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菸公益廣告文案範文3篇

  公益廣告自從誕生起就有很多的定義,本文選取長期研究公益廣告併成就頗豐的潘澤巨集教授所下的定義,並在發展與辨證的思維下,用自己的思考補充完善了這個概念,使其具有時代性和創新性。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戒菸公益廣告文案範文,僅供參考。

  戒菸公益廣告文案範文一:

  態度是個體對特定物件的總的評價和穩定性的反應傾向。

  為什麼人們吸菸會上癮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第一,習慣性的吸菸,沒有別的積極的或消極的動機成分;第二,為了減少消極的情感反應而吸菸---減少緊張、一般的焦慮或與他人互動有關的社會性焦慮;第三,作為一種舒服的休息方式---吸菸既可以使人在生理上產生短暫的欣快感;第四,出於社會方面的原因而吸菸,例如,群體歸屬、與其他吸菸者相互認同、對自我映象的規定等。

  對於人們態度的轉變的策略主要有宣傳說服改變態度、通過行為改變態度和通過群體規範改變態度。而我們的廣告主要是通過宣傳說服來改變吸菸者對吸菸的態度。如果吸菸者認為我們刻意影響他們,則不易轉變態度;但如果他們認為我們沒有操縱他們的意圖,心理上沒有阻抗,對資訊的接受就較好,易於轉變態度。吸菸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吸菸是許多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吸菸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慢性氣道阻塞的主要誘因之一,吸菸易造成返流性食管炎等等這些疾病危害人們都耳熟能詳了,但吸菸對新生兒健康的破壞作用,卻極少有廣告呈現。在中國,家族觀念重,一向重視傳宗接代問題。吸菸得了肺癌令人同情,但影響生育健康則會讓頗具羞愧意識的中國人感到無地自容。如能能夠通過廣告宣傳,在人們頭腦裡建立吸菸與性健康之間的聯結,利用社會壓力、家庭壓力來推動戒菸,不失為好辦法,所以我們從這個被動吸菸的主題出發做了這個廣告。

  費斯汀格L.Festinger,1957的認知失調理論認為,個體失調認知對個體的意義越大,失調的認知成分多於協調的認知成分,則認知失調的程度越大。認知失調給個體造成心理壓力,使之處於不愉快的緊張狀態。此時,個體就會產生消除失調、緩解緊張的動機,通過改變態度的某些認知成分,達到認知協調的平衡狀態。消除、減少認知失調的途徑之一是改變或否定失調的認知因素的一方,使兩方面的認知因素協調。我們就是從改變認知因素的一方這點出發說服吸菸者戒菸。孕婦被動吸菸可能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從我們的廣告中,新生兒已經是一張老人的臉來看正是體現了孩子媽媽被動吸菸造成的小孩兒的早衰。在這個家族觀念中的中國,父母看到這樣的廣告,自然會產生認知失調,這又會給吸菸的他們造成心理壓力,使他們處於焦慮的狀態。而要消除或緩解這種狀態,在孩子的健康和吸菸這兩種認知因素上,我們相信,父母還是會選擇改變吸菸這個認知因素的,從而改變對吸菸的態度,這樣便達到了戒菸的目的。

  戒菸公益廣告文案範文二:

  吸菸,殺人於無形中

  故事情節1:兩個頭戴墨西哥式寬沿高頂氈帽、腰挎柯爾特左輪連發手槍或肩扛溫徹斯特來複槍、身纏子彈帶、穿著牛仔褲皮上衣、以及束袖緊身多袋牛仔服、足蹬一雙飾有刺馬釘的高筒皮套靴、頸圍一塊色彩鮮豔奪目的印花大方巾名叫:凱斯和姆特的西部牛仔在一個荒涼的街道上準備決鬥。兩人在決戰前回憶著各自的決戰歷史!兩人是公認的用槍高手,兩人都是從不停的決鬥中生存下來的高手。在這個嚴肅的最後的決鬥中,一個吸菸的猥瑣大叔慢慢地在他們決鬥的街道旁邊走過。二手菸被決鬥的兩人吸了進去,當那大叔剛走過了他們的身邊後,兩個準備拔槍的西部牛仔痛苦地倒下了;那大叔吞雲吐霧後一驚也倒下了。

