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冊的語文第八課預習教案

  初一第八課課文是十三歲的際遇,那麼同學們應該如何進行預習呢?教師又應該如何準備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幫助。

  第一課時

  學習過程:

  親愛的同學,經過小學六年的學習,如今我們已十三歲,成為了一名初中生。十三歲,我們也許有時還想著向父母撒嬌,而十三歲的田曉菲已是北京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了,她四歲就大量接觸文學作品,初一時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十三歲就被北大英語系破格錄取,後來相繼獲得英國文學碩士學位,哈薩克佛大學博士學位,二十九歲時就走上了哈佛的講臺,這一連串閃光的足跡,令人驚歎,而當我們她在北大九十週年校慶時寫的文章就能找到她輝煌經歷的答案。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田曉菲,走進北大。

  ***一***自查資料或網上搜索關於北大和田曉菲的資料,整理歸納後寫在下面。

  ***二***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自讀課文,整體感知,完成下列“衝關”練習。

  1、請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白駒*** ***過隙 迸*** ***濺 穹*** ***隆 積攢*** *** 嗚咽*** ***

  摒*** ***棄 xī 利*** *** 怪僻*** *** 安恬*** *** xié 取*** *** 惆悵*** ***

  沉澱*** *** 驟然*** *** xù*** ***語

  2、解釋下列詞語

  莫名--

  白駒過隙--

  涉足--

  委於我心--

  不繫之舟--

  安恬--

  惆悵--

  小立--

  3、指出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並在括號內訂正,沒有錯別字的就在括號內畫個“√”。

  湖光塔影*** *** 漠然回首*** *** 盲然若失*** *** 津津有味*** ***

  一視同人*** *** 談笑風聲*** *** 和藹可親*** *** 彈指一瞬*** ***

  4、這篇文章詩意盎然,字裡行間透著靈氣,作者的心躍然紙上。你能體會到湧動在作者心中的是怎樣的一種情感嗎?

  一、匯入

  同學們,青春時節,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確立志向的最佳時期;青春時節,思維活躍,敢於創新,是挖掘生命潛能、開發人生智慧的關鍵時期。十三、四歲正是人生的黃金時期,你準備怎樣度過這一段青春時光?***學生交流***是的,只有知識才能讓我們的青春煥發絢麗的光彩,才能讓我們的人生走向輝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少年大學生田曉菲為紀念北京大學建校90週年寫的一篇文章《十三歲的際遇》

  二、自主學習反饋,展示交流預習成果。

  三、合作探究,品味鑑賞。

  1、文章以空行空開,自成三個部分。課文開頭寫了作者幼時與北大之間的哪些事情?哪些詞語體現了作者與北大“塵緣”的“奇妙”?

  2、在4~5小節中,作者回顧了自己進入北大三年間的感受,作者的心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找出相關的詞語來說明***

  3、進入北大學習後,北大的哪些東西對作者產生了影響?

  4、初見北大的圖書館,作者的感受是什麼?插敘那位小姑娘抽泣有什麼作用?

  5、“喜歡讀北大的書,更喜歡讀北大的人。”你認為這句話在文中起到什麼作用?作者又從北大的人中讀到了些什麼?

  6、朗讀最後一部分。作者深情地表達了自己對於北大的什麼感情?

  才進校門,高年級的同學就帶我們參觀北大圖書館。當時,好像還一個介紹圖書館的紀錄片。入學之初那句頗為雄壯的誓言--“我不僅為北大感到驕傲,也要讓北大為我感到自豪”--在圖書館大樓的映襯下驟然顯得蒼白無力。我緊閉著嘴,心頭湧起一種近乎絕望的感覺:400多萬冊圖書!實在難以想像。而其中我所讀過的,大概連這個數目的最小零頭都不到吧!不知怎麼,我回憶起了1983年在青島過夏令營時發生的一件事情:記得那時燈已熄了,我們在黑暗裡躺在床上,隨意聊著天兒。我和領隊的那個女老師正說得津津有味,我上鋪的女孩卻忽然哭了起來。我們驚訝地問她怎麼了,她嗚咽著答道:“你們知道得那麼多,可我什麼都不懂……”如今,我和女老師的談話早忘得一乾二淨了,可那女孩子的嗚咽反倒長久而清晰地留存在心中。當我隨著面孔尚未記熟的新同學一起走出圖書館的時候,我似乎剛剛理解了那因為自己的無知而抽泣的女孩……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頗*** *** 嗚咽*** ***

