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服飾之佩飾

  佩飾作為服裝搭配,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裝飾物。恰當的佩飾可以增強個人氣場,幫助美化個人形象。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

  清代的佩飾種類及樣式都很多,形狀小巧,材質多樣,有翠玉、青金石、金嵌綠松石、檀香木、金鉑、金星石琺琅、珊瑚、玻璃等等不同材料。另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刺繡小品,其中有香囊、香袋、扇套、眼鏡盒、錶帶、火鐮袋、齋戒牌等。這些都是清代佩掛在腰間的佩飾,無論男女都作為隨身攜帶的賞玩之物,晚清尤為盛。

  現代配飾

  佩飾是指佩戴在人體各部分的飾物,從不同的佩帶位置看,可分發飾***或頭飾***、耳飾、項飾、腰飾、臂飾***手飾***、足飾等等。

  古代佩飾

  佩飾是古代衣著服飾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佩飾除了具有主要的美化功能外,在遠古至夏商周時期,一些特殊的器類尚具有宗教意識、權禮觀念上的特別意義。佩飾的質料通常有介殼、骨角、石、

  玉、陶、金屬等多種。據考古發掘資料,製作和使用佩飾的習俗,至遲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便已發生。河北陽原虎頭樑遺址曾出土了 13 件原始佩飾,種類有穿孔蛤殼、鑽孔石珠,穿孔鴕鳥蛋皮扁珠、穿孔鳥骨扁珠等等;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遺址也曾出土一批石珠、石墜、穿孔魚骨飾、穿孔介殼等原始佩飾,這些都是迄今所知中國製作和使用佩飾的最早例項。

  春秋晚期***約公元前5世紀***文物,虎紋銅飾牌長10.7釐米,寬6.1釐米;雙鳥紋銅飾牌長5釐米,寬3釐米。1979年出土於涼城縣毛慶溝墓地。

  延伸閱讀

  銅飾牌是浮雕加透雕的牌狀形式掛在衣服或腰帶上的一種特殊裝飾品,也有叫銅飾板的。在內蒙古集寧、二蘭虎溝、準格爾旗、和林格爾等地發現了不少匈奴族青銅造物。其中青銅飾牌有20餘面,很能體現民族性格,有的表面鍍金,花紋以動物紋飾為主,常見的有蹲踞的鹿、馬、虎的側面形象,一般是單軀的;也有的由兩個或多個組合而成,形象大都是側面的,造型十分生動,神態逼真。虎的造型與當時中原地區的 白虎 大不相同,虎頸較長,頭向下而頜微,身軀有力地向上拱屈,整體效果健壯雄渾,極富原始魅力,與商代青銅器、石磬上的虎紋或獸紋類似。除銅飾牌外,匈奴族青銅工藝作品還有獸頭刀劍、杖頭和竿頭圓雕、銅帶鉤雕飾和動物圓雕四類,件頭較小,大者不過十餘釐米,小者僅四五釐米,小巧輕便。雕刻主要以動物為題材,有虎吃羊、狼吃羊、群獸搏鬥的激烈場面,很有動感和生氣。

  另外1956年在遼寧西豐縣的西岔溝發現了約為西漢中後期的古墓群,出土了大量文物。這一帶是古代鮮卑、烏桓等東胡部族的活動地區,因此專家認為是東胡烏桓部遺物。所出土的20餘件青銅透雕飾牌很有特色,很好地反映了這一遊牧民族的生活情景和審美情趣。題材內容以各種動物為主,有馬、牛、羊、駱駝、獵狗、獵鷹、猛虎等,表現手法鮮明有力。畫上的動物或格鬥廝咬、或溫靜相處,神態不一。《雙牛飾牌》是兩頭水牛相向而立,牛頭俯伸向前下方,兩對彎角對稱設在中部,翹置於背上的尾巴和腹下長毛,均用陽線構成的尖葉形,誇張而富於裝飾性,構成了一幅很有神氣的雙牛圖案。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三面銅飾牌上有騎士出獵和騎士捉戰俘的場面。《騎士出獵》雕鑄了兩騎士按轡徐行對語的場面,雖沒有疾馳射獵的場面,但武士的英姿自然可見,衣褶用陽線加以刻劃,而不著重起伏變化,邊框鑄以自由捲曲的勾連雲紋,使武士的頭部和馬的四足不受限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極有限的空間。另有兩塊銅飾牌上都雕鑄了一位戰士騎馬仗劍,一手抓住披髮的俘虜,同時一隻猛犬撲在俘虜身上猛咬,生動地表現了遊牧民族的現實生活。

  這些銅飾牌的題材所體現的生活氣息極為濃厚,工藝家在這些方形或長方形的有限空間內,巧妙地組合安排,裝飾變形,利用鏤空的突出形象,使虛實相生,疏密有致,給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