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服飾花紋禁忌有哪些

  每個朝代都有特殊的禁忌,有的是顏色,有的是圖案,在清朝,對於服飾也有著一些特殊的規定,特別是在貴婦的衣服花紋上,有更多的規矩。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清代服飾花紋禁忌

  在清代服飾中,有兩個不成文的規定。其一:后妃、公主、福晉下至七品命婦在穿便服時,如果服飾上面要織、繡花卉,均應為應季的花卉。例如冬季所穿的便服上,多織繡冬季裡開放的花,像梅花、水仙等;夏季裡多是荷花、百合、牡丹、萱草、石榴等,春天裡多是蘭花、繡球、桃花、杏花等,秋天裡則是菊花、桂花、秋海棠之類。如果穿了繡有其他季節的的花卉的衣服,就會被認為不合適宜。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貴族出入場合裡,貴婦格格互相攀比下,你要是穿錯了花卉的衣服,那難看絕對不是一般能夠忍受的。

  清代穿衣規矩

  其二:在清代帝后大臣的服飾中,不論朝服還是便服,單、夾、棉、皮都要應其時,順其節。只要季節一到,無論天氣冷暖,都要穿那個季節的衣服。而且換了應季節的衣服之後,不能再穿回原來的衣服。就如現在這樣的天氣,冬末春初,但一換上春裝,天在冷,不能再拿出冬天的棉衣來穿。要是夏末秋初,就算天再熱,也不能再穿夏裝,否則就是抗旨不遵。而且更搞的是《大清會典》竟然還有明確規定換裝的時間:“每歲春季換用涼朝帽及夾朝衣,秋季換用暖朝帽及緣皮朝衣,於三九月內,由部擬旨,預期請旨。”每年三月要換春裝,九月要換冬裝,只要詔書一下,天氣再變化,也不允許換回去。否則這抗旨的罪名可不是鬧著玩的。可是誰也不是傻子,熱了還可以忍忍,冷了豈不是要凍死?而且北方的天氣,早晚溫差比較大,中午時候太陽燦爛,暖烘烘的,一早一晚,卻涼颼颼的。於是清朝的衣服裡就出現了一種奇特的服裝。人們在春天的夾衣裡塞一層薄薄的棉花,表面上看是春裝,其實已經經過了實質的改造。夏裝裡也是如法炮製,在天氣冷下來,但是皇帝還沒下詔書換冬裝的時候穿,實在是明智。這頗類似於古代的窮人,因為家裡沒錢,所以剛開春就把冬衣當了求生活,天一冷下來,沒有辦法只好在春裝裡隨意套點棉花禦寒。可憐的后妃格格,王公貴族,一個個弄得跟窮人似的。於是清代的服飾裡就出現了這種怪異的隔季服飾,在夏季紗衣裡絮棉花。

  不得不說,清朝的文化專制已經登峰造極了,就連穿個衣服繡個花都要聽從皇帝主子的安排,皇帝也是夠忙的,連大臣妃子穿什麼衣服都得管,也是不嫌累。

  清朝格格婚後悲慘

  皇室規矩,格格出嫁的時候即被欽賜一座宅子出宮另住,但不得和駙馬的兄弟姐妹同住。駙馬的兄弟姐妹如果見到公主的面則要行大禮參拜。駙馬住在宅子的外院,公主不宣召,不許共枕蓆。這是為了保證格格的地位,但是這樣無形中給格格造成了困擾,因為每宣召一次,公主和駙馬都要花費許多錢才能見面。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清朝的特殊規定,格格出嫁有一個保母在監督和管理格格,也就是說權力都在保母手上,即所謂管家婆。有很多人認為格格那是皇帝的女兒,還怕一個保母,其實是這樣的,格格若不向保母行賄,保母一定多加阻攔,甚至罵公主無恥。女子大多柔懦,哪有不被其制住的。最聽不得那些難聽的話,如果格格主動要求見駙馬,這就過於主動和開放了,格格即使進宮面見生母,也不敢訴說委曲,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女子對這個方面不 能主動,即使講了也聽不進去。所以有清一代的格格幾乎沒有生小孩的,有也是駙馬側室所生。如果格格比駙馬早死,則將駙馬趕出宅子,所有的東西搬入宮中,除房宇外進了保母私囊的無法考證。大抵清朝的格格十人中就有九人因相思而死。

  清朝格格悲劇的一生

  清代格格們的婚姻,都跟社稷大事聯絡在一起。說到底其實都是政治婚姻,小小年紀,或遠嫁蒙古、女真部落,或嫁王公重臣之家,用稚嫩的身軀,負擔社稷重任,根本不像電視上那樣的浪漫。格格出嫁的年齡,10至13歲者18人,14至18歲者21人,19歲以上者僅6人,另有2人在出嫁前就病故了。出嫁年齡最小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女,只有10歲。《清史稿·公主表》記載,順治以後七個皇帝***同治、光緒、溥儀無後***,共封31位格格,50歲前去世的24人,佔77%;其中去世時未滿20歲的2人,20歲至29歲的13人,30歲至39歲的4人,餘下的5人去世時未滿50歲。清朝的格格,十之八九都是死於相思的,而且大都沒有子嗣。這主要歸咎於她們的婚姻生活。前面我們說過了,格格見一次自己的駙馬都很難,自然夫妻生活不和諧。

  雖然生在皇家,但是卻沒有享受到天潢貴胄的幸福,只有悲慘的婚姻和懦弱的孤獨,清朝格格們可憐也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