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論文案例分析

  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二者互為前提,相輔相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論文篇一

  《 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淺論 》

  【摘要】 企業在經營活動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不同的風險,除了客觀存在的不可控的風險外,大部分的企業風險是可控的,可以通過加強內控制度、規範操作流程來建立較為科學的風險控制體系,同時內部監督的強化也可以規避風險,使風險降低到可承受的程度。

  【關鍵詞】企業管理 風險管理 內部控制

  一、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定義

  企業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由企業董事會、管理層及其員工共同實施的,旨在合理保證實現企業戰略、經營效果、財務報告、資產評估等基本目標的控制活動,究其本質是保證企業在合理的範圍內保證企業基本目標的實現。企業風險管理是一個過程,是由企業董事會、管理層以及其他人員共同實施的,應用於戰略制定及企業各個層次的活動,旨在識別可能影響企業的各種潛在事件,並按照企業的風險偏好管理風險,為企業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的保證。《內部控制——整體框架》一書中,提出風險管理的控制要素包括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資訊和溝通、監督等。由此可知,任何企業所面臨的環境都存在較多的不確定因素,氣壓應該在掌握客觀的外部環境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控制方法,制定控制流程和措施,以期能達到實現企業的目標。

  二、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內在關係

  風險管理的目的是要防止風險、及時地發現風險、預測風險可能造成的影響,並設法把不良影響控制在最低程度。內部控制就是企業內部採取的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依據主要是由風險甚至完全由風險因素***在某些極端情況下***來決定的。維護投資者利益、保全企業資產、創造新的價值是內部控制或風險管理的根本作用。作為企業制度組成部分的企業內部控制的目的就是保證會計資訊的準確可靠,防止經濟欺詐,保護財產安全,同時保護企業名譽,以免造成經濟損失等。而在新的技術與市場條件下對內部控制的自然擴充套件的風險管理來說,內部控制推動了風險管理。

  企業內部控制的動力主要來自於對風險的管理,當企業進行風險運營時,內控系統就成為了必要的、高效的、有效的風險管理方法,因此,企業風險管理體系應該達到的狀態就是能夠滿足企業內控系統的要求。換句話說,風險管理是內部控制概念的自然延伸,新技術和市場推動內部控制走向風險管理。總而言之,企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是密不可分的。

  三、目前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

  經濟全球化的不斷髮展和經濟的快速增長導致現代化企業面臨的風險與日俱增,市場化程度越高,企業風險的表現就越明顯,可以說,企業風險是時時在,處處有。

  企業風險主要分為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外部風險主要指外部存在的諸多因素,如國家法律、正常變動、市場供求狀況或競爭力等。內部風險主要指企業的資源配置、行業地位、業務流程、財務能力以及管理人員的價值取向、崗位職責、激勵機制和團隊精神等。

  四、針對主要風險企業可採取的內控管理措施

  無論企業自身發展或和迎接風險與挑戰來說,建立健全企業內控制度已成為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企業只有根據實際的經營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同時加以嚴格執行,才能夠達到防範風險的目標。本文所指的內部控制主要包括人、財、物與資訊。具體來說,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一***實施內部控制的原則和要素,確保實現有效的風險管理

  企業內部控制的原則是指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適應性。要素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即內部環境要素***治理結構、機構設定及權責分配、內部審計機制、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風險評估要素***目標設定、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應付***,控制活動要素***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授權審批控制、會計系統控制、財產保護控制、預算控制、運營分析控制、績效考評控制***,資訊與溝通要素***資訊質量、溝通制度、資訊系統、反舞弊機制***,內部監督要素***日常監督、專項監督***等。在實際操作中企業應時刻檢視所制定的規章制度、流程、工作要求等是否符合四原則和五要素的內涵,有利於確保風險管理的成效。

  ***二***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完善用人制度

  企業在管理時較容易出現缺乏相關制度和流程,人員未嚴格執行相關制度流程,或人員業務能力、自身素質不高的現象,這將導致提升企業的用人風險。因此充分調動企業人力資源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已成為現代企業管理必須解決的問題。首先應該建立嚴格的招聘程式,把好進口關;其次要定期組織理論和實踐培訓,把好素質關;最後應制定較為合理科學的獎懲激勵機制,把好分配關。

