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儒學與書院講學閱讀答案

  新儒學從宋初開始,直到明末清初才逐漸衰替,一直延續了七百年的時間。新儒學與書院講學有何關係?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新儒學與書院講學》閱讀材料

  中國社會由唐以下,因於科舉制度之功效,而使貴族門第徹底消失。同時亦因印刷術發明,書籍傳播方便,更使文化大流益易氾濫,滲透到社會的下層去。到五代、宋初,雕版印書術正式應用到古代經典上來,書籍傳播日易日廣,文化益普及,社會階級益見消融。

  到了宋代,新儒學崛興。他們講的是萬物一體之道,故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他們的工夫則從“存天理,去人慾”入手。他們的規模與節目,則為古代《大學》篇中所舉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項。他們大率都像范仲淹那樣,為秀才時即以天下為己任。他們都抱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他們全都是具有清明的理智而兼附有宗教熱忱的書生。這一派儒學,從宋初開始,直到明末清初始見衰替。前後有七百年長的時期,中國近代文化向社會下層之更深入與更普及,全由他們主持與發動。他們之間出過不少有名的學者,最為後人敬重的,則如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朱熹、陸九淵,王守仁等。

  與這一派儒學相隨並盛的,則有“書院制度與講學風氣”。漢、唐兩代,國家的公立學校,規制頗為詳備,學員亦極盛。只有魏晉南北朝時代,公立學校有名無實,嚴肅的講學風氣,掌握在佛教的寺院裡。宋、元、明、清四代的書院制度,則是一種私立學校而代替著佛寺嚴肅講學之風的。書院的開始,多在名山勝地,由社會私人捐資修築,最重要的是藏書堂,其次是學員之宿舍,每一書院,常供奉著某幾個前代名儒的神位與畫像,為之年時舉行祠典。可見書院規模,本來是頗模彷彿寺而產生的。稍後則幾於通都大邑均有書院。有的亦由政府大吏提倡成立,或由政府撥款維持。但書院教育的超政治而獨立的自由講學之風格,是始終保持的。在那時期裡,政府仍有公立學校,國立大學與地方州縣學均有。尤其如宋、明兩代常常採取私家書院規制,模仿改進。但從大體說來,一般教育權始終在書院方面,始終在私家講學的手裡。我們可以說,自宋以下一千年的中國,是平民學者私家講學的中國,教育權既不屬之政府官吏亦不屬之宗教僧侶了。

  說到講學的風氣,最先亦由佛寺傳來。宋、明儒的講學,與兩漢儒家的傳經,可說全屬兩事。傳經是偏於學術意味的,講學則頗帶有宗教精神。因此宋、明儒的講學風氣,循其所至,是一定要普及於社會之全階層的。自北宋二程以下,講學風氣愈播愈盛,直到明代王守仁門下,如浙中之王畿,以及泰州之王艮,他們的講學幾乎全成了一種社會活動。同時又因為他們號為“新儒家”,講的多注重在現實人生與倫常日用,因此他們常常不免要牽涉到政治問題。如是則私家講學常要走上自由議政的路,而與政府相沖突。因此宋、明兩代,亦屢有政府明令禁止書院講學與驅散學員等事,宋代的程頤、朱熹,都曾受過這一種排斥與壓迫。最顯著的如明代末年的東林黨,他們是一個學術團體,而同時被視為一個政治集團,他們雖多半是在野的學者,但在政治上形成了絕大的聲勢。因此我們若不瞭解此七百年來新儒家之精神與其實際的活動,我們亦將無法瞭解近代中國文化動態之樞紐所在。

  ***節選自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

  《新儒學與書院講學》閱讀題目

  1.對文中敘述的“新儒學”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新儒學產生在唐以後的中國貴族門第徹底消失之後。

  B.新儒學以天下為己任,其成員是一群在政治上具有狂熱的宗教熱忱的書生。

  C.新儒學從宋初開始,直到明末清初才逐漸衰替,一直延續了七百年的時間。

  D.新儒學使中國近代文化向社會下層更加普及與深入。

  2.對中國古代“書院制度”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中國古代的教育,先經過國家的公立學校的發展,然後是公立學校有名無實,教育轉到佛寺的寺院裡,最後發展為私立學校而代替佛寺教育。

  B.古代的書院大多修建在名山勝地,原因是這些地方遠離塵囂,便於學生讀書,同時書院選址又體現出新儒學高雅的鑑賞品味。

  C.由社會私人捐資修築的書院,一般都有藏書堂,有學員宿舍,還常常供奉著某幾個前代名儒的神位與畫像。

  D.私人建立的書院牢牢控制著中國古代的教育大權,私塾取代公立學校,成為自宋至清一千年來的中國唯一的教育形式。

  3.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書院講學所帶有的宗教精神,必然發展到讓文化向社會各階層的普及。

  B.書院講學所關注的現實人生與倫常日用,常常要走上自由議政的路子。

  C.漢儒傳經是偏於學術意味的,而書院講學頗帶有宗教精神,多與政治相沖突,屢屢遭到排斥與壓迫。

  D.從書院講學開始的東林黨,本身既是一個學術團體,又是一個政治團體。

  《新儒學與書院講學》閱讀答案

  1.B

  2.C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