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的最佳學習方法有哪些

  物理是一門規律性強,邏輯思維嚴密的學科,對學生的要求就是要具有一定的分析歸納能力,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必要的數學運算能力。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初中物理學習的最好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物理學習的最好方法

  1、重視常規學習

  ***1***研讀課本。

  軍隊不打無準備之仗,學習物理也是如此。新學期的書發下來,希望你能夠拿起物理課本,翻開美如畫的篇章,順著目錄,大致瞭解本學期的內容;每章、每節上課前,再次提前預習,你心存大量疑惑,等待在課堂上與老師一起揭開謎底;複習時,課本要一遍又一遍地反覆複習,“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而且每一次你都會有新發現。

  ***2***認真聽講。

  天才不是天生的。無論是新課、實驗課,還是習題課、複習課,每一個“考試狀元”都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聚精會神聽講,緊跟老師思路,積極思考,不時勾畫出重點,標註仍不清楚的,或者記錄又產生的新疑問,這樣的學習才是高效的。學習是一個過程,不斷鞭策自己,堅定自己的學習信念,堅持不懈,才能到達“會學”和“學會”的境界。

  ***3***自我督查。

  習題是鞏固、複習是系統、考試是檢驗。每一次作業、每一次考試,獨立完成,認真審題,仔細計算,精煉結論,全面思考,規範答題;及時訂正,不懂就問,學會歸納,一題多解,舉一反三,多題歸一。

  學好物理,關鍵問題是要儘快瞭解物理學科的特點,否則,就會“坐飛機”,雲裡霧裡,窮於應付,失去學習主動性。

  2.重視物理過程

  ***1***會看。

  例如,老師在空礦泉水瓶子的側面不同高度處紮了幾個小洞,將水倒入瓶中。你睜大了眼睛,像看電影一樣,就怕漏掉哪個環節。做好實驗,老師問觀察到什麼現象?集體回答“水噴出來了”。其實,還有一個答案,“越是下面的小洞水噴得越遠”。兩個現象,兩個結論,而後一個更是研究重點。物理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初中物理的實驗更多,但實驗不是看熱鬧的。

  ***2***會想。

  上述例子中兩個現象說明什麼問題?回顧前面的知識,木塊壓在海面上,海綿凹陷,即產生形變,說明木塊對海綿有壓強。類比一下,水噴出來,說明水對瓶子側壁有壓強,且水越深壓強越大。那麼如果倒入其他液體會產生什麼現象呢?“心中存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惟有動腦思考,才能實現思維昇華。

  ***3***會探。

  上述是《研究液體壓強規律》的引入課,若要深入研究,還需要分組探究。動手準備充足的實驗器材,設計實驗必須注意控制變數,編制資料表格要分清有幾行幾列,需填寫什麼內容,小組成員分工明確,溝通協作,這都是很重要的實驗技能。

  ***4***會說。

  “說”即“歸納”,根據測量資料,橫縱對比,歸納實驗結論。哪些資料可以進行數量上的對比,得出初步結論?如何對資料運算處理,得到進一步結論?歸納初步結論時,語言敘述要精煉,也要注意控制變數,還要注意結論的完整性。歸納進一步結論時,要明白進行加***求和***、減***求差***、乘***乘積***、除***比值***運算,是為了得到新的物理概念,與普通的數學運算是有本質區別的。

  囫圇吞棗的學物理,沒有過程,就像蓋樓房沒有地基,是不牢固的。只會背概念,不會用概念,時間久了,那些物理名詞、公式、原理,就成了“天書”,不理解,不是“真經”。

  3.重視思維方法

  ***1***方法遷移。

  初學物理,你會讀到《擺的故事的啟示》,同時,你第一次接觸了利用控制變數法“研究影響擺的週期的因素”。漸漸地,你從“研究聲音的音調跟哪些因素有關”、“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等實驗中,領會了控制變數法的真諦,而這個方法是貫穿於初中物理學習的始終,可以這樣說,你掌握了這種方法,你的初中物理學習就成功了一半。

  學習光的傳播規律,老師教你畫光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可真的有“光線”嗎?當然沒有,只有“光”,沒有“線”,物理學中為了研究的方便而假想的。你明白了這一點,就知道“磁感線”、高中的“質點”、“電場線”也是“建立物理模型”了。

