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政策與法規論文
世界農業在促進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技術提高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國外農業政策法規分析 》
摘 要:本文解析了韓國、美國和歐盟的農業政策,以期為我國農業政策的制定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政策;國外;糧食安全;城鎮化
中圖分類號:F312 文獻標識碼:A
城鎮化在中國社會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國,城鎮化應該著眼以下3個問題,即發展重點為中小城市;將新生代農民工等已經在城市就業的農民視為主體;解決就業、社保、住房和教育等方面的農民工的主要關注的關鍵問題。城鎮化的推進不能以損害農業這一國民根基為前提,而應該以發展好農業為前提。因此,國家在制定相關政策,特別是農業政策上應該重點考慮到城鎮化與農業如何實現協調可持續發展,如何提升農業從業者的收入,如何保障農業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以及如何確保我國糧食供給安全問題等等。國家在制定農業政策的時候,從保障糧食安全的角度著眼,應該將重點放在價格政策、補貼政策和金融保險政策上。如果從改革的方面來講,應該從以下方面著眼,即深化改革農村土地制度、新經營主體的培育以及解決農業從業者日趨減少的問題。在歐美和韓國等國家,農業發展水平較高,其農業政策法規或許對我國的農業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啟示,本文將對其進行概述。
1 韓國農業政策法規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韓國不但依靠工業的騰飛帶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而且也實現了農業的較快發展。早在1950年,韓國就開始制定計劃推動農業、農村的現代化,並加快了將農業人口轉變為非農業人口的速度。韓國農業現在已經處於世界先進水平之列,無論是生產技術還是生產水平都可以同歐美農業發達國家相比較。
韓國國土面積小,且農業人口大規模轉變為非農業人口,在這種情況下,實現農業現代化成為一個需急切解決的問題。韓國農業之所以能夠快速實現現代化,主要是5方面的合力造成的,即流通體系、農業科技、新村運動、農業政策和土地制度。
在20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90年代,為了避免耕地分散帶來的弊端,在尊重土地所有權的基礎上促使土地聯合使用。並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通過了法律來保護農地的流轉,從而為土地規模化經營奠定了基礎。韓國農業政策的根本出發點是保護本國農業,從環境政策、價格政策和生產政策入手,綜合運用補貼等手段,確立了稻米作為生產政策的最核心部分;新村運動通過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進一步激發其建設農村的積極性;在農業科技方面,60%以上的農業科技人員屬於國家政府人員,從而保證了科技隊伍的穩定性;通過建立完善的流通體系,將銷售同生產充分結合起來,保證了生產和流通效率。
應該為農業發展提供科學性的巨集觀管理;完善市場經濟,保證農村經濟的活力;確保農業科技隊伍的穩定性,為農業發展提供科技推動力。
2 美國農業政策法規分析
作為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美國的農業政策是緊跟市場的。農場主會根據相應的市場價格變化情況,以利潤最大化為指導原則,這是其農業發展的主基調。美國政府會根據其中存在的不足,出臺相應政策來彌補市場的不足,主要是巨集觀方面的政策調整。美國政府對於農業的調控從原先的流通領域拓展到了生產領域,這是基於美國農業巨大的生產力導致糧食生產過剩的情況。羅斯福新政開始後,美國政府開始實施農產品價格支援政策與農產品生產縮減政策。隨後開始了縮減生產金融政策,進而設立了土地銀行,為休耕土地提供補助金。這些政策主要是為了防止農產品過剩可能導致的農產品價格的劇烈波動。從現在的效果來看,達成了巨集觀調控的目的。
從1985年~1995年這段時間,美國的農業政策開始調整向農業生產的市場化。這是因為歐洲農業快速發展導致全球農產品市場的變動,而且美元開始大幅度升值,引發了其農產品競爭力下降的狀況。隨後,美國政府不斷地削減其預算支出,降低受補貼面積,讓農場主根據自身狀況與市場狀況自主調整種植面積與種植品種,從而增強農產品競爭力。不但如此,美國還積極開展農業方面的關稅與貿易談判,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隨後的《1990年食品、農業、資源保護和貿易法》更是繼續放鬆對生產的管控,推進了農業的市場化。從1996年以後,政府幹預農業生產進一步減少。但是為了保證農業生產的安全,開始重視農場安全,建立了一系列措施,如反週期支付與農作物平均收入選擇計劃等,併為農業災害提供救援等等,構建起來一個完善的農場安全網路。
