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公開課教案及反思
《雷雨》是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話劇,是一部深刻揭露反動資產階級的罪惡本質、反映30年代大變動的中國社會現實的悲劇。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雷雨》公開課教案及反思,希望大家喜歡。
《雷雨》教案
曹禺先生的《雷雨》通過兩個有著千絲萬縷聯絡的家庭,剖析了社會和歷史的深重罪孽。本堂課是《雷雨》教學的第二課時,教學目標定為分析周樸園的人物形象。我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採取記者現場採訪、歷史再現和法庭辯論的教學方式,從道德角度審視周樸園。
一、 記者匯入,激發興趣
記者***教師***:道德電視臺,道德電視臺,各位觀眾,我是記者良心,我現在是在道德法院,今天將在這裡公開審判大家關心的周樸園一案。到底結果怎麼樣,我們將拭目以待。下面請導播把訊號切入現場。
二、 歷史再現,尋找證據
法官***學生***:現在開庭。為了便於瞭解當時的真實情況,本法庭通過時空技術追尋歷史。下面當庭再現。***學生表演話劇《雷雨》***
三、 法庭辯論,各執一詞
法官***學生***:現在是法庭辯論階段,請控方發言。
控方***學生***:法官大人,各位陪審員,各位觀眾,今天站在這裡,我心情很激動。剛才法庭再現歷史,讓我們看到了被告人性最醜陋、最陰暗的一面。如果這樣的人不受到懲罰,那麼,天理何在,情理何在,法理何在?
辯方***學生***:我反對,法官大人。我反對控方對我的當事人進行人身攻擊。法律講究的是證據,而不是無端的攻擊。
法官***學生***:反對有效,請控方注意措詞。
控方***學生***:是,法官大人,我只是太激動了。我有足夠的證據證明被告罪行的確令人髮指。
請大家來思考一下30年前,我的當事人為什麼會在大年三十風雪交加之夜離開周公館?這是被迫的,完全是拜被告所賜。被告引誘欺騙在前,拋棄在後,而被告為了金錢、地位而視血濃於水的親情於不顧。僅從這一點看,被告難道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道德敗壞、無情無義之徒嗎?
辯方***學生***:法官大人,各位陪審員,各位觀眾,我不得不佩服控方聲情並茂的陳述,但我很遺憾,控方的認識有失偏頗,認為我的當事人無情無義,這是不公道的。
在這裡,我也想向在場的觀眾朋友提個問題:30年前,我的當事人和原告是真心相愛的。我的當事人雖然出身封建家庭,但他出洋留學,受過新式教育,和一個下人丫鬟相愛是完全可能的,而且這是我的當事人純潔的初戀,豈是控方所說的“引誘欺騙在前”? 恰恰相反,我的當事人對被告卻是真心的,30年前的兩位小公子即是最好的證明!
控方***學生***:請問辯方,如果如你所言,那麼,被告為什麼會在大年三十之夜、風雪之中將原告無情地趕出公館,逼迫我的當事人無奈之下投河自盡?
辯方***學生***:問得好!其實這是世人對我的當事人的誤解。究竟是誰將原告趕出去的?讓我們來看一個證據:“你們逼著我冒著大雪出去,要我離開你們周家的門;你們老太太看著孩子快死了,才叫我帶走的。”諸位,請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原告說是“你們”而不是“你”?這說明連原告也承認不是我的當事人趕她出去的。其實我的當事人並非同意這樣做,只是家教嚴厲,父母之命不敢違抗,這說明了我的當事人也是被逼迫的,被告和原告同是天涯淪落人!
其實我的當事人一直沒有忘記原告。30年來,派人尋找原告的墳墓,當年房間的擺設沒有改變,仍然擺著原告的照片,就連原告的生日也銘記在心。請大家設想一下,如果不是有極深的感情,一個人能30年、一萬多天如一日嗎?
控方***學生***:精彩,巧舌如簧!是否真如辯方所講的被告對原告是真情實意的?讓我們再來見識一下被告30年後的種種情態。
控方***學生***出示投影儀。
周:***忽然嚴厲地***你來幹什麼?***責問***
周: 誰指使你來的?
周:***冷冷地*** 30年的工夫你還是找到這兒來了。***穩住***
周: 現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舊事又何必再提呢?***哄騙***
保留傢俱,熟記生日,習慣關窗。
拿出支票***平息***
由此可見,周樸園的懷念是虛假的,他只是懷念過去那個跟他沒有任何利益衝突的魯侍萍,因為原告活著的事實本身潛伏著毀壞他的名譽和家庭的危險。懷念帶來的欣慰,畢竟遠遠比不上切身利益的分量。於是,他又一次斬情絕愛,想用錢來打發侍萍,並規定“以後魯家的人永遠不許再回到周家來”。懷念之所以能轉化為絕情,動力就在於他內心極端的自私。
法官***學生***:法庭辯論階段結束,下面請控辯雙方作總結陳詞。
控方***學生***:法官大人,各位陪審員,今天,我們心情沉重,因為在被告身上折射出我們人性中不該有的東西:殘忍、冷酷、虛偽、極端自私。為了還我當事人一個公道,我請求法庭判被告罪名成立。謝謝。
辯方***學生***:法官大人,各位陪審員,長時間以來,我們一直對我的當事人存在誤解,今天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情深義重的周樸園。希望法庭能還我的當事人一個清白。謝謝。
四、 休庭合議,隨機採訪
法官***學生***:下面請陪審員退席合議!