  戒菸公益廣告文案範文三:

  態度有認知、情感和行為三個要素,一般來說,三者是相互協調作用的,當三者發生矛盾時,是情感因素髮生主要作用。情感因素在轉變人們態度的作用上,恐懼等負面情緒比愉悅等正面情緒的效用更大。

  恐懼訴求的有效性原理在於它能激發起恐懼這樣一種受眾心理反應。恐懼是人的負面情緒中較強烈的一種,公益廣告的恐懼訴求是傳播者借用帶有能夠激發較強恐懼性情緒色彩的媒介資訊去吸引受者注意力並說服受者接受勸服的一種策略。這種策略之所以極易引起受眾的注意和認知,是因為實驗發現,在情緒刺激物的作用下,人恐懼時體內會出現一系列相應的變化,如呼吸上升、心跳加快、血壓增高,內心產生某種心理壓力,令人緊張不安和感到壓抑。由於這種狀態的持續將會損害身心健康,人就會自然產生一種解除心理壓力的需要,這時也就更容易接受消除恐懼心理的指導。內心壓力源於個兩方面,一是認知不平衡,二是心理──生理的負面反應。前者是更為基礎的,解決認知的不平衡就能進而消除恐懼心理。這也就是費斯廷格的認知失調理論,當認知失調時,人們總是要想辦法重新協調,比如轉變態度或者改變行為。我們把吸菸者本身抽象成一支燃燒的煙,他在吸菸的同時不僅燃燒了自己,還點燃了妻子和孩子,表面上原本和睦溫馨快樂的家庭,身體裡面卻因為吸菸漸漸灰飛煙滅。讓廣告受眾體驗到吸菸對自己的危害,以及二手菸對家人的危害,對吸菸產生恐懼情緒,與自己的吸菸行為產生矛盾,即吸菸者產生了認知失調,這時為了重新協調就必須做出改變,要麼改變認知我吸菸不會那麼嚴重要麼改變行為少吸或者直接戒菸。隨著時間流逝,恐懼情緒可能會變淡,但是吸菸者會更加理性的認識到吸菸的慢性危害,於是人們便更加傾向於改變行為即戒菸。

  態度形成之後,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各種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從而形成新的態度。

  影響態度形成與轉變的因素有許多,在這個戒菸廣告中,我們從社會文化和個性心理的家庭觀念對態度轉變產生的影響入手,改變人們對於吸菸的看法。

  不同的家庭、學校及社會教育,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等,對個體態度的形成與轉變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中國古代儒家思想對於男性的社會要求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齊家”是指男人為一家之主,對自己的家族和家庭負有責任。廣告的圖片呈現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家庭,但是由於丈夫吸菸導致了妻子和孩子都遭受了傷害。男人在家庭中原本應該起著重要的作用,承擔著照顧家人的責任,在廣告中卻在傷害家人,影響家庭氛圍,這樣多少會激起人們的共鳴。

  個性心理是個體在後天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它對個體態度的形成與轉變的影響是比較廣泛的。個體的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觀等都影響著個體態度的形成與轉變。個體如果擁有比較濃厚的家庭觀念,一切以家庭為中心的思想,在看到這則廣告時,就會想到自己的痛快其實對自己和對家人來說都是一種傷害,進而會減少自己的吸菸行為,塑造自己在家庭中的良好形象,同時也為孩子做出好的榜樣。

  自我意識由自我認知、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三部分組成的。個體的自我認知應該是對個體實際情況和潛在特點的反映,但由於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個體對自己的某些特點可能知覺也可能沒有知覺,可能準確知覺也可能有所偏向。這時就需要有效的資訊幫助個體進行正確的自我認知。關於戒菸的公益廣告,有助於個體在看廣告或之後,對自己吸菸的行為進行觀察:吸菸是否對自己的身體和他人造成影響、他人對吸菸的評價,進而進行自我反省。只有自己體驗到吸菸給自己帶來的不利之後才會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自我控制。

  廣告中帶有暗示作用,因為即使吸菸者不願意接受吸菸有害的資訊,但不能否認這則公益廣告在不斷重複播放的同時也間接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產生了影響,從而讓人們接受關於吸菸的危害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