

  四、施工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及控制措施

  1.施工過程中的常見四種問題

  第一:施工的工作單位管理體系不合格,工作質量低。

  第二:監測人員對於監測程式實施不嚴格,對於重點細節部分沒有按照正規的測量方法測量,導致監測不到位,不能及時的反應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問題。

  第三:施工人員在路基的細節關鍵部位建設與標準仍有距離,導致施工質量不合格,在交工時很難一次性通過。

  第四:施工後路基表面不平整,排水連線不上,公路兩側的邊溝不合格,這些都降低了路基的質量。

  2.施工過程中的控制措施

  第一:加強對施工單位的管理,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增強自我意識,路基是公路的核心所在,直接決定於公路的質量。

  第二:檢測人員要及時做好檢測記錄工作,嚴格的執行檢查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按照體系規定的標準進行監測,對於施工過程中的質量不合格問題要及時反應,以免不合格重修修建,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第三:對於排水系統一定要嚴加管理,進行檢查一旦發現不合格一定要及時進行調整。如果公路不能做到很好的排水,那麼公路上的積水對公路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針對預留土一定要做好備用,為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做好準備。

  第四:各方各負其責,做好自己工作,嚴格執行好施工質量,爭取交工檢查時能夠一次通過。

  五、結束語

  路基是公路的核心之處,公路的好壞取決於路基是否堅固。這就需要施工人員高超的技術水平和認真的工作態度。雖然在施工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但只要施工人員認真按照規定執行施工任務,保證每個細節標準完成,就一定能保證施工的圓滿,同時保證公路質量的完好。

  參考文獻:

  [1] 谷冬亞.淺談公路路基施工技術[J].科技風, 2010, ***02***.

  [2] 穆晶,穆薇.淺談公路路基施工技術[J].民營科技,2010, ***02***.

  [3] 何勝利,王曉嘎.淺談公路路基施工技術[J].科技風,2010, ***07***.

  [4] 王麗梅,潘淑燕.公路路基施工技術的探討[J].科技致富嚮導,2010, ***12***.

  [5] 李軍學.略論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術[J].發展, 2010, ***05***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