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語文預習習慣

  語文能力是學生適應社會必備的能力,學習語文的能力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課前預習是提高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下面小編分享了,供你參考。

  培養方法

  一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流利。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語言學家呂叔湘也說過:“學習語文主要是讀,自己讀,七讀八讀,課文讀熟了,內容也就理解了。”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瞭解作者的寫作技巧,更有助於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增強聽課的目的性。所以,“讀”在預習中是最不能忽視的一個首要環節。應先要求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進而從讀中悟理、悟情、悟法,並發現疑難。可以讓學生用多種方法讀,如高聲朗讀,輕聲讀,默讀等等。

  二查。初讀一篇新文章,學生總會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生詞。這時,老師應提醒學生請來工具書幫忙,並把易錯的字音、較難記的字形、字義,記錄在書上或預習本上。特別是一些多義字,一定要結合上下文理解,鼓勵學生反覆體會,自查自悟。切忌學生從現成的參考書上照抄答案。碰到一些歷史名詞、科學術語,可讓學生到網上、圖書室翻閱有關資料或者請教老師。

  三畫。畫出關鍵詞,重點句段。說說自己的理解。教師可指導學生用不同的符號,如“---”“──”“~”“√”***依學生喜好而定***勾畫文中的重點、難點。比如預習《詹天佑》一課,文中第一句話“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具有統領全文、揭示中心的作用,就可以在這句話的下面畫上一道“---”並在重點詞“傑出”“愛國”的下面用“△”標出。另外,學生自己認為精彩的描寫、含義深刻的句段及對自己有所觸動、有所啟發的片段,都可以選用自己喜愛的固定標誌畫出來。

  四問。課堂上許多學生往往有一種錯誤的認識,就是認為反正老師上課要講,不願花費時間去自查自找自問,養成一種懶散的學習習慣。針對這種心態,老師在給學生講清道理之外,還應要求他們把疑難問題在書上標識出來,看誰提的問題最多。孩子們為了發現問題,會紛紛開動腦筋挖空心思找出疑點:有關於字詞的,有關於內容的,也有關於佈局謀篇的,還有關於文章作者的和時代背景的。對此,老師應該對他們認真的態度充分肯定,對提問題較有質量的提出表揚,以此激勵他們質疑的積極性,並鼓勵他們自己動腦筋解決這些問題。

  影響學生預習習慣養成的因素

  1、教師引導不當。由於教師對培養學生預習習慣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之間關係的認識並不真正清楚,以及學生對課前預習的消極態度,使得教師對“課前預習”的深度、難度和要求大打折扣,覺得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在繁忙的教學中也只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心態上有一種“乾脆上課時自己把該講的都講了省心、省事”的想法;在作業方式上缺乏研究,針對性差;在過程中也缺乏檢查指導;在事後對預習作業的質量不夠重視,督促落實的方法也不到位。

  2、學生執行不力。小學生對預習缺乏全面的認識,加上生活上養成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懶惰習慣影響,不愛閱讀、不善思考、不求甚解,缺乏學習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在預習時存在一定程度的隨意性。我曾經在一個小學四年級的班上做過調查:全班45人中能完成老師佈置的“讀兩遍課文”,這樣簡單的預習作業的學生只有8人,僅佔全班人數的17。8%。大多數同學即使做預習,基本上也就是完成詞語部分,而對有思考價值的、需要動腦思索探究的問題,則擱置起來,完全等著課堂上老師來分析講解。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教師被動遷就,只好佈置一些淺顯的像注音、詞語這樣的作業,久而久之,使預習流於形式。

  3、家長重視不夠。課前預習作業是留給學生的,但許多情況下是要在家庭中完成的。不少家長只知道孩子有作業,但作業內容不清楚,只要孩子在桌前看書,別的就不過問了。疏於督導,使孩子的預習浮光掠影,更有甚者既不讀也不思,把預習這樣的“軟作業”拋到了一邊。

  4、客觀環境不利。學生預習效果不佳,也有一定的客觀原因。一是學生課外作業過多,且都有硬指標,使學生力不從心,便把有一定彈性要求的課前預習作業,當成了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要的軟任務。二是當今社會不讀書的浮躁氛圍以及網路、遊戲、電視和小學生愛玩的天性,都擠佔了學生預習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