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資訊科技論文題目

  在美術活動中,視訊、動畫、音樂、圖片、照片等多媒體資訊科技的整合運用,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1、區域內開展網路教研的研究與實踐

  2、淺談資訊學奧賽輔導策略

  3、運用“分層教學”優化資訊科技課堂教學設計

  4、新課程演算法教學給我的啟迪

  5、演算法與程式設計教學方法探討

  6、用網路學習評價平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7、“演算法與程式設計”的學習困難的討論

  8、妥善處理課堂偶發事件,構建高效資訊科技課堂

  9、網路環境下資訊科技課引導學生有效利用網路的實踐研究

  10、網路化多媒體教室的預約管理模式

  11、中學生資訊科技課應注重資訊素養的培養

  12、 淺談資訊科技教師的班主任工作方法

  13、資訊科技教學中實施和諧教育之我見

  14、演算法與程式設計之我見

  15、感悟資訊科技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

  16、高中新課程中《演算法與程式設計》教學模式的探究

  17、如何在新課程《演算法與程式設計》中培養學生的成就感

  18、任務驅動教學法在WORD小報製作教學中的應用

  19、淺談小學資訊科技的課堂點評

  20、讓LOGO語言走進資訊科技課堂

  21、機器人創新教育的實踐與探究

  22、新課程下高中資訊科技與數學整合新探

  23、淺談資訊科技新課程改革對課堂教學的改變

  24、以情促興 以興促行 以行促果——談資訊科技課堂的情感教學

  25、以網路教學平臺為依託運,有效實施任務教學

  26、基於網路環境的校本課程教學模式研究—探究學習模式Big6的應用

  27、“任務驅動”在資訊科技教學中的應用

  28、異構校園資訊系統的實現研究

  29、淺談初中資訊科技課教學中的分層教學

  30、初探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

  31、優化匯入技巧 讓課堂“活”起來

  32、新課程環境下資訊科技學科對學生進行評價的一點嘗試

  33、淺談資訊科技教學策略的開放設計

  34、淺談建構主義理論在初中資訊科技課堂教學的作用

  35、資訊科技教師怎樣做部落格

  36、重視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數學新課程的實施

  37、充分發揮課件室職能為教育教學服務

  38、簡約而不簡單

  39、新課程理念下的網路教學初探

  40、新課程標準下資訊科技教師的素質與能力研究

  41、《基於BLOG環境下的教師成長之路》

  42、資訊科技與物理教學整合性研究與實踐

  43、如何真正的實現資訊科技與課程的整合

  多媒體資訊科技論文

  多媒體資訊科技讓美術活動越變越“美”

  摘 要

  在美術活動中,視訊、動畫、音樂、圖片、照片等多媒體資訊科技的整合運用,不僅能創造生動、活潑、愉悅、高效的學習氛圍,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感受美,欣賞美的平臺,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而且能通過解決重難點,提高美術教學效果和質量,激發幼兒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真正讓美術活動越變越“美”。

  關鍵詞

  多媒體 資訊科技 美術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而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決定了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應該採用直觀的教學方式,而運用多媒體資訊科技可以使教學資訊形象生動化。多媒體資訊科技優勢就是將形、聲、光、色、動、靜融為一體,突破時空限制,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幼兒積極主動愉快地參與教學活動。特別是電子白板以其新穎生動的畫面、直觀動態的演示、充滿童真的遊戲、方便快捷的操作強有力地吸引著幼兒,為幼兒創設了一個發現美、認識美、展現美、創造美的環境。

  一、 視訊、動畫等“活”素材的引入,開啟幼兒感受美、欣賞美的大門

  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利用多媒體資訊科技輔助教學,選擇幼兒熟悉或感興趣的題材,積極運用各種新穎的引課藝術,創設與教材相適應的樂學氛圍,將幼兒引入情境之中,激起幼兒求知的慾望,展開豐富的想象,產生探究的興趣,這樣不僅使幼兒欣賞審美物件的外部特徵,更重要的是對審美物件有了更深入的情感體驗,從而引發幼兒參與繪畫創作的興趣,並伴隨著對創作物件的情感完成作品。

  ***一*** 精彩回顧,喚醒幼兒已有經驗

  同一個主題內,很多活動都是互相關聯的,活動間有一定的系統性或者遞進性,如匯入環節或者創作前欣賞環節,播放幼兒之前創作的作品,或幫助孩子回憶已有經驗,引入視訊等是最直觀有效的方法,既可以大大縮短時間,立竿見影,又可以幫助幼兒喚醒已有經驗,為活動的深入做好鋪墊。

