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發脾氣的孩子教案設計

  《愛發脾氣的孩子》是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中的第19課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男孩改掉愛發脾氣毛病的經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發脾氣的孩子》教案教學設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愛發脾氣的孩子》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

  3、引導學生聯絡自身的生活體驗,體會課文告訴的做人道理。

  教學重點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1、播放一段錄影:一個是溫順懂禮貌的孩子,另一個是愛發脾氣的孩子。

  2、讓學生說一說,這段錄影,你喜歡哪個孩子,再談談自己發脾氣時什麼樣的?

  3、板書課題:愛發脾氣的孩子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學生彙報課文的大致內容。

  三、學習生字

  1、再讀課文,把文中的生字圈出來。

  2、自主拼讀生字。

  3、同桌交流認讀情況。

  4、出示帶生字的卡片,檢查認讀情況。

  強調多音字“釘dìng”、“dīng”

  5、通讀全文。

  四、識記生字

  1、給生字組詞。

  2、分析字形特點。

  3、自由總結識字方法,並識記。

  4、書寫指導。

  5、聽寫帶生字的詞語。

  院子 順心 已經 釘子 難受 理解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讀第一自然段,讀完後談談自己的看法,對於讀不懂的內容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2、指名分別讀第2至4自然段。

  ***1***思考討論:男孩兒的爸爸為什麼要交給他釘子、錘子,讓他發脾氣時往木樁上釘釘子,道歉了再拔出來?

  ***2***爸爸發現木樁上釘子有了什麼變化?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詞語,畫一畫,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再議一議。

  ***3***齊讀第4自然段,觀察課文插圖,指導朗讀。

  “很快”“過了一段時間”“到後來”要讀得慢些,強調些,讓學生感受到男孩兒改毛病的過程是比較長的。

  3、指名讀第5、6自然段,感悟做人的道理。

  ***1***思考:男孩兒為什麼不需要釘子、錘子了?男孩兒不發脾氣的原因是什麼?

  ***2***聯絡自己與別人談談發脾氣帶來的害處。

  ***3***請大家把心裡想的話告訴小男孩。

  ***4***師:“大家談得很好,同學們充分認識了發脾氣帶來的害處,希望同學們記住以後別再發脾氣。現在請大家認真的齊讀一遍第5、6自然段。”

  三、朗讀全文,拓展延伸

  1、練習朗讀全文。

  2、討論交流:平時遇到不順心的事,你是怎麼對待的?讀了這篇課文後,你是怎麼想的?

  《愛發脾氣的孩子》教學設計篇二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會認字”,正確書寫8個“會寫字”。認識“角”字旁。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懂得遇到不順心的事,不能亂髮脾氣。

  二、教學時間:

  二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設疑

  1、出示課題《愛發脾氣的孩子》。

  2、提問:課題之後,你想到了什麼?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

  2、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3、分小組讀課文,互相正字音。

  4、自由快速讀課文,然後說說讀懂了什麼?

  三、識字寫字

  1、在課文中畫出生字詞,然後拼讀兩次。

  2、自主識記生字,並想想你是怎麼記住這些生字的。

  3、指導學習偏旁“角”。

  4、重點指導以下生字的書寫。

  順:左邊是川字,右邊是頁字,這個字再田字格中左右兩邊大小要均等。

  經:左邊是絞絲旁,右邊的第一筆是橫撇,第***是點,下面是工字。

  釘:這個字要寫得左高右低,金字旁第五筆豎提不能凸到第三筆橫的上方。

  解:左邊是角字旁,右邊上面是刀,下面是牛字。

  受:上中下結構,上面是爪字頭,中間是禿寶蓋,下面是又字。

  5、學生書寫。

  6、評議學生的作業。

  四、齊讀課文。

  五、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檢查認讀生字詞。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二、朗讀感悟

  1、自由讀課文,想想為什麼把那個男孩子叫做“愛發脾氣的孩子”。

  2、一邊讀一邊想:這個孩子為什麼後來又不發脾氣?

  3、指名分別讀第二至四自然段。

  小組討論:小男孩的爸爸為什麼要交給它釘子,錘子,讓他發脾氣的時候往木樁上釘釘子,道歉了再拔出來?

  4、爸爸發現木樁上釘子有什麼變化?

  從課文中找出詞語,畫一畫,讀一讀,說一說,再議一議。

  5、朗讀第四自然段,觀察課文插圖,指導朗讀。

  6、讀第五自然段,思考討論:男孩為什麼不需要釘子,錘子了?

  7、讀了課文,你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

  三、拓展延伸

  平時遇到不順心的事,你是怎麼對待的?讀了這篇課文後,你是怎麼想的?

  四、課後練習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自己喜歡的詞語收集到詞語花籃中。

  板書設計:

  亂髮脾氣——失去朋友

  愛發脾氣的孩子 釘上釘子——無法填平

  不發脾氣——控制自己

  《愛發脾氣的孩子》教學原文

  有個男孩兒,脾氣很不好,不管遇***yù***到什麼事,稍***shāo***有不順心,就大發雷霆***tíng***。雖然事情過後,他也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向別人道歉***qiàn***,但是,他的朋友還是越來越少。爸爸對他的這個缺點提出了批***pī***評,他卻滿不在乎地說:“我不是已經道歉了嗎?”

  一天,爸爸交給他一盒釘***dīng***子和一把錘***chuí***子,然後把他領到院子裡的一個木樁***zhuāng***前,說:“下次你再要發脾氣,就往這個木樁上釘[dìng]一顆釘子,等你想道歉了,再把這顆釘子拔出來。”

  男孩兒不理解爸爸的用意,不過還是點了點頭。

  很快,爸爸看到木樁上釘了很多釘子。過了一段***duàn***時間,爸爸發現新釘的釘子少了,開始有了拔出釘子留下的洞。到後來,幾個星期才有一顆新釘子。

  終於有一天,男孩兒來到爸爸面前,把當初***chū***爸爸交給他的釘子和錘子還給了爸爸。他說:“爸爸,我已經不需要這些東西了,我現在可以控制***kòngzhì***自己,不再亂髮脾氣了。”

  爸爸讓男孩兒講一講原因。男孩兒說:“當我拔出第一顆釘子的時候,看到一個那麼深的洞,再也填***tián***不平,我的心受到很大的震***zhèn***動。以後每釘一顆釘子,我心裡都非常難受,因為我知道,這又是一個無法填平的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