  ***三***強化財產安全管理,確保企業利潤

  強化財產管理,即指強化對存貨、能源及固定資產的物化管理。存貨風險主要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存貨損壞而對企業造成的損失,一旦存貨出現危機,那麼也將影響企業經營方向或現金的流向。有部分企業對財產物資的內控管理過於宋筍,制度得不到落實,因此造成庫存物資的損毀、報廢、短缺等情況,致使單位造成比較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要想降低企業風險必須健全物資財產的內部控制管理,應加強定期盤點、賬實核對、登記明細、財產保險、監控監管等工作,從而確保財產的安全,促進企業有效經營,以求企業實現更好的發展。其次應嚴格執行資金授權批准制度,在做好節約資源的基礎上,能夠有的放矢的運用資金。企業的資金流動主要用於採購、付款、銷售、收款等,應制定剛性的管理制度,並要求各職能部門的職權範圍和責任,確保能夠職工按照相應管理條例予以執行,以保證資金安全。

  ***四***職工各司其職,完善落實風險管理

  企業層面的內部控制國家出臺了細分為十八項的規範指引,是對五要素的進一步細化,為企業的規範運作起到了十分詳細的指導作用,每個指引明確了風險點,如何控制潛在的風險等,是企業建立內控體系的重點參照內容,也是企業必須堅持執行的規範內容。但是更為重要的是無論是風險管理還是內部控制的實施最主要的是人的執行力,所以企業實施風險防範管理體系的最關鍵因素是參與意識和全員素質的提高。

  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論文篇二

  《 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研究 》

  [摘 要] 企業如何對自身的特點進行合理可行的內部控制制度設計並予以持續有效的實施,成為企業目前內部控制實踐中的焦點和難點。本文針對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之間的關係,探討了我國企業應當如何完善自身的內部控制,加強風險管理,以達到有效防範各種風險,減少損失的目的。

  [關鍵詞] 內部控制 風險管理 內部審計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強烈衝擊,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緩,世界範圍內的經濟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的負面影響持續蔓延,市場環境變得更加動盪不安,經營風險加大,由此也引發了企業對如何加強風險管理的思考。

  一、風險管理

  風險表現為發生損失的可能性。風險管理就是企業識別、評估和應對各種經營風險的過程。企業的經營風險是不可避免的,企業應當結合不同發展階段和業務拓展情況,積極進行風險管理,儘可能地降低風險,有效地減少可以避免的損失。

  內部控制,是指為了合理保證企業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的效率和效果、資產的安全以及對法律法規的遵守,由企業治理層、管理層和全體員工設計和執行的政策和程式。作為每個企業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良好的內部控制,是企業重要的風險管理手段之一,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對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風險行為防範能力,確保企業戰略目標得以實現具有重要意義。2009年公佈的《中國上市公司2009年內部控制白皮書》統計結果表明:內部控制越好的公司投入資本回報率越高,內部控制的加強有助於提高投入資本回報率。

  現階段,由於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尚不完善,市場環境的不規範性較為突出,再加上許多企業正處於轉型期,各種不確定因素加劇。因此,我國企業迫切需要完善其內部控制,有效地防範和應對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

  二、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現狀

  1.管理層的內部控制觀念薄弱,員工不參與風險管理

  有些管理人員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和理解上存在偏差,認為內部控制只是企業內部的各種規章制度的簡單彙總。他們錯誤地認為內部控制只能起到日常管理員工的作用,對其在風險管理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的企業內部控制的可操作性不強,風險管理水平較低。他們通常只重視風險的應對,而輕視風險的預防,導致企業出現重大以外事件的可能性增大。殊不知有效地預防風險,比風險發生後再想辦法去補救以及事後糾正更有利於降低企業的損失,而且事先防範風險比事後應對風險更容易掌握主動權。

  有的企業沒有樹立全員參與風險管理的觀念,認為風險管理只是企業治理層和管理層的事情,與一般的基層員工無關。沒有讓企業的一線員工參與風險管理,其後果通常是難以發現風險管理過程中的薄弱環節,防患於未然。讓企業的每一位員工在工作時,都考慮風險因素,才能從源頭上防範風險。

  2.內部控制設計存在缺陷,風險管理機制不健全

  傳統的內部控制設計僅僅侷限於對財務資訊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的監督管理,對於財務風險以外的其他風險則往往不加以考慮。而合理的內部控制設計應全方位地考慮企業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如市場風險、金融風險、法律風險和投資風險等也應當包含在內。企業應該抓住經營管理過程中的所有關鍵控制點,根據實際情況設計相應的內部控制,而且要防止企業管理層可能出於欺詐目的或屈從於外部壓力的因素***如時間或成本等***而凌駕與內部控制之上,內部控制可能會被規避,形同虛設。

