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與應用數學畢業論文範文

  在數學領域裡,應用數學佔有重要的位置,理論上應用數學包括運籌學和線性代數,還有概率論及數理統計等學科。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數學與應用數學畢業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數學與應用數學畢業論文篇1

  淺析高校目前的應用數學教學狀況與改革策略

  在高校設立的學科中數學教學佔有的位置不容忽視,加強數學教育就能夠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更有把握,並且學生自身還可以構建其數學知識體系。所以,在進行高效實際數學教學改革時,師生都對教學改革的觀念加以重視,同時要慢慢的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 高校應用數學內在的意義

  高校應用數學這門學科非常重要,並且不同與以往的教學。其一,是應用領域上的不同,高校應用數學的開始針對性特別的強,以往是數學有著較為傳統的應用領域。其二,應用數學主要關注的就是將理論知識聯絡到實際,可是,以往的數學主要就是對理論加以注重。即使有很大的差異存在這兩種數學中,可是這兩種學科的內容是不能分離的,他們是一個整體,存在的差異也只是在針對性方面和教學目標方面[1].

  2 高校目前的應用數學的教學狀況

  2.1 建立應用數學的有關課堂

  學生在深入學習應用數學知識後,可以對數學中的一些基礎運算加以掌握,並且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學生能夠深入的分析數學中的所有問題,並在對所有問題應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加以解決,對學生的數學理論知識的運用與創新能力進行培養,最後達到提升學生數學素養的目標。

  大學生的教學課程就包括高等數學課程,並且高校還建立了與改課程有關的專人培養內容,對應用數學的學習有助於學習其他的學科,想要學好其他的課程,應用數學的學習必不可少[2].高校建立應用數學課堂,這樣學生就能掌握數學的理論知識,學生的學習數學能力將會得到培養,同時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數學素養也會得到提高。

  2.2 高校數學中出現的問題

  ***1***在教學內容上有問題存在。高校數學教學的內容上涵蓋性較強,很多專業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知識為基礎理論,根本不能聯絡數學實踐,所以,教學的領域根本不符合教學要求,並且,學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對所有理論知識都不能深刻的理解,這都阻礙了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數學理論知識的想法。

  ***2***存在在教學內容上的問題。現在高校的數學教學課堂主要重視的就是學習技巧,同時還注重推理的嚴謹性,可是卻忽視了實際問題中應用數學理論知識去解決,這樣培養出的專業人才將不能以專業實現就業,沒有做到立足於崗位,對專業素質的培養不加以重視,致使理論知識脫離於實踐應用,最後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3].

  ***3***存在在教師隊伍方面的問題。現在,在數學教學中應用數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應用數學的教師並沒有對這一點科學知識加以掌握,缺乏基本的教學能力,也缺少培養學生教學的方法,在進行應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的現象較為普遍就是缺乏專業理論知識,這樣學生對理論知識就不能熟練掌握,學生也就體會不到結合理論知識和現實時間的基礎要素。

  3 高校應用數學的改革策略

  3.1 高校應用數學制定了正確的教學觀念

  高校對與應用數學教學有關的課程進行制定時一定要對專業的要求加以確定,對學生所學的專業進行分析,適當的調整應用數學的教育理念。同時數學的基本開放原則為適用性,將學生提升自身的素質作為教學目標。同時還要注意數學教學所包含的育人能力,將學生的所有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去解決問題,引領學生增強創新能力。

  3.2 將以往的教學方法加以改變培養學生增加應用數學的意識

  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為灌輸式,新的教學方案要應用啟發式來實現數學教學,同時要對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的研究,使教學方法更有效,以往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教學方法為單一的,學生學習的知識都是被動接受的,學生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帶領下只能逐漸的失去數學學習的興趣,這樣需要教師將教學方法靈活化,為學生創建出一種愉悅的學習環境[4].主要就是要對學生實施因材施教,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熱情。

  高校在進行整個應用數學教學時,首先要培養的就是學生有基本的應用數學觀念,同時數學知識的有效運用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內容。這就需要高校的數學教師擔負起自己的教育責任,首先教師要掌握學生對應用數學的意識深淺,如果有較差的應用意識,要找其原因,同時一定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讓學生能夠認識到我們的生活中廣泛的應用數學知識。教育者要對其進行深刻的研究,對應用數學加以重視,使應用數學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得以發揮[5].同時還要將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加以提升,並且逐漸提高應用數學的能力。

  3.3 對應用數學的教學內容加以改變

  對數學的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時,要對不同專業的內在要求加以綜合,可以將課堂改變成彈性教學,對應用數學所具有的嚴謹性不應過多的強調,根據學生的專業內容進行教學課堂的設計,將眾多的基礎知識提供給學生,在以後能夠更好的支援學生的職業技能,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6].

  總之想要使學生的自身學習能力能夠提高,就要注意到應用數學不同於純數學,它的實踐性較強,所以,想要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學習應用數學,就一定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校要在數學師資投入這一方面加大力度,並且也要深入的去分析和研究這一教學課題,將應用數學的整體教學提升上來,使應用數學教學不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邢潮鋒,黃治琴,楊旭,等。 數學建模與高校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以濟南大學為例[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3***2***:20-22.

  [2]郭娜,朱奕奕。淺談高校應用數學教學改革與學生應用數學意識的培養[J].資訊化建設,2015***4***:61-63.

  [3]王豔華,王笑巖。滲透數學建模思想方法的基本途徑[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4***4***:5-6.

  [4]王君軒。探究高校學生數學建模意識與方法的培養[J].大觀週刊,2012***16***:214-214.