對於農業支援的手段應該更加多元化;集中財力重點補助糧食生產;農業支援政策應該網路化和體系化,避免盲目出臺政策;對於農業的支援不應該只停留在行政層次,更應該法律化,進而實現專案化。
3 歐盟農業政策法規分析
在歐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共同農業政策是很重要的一環,雖然備受爭議,但是歐盟農業的發展成果卻是有目共睹的,其在奶製品、禽肉和糖的出口量上已經超過了美國,擺脫了主要農產品處於淨進口的不利狀態。歐盟共同農業政策正在轉化重點方向,走農業與農村並重的道路,將關注焦點投向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上。《建立農產品統一市場折中協議》著眼於提升農業效率並達成農業市場穩定的目的,提升農業從業人員的收入。在1992年共同農業政策變動中,開始強調對農業結構的調整。在《走向2020共同農業政策―應對未來糧食、自然資源和區域挑戰》中,提出在保障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對自然資源進行最優化管理,進而維持農村發展的平衡。歐盟開始利用多種措施對農業支援,如價格支援、農業發展支援以及收入補貼等,並進一步提升其農產品市場的自由度。值得注意的是,歐盟的共同農業政策放棄了原來的封閉狀態,進入到開放狀態。
必須以糧食自給為核心制定農業政策;立足於生態農業和迴圈農業,發展多功能農業;基於多邊貿易協議框架,加大對國內糧食產業的支援力度;可以適當放棄一些低效且處於壟斷狀態的農業生產領域,來獲得農業談判的主動權;學習歐盟的雙邊合作策略。
4 總結
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政策對於農業發展的走向至關重要。雖然我國農業有了長足發展,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應借鑑世界農業先進國家的經驗,汲取精華,根據我國農業發展現狀,制定最合理的農業政策。
參考文獻
[1] 白文周,吳義周.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內涵及實現途徑[J].經濟問題探索,2008,5: 52-55.
[2] 蔡海龍.美國農業政策支援水平變化特點分析[J].浙江農業學報,2013,
25***5***: 1124-1129.
篇二
《 河南省特色農業發展狀況與發展路徑探析 》
摘要:特色農業的發展能夠推動農民增收、提升農業競爭力、促進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水平,是區域農業經濟優勢選擇的結果。河南省農業特色資源豐富,但資源開發和利用不足,農業企業發展層次較低,農民對特色農業的參與意願和參與能力不強。促進河南省特色農業發展,首先應深化對特色農業發展規律和原則的認知,理順政府職能,加強觀念引導和政策扶持;其次堅持農業產業化、農業標準化的發展戰略;另外,要通過完善農地制度、加大財政支援、鼓勵和扶持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業中小企業的發展等積極構建特色農業發展的支撐體系。
關鍵詞:特色農業,發展路徑
特色農業是指具有鮮明的區域特點、獨特的資源條件和產品品質,並且已具備一定的生產傳統和產業基礎,經過扶持和培育能夠迅速在國內、國際形成較強競爭力,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農業產業,具有稀缺性、綠色性、區位性***結合WTO就是原產地原則***等特點。“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特色農業特殊品質能滿足當前市場需求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可以填補和開發現有和潛在的市場容量;同時,通過標準化生產和質量認證形成的產品差異和質量識別也必然大幅提升農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農業的產業化水平。河南氣候條件和地理資源優越,農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特色優勢,發揮特色優勢,在中原經濟區建設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業,實現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協調發展,是河南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而發展路徑的選擇對於特色農業發展戰略的實施具有基礎性的意義。
一、特色農業的經濟學分析
