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預習教案

  課文只有一個地球是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那麼這篇文章會用怎樣的手法去描寫地球對人們的重要性呢?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第一課時

  ***一***複習。***聽寫詞語***

  ***二***講讀第一部分。

  1、 我們大家生活在地球上,我們的地球到底是怎樣的呢?我們隨宇航員到太空看一看。

  根據問題學生自由讀課文,然讀後用筆畫一畫有關詞語,然後討論出地球的特點。

  ***板書:美麗而又渺小***

  2、多媒體課件播放宇航員在太空拍攝的地球圖,學生討論地球的美麗。重點幫助學生理解有關地球知識方面的詞語。如:“紋痕相互交錯”。

  3、為什麼將地球比作“母親”和“搖籃”?***因為有了地球才有人類和一切生命。***

  4、為什麼說地球是渺小的,人類活動範圍更小?

  出示地球儀,通過演示幫助學生理解“半徑”、“地球表面積”、“陸地”等。

  ***地球半徑只有6300多公里,在群星璀璨的宇宙裡就像一葉扁舟。它只有這麼大,不會再長大。地球表面積是5.1億平方公里,人類生活的陸地大約只佔其中的五分之一。***

  作者運用什麼方法說明地球小,人們活動範圍更小。

  ***運用列舉數字的方法來說明地球小,人類活動範圍更小。***

  5、指名讀第一段,加深理解。教師小結引出下文。

  通過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地球是美麗的、壯觀的,然而它又是渺小的,我們人類所生活的範圍更是很小很小。我們應該珍惜它,愛護它。但有些人卻不瞭解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不瞭解我們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是不能夠隨意破壞的。

  ***三***講讀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邊聽邊思考:這部分是圍繞哪句話來講的?畫出來。

  ***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什麼是有限的?***有一定的限度。***

  文中的自然資源分為兩種,請看大螢幕。

  什麼是自然資源,自然資源的兩個方面。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破壞表現在哪裡?其結果如何?

  ***對不可再生資源的破壞:不加節制地開採。結果:礦產資源越來越少。***

  ***對可再生資源的破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後果地濫用化學品。結果:不但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嚴重的威脅。***

  什麼是“節制”和“不加節制”呢?

  ***節制的意思是限制,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

  ***不加節制就是沒有限制,沒有計劃地隨意進行。***

  2、,解決思考練習的第2題。

  指名讀句子,注意黑體字的部分,再舉個具體例子說說你對這兩句話的理解。要抓住這些關聯詞語,引導學生體會句與句之間內容上的聯絡。如:“但是……”後面說的是與前面恰恰相反的事實。緊接著的“不但……還……”表示這種恰恰相反的事實有兩個方面。

  水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的,但是,因為眾人隨意破壞水資源,向江河裡排放各種廢水廢物,特別是有毒的化學品,清潔的水源就不能再生了。我國每年可用的水量為7000億立方米,受汙染的水量為3000億立方米,剩下的清潔可用的淡水就只有4000億立方米了。不但如此,這樣做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例如,使人害病***包括癌症***,使魚類滅絕……?

  ***這段話說明了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隨意毀壞所造成的嚴重後果。“本來”一詞,說明水、森林、生物和大氣這些資源不像礦產資源那樣,原來是可以再生的。“但是”一句,充分地說明了人們帶給地球的危害,使得可再生的資源不但不能再生了,還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明確表明,如果人類不去愛護自己的地球,那麼人類的生存都將會面臨嚴重的威脅。***

  自由讀這部分內容,概括地說一說。

  板書:***自然資源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