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供應鏈管理論文

  供應鏈管理的核心在於構建靈活有效的供應鏈,實現物流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雙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篇一

  供應鏈管理

  摘要:從供應鏈的合作伙伴選擇入手,探討了供應庫存管理和供應鏈成本管理的策略方法,論述了資訊科技為供應鏈有效管理的必要條件。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庫存管理 成本管理 準時採購

  1供應鏈的合作伙伴選擇

  供應鏈管理的核心在於構建靈活有效的供應鏈,實現物流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雙贏,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物流企業要尋找到能夠長期合作的夥伴。因為一個理想的供應商不僅可以幫助物流企業降低物料成本、購買成本、運輸成本、生產成本以及存貨成本,還能減少產品抵達市場的時間、提高產品質量、增加顧客滿意度。

  2供應鏈庫存管理

  供應商管理庫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簡稱VMI***系統,是指供應商在客戶的允許下來管理客戶的庫存,由供應商決定每種產品的庫存水平和維持這些庫存水平的策略。在採用VMI的情況下,雖然零售商的商品庫存決策主導由供應商把握,但其他方面的決策仍由零售商自己主導。

  經研究可知,VMI作為一種建立在零售商—供應商夥伴關係基礎上的供應鏈庫存管理方法,不僅可以降低供應鏈的庫存水平、減少成本,還能為客戶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務,加速資金和物資週轉,使供需雙方能共享利益,實現多贏。其特點是:一方面資訊共享,零售商幫助供應商更有效地做出計劃,供應商從零售商處獲得銷售活動;另一方面供應商完全管理和擁有庫存,直到零售商將其售出為止,但是零售商對庫存有看管義務,並對庫存物品的損壞負責。

  聯合庫存管理是一種風險分擔的庫存管理模式。它著重強調雙方共同制定庫存控制計劃,使庫存管理成為供需雙方連線的紐帶和橋樑。

  總之,實行聯合庫存管理,構建一體化的物流系統不僅能使經銷商的庫存更低,使整個供應鏈的庫存更低,而且還能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更有效地運輸物品。這是因為經銷商比製造商更接近客戶,能更好地對客戶要求作出更快地響應,併為購買產品安排融資和提供良好的售後服務,從而使製造商能集中精力,搞好生產,提高產品質量。

  3供應鏈成本管理

  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物流企業的競爭已不再是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各企業所在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由於供應鏈成本流的特性會直接影響到供應鏈管理的盈利能力,故而最有競爭力的供應鏈不僅要提供最優的服務,還要使產品以最合理的成本進入市場。供應鏈成本管理正是物流企業通過整合外部資源,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反應能力、改善服務質量的有效措施。

  顯然,通過實施供應鏈成本管理,物流企業可以有效地減少成員之間不必要的重複工作,建立共享的電子資料交換系統。這樣就能減少庫存量和資金佔用,讓庫存成本大大降低。並且,供應鏈通過各物流企業的優化組合,成為最快速、最敏捷的流通渠道。它除去中間不必要的環節,有效地減少了流通費用,使供應鏈的流程簡單化、高效化和低成本華。

  4資訊科技:供應鏈有效管理的必要條件

  4.1資訊科技是供應鏈管理的有力保證

  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了以計算機和資訊為特徵的知識資訊時代。為了在市場中獲得更有利的競爭地位,物流企業必須重視資訊在物流生產經營中的巨大作用。物流企業是一個多層次系統的有機結構,為了實現物流發展的目標,物流企業必須通過資訊的不斷傳遞,一方面進行縱向的上下級資訊傳遞,把不同層次的經濟行為協調起來:另一方面進行橫向的資訊傳遞,把各部門、各崗位的經濟行為協調起來,通過資訊科技處理人、財、物和產、供、銷之間的複雜關係。尤其是在當今這個由網路資訊系統組成的知識資訊社會裡,物流企業還需通過網路,捕捉最能創造價值的經營方式、方法和技術,建立網路化的物流運作模式。

  4.2通過資訊共享減小需求放大效應

  減小需求放大效應的有效方法是在供應鏈內部為每一個成員企業提供有關客戶實際需求的全部資料,供應鏈的每個成員便可以使用客戶的實際需求資料來進行更加準確的預測,而不是僅僅依據相鄰下游企業發出的訂單來預測。

  4.3通過資訊整合改進生產計劃和控制

  藉助資訊科技,供應鏈成員企業可將生產計劃和實時的生產進度資訊傳遞給全體合作伙伴共享,以此改善物流生產的計劃和控制。

  顯然,通過供應鏈合作伙伴的資訊共享,供應鏈上游企業便可清晰瞭解下游企業的生產和調撥物資,實現準時供應:而下游企業就可避免不必要的庫存,同時柔性調節自己的生產計劃。

  總之,通過及時共享資訊,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便能緊密銜接在一起,從而避免供應鏈出現供需脫節的現象,確保供應鏈的整體利益。

  4.4通過資訊整合實現準時採購

  要實現準時採購,供需雙方必須圍繞訂單進行同步運作。當採購部門產生一個訂單時,供應商就應開始著手進行物資的準備工作。而與此同時,採購部門應編制詳細的採購計劃,對方的製造部門也應開始生產的準備工作。這樣,一旦採購部門把詳細的採購訂單提供給供應商時,供應商就能迅速地組織生產。而當客戶需求發生改變時,採購訂單又驅動製造訂單發生改變,這是一種快速的改變過程。

  由於採購部門的主要工作事溝通供應與製造部門之間的聯絡,使供應鏈系統得以準時響應客戶的需求,從而降低庫存成本,提高物流的速度和庫存週轉率,所以這種準時化訂單驅動的方式大大簡化了採購工作流程。

  參考文獻:

  【1】盧燕銘.供應鏈管理的新趨勢【J】創新物流,2008***3***.

  【2】高本河,繆新,沐朝.供應鏈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

  【3】秦小豔.我國降低存貨持有成本以及物流行政管理成本的途徑【J】中外物流,2006***8***.

  【4】張長青.採購供應鏈上的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研究【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08***1***

  【5】***英***馬丁·克里斯托弗.物流與供應鏈管理【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姬楊***1977***,女,漢族,吉林建築工程學院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