  3.缺乏有效的風險監管措施

  保障制度的有效執行,需要有效的監督加以配合。有效地執行設計合理的內部控制,才能真正達到防範風險的目的。所以,對內部控制的監督是重要的風險管理措施之一。目前,我國許多企業忽視對內部控制的監督制度,尤其缺乏可以量化的風險管理制度。例如,內部審計是一種風險監督的重要措施。但由於內部審計工作不帶有強制性,也不能對外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審計報告;所以,我國的內部審計工作長期以來一直得不到重視,很多企業不是沒有建立內部審計制度,就是內部審計沒有真正發揮其監督管理的作用。比如,從崗位設定看,目前企業大部分的內部審計部門,基本上與其他職能部門平行,大多數中小企業甚至還沒有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從已有崗位設定的企業來看,這種機制也往往會使內部審計機構及人員受集團利益因素制約、中國傳統的人際關係的影響,無法獨立、客觀、真實、公正、深入地開展工作,做出的審計處理也往往因管理體制的制約,致使許多內部審計過程流於形式,工作也缺乏自身應有的地位和威信,使內部控制這樣的有效機制,變成“內部人控制”的機制。

  三、完善內部控制,加強風險管理

  1.加強員工業務素質培訓,提高員工業務能力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企業包括會計人員在內的現有員工的知識結構、業務能力和法制觀念已不能滿足需要。對於企業來講,員工應具備良好職業道德、專業能力和職業技能,但是企業往往現有的員工並不能完全具備這些能力,提高員工風險意識和職業技能是企業應該補上的重要一課,企業要針對人員的現狀,應採取多種措施加強員工教育培訓,並注意內部控制管理模式,體現相關培訓體系性和實效性。只有通過提升全體員工的職業意識和基本職業技能,提高全體員工理性對待企業和工作的能力,才能適應國家發展經濟的需要,提高整個企業的團隊職業形象和職業技能,進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2.重視以風險管理為導向的企業文化建設

  有些企業存在員工因為缺乏合理對待公司和工作的心態而帶來的浮躁和動盪。建設以風險管理為導向的企業文化,其目標就是培育員工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倡導誠實守信、愛崗敬業、開拓創新的團隊合作精神,樹立現代管理理念,重視內部控制,強化風險意識。在加強員工業務素質培訓的同時,還要開展誠信教育,增強其自我約束能力。努力建立以誠信為基礎的企業文化,一方面可以保證企業的經營合法合規,另一方面可以防範由於員工的失德行為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而且口碑好的企業文化還有助於提高企業的知名度,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為企業帶來創造無形的收益。

  3.規範內部控制,加強風險管理

  規範企業內部控制的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體現的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按照相互制約和牽制的原理,建立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即合理設定管理機構和工作崗位,明確員工的權利和責任,才能保證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同時讓企業的風險管理制度化、程式化。但是管理人員在設計監督管理時,必須從人性化的角度考慮,防止管理制度設計過分苛刻,導致妨礙正常生產經營的情況發生。同時,針對某些存在特殊風險的事項或交易***如重大的投資支出等***,還要建立相應的特別內部控制,以防其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

  企業應當制定有利於其可持續發展的人力資源政策,考核制度實行獎懲結合,讓員工的薪酬與企業風險管理的績效相結合,激勵全體員工積極參與風險管理,設定全面風險內部控制組織體系,形成至上而下的全員風險管理和全過程的風險管理制度。

  4.加強內部監管,糾正偏差

  企業要以風險管理為中心,將風險管理流程貫穿於日常經營和管理各個階段,建立一個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的內部控制,對風險管理進行崗位責任制的識別、監督、分析和評價。加強對企業風險的監管,特別是針對企業發展戰略、組織結構、經營活動、業務流程、關鍵工作崗位等發生重大調整或變化的情況下,對內部控制的某些方面進行的專項監督是非常必要的。努力構建與內部控制相結合的可量化的風險預警機制,事先制定風險管理解預案,對這樣才可以全方位、全過程、進行風險管理,及時地發現、識別和評估風險,積極地進行風險應對,掌握經營的主動權。企業還應結合內部監督發現的實際情況,定期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自我評價,並及時糾正在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內部控制缺陷,同時進行必要的整改。

  企業應當保證內部審計機構設定、人員配備和工作的獨立性。大力推行以風險為導向的內部審計方法,內部審計機構應當結合內部審計監督,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監督檢查。如果企業能夠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尤其應對關鍵控制點實施重點監管,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結語

  商場上許多成功的案例告訴我們:經營成功的企業離不開良好的內部控制狀況與風險管理體制。面對當今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面臨的風險無處不在。可是,我國企業的內部控制和整體風險管理制度還明顯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在我國在加入WTO以後,企業更需要學會積極主動地承擔風險和管理風險,把內部控制框架的建立與企業的風險管理相結合,不斷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建立起風險管理的壁壘,有效地防範風險,積極應對風險。

  參考文獻:

  [1]王建和: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J].中國西部科技.2005***6***:21-22.

