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學專業學術論文

  地理科學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橋樑科學;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地理教學與科學發展觀教育

  【摘要】隨著第二輪深入開展學習科學發展觀實踐活動在全國展開,根據縣教育局的統一部署,長興電大教師進修學院也加入了學習和實踐的行列。從2009年三月初開始,至8月底結束,為期六個月,學習實踐分三個階段六個環節,即學習調研階段、分析檢查階段、整改落實階段,每個階段分兩個環節。結合自身的本職工作和地理教學實際,撰寫了“地理教學與科學發展觀教育”。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實踐活動;地理教學

  一、科學發展觀提出的地理背景

  科學發展觀是在借鑑國外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加快經濟增長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奇蹟。但是,由於單純追求經濟增長,不重視社會發展和社會公平,忽視環境保護和能源、資源節約,世界各國在發展過程中普遍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當代世界發展的實踐表明,發展絕不僅僅是經濟的增長,而應該是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應該是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要完成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雙重任務.面臨著加快經濟增長和保護資源環境的雙重壓力,這就決定了我們不能重複其他國家走過的老路。而必須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科學發展觀正是在深刻總結世界各國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的,順應了當今世界的發展潮流,反映了當代世界的最新發展理念。

  二、地理教學與科學發展觀教育

  可持續發展是地理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隨著全球性人VI、資源、環境等問題的產生,人類正在重新審視自己的發展歷程.以“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為宗旨的可持續發展思想應運而生,成為地理學研究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係的指導思想和重要內容。

  當前,對學生進行可持續發展觀以及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的培養,成為地理教學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重要目標。科學發展觀是可持續發展觀在我國的全面落實和進一步發展,是統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因此,在地理教學中開展科學發展觀教育,既是地理教學的價值所在,也是時代發展的強烈要求。

  三、深入開展科學發展觀中的地理學問題

  1.對人地關係的認識和研究

  人地關係理論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理論基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統籌處於基礎層次,是最根本的。地理學著重研究地球表層人與自然的相互影響與反饋作用,對於人地關係的認識.素來是地理學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學理論研究的一項長期任務,始終貫徹在地理學的各個發展階段。人地關係系統研究的內容和方向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心目標是協調人地關係,是為探求系統內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系統的整體行為與調控機理。人地關係是一種動態關係,隨著時代的發展,“地”與“人”的內容都在不斷變化、擴大、革新。人地關係現已不僅僅是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而是人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人工環境的關係.而且與後兩者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人地關係中的“人”也不僅僅是指人類社會,而是多層面的“人”。因此,人地關係乃是基於人類生存發展需要形成的人與人、人與群體、人與社會***組織、制度、政治、軍事、文化、科技***、人與人工產物、人與土地綜合體、人與自然等多層面組成的物質關係系統。

  2.區域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具有不同的空間尺度,作為以人地關係地域系統為研究核心的地理學,區域可持續發展是其更能發揮優勢的領域。中國地域遼闊,區域間境況不同,資源、環境、社會歷史狀況存在巨大差異,發展也極不平衡。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東、中、西三大地區的差別不僅沒有縮小,反而明顯擴大。遵循科學發展觀,在區域發展的統籌上,就必須正視這一現實。要認真研究不同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協調區際間的聯絡,正確處理好其間的差異與不平衡。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實現中部崛起等領域,地理學都大有用武之地。

  3.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與城市化

  當前,中國城鄉收人差距之大實為世界所罕見,“三農”問題已成為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加快城市化步伐等這些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發展問題,分別是地理學的分支學科--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等學科的重要研究任務,並較其他學科具有明顯的研究優勢。該命題正是科學發展觀中統籌城鄉發展的中心任務。

  4.生態教育與環境保護實踐

  通過生態環境教育,使人們建立起科學的環境價值觀,對自然資源與環境應當珍惜保護,有償使用,避免浪費和破壞,從而採取正確的行為取向;通過生態環境教育,使人們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在生產方面,發展迴圈經濟、倡導清潔生產,對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做無害化處理,使汙染物對人類和環境的危害減至最少。在消費方面,要逐步形成低消耗的生產體系和適度消費的生活體系,並且引導人們選擇和支援綠色生產與消費方式,糾正浪費資源和能源、以犧牲環境來換取高額利潤等不良行為,參與宣傳、購買和使用綠色產品。