  曹衝稱象的故事流傳至今,曹衝很聰明的運用了“等效替代”這個物理思想,船上所放石頭的重力就等於大象的重力,“化整為零”,解決了沒有大稱的難題。“合力”、“總電阻”等概念也都運用了這個方法。

  初中物理中“路程-時間”影象是學習高中運動力學影象和其他影象的基礎。初中物理是為高中物理、大學物理打基礎的,所以你還要學會下列研究方法:累積法、類比法、比較法、歸納法、影象法、列表法等。

  ***2***知識遷移。

  物理課程系統分為五個部分:力學、熱學、光學、聲學、電學。除了光學相對獨立,其他內容都是密不可分的整體,物質、運動、能量把它們牢牢地捆在一起。要從整體上把握物理教材,明確知識在本單元、本冊教材、知識系統中的地位,注意前後聯絡。

  4.重視知識應用

  物理從生活中來,必然要回歸生活,要學會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學習、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1***迴歸生活。

  家裡突然停電了,你還會像小時候那麼害怕嗎?八成是保險絲燒掉了,快去看看。百米賽跑時,為何要求計時員看到槍冒煙開始計時,而不是聽到槍聲計時?你學了光速比聲速大很多,計算一下,就明白了。為什麼汽車剎車後還要行駛一段距離?在雨雪天氣路滑時,如何減小交通事故的發生?這與慣性、摩擦有關。如何判斷戒指是否純金?測量質量與體積,計算密度,查密度表對比吧!隨著物理學習的深入,你會豁然明朗,生活到處是物理謎語,等待你去解開。

  ***2***課外研究。

  物理世界是真實的,也是豐富的。猜想一下,沒有聲音的世界將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無聲的世界》幻想文章即刻出爐。城市現代化,玻璃牆面的樓房越來越高,黑夜越來越亮,刺眼的光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多不便,那就去想一想《如何減少光汙染》。《如果沒有摩擦》、《自行車上的物理》……調查報告,課外製作、課外探究都能把物理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為你帶去研究的歡樂與驚喜。

  ***3***學科交叉。

  “刻舟求劍”、“掩耳盜鈴”的典故中包含著深刻的物理原理:參照物、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中國古代詩詞、成語諺語中描述了大量的物理現象,你可以從語文中學習相關的物理知識,也可以從歷史中體味物理學家的優秀品質。

  你嚐到了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就會愉快地、主動地投身於物理知識的學習中。

  5.重視情感傾注

  ***1***合作。

  人不是獨立的個體,不能離開群體而存在。有些物理問題,單獨思考會回答不全面,此時需要集體的智慧。有些實驗一個人無法操作,就需要兩個人,甚至四個人一起分工協作完成。有時答案五花八門,則需要集體討論,找到真理。

  ***2***堅持。

  學習物理要能吃苦,愛因斯坦說,“成功是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學習物理要有想法,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和足夠長的槓桿,我能撬動地球”。學習物理更要謙虛,牛頓說,“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學習物理必須腳踏實地,夯實基礎,系統把握,循序漸進,不搞突擊。

  方法很重要,只要方法對了,堅持就會成功。

  初中物理的學習方法指導

  1、學好相關學科,墊石鋪路

  物理課是初中學生感到難學的課程,其原因是:物理課不但有系統、嚴密的物理概念和知識,而且物理課與數學、語文課的知識聯絡也很密切。數學中的方次運算、小數分數混合運算、極值的討論等知識在物理教學中經常應用。物理中的概念、定理、定律的文字敘述言簡意深,需具備一定的語文基礎。所以學好數學和語文對學好物理課很重要。***特別是在八年級物理,要學會建立影象,其中T-t,s-t,m-v的理解***

  2、聯絡生活實踐,培養學習興趣

  理論物理課與生活實踐聯絡很密切,鼓勵學生聯絡生活實際,不但是學以致用的學習方法,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興趣。在物理運算中也要聯絡實際。數學運算中有一個四捨五入的原則,但在物理運算中不一定適用。有一次我在講浮力時讓學生計算8個人渡河需幾根相同的原木時,學生計算結果是需要5。2根,幾乎全班同學都採取四捨五入,答案是5根。我讓學生從實際出發分析5根原木受到的浮力與8人重力相比哪個大,會有什麼結果,從而使學生知道,物理中有時不能生搬硬套數學原則。