  [2]楊光:淺議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9***6***

  [3]趙閩: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融合的路徑選擇[J].2008***7***

  [4]李晶.COSO框架下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思考[J].天津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8***1***

  [5]張瀟蔚:COSO框架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啟示[J].2009***12***

  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論文篇三

  《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 》

  摘 要 由於財務風險存在的客觀必然性,企業要積極主動的採取科學有效的措施防範應對風險,通過科學分析評估企業現有和潛在的財務風險,找出關鍵的風險因素,建立起財務風險防範體系,儘可能降低財務風險,提高企業經濟執行質量和效益,保證企業健康持續地發展。

  關鍵詞 財務風險 原因 內部控制措施

  一、企業財務風險出現的原因

  1.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

  法人治理結構是指公司內部股東、董事、監事及經理層之間的關係。目前公司治理普遍存在的問題有:董事會不能發揮應有作用,監事會的功能非常有限。董事會、監事會如果沒有履行好相應職責,導致經理層缺乏有效監督和制衡,使得公司和股東利益受損。

  2.財務決策機制缺乏科學性和預見性

  許多企業沒有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存在憑經驗決策和憑主觀決策的現象,這樣往往會導致決策失誤,將對財務收益和資金回收產生不利後果。例如,在進行投資決策時,企業決策者可能因為資訊不對稱,難以獲取充分有效的資訊或者獲取資訊成本較高,往往市場調研不深入,科學論證不充分,使得投資過於盲目,從而蒙受巨大的損失。另外,目前大部分企業還未建立財務風險預警、防控系統,財務決策缺乏預見性。

  二、財務活動過程中形成風險

  1.籌資風險

  企業可以通過負債籌資和權益籌資兩種方式籌資。不同籌資結構的選擇直接影響籌資成本的高低和籌資風險的大小。負債可以使企業迅速籌集所需資金,但同時,債務有償還期限、償還方式和資金使用價格即利率的規定。如果企業內部自身經營過程中沒有有效使用所籌集到的資金,現金流出現問題,無法按期足額償還債務,將面臨信用下降、股價下跌,甚至破產倒閉的風險。同時,債務籌資成本受利率政策、通貨膨脹等外部因素影響,這些企業自身無法完全控制。權益籌資通常是指企業通過增發股票進行籌資,涉及股票的發行數量、發行時機、籌資成本等。當投資者投入的資金不能產生預期的投資收益時,投資者就會拋售股票,引起股票價格下跌,使企業再籌資的難度加大,籌資成本也會上升。影響權益籌資風險的因素有股權籌資的規模、企業的資本結構、企業的經營狀況、資本市場環境等。

  2.投資風險

  企業為了保證並擴大經營規模會運用現有資金進行投資以取得投資收益,投資收益的取得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企業管理者沒有進行科學的投資分析與決策,會引發盲目擴張或喪失發展機遇,使得投資佔用的資金沒有取得利用效益,反而影響現金流,進而導致企業獲利水平和償債能力存在不確定性。

  3.資金回收風險

  資金回收風險主要來自於結算資金回收時間和金額的不確定性。如果客戶因為經營不善拖欠應收賬款,資金不能按時足額收回,必然給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影響企業的資金週轉,使資金鍊斷裂,再生產資金不足,這時企業勢必要採取其他方式籌集再生產所需的資金,進而增加了企業的財務成本,引起財務狀況的惡化,嚴重時,還會導致企業破產。

  4.收益分配風險

  收益分配指企業的淨利潤在企業留用與投資者之間的分配,兩者存在此消彼長的關係。如果企業給投資者過高的回報,必然造成留存收益不足,影響企業今後的生產經營活動。相反,如果企業增加留存收益而減少對投資者的分配,又會挫傷投資者的積極性,影響企業的聲譽和價值。因此,企業在分配收益的方式、時間和金額上的不同權衡和取捨,給企業價值帶來不確定性。

