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的優秀學習方法有哪些
高中物理是所有科目中比較難的一門,學好物理,才能讓理綜成績更理想。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中物理的優秀學習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物理的優秀學習方法
1、改變觀念
初中物理好,高中物理並不一定會好。初中物理知識相對比較淺顯,並且內容也不多,更易於掌握。再加上初三後期,通過大量的練習,通過反覆強化訓練,提高了熟練程度,可使物理成績有大幅度提高。但分數高並不等於物理學得好、會學物理。如果學習物理的興趣沒有培養起來,再加上沒有好的學習方法,那是很難學好高中物理的。所以,首先應該改變觀念,初中物理學得好,高中物理並不一定會學得好。所以應降低起點,從頭開始。
2、觀察生活
物理研究物體的運動規律,很多最基本的認識可以通過自己平時對生活的細緻觀察逐漸積累起來,而這些生活中的常識、現象會經常在題目中出現,豐富的生活經驗會在你不經意間發揮作用。比如,你仔細體會過坐電梯在加速減速時的壓力變化嗎?這對你理解視重、超重、失重這些概念很有幫助。你考慮過自行車的主動輪和從動輪的區別嗎?你觀察過髮廊門口的旋轉燈柱嗎?你嘗試過把杯子倒扣在水裡觀察杯內外水面的變化嗎?我覺得物理學習也需要一種感覺,這就是憑經驗積累起的直覺。
3、大膽猜想
物理題目常常是假想出的理想情況,幾乎都可以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釋,所以當看到一道題目的背景很陌生時,就像今年高考物理的壓軸題,不要慌了手腳。在最後的20分鐘左右的時間裡要保持沉著冷靜,根據給出的物理量和物理關係,把有關的公式都列出來,大膽地猜想磁場的勢能與重力場的勢能是怎樣複合的,取最值的情況是怎樣的,充分利用影象提供的變化規律和資料,在沒有完全理解題目的情況下多得幾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4、模型歸類
做過一定量的物理題目之後,會發現很多題目其實思考方法是一樣的,我們需要按物理模型進行分類,用一套方法解一類題目。例如巨集觀的行星運動和微觀的電荷在磁場中的偏轉都屬於勻速圓周運動,關鍵都是找出什麼力提供了向心力;此外還有槓桿類的題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況,還有關於汽車啟動問題的考慮方法其實同樣適用於起重機吊重物等等。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題目,能夠判斷出物理模型,將方法對號入座,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5、解題規範
高考越來越重視解題規範,體現在物理學科中就是文字說明。解一道題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須標明步驟,說明用的是什麼定理,為什麼能用這個定理,有時還需要說明物體在特殊時刻的特殊狀態。這樣既讓老師一目瞭然,又有利於理清自己的思路,還方便檢查,最重要的是能幫助我們在分步驟評分的評分標準中少丟幾分。
6、知識分層
通常進入高三後,老師一定會幫我們梳理知識結構,物理的知識不單純是按板塊分的,更重要是按層次分的。比如,力學知識從基礎到最高階可以這樣分:物體的受力分析和運動公式,牛頓三大定律***尤其是牛頓第二定律***,動能定理和動量定理,機械能守恆定律和動量守恆定律,能量守恆定律。越高階的知識越具有一般性,通常高考中關於力學、電學、能量轉化的綜合性問題,需要用到各個層次的知識。這也提醒我們,當遇到一道大題做不出或過程繁雜時,不妨換個層次考慮問題。
高中物理的運動三公式詳解
文中的v*是平均速度的意思
初學三公式,我對它的理解朦朦朧朧,我想既然這麼複雜,我就化整為零,先將公式中的物理量提取出來,得到這些物理量:a、t、v、v0、x。這些物理量之間的聯絡構成了三公式,換句話說,明白了這幾個物理量之間的聯絡,就讀懂了三公式。另外,在實際應用中我注意到v=v0+at連線了v、v0、a、t四個物理量;vt+1/2at?2;=x公式連線了v、a、t、x四個物理量;而v?2;-v0?2;=2ax連線了v0、v、a、x,若能對三公式理解透徹,通過公式的組合活用,知三求二也不是問題。
運動三公式,即v=v0+at;v0t+1/2at?2;=x;v?2;-v0?2;=2ax。我在一開始學習這三個公式的時候只能是死記,也並不理解,只是在後來的做題中摸爬滾打,才領悟了一些經驗,以至於後來將其熟爛於心,解題時信手拈來。我發現,書上對公式的描述更偏向於邏輯推導,而我的理解更具象一些,從運動裡直接分析出得出公式的依據。現在,我把我領悟到的經驗用最淺顯的方式講給你們聽,希望你們對公式能夠領悟得更深。
