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相關的論文
教育心理學是高等教育的分支之一,正確應用心理學有助於人的心情舒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學生教育工作中教育心理學的應用 》
摘要:在現在教育改革的熱潮中,教學不再只要求教師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還要求教師要掌握心理學的知識並能夠根據具體情況將其應用到教學過程中,以促進教學過程的更好發展。本文從教育心理學的概述、教育心理學在學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及教育心理學在學生教育工作中的應用等方面來探討教育心理學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
一、教育心理學概述
教育心理學萌芽於20世紀20年代以前,以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學》為標誌。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其研究內容是教育和教學過程中的種種心理現象及其變化,揭示教育、教學影響下,受教育者學習情況和掌握知識、技能、發展智力和個性的心理規律;研究形成道德品質的心理特點,以及教育和心理髮展的相互關係,因此,教育心理學即使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教育心理學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對教育實踐具有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作用。在實際的應用中幫助教師瞭解學生的問題,結合實際進行教學活動。
二、教育心理學在學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教育心理學就是幫助教師掌握健康師生關係的法門,使學生獲得學習的動力。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主體主要是學生和教師,在教學情境中研究學生“學”的心理規律,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研究教師“教”的規律。從而指導教師如何去教,學生如何去學。心理學在教育學中的研究內容包括學生的學習性質、特點和分類;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是以學生的學習為主線的研究,同時也是教師主宰主觀教育世界的法則。教育心理學在學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表現在:
1.為學生的管理工作提供理論依據。教學是教育工作的基礎,而管理是教育的關鍵,兩者相輔相成緊密聯絡,有序的管理環境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只有合理的利用教育心理學知識,瞭解了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動態變化,對症下藥才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管理,消除學生的不良心理問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2.有助於加強學生心理教育工作的預見性和針對性。現在的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都受到父母的百般寵愛。由於處在青春期心理變化反覆無常這一特殊的階段有些的同學比較的叛逆甚至有些學生無視學校管理制度的存在,做出一些無法彌補的錯誤。教育心理學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理解學生、更好的促進教學專業的發展不斷地提高教學水平。學校的教育活動及教師的教學水平都需要應用教育心理學來對認知、能力和人格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來使其符合學生的發展規律最終使教育取得成效。
3.有助於完善學生的心理問題,實現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現在的社會是經濟型社會,壓力也慢慢的蔓延到學校。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每個學生都在家長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中成長,面對著升學的壓力,將要走上工作崗位的困惑及人才競爭工作的壓力,然而保持健康的心態是十分重要的。在學校這座大染坊裡利用心理學知識,幫助學生樹立學習和生活的正確認識,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三、在教育工作中應用教育心理學的方法
為完善教育心理學的理論意義還必須將其應用於教學工作實踐中: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教育心理學認為:“師生關係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際關係。”通過建立一種平等的師生關係,可以實現師生感情的雙邊交流,教師可以更好地瞭解和把握學生的情感,認知,心理等各方面的情況,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導。建立在平等地位上的交往會使期待實現最大化,羅森塔爾曾在“羅森塔爾效應”中指出,教師的期待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學生會朝著教師所期待的方向發展,所以,教師根據教育心理學的知識,確立對學生的積極的期待,以引導他們更好的發展。
2.確立有效的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指導是教學,這種方法的不足是缺乏師生互動,學生沒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果不樂觀。現在的教學觀,在教育心理學的指導下,改進教學方法,把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消除了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激發學生的創作型思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3.幫助教師結合實際情況,實現與學生的心靈溝通。在教學中每個教師都希望被自己的學生喜歡,希望自己的學生是最優秀的,組織的教學活動是學生滿意的。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中學生是處於青春斷乳期,容易產生焦慮,抑鬱,妄想等心理問題,教師這時就應該結合實際情況採取有效的措施加強與學生的溝通,通過談話瞭解學生的心理和行為,應用心理學知識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施加影響。
四、結束語
通過對教育心理學知識的探討,本人認為,為了讓教育心理學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發揮更好的作用,在現代教育實踐中教師不僅要有較強的教學能力,更要具備優良的心理品質。只有教師掌握教育心理學的法則,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公社,周喜華.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彭松林.教育心理學在學生教育工作中的應用[J].讀書文摘,2014.
[3]史丹萍.淺析教育心理學在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09.
[4]楊桂鳳.淺析教育心理學在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2010.
[5]閆傑.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
[6]周軍.教育心理學在學生教育工作中的應用[J].今日南國:理論創新版,2012.
[7]賀建,劉毅敏,楊旭,李衛剛.當代中國大學教育與心理學[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08
[8]莊春.對教育心理學在教學中的應用的探討[J].科技資訊,2011.
[9]陳婉玉.關於高職教學中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J].教職論壇.2012.
