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的自主學習方法有哪些

  高中語文由於有大量的知識點,以至於很多學生感覺在語文的學習上很疲倦,學會自主學習,能比別人學得更好哦。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中語文的自主學習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語文的自主學習方法

  1、高中語文在小編看來是可以綜合性的考驗一個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科,所以在語文的自主學習上,一定要重視拼音、成語和一些錯字錯句。

  2、高中語文在很大篇幅上是基於學生的基礎出的題,所以學生們一定要把語文基礎性的東西弄會,甚至在高中語文考試卷的前三道題上,就會體現以上知識。

  3、語文的文言文部分也是學生們在學習中比較頭疼的一個部分,晦澀難懂的古文知識其實也是可以技巧性的學習的。每年的高考語文卷在文言文上是不會選擇課內文章的,所以學生要記住的是文言文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字或詞的用法。

  4、每遇到一個生詞的時候就把這個詞記在自己的本上,定期抽出時間來複習一下自己記過的知識,沒事多看看多背背也就記住了。

  在現代文閱讀這個版塊,做題時遇到不會不懂的一定要及時總結,找出適合自己的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的方法,在現代文答題上,答題的感覺是很重要的,很多時候就算不明白題的意思也是能答個八九不離十的。所以學生們應該注重培養現代文的答題語感。

  高中語文的作文也是很多學生比較“揪心”的地方,不知道怎麼才能拿到高分。小編認為,寫議論文是得分機率比較高的,然而寫議論文是離不開舉例的,所以想要在高中語文作文的部分拿高分,學生們一定要多閱讀,積累知識,

  高中語文學習方法與技巧

  一、學好課本知識。

  課本知識是語文的基礎,打好基礎才能更好的學習它。有不少學生認為只要上課時專心聽講,勤記筆記,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再加上自覺複習,就能使成績提高。其實,這還不夠。學習的最重要階段是預習。也就是說在老師上課之前,你先得自己學習一下課文,在預習中要儘量運用你已經獲得的知識和方法去主動地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在上課時跟老師、同學一起學習討論。課本要反覆閱讀,直到把問題看的透徹了、明白了。為了鞏固知識,你最好在課下做一些練習,知識才會掌握的更牢固。這樣不僅學習效果好,而且培養了自己的學習能力。

  二、注意課外積累。

  知識就像海洋,課本里的知識只是海面上的一個浪花,是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的,所以適當的課外閱讀是很有必要的。進入了緊張的學習階段,我們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課餘時間進行閱讀,因此,閱讀時要有選擇。我們應廣泛瀏覽各種書籍和報紙雜誌,從電視、廣播、網路上獲取資訊,並有條理的做下筆記。要關心社會生活,瞭解社會動態,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斷進步。這樣不僅能使我們積累更多知識,更能豐富我們的生活。

  高中語文的優秀自我學習方法

  1、堅持閱讀

  高考語文的考查越來越從知識性考查轉向能力性考查,僅僅靠記住幾個字音詞語是不能應對高考的。語文學習的大量實踐都充分證明,閱讀是提高語文能力的極好途徑。一位四川的語文高考狀元介紹自己的語文成功經驗時說:“要廣泛涉獵,努力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僅僅侷限於課堂上的一點點東西是不夠的,水平的提高往往是在閱讀中不知不覺潛移默化而成的。”提高語文能力,只讀課本和只做選擇題目絕非是正確的渠道,只有多讀,方能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基礎很重要,我們要不遺餘力地去掌握;拓展閱讀,同樣不可忽視。它們就像車的兩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只有雙管齊下,才能在語文的海洋上駕輕就熟,隨心所欲。來到高中,同學們的生活被侷限在狹小的圈子裡,這非常不利於語文的學習,我們只有通過閱讀來彌補我們生活的不豐富,拓寬我們的生活領域,閱讀讓我們見多識廣,企業改革,下崗分流,環境保護,西部開發,素質教育,農民負擔,升學就業……這些活生生的方方面面都可以進入我們的視野。高考作文考查的是認識水平和表達能力,閱讀既可以提高我們的認識水平有可以提高我們的表達能力。但要注意,閱讀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很多同學喜歡上閱讀課,往往是因為閱讀課輕鬆自由,他們或是為了誘人的故事情節而讀,或是為了消遣獵奇而讀,惟獨不是為了學習借鑑而讀,讀得輕鬆自在,一節課下來,還意猶未盡。我們反對功利性的閱讀,但在高中三年的有限的閱讀時間裡,我們必須講究閱讀的功利,沒有明確目的的毫無功利的閱讀,對高中三年語文學習來說是太過奢侈了。因此,我們要為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而讀,要為積累寫作材料而讀,要為學習優美的語言而讀,要為借鑑篇章結構而讀。以高考作文為例,閱卷者喜歡的是楊貴妃而不是趙飛燕,他們欣賞那些旁徵博引、材料豐富、技法多變、語言厚重、流淌著文化的作文,這都是閱讀所能給我們的。