  5.巨集觀經濟和國家政策

  巨集觀經濟和國家政策是外生的,企業只能被動式適應。 危機、危機,在風險來臨之前要有遇知,在風險來臨後,要有積極應對的措施,在風險中抓住機遇,化解財務風險。

  三、財務風險內部控制措施

  引起財務風險的因素既有來自外部的系統風險,也有來自內部的非系統風險。對於企業來說,系統風險不可控而非系統風險是可以通過分析內外部因素的變動,採取科學有效的內部管理措施預防控制的。

  1.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法人治理機構是否完善是決定企業管理水平高低的根源,是企業能否有效控制各項經營財務活動的關鍵。在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兩權分離的制度安排上,為了切實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就要科學地配置公司的控制權。要保證股東大會的最終控制權,保證董事會獨立決策權,保證經理自主經營管理的權力。要從企業的實際出發,建立起適應企業自身行業和規模特點的科學有效的激勵和監督機制,既保障所有者利益,又賦予經營者充分經營自主權,調動其積極性,確保企業管理和控制的有效執行。

  2.建立科學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財務風險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有一個較長的潛伏期,企業完全可以通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對潛在的財務風險進行監測、預警,促使管理者及時採取有效的措施應對財務危機,把風險降到最低程度。因此,企業應對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成長能力、現金流量等財務指標和公司治理等非財務指標方面進行全面分析,不同企業應根據影響自己企業財務風險的關鍵因素不同建立適合自己企業的財務危機預警模型。財務人員要時刻關注和分析企業的財務風險,以企業的財務報表為基礎,結合經營計劃和其他相關資料,運用財務危機預警模型對財務管理全過程實施監控,一旦發現某些預警指標異常,通過預警模型判斷企業可能發生財務風險時,企業應及時找出原因並採取應對措施,以避免和減少風險損失。

  3.適度負債,防範籌融資風險

  負債具有財務槓桿作用,既能為所有者帶來財務槓桿收益,又有可能由於企業經營不善,利潤下降,給所有者收益造成更大的損失,所以企業應該適度負債,防範籌融資風險。具體來說,首先,根據生產經營情況和資金週轉狀況合理預測資金需求量,適度舉債,並通過測算資金成本、各籌資方案的風險分析,選擇風險小、資金成本率低的籌資方案,並確定合理的資金結構,注意短期負債和長期負債合理搭配。其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強流動資金的投放和管理,盤活存量資產,加快閒置裝置的處理,以保障債務的按時足額償還。

  4.科學決策,防範投資風險

  企業在投資過程中,要深入市場調研,掌握充分有效的投資資訊,並重點對專案投資的必要性、技術上的可行性、經濟上的合理性進行嚴密科學的論證,通過預測各項方案投資回收期、投資收益率等未來收益情況,排除高風險低收益的方案,以確保投資決策的科學性。企業還可以合理地進行投資組合,既要敢於進行風險投資,以獲取超額利潤,又要克服冒險主義和盲目投資,儘可能控制風險,分散風險。只有提高決策者的決策水平,把有限的資金投放到最需要的專案和效益較好的專案上,才能充分發揮資金的效能,實現企業盈利。

  5.建立科學合理的信用風險管理制度,防範資金回收風險

  資金回收的一個重要的風險點就是應收賬款。應收賬款的運用能使企業的利潤增加,但是並沒有形成企業的現金流入,反而由於利潤的增加使得相關的稅收支出增加,加快現金的流出速度,使得現金淨流量減少。所以,針對應收賬款的管理,首先,根據客戶財務狀況和資信狀況的不同,採取不同的銷售方式和結算方式。其次,定期分析賬齡,緊密跟蹤應收賬款的還款情況,制定合理的收賬政策,控制風險,減少壞賬損失。最後,對於可能發生的壞賬損失,應提取壞賬準備金,彌補風險損失,防範資金回收風險對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的干擾。

  6.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防範收益分配風險

  留存收益是保障企業再生產的一個重要資金來源,收益應當留存一定數量於企業內部,同時又不能忽視收益分配的訊號傳遞作用,收益的分配方式、時間和分配數量往往向投資者傳遞著某種資訊,是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的一個重要依據,因此,企業在制定收益分配政策時,既要考慮收益對再生產的重要意義,還要考慮收益分配政策向投資者傳遞的訊號對企業未來籌資的影響。所以,企業宜結合自身的戰略目標,根據目前實際盈利多少和穩定與否情況,合理分配收益在投資者和企業留存之間的比例,既要保證企業再生產的資金需求,又要穩定投資者的信心,以減少財務風險。

  參考文獻:

  [1]生豔梅,徐祿帆,張延軍.我國企業財務外包風險分析及防範措施.價值工程.2012***22***.

  [2]賈文斌.淺談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風險與防範策略.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