篇二
《 幼兒鋼琴教學中音樂教育心理學的價值分析 》
【摘要】音樂教育心理學就是研究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的心理現象以及發展規律的學科。幼兒由於其自身特點的影響,形成了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徵,這些特徵與幼兒的鋼琴學習有著重要的聯絡。學習鋼琴是一件長期的、枯燥的、辛苦的工作,在幼兒學習鋼琴的過程中每一個音符、每一點成長都需要家長的積極參與和老師的精心培養。老師要因材施教,正確定位幼兒鋼琴教學,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實現育人成才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音樂教學心理學;幼兒鋼琴教學
一、幼兒鋼琴教學的現狀
音樂屬於情感教育,可以通過音樂教學培養幼兒的音樂情感,從而提高幼兒的音樂情商。有關調查表明,只有高情商的人才可能成為高智商的人。因此可以看出,音樂可以培養出高智商的人。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加之市場經濟的影響,望子成龍已成為現代家長普遍的教育心態。目前,鋼琴熱逐步在社會上興起,幼兒鋼琴教學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但是從現有的幼兒鋼琴教學定位來看,存在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現在教學目的性太強。許多家長以及老師在培養幼兒時總以成為音樂家、鋼琴家為目的,過分注重技巧的培養,而忽視了幼兒的審美與情感的開發,甚至讓幼兒失去了本應該擁有的快樂童年。筆者在指教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現幼兒在練習鋼琴時的無奈與厭煩情緒,甚至會出現過激的厭學情緒,這樣的鋼琴教學質量可想而知。這些問題的出現進一步說明了無論是何種教育,都必須以育人為主要目的,切勿拔苗助長,好高騖遠。
二、音樂教育心理學在幼兒鋼琴教學中的重要性
新課改後,我國也進一步修訂了鋼琴教學教材,以適應更多年齡段的鋼琴學習,體現了以人為主的音樂教學核心。目前,我國的幼兒鋼琴教材比較淺顯易懂,適合幼兒年齡段的學習。教學中的技巧練習則融入到可以理解的曲調當中,結合耳熟能詳的兒歌、民歌等,基本上滿足了幼兒心理成長過程中的情感需求。但這僅僅是基本,要想進一步提升鋼琴教學質量,進一步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使其產生鋼琴學習興趣,最關鍵的還是教師的教學方法。音樂教育心理學以音樂教學中老師與學生的互動行為為研究物件,以音樂教學中的各種心理現象以及變化規律為主要研究內容,能進一步瞭解和掌握幼兒的心理活動。由於幼兒鋼琴教學屬於一項非常專業、非常特殊的學科,每一個幼兒的實際情況不盡相同,如果用統一的教學模式就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幼兒鋼琴教學中,通過運用音樂教育心理學可以全面掌握每一個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幼兒的不同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因材施教,教學效果才會事半功倍。由此可以看出,音樂教育心理學的運用在幼兒鋼琴教學中非常重要。
三、音樂教育心理學在幼兒鋼琴教學中的價值體現
一可以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音樂不但可以舒緩壓力,也能陶冶情操,使人產生一種愉快的情感,而這種情感對於幼兒形成健康的心理有著重要的意義。音樂可以將人們最濃厚的情感展現出來,讓人感受到一種無法形容的審美快感,給人以美的享受。在幼兒鋼琴教學中,同樣要讓每一個幼兒感受到這種美感。在傳統的應試教育體系下,沉重的文化課使學生壓力倍增,而鋼琴學習則為孩子帶來了最快樂、最愉悅的時光。教師應利用情景教學模式,創設適當的情景模式,讓學生充分參與,寓教於樂,讓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美感,從而有效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學習效率,杜絕不良情感的產生,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二可以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教育心理學中,發展智力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幼兒鋼琴教學中,運用音樂教育心理學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對於提高幼兒對音樂的理解以及幼兒智力的開發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幼兒鋼琴教學中,作為音樂教師必須發揮創造性思維,通過一些直觀的、生動的、形象的教學手法,調動幼兒的感官,從而激發起創造性思維。老師經過正確的引導讓幼兒在感受音樂之後能夠主動地表現音樂,通過創造性思維學習音樂,學習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三有利於實現育琴育人的教學目標。教學的目的就是育人,同樣,幼兒鋼琴教學的目的也應該是“育人”,不應僅僅侷限於“育琴”。作為音樂教師,也要進一步加強音樂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學習,並將其很好地運用到實際教學當中,在發展個體的同時激發其創作能力,形成一種學習激情。這種激情不但有助於音樂學習,更是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增添了更加強勁的動力,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了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在幼兒鋼琴教學中,只有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另外,還要培養幼兒堅強的毅力,遇到困難、克服困難的良好品質,幫助幼兒解決難題並完成各項音樂技巧的練習,充分利用音樂教育心理學,創設多種教學模式,實現鋼琴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陳蓉輝.論鋼琴教育活動與學生情感發展的內在機制[J].東北師範大學學報,201306.
[2]趙阿光.鋼琴教學與科學思維能力培養[J].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4.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