  如《美術欣賞:錢鼠來了》,匯入環節讓孩子們欣賞了以前做過的許多對稱的團花剪紙和連續紋樣的花邊,幫助孩子啟用已有經驗,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 視聽結合,激發幼兒參與興趣

  在美術活動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幼兒的心理特徵及年齡特徵,遵循趣味性和針對性的原則,根據新內容和幼兒的學習實際巧妙運用多媒體資訊科技,促使幼兒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從而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例如《創意美術:有趣的沙畫》,在匯入環節播放沙畫大師作畫的視訊,孩子們看著沙子在大師的手下,不斷變幻出各種美麗的畫面,孩子們臉上露出了驚異的笑容,有的則對不斷變化的一幅幅沙畫作品發出由衷讚歎,勾起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孩子們體驗美、創作性的表現美的興趣。

  二、 互動式電子白板活用,提供幼兒進一步感知美、體驗美的機會

  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巧用互動式電子白板貫穿整個活動,旨在通過幼兒喜聞樂見的各種形式,為幼兒營造一個活潑有趣、形象生動、自由、寬鬆的獲取知識、資訊的學習環境,觸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使他們樂於學習、樂於表達、樂於想象、樂於創造。

  ***一*** 自由塗鴉,靈活回放,讓幼兒充分感受、樂於學習

  美術教學時,可以在白板上自由選不同顏色進行作畫,最神奇的就是它的回放功能,在畫過之後只要點選“回放”按鈕,就會自動播放整個作畫過程,每一筆都清楚、直觀,既減少教師重複示範時間,又增強了幼兒的印象。

  如《創意美術:種子花樣蛋糕》活動中,將製作泥盤的步驟拍下來,做成步驟圖,第1步團圓→第2

  步壓扁→第3步捏平→第4步翻身,利用箭頭圖示法,讓幼兒在大腦中形成製作流程,一目瞭然。而在引導孩子找蛋糕表面裝飾材料排列規律時,利用了電子白板的“書寫”功能,直接在蛋糕圖片上圈畫如環狀排列、放射狀排列的方法,快速、有效地解決了活動中的重難點。

  而在《大班 美術:跳繩》活動中,示範多種跳繩動 作時,及時點選“回放”功能,快速重現了人物不同動作的畫法,幫助幼兒建構畫跳繩小人的具體步驟,也為孩子創作不同跳繩動作提供幫助。

  ***二*** 龐大的資源庫,讓教師變身魔術師

  互動式電子白板的資源庫可儲存大量的資訊資源,如文字、圖片、有聲讀物、動畫和視訊等影音結合、圖文並茂的學習材料,讓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教師還可建立各自的樹型目錄結構,方便查詢和呼叫。

  還可以將“教師示範環節”簡單化,在教學中靈活利用白板的拖曳功能,可以有效地進行師幼互動,特別是在孩子們想象時,根據孩子說的,教師通過拖拽功能,像變魔術一樣,從龐大的資源庫中輕輕一拖,就能“變出”孩子們說的內容,突顯互動白板方便快捷的特點,突顯教師“魔術師”的神奇,既省了教師準備大量範作的時間,還能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增加課堂趣味性和遊戲性,突顯互動白板的強大優勢。

  ***三*** 神奇的聚光燈,讓幼兒欣賞更仔細

  神奇的聚光燈功能,可輕鬆地自由放大或縮小頁面的任一部分,“突顯焦點”的作用,增強了幼兒的視覺效果,為解決重難點服務。

  如《大班美術欣賞:地下舞會》,各種昆蟲在地底下參加舞會,但因畫面上昆蟲較多***唱歌、跳舞、演奏、指揮、迎賓等***,畫面小不易仔細觀察,當幼兒說到某種昆蟲,直接用聚光燈聚焦、放大,重點欣賞,如孩子說到有一隻螞蟻姑娘在迎賓時,重點欣賞迎賓螞蟻的動作表情,猜測他們的對話等,這樣孩子們觀察更細緻到位,也更有說服力,有助於提升幼兒美術欣賞的能力。

  ***四*** 幕布效應,讓課堂變“舞臺”

  電子白板中的“幕布”功能,取代了傳統的遮蓋,能在需要的任意一張或多張,設定自由橫、豎反覆伸縮,也能將部分或整體暫時遮蓋;這樣調動了幼兒極大的好奇心,從而優化課堂,提高教學效率,讓教學變得輕鬆、有趣。