發展特色農業是區域農業經濟優勢選擇的結果。通過產業化的發展,特色農業可以形成具有競爭優勢和區域特點的主導產業鏈,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農業的弱質性,對於拉動特定區域尤其是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1、推動農民增收。從種植業來看,目前我省農業種植大部分結構單一,特色不明顯;小麥、玉米是主要作物,雜糧和蔬菜的規模種植較少,商品化率不高。按每畝地年產1000斤小麥和1200斤玉米,小麥每斤1元、玉米每斤1元的價格計算,一般種植業每年畝產值在2200元左右。刨除耕地、化肥、農藥、機收等投入***每畝地大約需投入300元左右***,收益約在1900元;加上每年的農業補貼,農民的傳統種植收益一畝地也只有2000元[1]。當前我省農村人地關係屬於人多地少型,人均耕種面積不足2畝,傳統農業種植對促進農民增收作用有限。突破傳統農業發展模式農業論文,通過挖掘和培育特色農業、提高農業附加值和效益,能有效推動農民增收,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2、提升農業競爭力。特色農業的發展充分利用區域擁有的自然資源和歷史資源,能夠形成獨具特色的產品優質性、稀缺性和綠色性,能滿足當前市場需求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填補和開發現有和潛在的市場容量;同時,通過標準化生產和質量認證形成產品差異和質量識別,使其特色品質進一步轉化為經濟優勢,這必然大幅提升農業的核心競爭力。面臨國內國際市場上激烈的農產品貿易競爭,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能避開產品同質化帶來的低效益和弱競爭力;這對於促進河南省由農業大省到農業強省的轉變具有直接的推動作用。
3、促進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化。
在當前公眾對綠色無公害食品需求旺盛以及國際農業貿易中技術性壁壘的廣泛存在的條件下,特色農業只有通過現代化、標準化、產業化的發展方式,提升和凸顯產品自身無可比擬的質量特色優勢,才能夠在應對各種技術性貿易壁壘,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必然要求農業產業鏈的延長和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改變目前單戶生產帶來的農戶市場參與不足、農業附加值低以及產品質量不穩定等狀況,而特色農業發展促進機制體制的創新會進一步推動農業的現代化和產業化水平。
由此,必須充分重視優質特色農業的挖掘和培育,不斷拓展特色農業產業鏈條,增加農業產值,使我省農業“質”“量”齊增。這對於我省三農問題的解決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二、河南省特色農業發展:現狀與問題
1、積累了一定的特色優勢,但資源優勢開發不足。
河南省特色資源豐富,在長久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包括茶葉、花卉、畜禽、果蔬、木材、藥材等在內近70種口碑相傳的特色產品,如信陽毛尖、南灣魚、櫻桃谷鴨、雜交水稻、光山麻鴨、新縣銀杏、商城油菜、淮濱楊木、息縣半夏、平橋石榴、固始雞***鵝***;泌陽、西峽香菇;靈寶蘋果、寧陵酥梨、孟津梨;河陰、封丘石榴;滎陽柿子;靈寶牛心柿餅;西峽獼猴桃;仰韶杏;靈寶、新鄭、內黃的大棗;信陽板栗;盧氏、輝縣的核桃;方城菸葉;南召柞蠶;駐馬店、南陽芝麻;開封花生;商城油茶;開封西瓜;中牟大蒜;淮陽黃花菜;淅川、永城小辣椒;固始“愣頭青”白蘿蔔;杞縣、延津胡蘿蔔;洛陽牡丹芍藥、延陵臘梅、開封菊花、南陽、鄭州月季、信陽杜鵑;焦作四大懷藥、內鄉山茱萸;西峽山茱萸西洋參;南召辛夷;濟源冰凌草;封丘金銀花;輝縣、林縣山楂;新縣銀杏;正陽生豬、三黃雞;南陽黃牛;郟縣紅牛;泌陽毛驢;周口槐山羊、沈丘清真牛羊肉;固始土雞;淇河鯽魚;原陽大米;確山紅薯;道口燒雞;駐馬店小磨油;許昌腐竹;商丘醬菜;蘭考泡桐等。以這些特色優勢為基礎,我省特色農業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各地樹立了眾多的特色品牌,如華英鴨肉、文新茶葉、商城制鬃品、羚銳中成藥、奧龍牌色拉油、安太食品、維維、十三香***調料***、利維康、蓮花、宋河、金絲猴、輔仁等。但有些特色優勢沒有充分挖掘,沒有形成特色品牌和產業化經營。
2、農業企業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總體發展層次較低
目前,河南省有562家企業被列入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40家企業先後入圍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與全國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總數908相比,只佔不到4.5%的比例。從農業企業規模和農業產業鏈條的發展看,除少數知名企業外,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處於發展的起步階段;產業鏈條較短,品牌意識不強,農產品附加值較低。大多企業處於農產品初級加工階段,技術含量低、產業附加值少、產品單一,核心競爭力不足。很多特色產品質量上乘,但由於技術、資金和觀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加工和包裝簡單,品牌意識缺失,銷售半徑小,市場潛力和經濟價值沒有充分挖掘。
3、農戶認知不足,組織化程度低,參與意願與能力不強