  [5]宋文靜。淺談高校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應用數學意識[J].東方青年·教師,2012***2***:30.

  [6]施明華,趙建中,周本達,等。應用型院校高等數學與數學建模融合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3***21***:270-271.

  數學與應用數學畢業論文篇2

  淺談小學生應用數學意識提升策略

  在數學領域裡,應用數學佔有重要的位置,理論上應用數學包括運籌學和線性代數,還有概率論及數理統計等學科,這些學科的廣泛應用都體現了應用數學的思想。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教學中也對應用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應用數學教學要重視與生活的聯絡性,及與其它學科的關聯。讓小學生能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1、豐富的生活與應用數學的聯絡

  教師要注重生活素材的積累,並能將這些有用的素材貫穿到教學中,把數學書本中抽象的知識具體化,讓小學生更好地進行消化和理解,認識到應用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 根據學習的內容老師可以有針對性佈置一些作業。比如在進行米,釐米的學習時,可以讓學生回家裡量一下床、門、飯桌等傢俱的尺寸,在學習元角分等時,可以讓學生自己走超市買礦泉水等進行實踐,這樣可以加深對學習的數學知識的理解,並起到一定的鞏固作用,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方法。

  2、開啟小學生學習應用數學的積極性

  小學生的應用數學知識,大多比較簡單,在生活中很容易找到切入點和聯絡性。所以要求老師在教學中,多進行書本與實際的聯絡,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多把理論化的數學知識轉化成實際的問題。 這樣不僅讓學生認識起來更清晰,還會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應用數學的價值,積極想辦法用應用數學的思想解決問題。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就能夠對應用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有探究下去的意識,這才是教學的目的所在。例如分數部分的講解,就可以通過分蛋糕、分蘋果等生活中實際事例來進行講解,這樣學生不僅能很快理解,而且會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應用分數,所以這樣往往教學效果比較理想。

  3、不忽視教材的作用,教材融於生活

  隨著教學方法的推陳出新,很多老師對教材開始忽視。 因為越來越多的教學方式,象分組輔導活動、多媒體教學、課外設計等各種形式教學的開展,老師對教材就不象過去那麼重視和依賴了,其實這種想法也是錯誤的。 任何的教學活動也是要以教材為藍本的,都是互為補充的關係,教材起到統領性、目標性的作用,任何形式的教學都是圍繞教材來進行的,如果脫離了教材就失去了意義,所以老師要充分地利用好手中教材的作用,並與實際生活展開聯絡。

  如:小小採購員、小管家、數字與編碼、節約能源、調查利率,計算利息等,這些實踐活動內容既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知識基礎,又符合學生的生活背景。因此,我們可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遵循教材的要求組織具體、有趣、富有實踐性、全員參與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事物, 經歷應用數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將數學問題與生活經驗聯絡起來,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獲得應用數學的成功體驗。

  4、生活情境化的練習促進應用數學的學習

  對於應用數學的教學,最合適的方法就是放到具體的情境中去講解,這樣更利於學生的思考,並使數學看起來更有趣,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個方面,就需要教師用心去設計一些生活場景,並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多設定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老師適當進行引導。 這樣讓學生在回答問題和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進行了應用數學知識的學習。

  比如,在學生學習加減法時,可以讓幾個同學進行分組,分別扮演顧客和營業員,拿錢和一些簡單的貨品進行加減法的運算練習,可以有同學喜歡的糖果,飲料等,也可以有一些平時常見的書包、本子和筆等文具。 這樣學生會有參予的積極性,也會對加減法的運算產生濃厚的興趣, 並且通過分組練習瞭解了加減法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這種情境式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在最熟悉的環境中去感受接觸到新知識,在應用數學的教學中受到學生普遍好評。

  5、學習應用數學的過程就是培養實際能力的過程

  在學習的過程中也不斷髮現問題,然後再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這整個的過程,都可以讓學生不知不覺中去探究知識,增加邏輯思維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另外,通過學生問問題,其它同學和老師解答,還可以加強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 在與老師和同學的交流探討中,還可以讓同學懂得集體的力量,懂得克服困難有時需要幫助,從各個角度和層面上,讓學生了解感受數學在實際中的應用,應用數學的魅力及學習它的重要意義。

  在教學低年級學生學習比多比少,比大比小的知識並能做簡單的減法講講算算後,可讓學生調查家裡人的歲數,編成應用題,如奶奶66 歲,爸爸 30 歲,奶奶比爸爸大幾歲? 等等,討論誰的年齡大,誰的年齡小,誰比誰小多少,誰與誰相差多少? 兩人相加是多少歲? 誰的年齡是誰的幾倍等。 再如教學乘法、除法的含義時,通過擺一擺學具的活動,掌握抽象的概念。 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思考、多觀察,從中發現數學問題,並將其分析、探索、組織、鍛鍊、篩選等活動方式自編應用題,有利於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也有利於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全方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結束語

  在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著大量的應用數學問題。 只要小學數學教師能夠將平時收集和觀察到的實踐問題的資料, 經過總結、概括、處理之後,就能夠設計和提煉出相關的應用數學問題,讓學生把他們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踐生活當中去,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開拓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意識和能力。 因此,充分發揮應用數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不僅能夠教會學生如何運用學到的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應用數學問題,還能激發每個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季山紅.對小學生數學建模思想的培養[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2***09***。

  [2]郭霞.在小學階段進行數學建模的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09***13***。

  [3]吳信鈺.小學數學教學聯絡生活策略的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11.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數學與應用數學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