  3、總結交流學習方法

  在一章或一個單元學完後讓學生總結這部分知識的基本結構,即這部分知識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絡。在總結的基礎上讓每個學生寫出學習小結,提出不懂的問題。在對知識歸納總結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相互交流、相互學習。交流知識的重點、難點,交流學習方法。

  4、注重實驗探究性活動的培養

  在新課程中物理探究性的活動非常多,如:1。平面鏡中成像的問題,2比較物質的物理屬性***如硬度跟那些因素有關***等等,在日常生活中,體育課上擲鉛球,你認為鉛球是不是用純鉛做的,在活動中,因注意觀察現象、與原理的理解。通過自己的交流與合作,掌握理解新知識。

  初中物理的學習技巧

  1、細讀書,多設問

  教材的閱讀,主要包括課前閱讀,課堂閱讀和課後閱讀。

  ***1***課前閱讀,有的放矢。根據課本內容的不同,結合課文中提出的問題,邊讀邊想。如閱讀“功”這一節,可列出如下提綱:①物理學上“做功”的含義是什麼?它和日常生活中常說的“做工”有什麼不同?②做功必須具備哪兩個必要因素?有哪幾種情況不做功?⑧做功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怎樣計算做功的多少?④功的單位是什麼?通過閱讀,對新課內容有一個粗略的瞭解,弄清知識點,找出重點、難點,作出標記,以便在課堂上聽教師講解時突破,攻克難點。

  ***2***課堂閱讀,就是在進行新課的過程中閱讀,對於那些重點知識***概念、規律等***要邊讀邊記。對於關鍵的宇、詞、句、段落要用符號標誌,只有抓住關健,才能深刻理解,也才能準確掌握所學的知識。如閱讀“重力的方向”時關鍵是“豎直”。閱讀“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課文時,抓住“沒有受到外力作用”和“總保持”。精讀細摳,明確概念、規律的內涵和外延。在閱讀時,若遇疑難,要反覆推敲,為什麼這樣說,能不能那樣說?為什麼?弄清其原團究竟。

  ***3***課後閱讀,結合課堂筆記,在閱讀的基礎上勤總結、歸納。新課結束或學完一章後,結合課堂筆記去閱讀,及時複習歸納,把每節或每章的知識按“樹結構”或以圖表形式歸納,使零碎的知識逐步系統化、條理化。通過歸納,可以把學過的知識串成線,連成網,結成體。以便加深現解,使知識得到昇華。

  2、細觀察,會觀察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觀察是學習物理獲得感性認識的源泉,也是學習物理學的重要手段。

  初中階段主要觀察物理現象和過程,觀察實驗儀器和裝置及操作過程,觀察物理圖表、教師板書等。

  ***1***觀察要有主次如在觀察水的沸騰時,要圍繞下列問題觀察:沸騰前氣泡發生的位置、氣泡大小、多少,溫度計的讀數怎樣變化?沸騰時觀察氣泡的變化,溫度計的讀敷是否有變化?停止沸騰時,溫度是否變化?……

  ***2***觀察要有步驟 複雜的物理現象,應按照一定的步驟,一步步地仔細觀察。如在”研究液體的壓迎”實驗中,可按以下步驟進行:***1***首先要觀察所使用的壓強計,用手指擠壓壓強計盤上的橡皮膜,觀察金屬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壓強時,u形管兩邊液麵出現的高度差,壓強越大,液麵的高度差也越大。***2***將水倒人燒杯中,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放入水中,觀察u形臂兩邊液麵是否出現高度差,報據觀察判斷水的內部是否存在壓強?***3***改變橡皮膜所對方向,再觀察u形管兩邊的液麵,根據觀察判斷水是否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其大小有什麼關係?***4***保持金屬盒所在的深度不變,使橡皮膜朝上、胡下、朝各個側面,比較同一深度,水向各個方向的壓強有什麼關係?***5***將金屬盒放人不同深度,水的壓強隨深度增加怎樣改變?***6***觀察在同一深度清水的壓強和鹽水的壓強是否相同?