  5.全球化、地域聯絡與統籌兼顧

  從目前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等發展的現狀看,全球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同時,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也應增強本土化的觀念,以多樣化求生存和發展。科學發展觀要求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就是順應了這一時代潮流,通過對國內外兩個市場及其資源的統籌利用,達到發展的目的。高中地理新課程將全球變化研究作為重要課題,課程標準提出“瞭解全球的環境與發展問題,理解國際合作的價值,初步形成正確的全球意識。”教材則從自然地理角度著重分析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從人文地理角度則探討產業轉移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以及對不同區域的影響。全球化的程序必然又涉及到地域聯絡的問題,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要求“舉例說明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絡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這是對學習地域聯絡的具體要求。由此可見,在全球變化的區域響應及全球變化背景下的我國改革開放策略方面的研究,高中地理均有涉獵,也是科學發展觀中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具體要求。

  6.科學發展觀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全面發展。其中,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社會發展最終表現為人的全面發展科學發展觀的本質是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是以人為中心的發展觀,其人本思想就是指以人為價值的核心和社會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發展作為最高的價值目,一切為了人,一切服務於人。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促進社會與人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國友.地理學與科學發展觀[J].地理教育,2004***04***:1

  [2] 劉豔燕.初中科學教學中滲透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研究[D].華中師範大學,2008

  [3] 袁書琪.地理教學中怎樣體現科學的發展觀?[J].地理教育,2005***11***:11

  [4] 黃端端.試論中學地理教學中的科學發展觀教育[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6***09***:92-95

  [5] 高培英.環保意識、全球意識、參與意識與可持續發展―對新高中地理教材第十單元“可持續發展”的認識[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1998***05***:41-43

  作者簡介:胡立強***1978--***,男,湖南常德人,現為浙江廣播電視大學長興學院專任教師,研究方向:地理教學改革研究

  篇二

  培養學生地理科學素質,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

  【摘 要】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地理學科的特點,從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培養學生具有一雙“地理眼”,樹立一種“人地觀”,描繪一幅“腦中圖”,勤於實踐“走四方”等地理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學習需要興趣、理解、意志和積累的地理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讀圖、概括、綜合及創新等地理學習能力等四個方面的地理科學素質。

  【關鍵詞】興趣;習慣;方法;能力

  古語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學生科學知識不如培養學生科學素質。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環境的結構分佈及發展變化的規律性以及人地關係的學科。地理學科的特徵決定了地理學科的人文性、綜合性、廣泛性和實踐性,為一般學生所畏難。所以培養中學生地理科學素質即主動學習地理的興趣、習慣、方法、能力等顯得尤為重要。

  1. 培養地理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積極探究事物的認識傾向。穩定的興趣能使認識過程的整個心理活動積極化,能使觀察更加敏銳,記憶得到加強,想象力更加豐富,克服困難的意志得到加強,使智力活動的效能大大提高。然而大部分高中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較為淡薄,如何培養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呢? 地理教師應不斷地改革教法,提高課堂藝術,把死課本變成“活”課堂,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激發學生的情趣,把地理課變成學生喜愛的學科。

  ***1***產生興趣。 首先應使學生對地理產生興趣,課堂又是地理學習的主要陣地,因此地理教師應注重課堂上新課導言的藝術性,善於利用情景教學法,巧妙地選擇地理知識的結合點,用生動的描繪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之進入最佳求知慾狀態。

  如講海水的鹽度時,可這樣深情並茂地匯入新課:“不知你是否見過浩瀚的大海,是否在海灘上尋覓海貝,盡情玩耍。這時你用手掬起一把海水,仔細品嚐海水的味道。你會發覺海水的味道又苦又鹹。那麼,為什麼海水又苦又鹹呢?”接著按教材內容往下講,經過這樣的匯入,學生興趣盎然,已做好接受新知識的心理準備。

  ***2***保持興趣。 學生產生興趣後,地理教師應設法保持學生學習地理的濃厚興趣,在課堂中善於結合地理知識的內容,巧借古詩詞、民謠、諺語、故事、漫畫等內容進行教學,讓學生有耳目一新、引人入勝之感,同時也可以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另外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參與,體會地理學習的樂趣,在教學中多設計體驗、參與類的活動,使學生的學習地理的興趣得到很好的保持。如在學完一個專題後,將班級學生分成六個小組,然後採用“幸運五十二”和“開心詞典”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進行競賽。當然也可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保持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

  ***3***發展興趣。 在保持地理學習興趣的同時地理教師還應注重發展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創設各種問題情境,如擬問設疑、推理設疑、故事設疑、圖象設疑、情景設疑、假設設疑、綜合設疑等等深化地理學習興趣。也可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如利用課餘時間或節假日,或寒暑假,根據所學的內容,進行社會調查或實地考查,發展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學以致用,培養學生勤於實踐“走四方”的能力。

  2. 培養地理學習習慣 要將興趣持久,就要“習慣成自然”,既能在課堂上主動學習地理,也能在課外主動鞏固知識,完成作業,還能在生活中收集,觀察、體會中學習地理。

  其實要想獲得良好的學習結果必須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所謂習慣是個人在一定情況下,自動化地進行某種動作的需要或特殊的傾向,它是在較長時期內逐漸養成的,一時不易改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意識,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一名地理教師應該突出地理學科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習慣。