公式中v=v0+at最簡單也最基礎,我最先研究它。顯然這個公式求的是v,也就是末速度,或是某一特定時間點的實時速度。畫一個v-t影象,我觀察到末速度v似乎可以分成兩部分相加:原來就有的初速度和變速運動改變的變化速度。說得文縐縐一點就是v0和△v。那麼這個公式所討論的問題就清晰了,v0就是公式中的v0大家都明白,剩下的就是這個△v。△v怎麼求?速度變化了當然要想到加速度。加速度反應速度變化的快慢,△v=a△t。這樣說大家可能覺得很抽象,但我說速度反應路程變化的快慢,△x=v△t,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路程的變化速率v乘以時間就是路程嘛。那麼類比於加速度,△v=a△t也是一樣的,速度的變化速率a乘以時間就是變化量。最後v0和△v合在一起組成了末速度,公式就得出來了。
V0t+1/2at?2;=x這個公式一看就比上一個複雜不少,字母多了嘛╰*** ̄▽ ̄***╮但是隻要一分析,發現還是很簡單的。我當時看到它的時候,就在思考,可不可以和上一個公式一樣,把x拆分成兩部分:原來就有的路程和額外多出的路程。誒?路程是一步步“走”出來的,怎麼可以原來就有呢?我想,不對,應該換一種思路。於是我給自己舉了一個小例子。一個人以一定的初速度勻加速跑步和勻速跑步所跑得距離肯定是不一樣的,勻加速跑出來的路程s1更遠一些,勻速的路程s2就沒那麼遠了。那為什麼s1會更遠呢?當然是因為跑的人在加速咯。也就是說,同樣時間內,初速度v0一定,加速的人多跑的距離△s=s1-s2是由於“加速”得到的速度對路程額外做出了貢獻。誒?這下有點眉目,可不可以將x分成這樣兩部分:在一定時間內勻速運動所造成的位移量x1,和加速度不斷加速所造成的位移量x2。勻速運動的位移大家都知道,速度乘以時間嘛。x1=v0t。加速度所造成的位移怎麼求呢?我想變化的速度我不會求路程,可不變的速度我會啊。怎樣將“變”轉化成“不變”?答案是求平均速度。大家都知道在勻變速運動中速度的增量是△v=v-v0,而我們將x2就看成加速度所做的“額外貢獻”,那麼這個額外貢獻的初速度肯定是0,因為一開始沒有貢獻嘛。而初速度為0的勻變速運動的平均速度v*就是末速度的一半,“額外貢獻”末速度就是速度的增量△v,那麼v*=△v/2。這時我們就能用勻速運動的位移公式了:x2=平均速度速度乘以時間***△v/2***t。△v在上一個公式中已經求過,即△v=at,那麼x2就又化簡為***at/2***t。將兩個分運動的位移相加,即x=x1+x2,就能得出最後的結果。順便一提,將vt+1/2at?2;=x公式對t求導,就得到了第一個公式,即速度公式,再求導,就得到了加速度公式,這是我在學習積分時偶然領悟到的,通過導數印證了三物理量之間的聯絡。
再說說v?2;-v0?2;=2ax這個公式。我一開始對這個公式很摸不著頭腦,它長得和其他公式不太一樣,但我試著將公式簡單的變形,公式一下子就露出了真面目。v?2;/2a-v0?2;/2a=x。利用加速度公式簡單變形,t=v/a嘛,原公式就又變成了vt/2-v0t0/2=x。這裡要注意一點,雖然是t=v/a,但式中兩個v是不一樣的,所以得出的兩個t也是不一樣的。這樣一變形,誒?好像有點眼熟?剛剛第二個公式的推導過程中好像出現過啊,想想剛剛我用這個公式幹啥來著?好像是通過平均速度求位移!哦,這下我就有點明白了,這個x也可以拆分成兩截,根據公式的形式,似乎是某一個路程減去某一個路程,而且裡面有v/2,似乎是和上個公式一樣的平均速度,根據公式裡v和v0的定義,我模模糊糊領悟到了公式的物理解釋:某段勻變速運動的位移可以表示成一個以v/2為平均速度的運動的位移減去一個以v0/2為平均速度的運動的位移。原來如此,可是我還是不理解為啥是這樣,直到我想到了影象法分析問題的思路。{C}{C}{C}{C}{C}{C}將一個普通的勻變速運動的影象向左延伸。當t可以取負數的時候,這個運動就成了初速度為0的勻變速運動了。t0到t1是初速度為0的勻變速運動,x1=v*t0,v*=v0/2,***v0/2******t1-t0***就是t0到t1的位移。注意我這裡標的t0、t1是時刻,不是時間,這個大家要搞清楚。同樣的t0到t2的位移就是x2=v*t,v*=v/2,x2=***v/2******t2-t0***。x1和x2中的***t1-t0***、***t2-t0***對應著原公式中的t、t0,那麼根據常理,t0到t2時間內的位移減去t0到t1時間內的位移即是t1到t2時間內的位移,也就是實際的運動位移x,將剛剛分析的各個元素代入,就能得出原公式。
好,到這裡三個公式的物理解釋都向大家展示完了。能夠將公式的意義轉化成運動中可以描述的過程,說明你對公式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層。而對公式的理解透徹不僅能在使用公式時帶來極大的方便,在審題、解題過程中,將運動拆分成分運動的思想對解題思路的形成也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高中生物理的有效學習方法
一、聯絡實際,幫助理解
