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心理學相關論文

  20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著我國職業教育和心理學事業的快速發展,職業教育心理學也有了引人矚目的發展,出版了一些各具特色、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析我國職業教育心理學發展的思考》

  【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心理學;學科範式;發展理念;學術機制

  【論文摘要】我國職業教育心理學在角色定位、結構體系、發展方向、學科形象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學科發展路徑不明確、學校辦學形式封閉、學者研究視野狹窄、研究隊伍層次低及課程和教學不深入等因素成為職教心理學發展陷入困境的深層原因。為此,必須採取多元共生的學科範式,建立開放互動的學術機制,注重應用的研究取向,通過內培外引打造專業師資隊伍,開創職教心理學發展的新局面。

  20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著我國職業教育和心理學事業的快速發展,職業教育心理學也有了引人矚目的發展,出版了一些各具特色、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但從總體上看,我國職業教育心理學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發展速度緩慢,發揮作用不大。理性反思與科學建構是新興學科發展與成熟的關鍵。一門學科只有在把自身作為一個問題提出來時,它才開始走向成熟。職業教育心理學應當能夠通過不斷反身自觀而獲得可持續發展。

  一、職業教育心理學發展存在的問題

  與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實踐的要求,與國際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形勢相比,職業教育心理學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在實際工作和理論研究中,有關職業教育心理學現狀存在的問題值得思考。

  1.結構體系不成熟

  構建職業教育心理學體系,目前基本上有兩種思路:一種是職業教育與教育心理學的“對接”與“嫁接”,一種是依據職業教育工作實際需要來尋求心理學理論的支撐與支援。這兩種思路並不適合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求,也導致了職業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和教材編寫的“普教化”問題,移植和複製的傾向較明顯,缺乏應有的職業教育特色。在職業技術師範院校,比較通行的做法是努力反映職業教育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斷增加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新課題,把師生心理、學習心理、教學心理、社會心理、管理心理與職業心理等幾塊內容組合,將這些內容相加包容於一體,還沒有形成相對成熟、比較公認的學科框架和結構體系。

  2.發展方向不明確

  職業教育心理學是職業教育與心理學等相結合的產物,是一門交叉學科。在學科劃分上,職業教育心理學究竟屬於職業教育學還是屬於教育心理學,學術界也是眾說紛紜,沒有明確的規定。在學科發展走向上,職業教育心理學還沒有成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分支學科,還沒有形成自身獨特的話語體系。也可以說,職業教育心理學與其他學科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還沒有形成,我們還沒有找到比較適合的職業教育心理學的發展路徑。

  3.學科形象不如意

  在職業院校,許多教師的感覺是,職業教育心理學如同“塑料花瓶”一般,讓人覺得“好看不中用”,說起來相當重要,做起來排在次要,忙起來根本不要,只是在特別需要時才被搬出來作為“裝飾與擺設”,或是作為學校教育創新發展的“牆面磚”,或是在申報與論證課題、制定發展計劃時才被一些研究者想起。

  此外,職業教育心理學發展的問題還表現為地區發展不平衡,政策保障和經費投入不到位,基礎理論相對薄弱,理論創新能力不強,對重大現實問題研究力度不夠大,有重大影響的精品力作不夠多,科研體制、服務和發展機制沒有真正建立等。

  二、職業教育心理學發展的科學思路

  職業教育心理學的發展,必須堅持為職業教育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理論聯絡實際,推動理論不斷創新,積極探索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實踐與發展的心理規律,以實踐應用研究為主,加強基礎理論研究。職業教育心理學要以科學發展觀、現代教育思想和心理學新理念為指導,突出重點,凸現特色,強化質量,優化效益,全面加大建設力度,著力打造發展品牌,以學科建設、課程建設、隊伍建設為基本依託,以科學研究來促進創新發展,以服務職業教育來積極塑造社會形象。

  在發展正規化上,職業教育心理學要從走“獨木橋”變成走“立交橋”,既立足於現在又著眼於將來,既統領全域性又兼顧區域性,做到學科建設、鞏固與提高並重。目前,職業教育的理論研究主要有經濟學正規化、人才學正規化和技術學正規化。

  從理論和邏輯上分析職業教育心理學的“成長”,其發展正規化也應是多元的。既有基於職業教育科學的正規化,也有基於職業***技術***科學的正規化,還有基於教育心理科學的正規化;既有偏重於對職業教育基本範疇心理規律研究的教育學科範式,也有側重於對心理髮展與職業教育關係研究的心理學科範式;既有側重於研究職業教育教學心理規律的正規化,也有側重於研究職業教育學習心理規律的正規化。應該說,職業教育本來就是紛繁複雜的,其邏輯起點必然是多元的,而且心理學的發展更是流派紛呈、此起彼伏,這就決定了職業教育心理學學科範式發展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促進交叉學科的發展是目前科學界普遍關心的問題之一,而針對社會需求開展合作研究和學術交流是推動交叉學科研究發展的方向之一。職業教育心理學要向社會開放,把握職業教育的社會需求,積極吸納社會職業教育資源,主動向社會學、文化學、經濟學、教育學、心理學、經濟學、倫理學等多學科開放,歡迎、鼓勵和支援多學科專家共同協作,從多側面、多角度研究職業教育心理學課題。要組織召開高層次的職業教育心理學學術研討會,就學科當前的焦點和重大問題進行國內或國際合作研究。