在目前我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還不完善的條件下,單戶種植***養殖***是農業生產的基本形態;農戶是特色農業發展的重要主體。對沈丘縣石槽鄉農戶調查得知,大部分農民對特色農業的概念表現陌生,缺少品牌意識,沒有提升產品質量的內在動力。觀念的落後、技能的不足和市場意識的模糊使得大部分農民在農業發展中只能扮演“耕種者”的角色,在產品質量提升、特色提煉、加工和營銷等方面嚴重缺位。同時,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速度緩慢,這一方面使農業生產停滯在單戶耕作的階段,難以實現規模化、標準化,保證農產品的質量穩定性;另一方面,也加大了農業企業和眾多農戶之間的交易成本,難以在特色農業生產過程中實施有效的質量控制。
三、河南省特色農業發展的路徑選擇
當前促進我省特色農業的發展農業論文,必須深化認識、加強引導,堅持走產業化、標準化發展的戰略,並進一步理順和發揮地方政府職能,圍繞特色農業發展所需要的人才、金融、資訊、科技、服務等加強制度建設和政策供應,積極引導農戶和農業企業的發展,激發特色農業發展的原生動力,扶持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和農業企業的發展,暢通特色農業發展的生產、加工、營銷渠道;這是我省特色農業進一步發展的現實路徑選擇。
***一***深化認知,理順職能,加強觀念引導和政策扶持
1、把握特色農業發展規律,理順政府職能。
特色農業發展的基本原則是資源先決、市場導向、規模適度、科技支撐、產業開發。作為主導的一方,政府有關部門應首先深化對特色農業的認知,把握其發展的規律和原則,以更加科學地引導特色農業的發展。其次,通過理順政府職能,形成特色農業生產的專業領導機構和協調機制。圍繞特色農業的專案培育和遴選、扶持體系的構建、特色產品的質量認證、標誌和識別,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逐漸形成專門領導部門和專業技術機構並完善其工作機制,實現對特色農業發展的垂直、高效引導。動員社會各界尤其是農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力量,發揮其專業優勢,推動諸如農民培訓、技術推廣、產品推介等方面的工作,形成特色農業生產的專業領導機構和協調機制。
2、加強觀念引導和政策扶持,提升農戶參與意願與參與能力。
從觀念上使農戶對特色農業的發展前景有所認知,增強其市場經濟意識,提升其對特色農業發展的參與意願。對農業勞動力群體進行定期培訓,使其具備特色農業發展意識,更新生產組織方式,促其形成專業化的經濟合作組織。完善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完善管理組織方式、人員編制、薪酬待遇、服務農戶的方式和渠道等,建立發揮農業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作用的機制。加強對農民信貸的引導,在貸款利率、貸款額度、還款方式和期限等向特色農業傾斜。另外,有關部門應加強專業網站建設,利用網路平臺推動農戶和企業及有關職能部門的有效連線。通過多方面引導、扶持,提升農民對特色農業的參與意願、參與能力。
3、做好區域規劃,科學佈局特色農業。
發展特色農業必須考慮地區綜合條件,注重比較優勢的發揮,尋求最佳的發展方案。我省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豐厚,特色產品的發展基礎堅實,前景樂觀。在特色農業的佈局上,應構建機制,綜合利用專門機構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對河南農業發展基本情況深入調研,依據各地的自然條件、生物資源、歷史文化、農戶已掌握的生產技術,以及當地特色農產品的現有種類、質量和規模,制定科學規劃;使各地具有明確的優勢特色農業發展方向,避免地域不適風險、市場風險、需求不足風險和一哄而上的風險。
***二***堅持農業產業化、農業標準化的發展戰略
1、堅持以農業產業化促使特色農業發展的戰略。
產業化經營為特色農業的做大做強做優提供了一種有效的組織形式,使原來小規模的家庭式生產轉變為農業生產部門和關聯產業緊密聯絡的社會化大生產;把傳統的家庭為主體的獨立經營變成由公司或聯合體為主體的企業經營;將原來相互分割的農產品經營環節重新加以有機整合,形成一體化經營的格局。推進特色農業產業化程序,可使地區潛在的相對優勢轉化為現實競爭優勢,形成有競爭優勢和區域特點的主導產業。打造特色農業生產、加工、營銷完整的產業鏈,能提升特色農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也會帶動區域經濟的綜合發展。
2、積極推動農業標準化發展戰略的實施。
農業標準化生產能有效克服當前農戶分散生產帶來的隨意性,保持產品的質量穩定性和優質性,也有利於避開國際農產品貿易中技術性壁壘的影響。實施農業標準化戰略發展特色農業,應著眼於生產、加工、流通三大環節,著力建立健全農業質量標準和農產品質量監測體系,積極發展無公害農業、綠色農業和有機農業農業論文,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和衛生安全水平;同時,積極實施品牌戰略,凸顯農業標準化生產的高收益,促使農業標準化進入良性迴圈和高水平發展。
***三***構建特色農業發展的支撐體系
1、完善農地制度。
農地使用權流轉機制不全使土地分散耕作固化的狀況很難打破,對農業標準化示範園區、農業企業的發展形成限制。應進一步完善農地制度,一方面,加強集體經濟建設,發展和強化其在農業產業化、標準化生產中的號召引導功能;另一方面,應健全農地流轉制度,保護農戶土地使用權權益的同時,通過流轉使農業規模用地得到實現和保障。這對於促進特色農業的企業化發展有基礎意義。