從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最大的變化就是知識要求的變化。初中物理是通過現象認識規律,因此,初中物理主要的學習方法是“記憶”;高中物理則是通過對規律的認識理解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解釋一些自然現象,所以高中物理主要的學習方法是“理解”。做到理解的基本步驟是:一練、二講、三應用。“一練”即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適當的練習,通過對不同型別習題的練習,多方面、多角度地認識概念、認識規律、認識知識點、認識考點。關於練習在物理中的重要性,我國物理學家嚴濟慈先生有這樣一段話,希望同學們記住嚴老的教誨:“做習題可以加深理解,融會貫通,鍛練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道習題做不出來,說明你還沒有真懂;即使所有的習題都做出來了,也不一定說明你全懂了,因為你做習題有時只是在湊公式而已。如果知道自己懂在什麼地方,不懂又在什麼地方,還能設法去弄懂它,到了這種地步,習題就可以少做。”嚴濟慈先生的這段話充分說明了做練習對理解物理規律的重要作用;“二講”即把自己對規律、對概念、對知識點的認識講給同學,或者講給假想的同學,在講解時要多考慮如何講對方才能聽明白,如何講對方才更容易接受。一個概念、一條規律若能講一次或講清一個問題,自己對該概念或規律的認識和理解就會有一個較大的提高;“三應用”即試著用學過的規律去解釋一些實際問題,若能做到這一點,才算真正的理解。例如在學習摩擦力時,練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摩擦力既可做動力又可做阻力”這一說法,摩擦力做阻力現實中的例子很多,也很好理解。但摩擦力做動力就不那麼好理解,這時若能舉一個傳送帶的例子,並能講清楚,摩擦力做動力這一問題就能徹底解決,真正理解。
二、抓住課堂,提高效率
“堂上一分鐘,堂下十分鐘”這一老話充分說明了課堂的重要性,也充分說明了抓住課堂與提高效率的關係。課堂是學習的主陣地,是獲取知識的主要場所。所以抓住了課堂也就守住了陣地,同時,只有守住了這塊陣地,才能真正提高學習效率,才能使我們的夢想成為現實。所以說抓住課堂是學好物理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如何才能抓住課堂?抓住課堂抓什麼?一要動腦:即要積極思考讓自己的思路跟上老師的思路,認真的聽思路、聽方法,聽老師如何審題,如何找關鍵點,如何破題;二要動手:動手記重點和疑點,尤其是疑點,不僅要記下而且要抓住不放,利用課餘時間問老師、問同學直到弄懂為止。三要動口:動口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時千萬不要有害怕答錯而不敢開口的想法,一旦有了這種想法,自己的問題就不能被老師發現,問題也就難以得到解決,長此以往,就會被堆積的問題壓跨。因此一定要大膽開口答題,大膽開口質疑,使問題及時得到解決。另外,高一物理中所涉及的一些內容在現實中難以找到例項,對這些內容的認識和理解就只有通過課堂這一途徑來解決。例如:高一教材中萬有引力一章中有關天體運動的內容,在實際生活中不可能找到對應的例項來幫助我們理解,如果我們再抓不住課堂,那麼這部分知識就不可能真正的理解。
三、注重實驗,培養興趣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我們有了學習物理的興趣,就會獲得巨大的動力,學習成績就會突飛猛進。興趣的培養可以有多種渠道,結合物理學的特點,實驗應該是最重要的一種方法。
在我們的物理課本中有許多實驗,如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和課本中介紹的小實驗等。課本中的這些實驗主要是用來驗證規律的,但如果我們能認真研究並做好這些實驗,我們的收穫就不僅在於驗證規律,它同時能使我們發現物理是有趣的,從而激發我們學習物理的興趣。例如:課本上“顯示微小形變”的小實驗,如果我們能動手做一下,並能認真分析一下其結果所反映的內容。那麼我們不僅能對微小形變有正確的認識,而且從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學習物理的樂趣。所以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認真觀察、認真分析、努力做好實驗是非常有用的一個方法。
四、靈活應用,舉一反三
通常考試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即講過的習題、練過的習題錯誤率卻非常高。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聽講不認真所致,二是不善於總結規律。因此要真正學好物理,除前面提到的要認真聽講外,還要善於總結。物理題中規律性的東西很多,在進行總結時,不僅要總結出規律而且要總結出變化,這樣才算真正理解,才能靈活應用,才能舉一反三。例如在處理力學中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的問題時,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正交分解法,但在練習中我們會發現,若是三力作用下的平衡問題用三角形法則更簡單;再如解決勻變速直線運動問題時,減速到零的運動和反向的初速為零的勻加速***加速度不變***運動在求時間和位移時是等效的。物理中類似的規律很多,只要我們處處留心,就會發現這些規律,在解題時有意識的進行應用,定能做到靈活應用,舉一反三。總之,學好物理的基本方法可用十二個字來概括:認真聽講,適當練習,重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