***趁合議時間,記者進行隨機採訪***
法官***學生***:各位陪審員有結果了嗎?
陪審員代表:對不起,法官大人,我們還沒有結果。
法官***學生***:鑑於陪審團沒有結果,本法官宣佈,周樸園一案擇日再審。退庭。
記者***教師***:各位觀眾朋友,今天的“道德線上”就為您直播到這裡,我們會繼續關注周樸園一案,謝謝您的收看,下期節目再見。
五、 作業佈置:深入探討
試寫一篇研究性小論文,剖析周樸園人物形象。要求:1. 觀點新穎;2. 論證有理有據;3. 不少於1000字。
《雷雨》反思
這是一堂省級公開課,同學們在“歷史再現”這塊,能夠把握戲劇人物身份和性格,精彩的表演讓人宛若走進了那個時代;當進入“法庭辯論”時段,小辯手們針鋒相對,互不相讓,把整個課堂推向了高潮,讓所有的聽課老師交口稱讚。
1. 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顧名思義就是教學生如何自主學習,而不充當“飼養員”,採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教師角色能否扮演得好,是決定課堂能否真正發生根本性變化的關鍵。開放的程度決定了教育的高度,不敢完全徹底地讓學生放開手腳,就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也無法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發揮學習型組織的威力。只有將“學權”還給學生,才能從“自主、合作、探究”中收穫更多啟迪,才能培養素質過硬的人才。只有解放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才能真正打造高效課堂。表演課本劇和法庭辯論是課堂的重要形式,首先,課本劇表演要求學生課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無形中促使學生做好預習工作。其次,為了在辯論賽中取勝,辯論雙方還必須從文字中挖掘對自己有利的證據。這些都建立在深入研讀教材的基礎上,這樣就達到以教促學的目的,把課堂的任務延伸到課外,無形中增加了課堂的容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2. 以教師為主導,靈動地貫穿整個課堂。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並不代表“放羊式”教學,沒有教師的參與整個課堂將會亂成一鍋粥,將會毫無秩序可言。以教師為主導,就要求教師扮演好課堂“導演”這個重要角色,充分發揮“導”的作用,而教師的主導,也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前,我扮演善識良駒的“伯樂”,尋找在戲劇表演和法庭辯論方面有興趣和專長的學生,並聘請他們擔任戲劇表演的策劃者和法庭辯論的“顧問”。準備階段,我沒有越俎代庖,而是充分尊重學生的表現,儘可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表演天賦和辯論智慧,只在關鍵的時候對錶演技巧和辯論的注意點進行必要的點撥。課中,我巧妙地扮演電視臺記者這個角色, 就如一根紅線靈動地貫穿課堂的始終。在休庭時段,我和學生進行深入對話,引導學生從情感、道德的角度,一分為二地認識周樸園這個人物形象。課後,我邀請參加表演和辯論的選手暢談個人體會,並組織全班學生對整堂課的組織及個別細節的處理進行總結,既有利於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認知大語文的內涵和外延,又有利於教學相長。
3. 教學形式創新,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新課程改革的根本出發點是為了一切學生,而改革的主要落腳點是在課堂。如果教師不注意改革課堂教學形式,那麼他的課堂就如吃膩的菜餚,很難吊起學生聽的“胃口”,更不用說打造高效課堂。但是,教學形式的創新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是為教學這個中心服務的,不能盲目追求形式的多樣而忽視了教學實效。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戲劇《雷雨》的積極性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根據學生現有的學習能力,課堂教學設計為通過表演課本劇和法庭辯論,來實現辯證認識周樸園人物形象的教學目標,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和辯論能力,真正體現了大語文的教學意識。實踐證明,這堂課的學習,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怎樣深入、辯證地認識事物。雖然在戲劇表演和法庭辯論方面仍有瑕疵,但是,我相信這將是學生不斷追求完美的動力。
傳統的語文教學,經常是教師一言堂,學生的發言只是課堂的點綴,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漸漸地被扼殺。本堂課一改傳統教學的模式,在體現學生主體作用方面作了有益嘗試。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增加了課堂容量,而且藝術地處理了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關係,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讓中學語文課堂成為學生施展“拳腳”的擂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