  ***1***培養“地理眼”。 地理教師要培養學生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地探尋和感知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將地理理論與地理實際相聯絡,在生活中能從地理學科的角度去發現世界、瞭解世界。

  如講到“人口的變化”就應教會學生主動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和思考現實生活中的“民工潮”現象,尋找出相關的地理理論知識的支援。這樣就能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理論知識,將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

  ***2***樹立“人地觀”。 地理教師不僅要學生掌握有關環境中的地理知識,而且還應注意培養學生用辨證唯物主義的人地關係理論來認識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在此基礎上建立關於人口、資源與環境等方面的正確觀念,自覺地從“人地相關性”的角度關切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瞭解、評價人類活動與環境的密切聯絡,進而樹立環境保護的責任感和危機感,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

  如講到“農業生產”就要讓學生有目的地聯絡有關自然環境因素,及社會經濟因素等,進行綜合考慮,做到因地制宜,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土地資源,發展各種不同的農業生產型別。

  ***3***描繪 “腦中圖”。 地理教學離不開地圖,地圖在地理教學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地圖可以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歸結到圖中進行綜合歸納,條理化,能夠清晰地呈現出地理知識的規律性,易於被學生接受掌握。這樣,學生學起來感到輕鬆自如,從而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習信心。地理教師要培養學生習慣於運用地圖這種地理語言工具,從讀圖、用圖、畫圖到進行無圖思考,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和形象思維能力。

  ***4***實踐“走四方”。 地理學科具有很強的社會實踐性,學生不僅要學好基本概念、原理,還應該在教師的引領下走向社會、走向生活。在地理教育實踐中可將生活實際中有價值的、與地理學科相關的問題,引進地理教學中,關注實事、拓展空間。比如東南亞海嘯、亞洲金融危機等都是我們地理教學第一時間的素材。地理教師要有計劃的結合地理教學內容,創造條件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野外考察,培養學生能將課內學習和課外活動、日常生活相聯絡,養成積極主動地參與實踐活動,學以致用,理論聯絡實際,在實踐中探索和發展創新的學習習慣。

  3. 培養地理學習方法 ***1***興趣是前提。 學無定法,貴在得法。無論是什麼學科,興趣是永遠排在第一位的。因為只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你才會積極思考。興趣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對地理了解得越多,就越有興趣。“態度決定一切”。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可以摸索、總結出最適合自己的具體學習方法。   ***2***理解是關鍵。 地理學的知識,即使是地理事實和現象,大多也是可以通過理解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絡和規律來記住的。而關鍵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更需要理解。學習地理跟其他學科的學習一樣,也要多問“為什麼”。有了起碼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才能學好知識。提出問題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有些學生只是問題太多、怕麻煩、怕思考、怕問老師、羞於問同學,而沒有深究下去。

  ***3***意志是保證。 良好的意志品質是學好地理的保證。也許有些學生在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方面較弱一些,但完全可以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來彌補。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是不可避免的,而“迎難而進”和“畏難而退”對於學習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別人能行的,我也行。”這句話,應該當做一個無條件的信念而深藏在自己心裡。要有信心通過自己的努力超過“從前的我” 。

  ***4***積累是成功。 平時勤看地圖,對著名的高原、山脈、丘陵、平原、盆地,河流、湖泊、海洋、島嶼、海峽、城市、礦藏資源、交通線***鐵路、航道等***、氣候型別、陸地自然帶等等地理事物的分佈要熟悉,慢慢形成所謂的“腦中圖”。 遵循學習和記憶的基本規律,學習必須靠平時心平氣和地堅持,不能靠一時衝動而虎頭蛇尾、斷斷續續,否則前功盡棄。有平時的積累就一定能成功。

  4. 培養地理學習能力 素質教育要求提高學生的能力。物理學家LAUE有句名言:“重要的不是獲得知識,而是發展思維能力。教育無非是一切已學過的東西都已忘掉的時候所剩下來的東西。”這裡“所剩下來的東西”也就是我們所指的科學素質中的學習能力。“人們在細節被淡忘之後仍然應該有記憶的知識、洞察力和技巧”。這種主動學習的求知能力才是我們老師孜孜以求的讓學生受用一輩子的東西。因此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地理的能力,地理學習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種能力:

  ***1***讀圖能力。 地圖是地理的“語言”,是地理教材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學習地理過程中,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學會看圖、學會用圖。鑑此,教師在教學時重視教材中的每一幅地圖,並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收集、展示於教學相關的地圖,從不同角度、方位去挖掘,培養學生看圖、析圖的能力。