  職業教育心理學理論工作者要自覺深入職業教育改革實踐、參與職業教育決策,從創造性實踐中汲取營養,實現理論進步。而實踐工作者也要主動學習職業教育心理學理論與方法,在理論的科學指導下,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

  職業教育心理學是一個複雜的多層次、多維度的系統,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有研究者主張,職業教育心理學體系應分為理論、應用和專項3個層次,其中應用的職業教育心理學又可以分為巨集觀、中觀和微觀3個層次。

  從教育主體來劃分,職業教育心理學有職業學校、家庭和社會三大類別;從縱向層次上劃分,有初等、中等與高等職業教育心理學;從橫向服務範圍來看,有崗前、轉崗和在崗的職業教育心理學。最重要的是,能站在當代職業教育和心理學學術發展的前沿,處理好為實踐服務和推進學科建設的關係,在科學分層的基礎上縱向有機銜接、橫向融會貫通,著力建設有中國職業教育特色的職業教育心理學體系。

  課程建設是職業教育心理學發展的重要基礎。求真,就是要倡導科學性,研究、把握職業教育心理的特殊規律,研究本真的職業教育心理學問題,科學界定其課程性質,科學推進課程建設。務實,就是課程建設要有針對性,尤其要緊密聯絡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實際、職校生髮展實際和職業學校辦學實際,強化和優化課程實踐教學環節,注重培養學習者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職業技術師範院校要站在培養職教師資專業人才和彰顯辦學特色的高度,採取務實的傾斜和扶持政策,整體提升職業教育心理學的課程建設水平。

  職業教育最突出的特點是應用性和實踐性,職業教育實踐是職業教育心理學發展的源泉和動力。職業教育心理學要堅持“以育人為本”的理念,進一步認識“職業教育的物件是人,職業教育是由人來實施”的這一特殊現象,圍繞“職業教育促進人的心理髮展”問題,加強實踐性、實證性和應用性的研究。要堅持“以服務特色人才培養為本,以服務職業教育發展為本”,加強服務職教的科學性;突出服務職教的針對性;注重服務職教的實效性;把握服務職教的創造性;堅定不移地為職業教育決策服務,為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與創新實踐服務。

  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現代化建設的重大現實和理論問題是職業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主攻方向。21世紀,我國職業教育心理學研究要以加強應用性與實踐性研究為主線,注重校本研究、行動研究,積極倡導發展性研究、服務性研究。

  應用研究始終是職業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主體,同時要立足於兩個基本出發點:一是要圍繞和解決具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職業教育心理學中的基礎問題;二是要瞄準和解決能夠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的重大心理學課題。職業教育心理學要研究“職業教育教學情境中教師與學生及其相互作用時的心理現象及規律”,積極吸收自然科學的成果,研究腦功能開發與職校生素質教育、多元智慧理論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心理科學與職業教育改革之間的關係。特別要注重對職校生這一主體的研究,研究職校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成長規律,以及健全人格、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問題。

  發展職業教育心理學,高質量的專業人才隊伍是決定性的關鍵要素。要以加強專業化、網路化人才隊伍建設為依託,重視學術研究機構和專業組織建設。既要搭建學術平臺,也要吸引其他學科學者加盟職教心理學研究隊伍。今後要逐步建立網路化的職業教育心理學學術交流組織和研究機構,可以建立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職業教育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在省、市職業技術教育研究院所***中心***建立專門的職業教育心理學研究室***中心***,建立職業教育心理學專業人才檔案和人才庫,善於發現和匯聚職業教育心理學專業人才,培育研究隊伍的團隊協作精神,支援優秀中青年人才潛心研究、多出精品。要通過5~10年的努力,造就一批學術作風嚴謹、理論功底紮實、富有創新精神的優秀職業教育心理學專家。

  參考文獻

  1劉重慶、崔景貴.我國職業教育心理學研究現狀與展望[J].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2000***13***

  2李曉玲.中國二十年來職業技術教育研究的進展及其問題分析[J].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2***

  3徐國慶.職業教育心理學教學中運用自學——研討法的初步實驗研究[J].常州技術師範學院學報,1999***3***

  4包昆錦.課程改革行動研究綜述[J].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2006***1***

  5劉重慶.突出重點堅持特色——課程建設總結[J].常州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2***3***

  6王燕、董聖鴻.職業教育心理學教材內容體系的分層構建[J].職教論壇,2006***5***

  7冉苒.關於職業教育心理學研究物件的思考[J].職教通訊,2004***12***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