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決策與風險管理論文

  加強貸款風險管理,是適應以風險監管方式轉變的需要,也是自身防範化解經營風險、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篇一

  企業管理因素與銀行貸款風險的影響

  摘要:銀行不良資產的形成一直被絕大多數人認為是由於企業對貸款的清償能力較差或者是企業無法清償到期債務惡意逃債等諸多原因造成的,而是什麼造成這些原因的出現呢?企業單位和銀行都認為是由於生產裝置與技術太過落後、競爭激烈、企業經濟前景較差、價格下降、生產材料價格上漲、人才缺乏等的影響,但是在眾多的影響因素中卻很少有人認為這是由於企業管理方面的問題引起的。企業經營作為一個綜合體,它存在風險性是必然的,主要是企業怎樣解決危機與風險,對於一個具有健全的管理能力的企業來說面對風險也是一種機遇。換句話說,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企業管理對於企業的生存至關重要。因此,本文將主要圍繞企業管理因素與銀行貸款風險的影響進行探究與分析,從而加強企業的管理,使企業在面對外部環境時能夠運籌帷幄,減少銀行貸款的風險。

  關鍵詞:企業管理;銀行貸款風險;影響因素

  一、銀行對企業管理問題評估工作不足

  ***一***銀行在貸款評估前對企業管理評估的弱化或者缺失

  在我國,銀行在對企業進行貸款之前,都會對該企業所要投資的專案進行一定的評估,銀行所要評估的主要內容包括原材料、技術能力、工藝裝置、環境保護、市場環境、投資風險、組織以及經濟等方面。而在實際進行評估時絕大多數銀行都是按部就班的按照企業提供專案的相關可行性書面研究報告,而企業為了能夠為本企業創造更大的機會,使可行性報告順利的通過論證,在這方面動了一些手腳使得這其中有一些資訊缺乏真實性。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負責該專案的管理者、專案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和程式等很多資訊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並沒有體現出來,因此,銀行之中的專案評估報告中的資訊也不是全面的。這種,沒有管理評估內容的評估報告是一個不完整的銀行評估報告,這種報告是否能夠作為參考仍然有待商榷。如果利用這種銀行貸款評估報告作為今後貸款的憑證和依據,會給銀行今後的貸款帶來極高的危險性。而銀行在貸款過程中卻往往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企業生產經營因素,就是企業的管理者。他是企業執行的執行者,也是終結者,沒有他企業無法正常執行下去。

  在企業中的流動資金貸款之中,銀行一般主要對營業收入、生產成本、資產、盈利情況以及企業的清償債務的能力進行分析,同時,銀行還會對企業的抵押和保證等一些擔保記錄是否都認真的落實實行進行調查。而對於企業的管理者以及管理者所帶領的管理隊伍、企業在管理方面的制度是否健全分析的較少,即使進行分析也只侷限於表面,有的銀行在這方面甚至沒有涉及。銀行貸款最終的利用者是企業,而如果使用者在利用自己的資金,自己卻沒有足夠的瞭解對方,那貸款無疑是一種冒險。如果不對企業進行全面的分析,銀行貸款是否能夠按照計劃使用和歸還仍然是一個問題,難以預測。如果企業管理者不具備經營能力或者是企業運營管理方面存在障礙,銀行貸款就會存在巨大風險。

  ***二***銀行對企業在貸款應用中企業管理情況監督缺失

  銀行貸款申請通過,貸款下發之後,資金的運用狀況銀行就難以得到有效的控制,這時資產的負責和使用者會由企業進行控制。而銀行貸款是否能夠得到充分利用、是否安全關鍵取決於企業的管理水平和企業管理者自身的管理能力。就目前而言,我國銀行的信貸人員對於貸款之後企業的管理情況監督缺失,對貸款企業的監督力度較差,管理水平降低,這使得銀行對於這些企業的高層管理者以及企業的管理水平並不清楚。事實上造成這一原因不僅僅只是銀行的失職,企業在這方面也有一部分原因。企業在貸款下發後管理者就很少再去銀行與工作人員溝通,企業的管理情況自然也就沒有說明。銀行在日常監督管理時也只是走訪檢視企業的財務報表或者是擔保抵押情況,面對的是一些報表和工作人員,對於企業實際管理水平難以掌握,對企業的管理知識方面嚴重缺乏。例如企業出現難以清償貸款時,銀行和企業的工作人員只是對產品、國家政策、原料或者是生產技術進行分析,幾乎沒有往管理方面去想。而企業也將造成這種狀況的因素指向外界環境,自己似乎是一個受害者。而銀行也自然的忽視了企業管理的最要原因,最後導致銀行不良資產出現。

  二、企業管理問題對銀行不良資產的影響

  ***一***企業管理水平對銀行不良資產的影響

  對於一個企業了來說,管理能力的高低能夠通過企業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管理創造性的強弱、上下級命令執行的效率等諸多方面反映出來。這裡所說的企業管理對於一個企業未來的獲利性、發展甚至是生存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會直接影響到企業資產的安全狀況,同時也是引起銀行不良資產的關鍵。目前,我國很多國有企業或者是經過國有企業轉變體制形成的民營等一些企業中,受到諸多原因的影響,致使在很多方面的管理並不完善,甚至有些企業內部並沒有建立系統的管理機制,企業的管理機制仍然處於剛剛建立的原始時期,面對現代化管理制度的今天更是無法適用。在管理制度中的這些問題,會經常性的使企業在經營、管理和生產發展過程中出現管理死角,給了很多人可乘之機,鑽了企業缺陷的空子,私自佔據或者是變賣、挪用企業資產,使企業生產經營受到破壞,給企業造成損失。除此之外,我國很多的金融企業內部也經常出現不按照企業規定執行任務、執行力度不夠、執行時見人行事的不良現象,這對企業健全企業管理制度只能起到負面作用。這樣使得企業的各種規章制度成了一種形式,為有機可乘的人找藉口帶來了便利。長此以往,企業的管理就會行為一種擺設,使企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難度。

