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領導價值有什麼內容

  領導價值作為領導活動的靈魂,為領導活動提供內源動力,為領導主體提供行動指南,為領導過程提供整體評價。因此從根本上講,領導價值主導著領導活動的發展方向。那麼?

  企業領導價值內容:尊重價值

  領導活動作為一項由領導者和被領導者共同參與並完成的過程,其實際社會功效到底如何,不僅取決於領導者的睿智和英明,同時也依賴於被領導者的支援和配合。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講,領導活動的主體既包括領導者,也包括被領導者。正是在二者的共同努力下,領導活動的過程才能持續,領導活動的作用才能實現。透過現實領導活動我們可以發現,在現代社會的領導活動中,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存在著一條無形的紐帶,它聯絡著領導者與被領導者,能夠保證二者之間順暢的交流和愉快的合作,這條紐帶就是尊重價值,是領導活動的主導價值之一,是現代社會領導目標得以實現的首要前提。

  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尊重他人是我們的責任,這意味著把他人視為目的而不是實現目的的手段。我們必須把他人作為能夠獨立確定自身目標的主體看待,而不是把他們視為是單純實現他人目標的手段。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他人的決定與價值給予尊重,否則他們便會成為我們實現目的的手段。

  尊重價值首先要求領導者用開放的心態對待他人的需求和渴望,允許他人追求自己合理的利益並對此表示包容。其次要求領導者承認他人的個體絕對價值和富有意義的個體差異性,對組織成員的個體價值給予最大程度的肯定並理性對待個體差異,從而為組織營造寬鬆氛圍。此外,尊重價值還要求領導者必須給予他人必要的建議機會並對建議內容報以足夠的理解和信任,從而激發組織成員的主人翁意識和參與組織活動的積極性。總之,尊重意味著領導者必須密切而又抱有同情和忍耐的態度,去傾聽被領導者的不同意見,通過多種渠道使被領導者認同領導者的態度、價值和信仰。當一個領導者展現了對被領導者的尊重時,被領導者就會充滿自信並極負責任地開展工作。儘管領導者在諸多方面區別於其他組織成員,但領導者必須通過關心組織成員的需求、價值和目的,並儘可能使其與領導者保持一致,從而引領組織發展。惟其如此,領導活動才能最大程度地獲得內在動力,領導活動的效能才能顯著提高。

  企業領導價值內容:服務價值

  鄧小平同志說過:“什麼叫領導?領導就是服務。”服務價值是領導價值的重要內容,是現代領導活動區別於傳統領導活動的重要標誌,是領導本質的集中體現。從領導活動產生的歷史程序可以看出,領導活動的本原就體現為公共使命的承擔。領導者把自己的身心投放到公共使命之中,不僅鞏固了領導者的個人權威,而且也展示了領導者的人生價值。公共就是一種聚合,一種對個人私利所不能涵蓋之領域的包容。因此,服務他人就是領導活動本質之所在。領導者不是權力的永久佔有者,西方關於領導的正式理論就認為領導者應該是代理者、議事者和促進者的統一。“權力民授”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根本法則,儘管在短暫時段裡領導者仍會運用強制性的權力以展示權威的威嚴,但是從根本上來說,領導者僅僅是居於特定職位上的民意代理者,如果他以此而推斷出權力是私有的,那麼就從根本上違背了領導的本質屬性。因此,領導的服務性並不是一種虛假的設定,而是引發領導者敬畏的法則,更是駕馭領導者行為的信念。

  既然服務價值體現著領導活動利他主義的精神核心,是領導活動本質特徵的集中體現。那麼在現實領導活動中,服務型的領導活動就總能創造出更多的社會價值,總能代表著領導活動的發展方向。作為服務型領導者,其行為主要表現為對組織成員的信賴和授權,關注團隊建設以及領導行為平民化。通常來說,服務型領導者幫助組織成員追逐合法化的利益與目標,領導者的決策有益於組織成員工利益而不是侵害他們的利益。管理學家彼得·聖吉就認為,領導者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在組織中形成服務者這一願望。作為服務者,領導者必須清楚地表達和培育這一超越個人利益之上的願望。這不是自我中心主義的,而是把自身及其願望與他人整合在一起。有效的領導者總是把個人願望視為是超越自身之上的整個組織和共同體的一部分。總之,不管是作為組織成員服務者的信念,還是作為把自身奉獻給集體目標的信念,隱藏在服務背後的理念就是為他人多行善事。服務價值要求領導者必須以下屬為中心,在工作中把他人利益置於首位,並通過多種方式使他人獲利。

  企業領導價值內容:創新價值

  由於領導環境和領導物件不斷變化,領導目標和領導戰略不斷調整,領導任務和領導對策不斷變動,領導觀念和領導方法不斷革新,因此,領導活動就必須在與時俱進的歷史過程中不斷創新。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講,創新價值不僅成為事關領導主體能否提高領導水平與執政水平的永恆主題和戰略選擇,更是決定領導活動能否適應時代變化,保持自身價值,進而實現領導目標的歷史訴求和根本保障。領導活動只有遵循創新價值的內在要求,才能充分發揮先進、帶頭和率領的社會功能;才能給組織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新的前途與希望;才能激發並創造出新的生命力、創造力、競爭力和發展力。