  2.結合文意解釋詞語。

  清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分析“我不僅為北大感到驕傲,也要讓北大為我感到自豪”前後的破折號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緊閉著嘴,心頭湧起一種近乎絕望的感覺”一句後面的冒號的作用是什麼?“近乎”一詞能否去掉,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用原文說明“我”的一種近乎絕望的感覺具體指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400萬冊圖書!”中,感嘆號改成逗號好不好?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對“在青島過夏令營時發生的一件事情”從記敘順序上來說採用的是什麼順序?作者寫這件事的用意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而其中我所讀過的,大概連這個數目的最小零頭都不到吧!”中的“最小”能否去掉?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為什麼說“走出圖書館的時候,我似乎剛剛理解了那因為自己的無知而抽泣的女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果不讀下文,你能通過這一段的敘述推想出作者接下來會怎麼樣做嗎?請試著說出你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北大是一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高等學府,是莘莘學子嚮往的殿堂,北大的什麼給“我”的影響最大?什麼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二、合作探究,品味鑑賞

  ***一***品味精美語句

  1、“我不僅為北大感到驕傲,也要讓北大為我感到自豪!”“北大為我展示了一個動人的新世界,在這令我驚喜的天地裡,我渴望生活,渴望創造,渴望有一副輕靈的翅膀……在無際的天空自由地飛翔!”“喜歡讀北大的書,更喜歡讀北大的人……”“哦,北大,北大,你委於我心的實在太多、太多……”這幾個句子,都表達了作者對北大的什麼感情?談談你的感受。

  2、“中文的、英文的,都在以互不相同的的沉默的語言,向我發出低低的絮語和呼喚。漸漸地,我的心情也變得和它們一樣:沉靜,愉悅,安詳。”體會這句話的表達效果。

  3、“北大就是一條生命飽滿的河流,它從90年前的源頭出發,向那充滿希望的未來流淌。不管兩岸風景變換,河上卻始終有著渴望擁抱未來的船客,有著代代相傳的辛勤的舵手與船工。”其中“河流”、“風景”、“船客”、“舵手與船工”各比喻什麼?

  4、“我沒有忘記我的誓言……我渴望從海洋深處為你、北大,擷取最燦爛的珍珠。“正是在北大,我從那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艱難地走向成熟。北大早已不僅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師長,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我還會回到你的身邊來……輕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體會這些直抒胸臆的語句中,所流露出的作者對於母校的感情。

  ***二***回味領悟

  1、你感受到課文中所流淌著作者對於母校的深情嗎?歸納一下貫穿全文的那條感情線索。

  2、讀了這篇文章後,你從作者身上感受到什麼?

  三、歸納小結

  1、用一句話來概括一下這篇文章的中心。

  2、課文在詳略安排、表達方式上各體現了什麼特點?

  作者說:“我不僅為北大感到驕傲,也要讓北大為我感到自豪。”有人認為作者這樣說有些狂妄,有人認為這是作者自信的表現,還有人認為這反映了作者入學之初的幼稚無知,你怎麼看?寫出你的看法。

  板書設計:

  十三歲的際遇

  田曉菲

  按時間順序來寫,

  感情線索:對北大的驚奇、喜悅與感動之情

  七歲時的 夢想

  十歲時的 信心

  十三歲時的 際遇

  十六歲時的 回顧

  第二部分從哪些方面寫去寫北大的?

  北大的圖書館 : ***因為是知識的象徵***

  北大的人: 同學、老師、我***因為是北大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