2、加大財政支援,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完善的農業基礎設施,能有效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產區與市場的銜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農業市場效率,同時推動農業產品質量的提高及其營銷網路的完善,提高特色農產品的競爭力。當前我省農業基礎薄弱,水利、路網、通訊等不夠完善,農業資訊化水平低,需要大力改善和提高。另外,圍繞特色農業發展所需的技術研發推廣、農民培訓等都需大量資金支出。應採取稅收減免、投資補貼等方法,多方引進資金,多渠道增加對特色農業發展的資金投入和扶持政策供給。
3、鼓勵和扶持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業中小企業的發展。
進一步制定易於操作的扶持政策,促進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健康發展。企業是發展特色農業的主體,也是農業企業化生產的重要載體;應繼續發展龍頭企業的同時,扶持農業中小企業的發展。通過金融支援、人力資源環境優化、相關政策的推介、產品購銷平臺的搭建,引導各種資源的有效聯結,同時在企業品牌打造,相關政策適用等方面提供服務,促進農業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盧學英,關於發展我國特色農業的探討,合作經濟與科技[J],2007 年12 月;
2、李八月,加強和改進對特色農業的金融服務,內蒙古金融研究[J],2009年第2期;
3、岑榮,做大做強特色農業促進農業增效增收,南方農村[J],2007年第3期;
4、齊城,中國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的政策需求與供給研究,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J],2009年第7期;
5、弓永華,中國特色農業推廣事業的發展與實踐,生產力研究[J],2006年第2期。
篇三
《 培養新型農民促進迴圈農業發展的途徑與措施 》
摘要:培養新型農民促進迴圈農業發展的途徑與措施,農業論文。
關鍵詞:新型農民,迴圈農業
新形勢下,要建設現代農業,需要依靠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必須充分發揮農村的人力資源優勢,大幅度增加人力資源開發投入,全面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為推進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的人力智力支援。迴圈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和發展模式,需要培育具有新理念、掌握新技能的新型農民。但目前,我國農村勞動力中大部分人基本上屬於體力型和經驗型農民,不具備現代化大生產所需要的初級技術能力。農民的農業生產技術水平不能滿足加快農業科技進步的需要,農業經濟效益不高,如何培養新型農民也成為當今社會局解決的問題。我認為要培養新型農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政府要加大對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投入力度
政府要加大對農村人力資源建設的投入,在經費上給予大力支援。要增加教育投資力度,鼓勵社會增加教育投入,尤其是鼓勵和宣傳一部分富裕農民集資捐助教育。同時政府為農民提供入學貸款、為大學生到農村創業提供融資、信貸等優惠。農民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參與迴圈農業發展,需要的是資訊和充分的供給。政府需對現有農業資訊傳播體系進行整合整合,完善迴圈農業資訊網路建設,提高網站質量,擴充迴圈農業資訊量,讓農民與時俱進;要加強資訊標準化建設,構建智慧化農村社群資訊平臺,促進迴圈農業資訊資源共享和開發利用,全面、高效、快捷的為農民提供資訊諮詢服務;促進農村資訊化程序,加快資訊進村入戶,把政府上網工程的重點放在村組兩級,不斷提高農村基層適應市場,把握農業、科技發展前沿動態的能力,增強其參與農業迴圈經濟發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二、從根本上轉變農民的思想觀念