  ***3***觀察時要思考如在引入“牛鋇第一運動定律”前做有關演示時,當觀察了同一高度處的小車從斜面上分別經過毛巾、棉布、木板表面時運動的距離越來越遠後,要認真思考:小車在不同的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大小跟什麼有關?當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受摩擦力很小時,運動的距離很大嗎?當小車在光滑的平面上***無阻力***運動時,運動的距離將有多遠?經過觀察、思考、推理後,加深對定律的理解。

  3、勤實驗,會操作

  高實驗技能實驗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它對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觀察分析能力,提高實驗技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實驗應包括演示實驗,學生實驗、邊學邊實驗和小實驗。演示實驗起著潛移默化的示範作用,通過演示實驗可以通過分析物理現象,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從而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

  在學生實驗中,要接觸實驗器材,瞭解實驗目的和原理,嚴格按使用規則和程式親自操作,作必要的記錄,根據實驗內容得出結論,呀襖做到手、眼、腦並用。通過實驗,自己去“發現”規律,學到探索物理知識的方法。

  4、多思考,細比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孔子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是學習的開端、思維的動力。在物理學習中,要結合結合教材中的“想想議議”,進行巧妙的設疑,多動腦積極思維,多質疑,多解疑,才能真正弄清物理概念、規律的內涵和外延,並提高表述能力。如在學習“物體的浮沉條件”時,可先通過教師的演示實驗,認識到浸在液體裡的物體不論是上浮的還是下沉的都受到浮力,接著思考以下幾個思考題:

  ***1*** 既然浸在水中的物體都受到浮力作用,為什麼鐵在水中下沉?木塊能浮在水面上呢?

  ***2***把同樣重的鐵塊和木塊同時放在水裡又會怎樣呢?

  ***3***用鋼鐵製造的大塊在輪船為什麼又會浮在水面呢? 然後通過對放在液體中的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的關係,根據二力合成的知識,得出物體的浮沉條件。對教材上的各種結論,不僅要善於從正面提出問題,還要善於反向思考。如“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而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物體是不是都沒有受到外力作用呢?通過反向思考,有助於弄清結論成立的前提,並能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物理知識本身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但又有區別。如某些現象相似,但實質不一;某些物理量的測量方法相似,但所用的器材不同,等等。所以在學習中一定要積極思維,運用分析、比較的方法,找出異同和聯絡,掌握知識的本質。例如,蒸發和沸騰的異同點就可列表比較。質量和重力、壓力和重力有什麼區別和聯絡等,都可以列表比較。通過比較,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同時培養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力。

  5、善記憶,會記憶

  提高記憶效益為了使學到的知識牢固地銘刻,必須加強記憶。如圖表記憶,順口溜記憶,理解記憶,類比記憶,系統記憶,形象記憶等,這些巧記、妙記,都能縮短記憶週期,使知識資訊貯存得牢固。如果能做到科學記憶,就可以在頭腦中建立起一個“智慧的倉庫”。在新的學習活動中,當需要某些知識時,則可隨時取用,從而保證了新知識的學習和思考的迅速進行。

  ***1***理解透徹,記得牢理解是提高記憶質量的前提。對初中物理中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如“額定功率”、“實際功率”、“比熱”等,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否則更易發生混亂。

  ***2***語言簡煉,記得快可將一些重要知識編成順口溜,以幫助學生記憶。如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編成:“一物一線等值反向”;光的反射定律可編為:“三線同面,法線居中,哪來哪去,角度不變”;電路識別可編為:“簡單電路四元件,源器線加電鍵,逐個順次是串聯,電路分*屬並聯”。

  ***3***反覆強化,記得準 對有些知識,需反覆強化記憶。即凡涉及到該內容時就不斷強化剛形成的條件聯絡,並及時運用、鞏固,以加強記憶。

  6、廣訓練,精練習

  提高學習成績練習是掌握知識,鞏固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練習包括課堂練習、作業練習、實驗操作練習、單元練習及綜合練習等,在練習時要注意處理好以下幾點:

  ***1***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適量練習。既要有知識覆蓋面,又要有適當的知識梯度。

  ***2***進行科學的思維活動,不斷探索解題的方法、思路和技巧,以便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如解題時要認真審題,抓住關鍵的詞句和物理過程仔細分析,同時應反思解題過程,勇於修正錯誤,不斷提高解題能力和思維效率。總之,閱讀、觀察、實驗、思維、記憶、練習等方法是相互聯絡、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