  創新價值意味著領導主體應當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並與時俱進地應對形勢變化,不斷積極探索並創造性地解決現實問題。這一過程集中表現為在理論基礎、資訊視野、觀念意識、思維模式、領導方式、工作方法及體制機制等許多方面的不斷變革與優化,顯示出其中最新的戰略、思路、對策和動力。在全球化時代,創新價值要求領導活動圍繞發展目標和領導職責,堅持理性批判和科學揚棄的精神,藉助最新的科學觀念和文化成果,運用新視野、新思維、新知識、新方法、新方式和新對策來適應和駕馭新情況和新形勢,來發現和解決新矛盾和新問題,在不同領域的具體領導工作中不斷地變革創造、與時俱進和棄舊圖新。既確保領導本身不斷創新,包括優化領導素質和領導過程、改變領導作風和領導方式、提高領導績效和領導水平等,也確保領導真正切實激發、鼓勵、引導和推動整個社會生活的變革創新。

  創新價值的彰顯對於領導活動的發展具有根本性的意義,但現實生活中,由於存在著一定範圍內的領導文化陳舊、領導體制漏洞、領導素質缺陷和創新目的異化等消極因素,從而使得領導創新在文化支援、制度保障、主體供給和動機引導等方面,都受到了嚴重的限制和影響。因此,努力塑造有利於領導創新的環境因素,培育先進文化,完善領導體制,提升主體素質並端正行為動機,無疑就成為保障併發揚領導創新價值的必由之路。總之,要做到領導創新,最重要的是要始終從全域性出發,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走群眾路線,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將理想與現實相結合,以最大的勇氣、智慧、責任心和科學精神來破除上述諸障礙,從而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積極有力地推進領導創新活動。

  企業領導價值內容:責任價值

  責任價值是領導活動作為社會系統主導環節所天然具備的基本品質,它是領導活動產生的目的性因素。領導活動就是為改變社會結構,實現社會資源合理分配,調動社會成員活動積極性和創造性而形成的社會歷史活動。領導活動對整個社會系統以及其他社會活動,承擔著不可替代的歷史責任和社會使命,是社會系統存在並發展的支柱性活動。因此在一定意義上講,責任價值就是使領導活動具有意義的支撐力量。責任價值對於整體領導活動而言具有直接主導作用,同時對於領導活動中的領導者和被領導者來說,也都是適用的。

  一般而言,領導活動的責任價值主要通過領導者的責任感而表現出來,領導者的責任感影響著領導者自身創造價值的發揮,也決定著領導活動的領導效能。但在現實中,領導者的責任感又是難以把握和測量的,這是因為責任感既包含著領導者服從於組織目標的工具屬性,又包含著領導者自身內在的道德特徵。有學者注意到了認同、介入、忠誠等概念的構成要素,並把責任定義為隸屬於組織目標和組織價值、隸屬於和這些目標與價值有關的個人角色的集體意識,這一集體意識不是工具性組織所帶有的黨派性的、情感性的東西,而是一種客觀的目標性責任價值。另外,也有學者抓住了責任價值的道德意義,把它看作是一種內在化了的自我期待的傾向。這種自我期待的傾向或者通過文化與社會的程式而獲得,或者是由一種藝術性的行動而獲得,這種藝術性行動的核心就在於期望人們能夠發揮出其潛力。

  由此可見,領導活動的責任價值包括兩類:目標性責任價值和道德性責任價值。前者指領導活動服從組織目標的價值訴求,後者指領導活動歸依道德屬性的價值取向。在實際領導活動中,這兩類責任相互交合,互相影響。

  一方面,目標性責任價值的現實載體是領導者的職位責任。領導者的責任總是與其職位相匹配,其職位責任屬於:工具性責任,它以實現具體的領導目標為執行導向,可以通過相應的測評機制加以確認和量化。它是領導責任價值的顯性表現,體現著領導活動的物質實踐陛。它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其一,確定組織方向,規劃遠景目標;其二,闡明領導立場,傳達組織目標;其三,處理各種關係,為組織目標的實現結盟、組織和配備人員;其四,建立各種激勵機制,為組織注入連續性的動力,保證領導活動的連續性;其五,控制和解決各種突發性的重大問題,化解組織面臨的危機;其六,推動組織的變革,改變組織的面貌。

  另一方面,道德性責任價值的具體表現是領導者的非職位責任。非職位責任是領導者鞏固權威基礎、通過個人權力影響下屬的責任。它屬於領導的價值性責任,它以培育並傳遞特定的精神力量為宗旨,需要通過道德準則和哲學評價來把握。它是領導責任價值的隱性表現,彰顯著領導活動的文化延展性。它主要包括

  如下幾個方面:其一,為組織成員提供一種希望;其二,通過自己的人格力量培養一種組織精神;其三,處理各種非工作關係,滿足被領導者工作之外的需求;其四,建立領導文化,培養新一代的領導者,為年輕有為的下屬提供面對挑戰的機會和快速成長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