  ***五*** 互動白板,讓演示更靈活、欣賞無極限

  教師藉助互動白板圖文並茂、聲像結合的優勢,影象大而清晰,色彩鮮豔,教師能直接與幼兒進行面對面的相互溝通交流,並及時根據幼兒的反應進行及時、有效的反饋。如幼兒有疑問,老師通過電子筆點選操作,可以多次演示,強化示範步驟,充分調動幼兒的聽覺、視覺、感覺的協同作用,使幼兒猶如身臨其境,輕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而且還節約示範用的時間,使孩子有了更多的操作、練習時間,還給孩子們一個享受快樂學習的機會,又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探索欲,提高幼兒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三、 聲情並茂,鋪設幼兒創造美的溫床

  所謂聲情並茂,即背景音樂與活動情境相結合,利用 網路資源,運用多種媒體下載各種音樂,美術活動時巧妙插播適宜的音樂,不僅能營造輕鬆、愉快的氛圍,還能幫助幼兒開闊思維,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創作力。

  ***一*** 創設 藝術氛圍,幫助幼兒感受美和欣賞美

  聲音連結可以運用到幼兒想象和創作中,只要輕輕一點,就可以實現聲音檔案的反覆播放或者重複播放某一段,方便快捷,為孩子創設輕鬆溫馨的藝術氛圍。

  在欣賞活動中,播放與欣賞內容相適宜的背景音樂,幫助孩子發散性地理解畫面內涵,為欣賞提供助力。如大班米羅名畫欣賞:《子夜黃鶯的吟唱和晨雨》、《太陽人和鳥》,插播雨聲、小鳥的鳴唱等,讓孩子在音樂暗示下欣賞,幫助幼兒理解米羅名畫內涵;又如在開展大班美術欣賞剪紙畫《錢鼠來了》時,“長城謠”音樂讓孩子感覺民間剪紙藝術和民樂的完美融合,更激發孩子對民間藝術的喜愛之情。

  ***二*** 激發創作靈感,幫助幼兒創造性的表現美

  在美術操作活動中,用心選擇與美術活動相關的音樂播放欣賞,如在開展命題畫《送給媽媽的禮物》時,“魯冰花”的音樂使孩子回憶起了媽媽和自己之間濃濃的愛意,畫時特別細心因為是送給最愛的媽媽的。另外也常用班得瑞的輕音樂做背景,激發創作靈感,伴隨著孩子們在藝術的殿堂裡遨遊。

  四、 影、相結合,提升幼兒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兒童往往是因為得到成人的認可而學習,而所謂影、相結合,簡單來講,就是把幼兒創作的部分過程或者創作的作品錄或拍下來,以作講評之用,作用具體有以下兩點。

  ***一*** 及時拍攝作品照片,大圖片大螢幕,便於幼兒欣賞與細緻觀察,為提升幼兒鑑賞力加油

  很多泥工、繪畫作品,由於體積較小,教師在結合作品評價時,細節之處幼兒看不清楚,所以每當孩子完成作品後,都可以及時將孩子的作品拍照轉到螢幕上,引導幼兒通過觀察、交流,發現所欣賞作品中蘊含的美。在這一過程中不論是欣賞自己還是同伴的作品,幼兒都會從中獲得美的感受和體驗:在自我欣賞中發現自己作品的美,獲得信心和成就感;在欣賞同伴作品的過程中,發現同伴作品的美,從同伴的作品中學習新的 經驗,提高幼兒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同時激發幼兒對繪畫活動的熱愛之情。

  ***二*** 長效儲存作品照片,滿足幼兒情感需要,激發幼兒繼續創作熱情,為提高幼兒創造美的能力添彩

  有的美術作品展示評價有一定的難度,如橡皮泥作品、沙畫作品等如果長時間儲存,會造成很大的浪費,我就把孩子的作品拍攝下來,在講評時直接在大螢幕上播放照片,不僅把原本不易長時間保留的作品長久的保留下來,特別是孩子們看著自己的作品出現在螢幕上的自豪滿足感,更能激發孩子繼續創作更好作品的興趣和願望,幫助幼兒樹立成功感和自信心,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昇華情境,真正在相互交流、欣賞中 發展能力,共同提高。

  總之,互動白 板通過對文字、圖片、動畫和課件的演示,讓教學不再枯燥乏味,孩子們每天都興致勃勃、精神飽滿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只要我們多思、多想,活學、活用,一定能讓 美術活動越變越美, 讓每個孩子都得到美的薰陶和培養,充分挖掘美術 教育的情感教育價值,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讓我們的孩子更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