  現在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包括管理混亂,而我國的眾多金融企業中就存在管理不當導致的員工分工不明確,人員在工作中經常會出現摻雜現象等。這樣直接導致管理的效率下降,對於很多事件都無人問津,對於一些追究責任的問題無法落實到人頭上,這樣對企業的發展十分不利,最終會面對走向衰敗的結局。總而言之,企業如果管理能力差、缺乏創新性就會使企業缺乏活水,企業在現代化的市場中缺乏競爭優勢,使得企業的發展落後,最終退出市場。而這樣的結果就會直接影響到銀行貸款的按期清還,導致很多貸款成為了不良資產,造成資產的損失十分嚴重。   ***二***企業管理者對銀行不良資產形成的影響

  1.企業管理者缺乏經營能力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體制也會隨之變化,市場的變化就明顯增加了企業管理者的管理要求難度。為了使企業能夠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要具備較強的綜合技能以應對外界環境的變化。在很多金融企業中,企業高層管理者自身具備的能力較差或者是具備的能力比較侷限,使得在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生產技術落後以及商品落伍等問題時都顯得束手無策,企業難以正常生產營運下去。在一些國有企業中,這些企業中的高層管理者絕大多數都是政府等單位指派或者是由研究所的有關領導人兼任該職務。可以看出,這些管理人員大多數都是來自於從政或者是科研等一些行業,即便是他們在某一方面獨領風騷,但是在企業的管理方面不僅僅要具備著這些,還需要較強的綜合管理能力,這個能力他們卻有待提高。並且,當他們就任該職務時,會給企業的其他管理者帶來一定的影響,使得企業會在一段時期有一定的“動盪”,甚至有的企業會出現企業經營倒退的現象。除此之外,對於這些高層管理者不具備企業經營管理的能力會直接導致企業管理一塌糊塗,面對企業突發的危機難以做出正確的決策,企業不但會停滯不前,還可能出現倒退的情況。

  2.企業管理者背離實際,迅速膨脹企業規模

  很多企業的管理者都是自己創業,白手起家的,他們在創業期間非常有實力,從小的企業開始用心經營,加快發展速度成為了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大企業。像這樣的企業比較容易取得銀行的信任,在面對貸款問題時比較容易解決,甚至貸款的金額較大。這樣不但不會幫助企業發展可能還會帶來弊端,使企業管理者再面對發展問題時容易決策失誤,在超出自己企業承受範圍進行各方面的投資,在市場中迷失方向。這樣需要巨大的資金,使得企業資金投入不足,造成業績嚴重下滑,得不償失,甚至會出現倒閉的現象。而企業投資的那些新專案由於受到資金、政策、人才或者只技術等方面的影響成為了半吊子工程,最終停滯下來。這會導致銀行貸款難以得到清償,企業自身以及投資的專案都會出現資不抵債的狀況,貸款收回的風險增加。

  3.企業管理者存在道德問題

  在我國的銀行不良資產的生產專案之中,很多技術、專案或者是專案這些環節都是按照規定進行沒有存在什麼問題,但是銀行貸款在最後還是會形成不良資產,其中的重要因素就是企業管理者存在道德問題。在很多企業,企業管理者會將企業資產佔為己有,私自設立小金庫,濫用企業資產肆意揮霍,吃喝玩樂來滿足自己的意願和慾望,企業管理者自身的道德底線喪失。對於這些企業的管理者來說,企業是否能夠正常的經營,企業將走怎樣的經營道路從不將其看做自己的本職工作,玩忽職守。除此之外,這樣的企業經營管理者不單單自己做害群之馬,還經常性的與他人結黨營私。有些人員為了避免惹上麻煩就上行下效,導致整個企業的管理出現了完全癱瘓的狀態。長此以往,企業很快就會面臨滅亡的危險,企業也只是一個空殼子,資產也會被掏空,資不抵債,銀行貸款難以償還。有的管理人員甚至為了一己私利故意貸款捲款潛逃,導致貸款無法按期清償。

  三、結語

  總而言之,企業經營作為一個綜合體,它存在風險性是必然的,主要是企業怎樣解決危機與風險,對於一個具有健全的管理能力的企業來說面對風險也是一種機遇。而銀行貸款風險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企業的管理因素,管理因素又是一個企業自身的問題,一旦企業內部出現問題,無論外界環境多麼優越都對企業都於事無補,這也說明了一個企業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對銀行不良資產形成因素進行分析時應該先從企業管理方面著手,同時在企業管理方面銀行要進行嚴格的監督,從而降低銀行貸款的風險。

  參考文獻:

  [1] 劉佳.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問題研究 [J] 知識經濟2012***15***:85-87.

  [2] 楊曉琪.新經濟背景下銀行結算風險之初探 [J] 科學與財富.2010***10***: 101-102 .

  [3]李曉紅.淺析企業集團內部控制中的預算管理 [J].中國集體經濟,2010***6***:150-151.

  作者簡介:陳翔***1976-12***,男,湖北武漢,交通銀行廣州流花支行,碩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