  如對“地球公轉圖”的教學時,教師通過轉換公轉方向、地軸方向、“二分日”與“近遠日點”的位置區分等角度幫助學生讀圖和理解公轉的相關內容。

  此外,教師在教學中還十分注重圖文結合與圖文轉化。指導學生做到“左書右圖”,將課本的文字系統內容與影象資訊有機地結合起來,運用地理影象構建空間概念,把握地理規律,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

  如在進行高一“城市化”教學內容時,要求學生將教材內容繪製成圖表、將圖象轉化成表格等形式幫助學生理解城市化知識、概括城市化特徵。

  ***2***概括能力。 在日常地理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感到地理知識涉及面廣,內容龐雜,有時雖然能知道或記住一些地理知識,但對其知識體系缺乏瞭解或把握不住。比如關於農作物有的學生只能羅列一些蔬菜、水果的名字,不知道農作物的含義,也不能進行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分類。因此,在教學中應採用以下培養學生概括能力:

  ①“先見森林,後見樹木”,要求學生掌握地理知識結構。在教學中,應重視緒論課或開篇的教學,給學生一個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包括地理學習的內容構成,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空間位置和聯絡研究,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和途徑等。此外,當學習到某一專題時,教師也應注意首先從整體上讓學生進行把握。

  如學習區域地理時讓學生明確以下四個方面來把握區域特徵:何地、何物、何種狀況、方向如何。

  ②幫助學生處理“地 理”,提高概括道理原理的能力。 這是指幫助學生處理好將眾多的地理事實材料***如地名、分佈狀況等***總結歸納,上升到地理基本原理***如地理概念、分佈規律等***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首先幫助學生認識某一地區的地理事實材料,掌握地理事物的演變和分佈狀況,以形成具體的地理表象,對地理事物及其空間分佈等獲得感性認識。其次,在學生有了豐富的地理表象的基礎上,進一步用運地圖、藉助模型等通過具體分析、比較幫助學生探究和發現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規律。通過“地 理”的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形成一定程度的地理概括能力。

  ③“畫圖總結”,加強地理示意圖、模式圖等地圖教學。凡是思維都需要載體,在地理教學中,形象思維的物質載體主要是圖象語言***地圖***。我們在學習掌握地理知識時,一般是一個要素接著一個要素進行的,這樣就有必要在一定時候進行、歸納和概括,從整體上把握地理知識。這時利用示意圖、模式圖等地理聯絡圖表的教學就可以收到較好效果。

  ***3***綜合能力。 我國著名的地理學家黃秉維教授指出:“地理學傳統上是聯絡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橋樑”。長期以來,地理科學既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成分,也要研究非自然成分的人文現象,同時研究自然與人文關係。這是地理學區別於其它科學的顯著特點,也是其優勢所在。這種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容幷蓄的特性,決定了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尤其顯得重要。

  例如:在講授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中的某地理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及整個環境狀態的改變時可以播放東北林區的影片,請學生在地圖上找出位置,並分析討論森林的變化會導致環境整體性變化的因果關係,得出森林破壞――地表蓄水能力下降――地表徑流增加――土壤沖刷加劇――水土流失――肥力下降的結論,在分析討論過程中逐漸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4***創新能力。 如果把知識放在歷史的長河中考察,它是“流動的”,而不是靜止的,而且都是在人類經驗的基礎上被創造出來和被理解的,是人們在某一階段的認識成果。知識需要得到不斷的檢驗、發展和更新,我們教學所傳授的前人積累的經驗和知識,也需要不斷地發展與創新。由此可知,教學價值不在於給學生現成的東西,而在於給學生不斷創新的起點,使所教知識由靜態、封閉的框架體系轉向動態、開放的結構,由注重知識的積累轉向更多地關注知識的質的提升,讓創造賦予它新的生命。

  同理,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依據原有知識及其內在的邏輯關係,通過探究、實踐、推理歸納、重組等方式,實現學習的遷移,構建和創造出新觀點、新理念,形成新的知識結構。

  例如在討論人類如何保護全球生態平衡時,有個別學生就“人類一定要保護生態平衡”這一觀點提出質疑,認為破壞生態不一定都是壞事,對有些原始的不利於人類與環境良性發展的就應該破壞它,如打破荒漠的生態平衡而建立防護林綠色的生態平衡,打破珠江三角洲原有的沼澤生態平衡而建立生態農業――基塘生產的生態平衡。這些都是經過學習遷移而產生的具有獨創性和新穎性的問題。又如有的學生用板塊構造學的基本原理,來解釋青藏高原的隆起,日本多地震,印度尼西亞多火山,冰島、紐西蘭多地熱資源等一系列問題。這無疑也是經學習遷移而建構出新觀點的創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