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反比例教學設計

  反比例函式及其性質是初中數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中考數學的必考內容之一。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感知生活中的事例,理解並掌握反比例的含義,經初步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2.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感知生活中的數學知識

  重點難點1.通過具體問題認識反比例的量。

  2.掌握成反比例的量的變化規律及其 特徵

  教學難點:

  認識反比例,能根據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預習24---26頁內容

  1、什麼是成反比例的量?你是怎麼理解的?

  2、情境一中的兩個表中量變化關係相同嗎?

  3、三個情境中的兩個量哪些是成反比例的量?為什麼?

  二、展示與交流

  利用反義詞來匯入今天研究的課題。今天研究兩種量成反比例關係的變化規律

  情境***一***

  認識加法表中和是12的直線及乘法表中積是12的曲線。

  引導學生髮現規律:加法表中和是12,一個加數隨另一個加數的變化而變化;乘法表中積是12,一個乘數隨另一個乘數的變化而變化。

  情境***二***

  讓學生把汽車行駛的速度和時間的表填完整,當速度發生變化時,時間怎樣變化?每

  兩個相對應的數的乘積各是多少?你有什麼發現?獨立觀察,思考

  同桌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寫出關係式:速度×時間=路程***一定***

  觀察思考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變化關係乘積***路程***一定

  情境***三***

  把杯數和每杯果汁量的表填完整,當杯數發生變化時,每杯果汁量怎樣變化?每兩個相對應的數的乘積各是多少?你有什麼發現?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變化關係

  寫出關係式:每杯果汁量×杯數=果汗總量***一定***

  5、以上兩個情境中有什麼共同點?

  反比例意義

  引導小結:都有兩種相關聯通的量,其中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並且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乘積是一定的。這兩種量之間是反比例關係。

  活動四:想一想

  二、 反饋與檢測

  1、判斷下面每題是否成反比例

  ***1***出油率一定,香油的質量與芝麻的質量。

  ***2***三角形的面積一定,它的底與高。

  ***3***一個數和它的倒數。

  ***4***一捆100米電線,用去長度與剩下長度。

  ***5***圓柱體的體積一定,底面積和高。

  ***6***小林做10道數學題,已做的題和沒有做的題。

  ***7***長方形的長一定,面積和寬。

  ***8***平行四邊形面積一定,底和高。

  2、教材“練一練”P33第1題。

  3、教材“練一練”P33第2題。

  4、找一找生活中成反比例的例子,並與同伴交流。

  【提高練習】

  一長方形的周長為20釐米,若長是9釐米,則寬是1釐米。請你填寫下表,並判斷這個長方形在周長不變的情況下,長和寬是否成反比例,並說明理由。

  長/cm

  9

  8

  7

  6

  5

  寬/cm

  1

  板書設計: 反比例

  兩個相關聯的量,乘積一定,成反比例

  關係式:X×Y=K***一定***

  課後反思:

  本課時教學設計特點:一是情景設定和幾個表格的設計,都注重從現實題材出發,讓學生感受到反比例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二是通過讓學生自己去分類整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得出反比例的意義,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篇二

  教學目標

  1.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2.能根據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3.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判斷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

  利用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演示課件:成反比例的量***

  1.下表中的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為什麼?

  購買練習的本數***本***

  1

  2

  4

  6

  9

  總價***元***

  0.80

  1.60

  3.20

  4.80

  7.20

  2.回憶:成正比例的量有什麼特徵?

  二、新授教學

  ***一***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習了常見數量關係中成正比例關係的量的特徵.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常見的數量關係中的另外一種特徵——成反比例的量.

  教師板書:成反比例的量

  ***二***教學例4***演示課件:成反比例的量***

  1.出示例4,提出觀察思考要求:

  從表中你發現了什麼?這個表同複習的表相比,有什麼不同?

  ***1***表中的兩種量是每小時加工的數量和所需的加工時間.

  教師板書:每小時加工數和加工時間

  ***2***每小時加工的數量擴大,所需的加工時間反而縮小;每小時加工的數量縮小,所需的加工時間反而擴大.

  教師追問:這是兩種相關聯的量嗎?為什麼?

  ***3***每兩個相對應的數的乘積都是600.

  2.這個600實際上就是什麼?每小時加工數、加工時間和零件總數,怎樣用式子表示它們之間的關係?

  教師板書:零件總數

  每小時加工數×加工時間=零件總數

  3.小結

  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知道,每小時加工數和加工時間是兩種相關聯的量,每小時加工數變化,加工時間也隨著變化,每小時加工數乘以加工時間等於零件總數,這裡的零件總數是一定的.

  ***三***教學例5***演示課件:成反比例的量***

  1.出示例5,根據題意,學生口述填表.

  2.教師提問:

  ***1***表中有哪兩種量?是相關聯的量嗎?

  教師板書:每本張數和裝訂本數

  ***2***裝訂的本數是怎樣隨著每本的張數變化的?

  ***3***表中的兩種量有什麼變化規律?

  ***四***比較例4和例5,概括反比例的意義.

  1.請你比較例4和例5,它們有什麼相同點?

  ***1***都有兩種相關聯的量.

  ***2***都是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

  ***3***都是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

  2.教師小結

  像這樣的兩種量,我們就把它們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反比例關係.

  3.如果用字母 和 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 表示它們的積一定,反比例關係可以用一個什麼樣的式子表示?

  教師板書: × = ***一定***

  ***五***教學例6***演示課件:成反比例的量***

  1.出示例6,教師提問:

  ***1***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要用的天數是不是相關聯的量?

  ***2***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要用的天數有什麼關係?它們的積是什麼?這個積一定嗎?

  ***3***播種總公頃數一定,每天播種公頃數和要用的天數成反比例嗎?為什麼?

  2.思考:播種的總公頃數一定,已經播種的公頃數和剩下的公頃數是不是成反比例?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成反比例的量,知道了什麼樣的兩種量是成反比例的量,也學會了怎樣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在判斷時,同學們要按照反比例的意義,認真分析,做出正確的判斷.

  四、課堂練習

  ***一***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個量是不是成反比例,並說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2.小明從家到學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時間.

  3.平行四邊形面積一定,底和高.

  4.小林做10道數學題,已做的題和沒有做的題.

  5.小明拿一些錢買鉛筆,單價和購買的數量.

  ***二***你能舉一個反比例的例子嗎?

  五、課後作業

  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並說明理由.

  1.煤的總量一定,每天的燒煤量和能夠燒的天數.

  2.種子的總量一定,每公頃的播種量和播種的公頃數.

  3.李叔叔從家到工廠,騎自行車的速度和所需的時間.

  4.華容做12道數學題,做完的題和沒有做的題.

  5.生產電視機的總檯數一定,每天生產的臺數和所用的天數.

  6.長方形的面積一定,它的長和寬.

  7.小林拿一些錢買練習本,單價和購買的數量.

  六、板書設計

  成反比例的量

  例4.每小時加工數×加工時間=零件總數***一定***

  例5.每本頁數×裝訂本數=紙的總頁數***一定***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反比例關係.

  × = ***一定***

  例6.因為: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天數=播種的總公頃數***一定***

  所以: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要用的天數成反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