  2、 堅持背誦

  上語文早自習,同學們一定要堅持背誦,課本上要求背誦的經典語段,一定不遺餘力地背誦,特別是文言文,文言文就是在朗讀和背誦中學習,千萬不要把背誦的任務都留在高三,高三你想背的時候,就往往沒有充足的時間背了,這是往屆同學的教訓。除了背誦課本內容之外,背誦還要與閱讀相結合,閱讀課上積累的好的語段、好的素材、好的觀點,每天堅持抽出10分鐘背一背,我們計算一下,如果每天我們堅持背誦100字的內容,三年下來就是十萬多字,巴金以背誦近22萬字《古文觀止》作底,成就一代文學大使,難道我們不能以其二分之一的量成就一篇高考作文嗎?況且,我們背誦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高考,郭沫若說過,兒時背下的書,像一座大冰山,入了肚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它會漫漫融化,一融化可就是財富了,它會化為血肉,化為靈魂。讀書多的人,具有非同一般的氣質和風範,希望同學們都成為有良好氣質修養的人。

  3、 堅持練筆

  寫作是一種技能,它不是一種知識,知識可以教給,而技能只能在實踐中去練習。老師樂此不疲地講什麼“記敘文六要素”、“議論文三要素”,什麼開頭結尾的多少種方法,同學們就能寫出好文章嗎?顯然不能!魯迅曾說:“文章應該怎樣寫,我說不出,那些素有定評的作品中,就說明著應該怎樣寫。”寫作技能是在閱讀和練習中摸索出來的。所以,我們要在練筆中逐漸提高寫作技能。隨筆是聯絡課外閱讀、生活觀察和課外練筆的最好方式。寫隨筆是一種釋放,釋放自己的思想、情感、智慧。有一學生寫到:“說說自己心裡的話,寫寫自己的真實感受,雖然沒有壯志豪情,沒有婉轉動聽,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有的是真情實感。不單單為寫文章而寫文章,更是在不斷地總結自己,鼓勵自己,啟發自己。寫一件小事,寫著寫著就悟出一個道理,雖然沒有劉墉那般獨到見解,但畢竟是自己悟出來的,同時讓自己的心靈深處有另一番天空。”隨筆是同學們自由創造的園地,這裡沒有老師的硬性規定,這裡是我們青春勃發、五花八門、擁擠喧囂的一塊話語天地;這裡是觸景生情、有感而發、熔鑄古今、筆下生花的一處所在。有的學生在隨筆中寫到;“通過寫隨筆,我也發覺了自己的成長,不僅是寫作上的,還有思想上的。以前寫文章總是很拘謹,現在寫多了,才知道寫隨筆是非常自由愉快的事。”許多學生有著這樣一種錯誤的共識:語文多讀少讀一個樣,多寫少寫一個樣,在語文這門課上費熱情、下工夫,不值。多讀多寫,是否一定能提高語文成績,已有公論。但如果我們僅把它理解成一架登上高考堡壘的雲梯,那就失去了語文學習的意義。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曹文軒曾多次指出,每個人都應當“能寫一手好文章,這是一種有教養的標誌,一種人生的優雅之舉,一種做人應有的風範。”曹教授把寫作的意義、對人的影響提高到了一個新的認識高度。希望每位同學都擁有這樣的修養和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