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小說閱讀題的解題步驟分析

  掌握一些的解題步驟,會讓學生答題更加的順利,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高中語文的小說閱讀題的解題步驟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語文小說閱讀題的解題步驟

  一、看背景思人物。小說是最能表現人的藝術,分析人物形象獨特、鮮明的個性,需要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典型環境***下去理解,也要結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等因素去分析人物。林森兩次看病,而魏力的態度和表現前後卻截然不同,前一次原來是“白大褂在市報和電視上見過林森,知道他是市裡的主要領導”,後一次則是因為以步行代車終招來“撤職”或“停職審查”的流言所致,由此可看出魏力趨炎附勢、見風使舵的個性特徵。而正是魏力前後截然不同的態度又激怒了林森,使他產生了恨恨不平的心理,於是官權意識被重新喚醒。

  二、觀描寫重細節。描寫是小說區別於其他文學樣式的最大特點。不管是白描還是工筆,都是使小說展現的場面、人物顯得栩栩如生的基礎。分析小說的描寫,主要是通過人物的外貌、神情、語言、行動、心理描寫尤其是細節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徵。小說抓住魏力前後兩次不同的表情、動作、語言等方面的細節進行描寫,以前恭後倨的強烈對比,突現了人物的性格。

  三、讀情節理構思。情節是小說故事推進的過程,是人物性格的發展史,在小說中起著展示人物性格、表現作品主題等作用。小說中間寫了“林森女兒找工作一事”,這似乎與主要情節“看病”關係不大,但卻揭示了當今社會趨炎附勢的普遍現象,這樣構思就深化了主題,使魏力的前恭後倨變得更為自然,同時也為下文寫林森心理的變化作了鋪墊。

  四、獲主旨多思考。小說的主題不是象貼標籤一樣明顯地張榜在作品的前頭,而是蘊藏於作品的所有藝術形象中,它有待於讀者去尋找、去挖掘、去發現、去獲得。讀者對小說作品主題的理解有一

  高中語文成語的解析介紹

  一為解字。

  即對成語逐字解釋。尤要突破難點。這是理解整個成語意義的基礎。有不少成語往往一詞當關,萬夫莫開,如暴殄天物的殄***糟蹋***、不刊之論的刊***刪改***、文不加點的點***點除***、弔民伐罪的吊***慰問***等,這些往往成為理解全詞的攔路虎,必須學武松打虎,整體意義才能迎刃而解。當然,辦法也只有一個,那就是認真對待,勤查字典。否則,就要望文生義,貽笑大方了。不信猜猜不名一錢、不足為訓的意思,再查查詞典,是不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了呢?

  二是本記。

  即識記原意或本意。成語的語意是比較豐富的,但它的所有意義都由原意或本意經由引申、轉移、比喻等途徑演變而來。理解並記取成語的本意,對理解其今意或它意很有幫助。如對牛彈琴,原意是用來諷刺牛***喻指談話物件***愚蠢的,今意也用來譏笑說話做事不看物件,這是對原意換位思考的結果,這樣一想,不僅幾個意義都理解記住了,說不定還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呢;再如花花世界原指繁華的都市,後來指表面繁榮的社會,今又指花天酒地的生活環境,細一想,這兩個後起意不是對原意的否定和擴大而產生的嗎?

  三為溫故。

  溫故而知新,多瞭解一些成語的典故,尋根探底,大有裨益。成語都是有來歷的。它們的來源和出處主要有歷史故事、寓言傳說、民諺俗語、詩文典籍。在學習過程中,瞭解並藉助這些背景知識,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三人言虎、獨佔鰲頭、東施效顰、汗牛充棟等,這些成語字面上的解釋並無困難,可是整合起來還是不得其解,這時就必須要了解其來源和出處了。三人言虎語出《戰國策,魏策二》:夫市之無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意思是說,三個人謊傳城市裡有虎,聽者就會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把謠言當事實;而元代無名氏《陳州糶米》楔子裡有:殿前曾獻昇平策,獨佔鰲頭第一名之句。成語獨佔鰲頭就語出於此,可見,其意為中狀元,居首位。一般較大的成語辭典都會盡可能的列出成語的可靠出處。餘例不再贅述。

  四為分析。

  即要注意分析成語詞語間的語意關係、語法結構。成語是當時的情態語言直接保留或提純下來的言簡意賅的凝固結構短語,一定要細心推求其詞語間的語意關係,分析其語法結構,才能避免誤解。2002年的全國高考試題對道聽途說提供的解釋是在道路上沿途聽說的沒有根據的訊息,迷惑了許多考生,究其原因,其實就是把路上聽來,又在路上傳說這樣的順承關係誤解成了動賓關係!