首先觀念更新是發展農業迴圈經濟的重要前提。農民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直接影響著農業經濟的發展。要轉變農民傳統、保守的思想觀念農業論文農業論文,樹立迴圈農業發展理念,增強廣大農民群眾實施迴圈農業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為迴圈農業的實施建立強大的社會基礎。因此,在農村教育、宣傳中,要將轉變其思想觀念放在首位,應適時引導他們拋棄傳統的小農意識,走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誤區,自覺融入發展市場經濟和建設現代農業的大潮,使之感到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生產勞動不再是單純的體力消耗,而是“技能加體能”、知識加勤勞”的複合型支出。其次發展迴圈經濟,需要農業勞動者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農業迴圈經濟是知識經濟,農民群眾要樹立“知識致富”的理念。21世紀,知識就是經濟,誰擁有了知識,誰就擁有了財富。沒有知識的土地是貧瘠的,農業人力資源開發,就是要讓農民掌握知識,運用知識,耕耘土地,創造財富。開發農民的潛能,在生產中,變“體力勞動為主”為“腦力勞動為主”,運用各種工具輔助勞動,運用各種知識指導勞動,知識致富。第三,直接面向農民群眾的基層領導幹部在轉變農民思想觀念上具有表率作用。在農村現實生活中,一旦正確的政策路線確定後,幹部隊伍便起著關鍵性作用。他們直接影響著政策路線的正確實施。因此,轉變落後的思想觀念,首先是要轉變農村幹部的思想觀念。各級幹部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辯證地認識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關係,轉變把增長簡單等同於發展的觀念。在發展道路上,要徹底改變片面追求GDP增長而忽視資源和環境問題的傾向,樹立資源意識和環保意識。要深刻認識發展農業迴圈經濟對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牢固樹立農業迴圈經濟的發展觀念。
三 加強農民迴圈農業基礎知識和科技知識的教育與培訓
迴圈農業的實施,需要更多的農業高新技術和現代管理技術,而這些技術又需要有較多文化和科技知識的農民才能掌握。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以基礎教育為依託,以農村職業教育為主體,以科技普及、培訓和推廣為重點的農村教育體系,造就一批有知識、懂技術、會管理的新型農民,提高農村勞動力的整體素質。在當前農村正規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大力發展農業短期培訓和科技普及教育,加速農民知識化程序。要改革農村基礎教育模式,在義務教育中加大迴圈農業基礎知識和科技知識內容比重,同時制定優惠政策,鼓勵農業專業畢業生,退休科技工作者到農村創辦職業技術教育或科技進修學校,傳播迴圈農業的科技知識和經營管理知識。
四 發展農民合作組織,為迴圈農業提供組織保障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農業,客觀上要求農民再次走上合作制的道路,即農民在經營上自己組織起來,按照生產的需要組織不同形式、不同
摘要在“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則下,搞好辦點示範農業論文農業論文,同時,建立上下工作指導機構,搞好示範推廣、培訓等工作。
五 有組織地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
大量的剩餘勞動力滯留於土地上將會影響農業生產率,無助於人力資本存量的提高,也會造成諸多社會不安定因素。有組織地精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將產生深遠而積極的意義,也將為農業迴圈經濟的發展創作有力的條件。其一,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將增加他們的收入,隨著收入的增加,農民工將有更多的資金投資於教育、健康,人力資本存量會有較大提高。其二,農村勞動力在城市務工期間,用人單位將給予他們一定的培訓機會。在工作的過程中,通過幹中學,農民工也將進一步提高職業技能和專業知識。其三,農村勞動力在城市工作生活過程中,會接受更多有價值的資訊,這將有助於改變存留於部分農民身上的封閉意識和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使農村勞動力更具進取精神、開拓意識。隨著思想觀念的轉變、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的積累、生產資金的增加,農民採用先進技術和新的農業生產模式的主動性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增強了農業迴圈經濟的發展動力。為了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目前最迫切的工作是改變傳統的城鄉分割戶籍制度,消除各項對農村勞動力務工的歧視性規定,加強農民工崗前培訓,建立資訊完備的勞動力市場,引導農民工有序、有組織地轉移。
發展迴圈農業,離不開廣大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離不開農業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搞好農業人力資源開發,為實施迴圈農業,實現農業、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撐,是當前迴圈農業系統工程建設的關鍵環節。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