  成語的語法主要有並列關係***如:披荊斬棘,防微杜漸***、承接關係***如:見異思遷,出奇制勝***、目的關係***如:削足適履,殺一儆百,越俎代皰***、因果關係***如:捉襟見肘,水落石出***、主謂關係***如:毛遂自薦,杞人憂天,夜郎自大***、動賓關係***如:得天獨厚,不見經傳,棋逢對手,如釋重負***、補充關係***如:退避三舍,無動於衷,荒謬絕倫,壽比南山***、動賓補關係***如:問道於盲,貽笑大方,拒人千里,守口如瓶***、連動關係***如:畫蛇添足,抱薪救火,亡羊補牢***、兼語關係***如:請君入甕,引狼入室,轉危為安***、偏正關係***如:衣冠禽獸,扶搖直上,彬彬有禮***、變式關係***如:時不我待,唯利是圖,唯我獨尊***。

  而相當多的成語,都能夠用先分析其結構成分的意義,再綜合詞語整體意義的方法去理解和解釋。如巧奪天工,主謂結構,奪,勝過,天工,天然的精巧,那麼,巧必然是指人工的精巧而不是天然的了,所以翹首西望,海面託著的就是披著銀髮的蒼山。蒼山如屏,洱海如鏡,真是巧奪天工。***2000年高考題***這句中的成語巧奪天工就是使用不對了。

  五為辨異。

  對成語,在理解其含義的基礎之上,還要重視成語在句子中的實踐運用,並從以下幾個方面辨析成語之間的差異。

  1.感情色彩方面。

  不常用的成語,不要望文生義,主觀臆斷。弔民伐罪、不刊之論、文不加點、不孚眾望不足為訓等含有否定意義詞的成語不一定是貶義詞。而目光如豆、一團和氣、與世無爭等有肯定意義詞的也不一定是褒義詞。1997年高考的趨之若鶩、1998年考到的處心積慮就屬於貶詞誤用。

  2.詞義輕重方面。

  如他的設計雖然有些缺點,但方向正確,無可非議。既有些缺點,怎能無可非議?其實該用無可厚非。這就是不分輕重,錯用了成語。2000年高考成語洗心革面的誤用也屬於這類錯誤。

  3.適用物件或範圍方面。

  如:1999年的博物館裡儲存著大量有藝術價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種花鳥獸、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侖美奐。美侖美奐形容房屋多而高大華麗,用以形容商品就不合適。2000年的高考題a選項用汗牛充棟形容古人中刻苦學習的楷模,2001年高考d項把謙詞蓬蓽生輝用於他人居室,也都是用錯了物件。

  4.與句中詞語的搭配方面。

  這類錯誤很多,也很複雜,尤其要注意。如2003年的高考題:老王家的櫥櫃裡擺滿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種老舊手錶,每當他嚮慕名前來的參觀者介紹這些寶貝時,總是如數家珍。如數家珍與句中介紹這些寶貝重複。1997年高考的莘莘學子也不能與句中修飾它的兩人、一位搭配。

  5.是否符合慣用句式。

  如1998年高考的望其項背,多用於否定句或反問句中,而選項中卻用於陳述句,顯然是不合適的。

  我國的成語浩如煙海,要一箇中學生全部掌握顯然是不切實際的;而近年來高考成語的考查又由知識型轉化為能力型,重點考查學生對書刊報紙等常用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所以,我們只有把文中所談的基本方法靈活掌握,綜合運用,不斷積累,才能真正擁有並運用好中華語言中的這塊藝術瑰寶,並在高考中穩操勝券。個由潛漸明的過程,還有一個由淺入深、由薄到厚的過程。

  高中語文常考的成語介紹

  1.安步當車:古代稱人能安貧守賤。現多用以表示不乘車而從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閒。

  2.安土重還:安於本鄉本土,不願輕易遷移。重,看得很重。

  3.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於事。

  4.別無長***chng***物: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窮困或儉樸。

  5.不為***wi***已甚:指對人的責備或處罰適可而止。已甚,過分。

  6.不即不離:不接近也不疏遠。即,接近。

  7.不落窠臼: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舊套。

  8.不容置喙***hu***:不容別人插嘴。喙,嘴。

  9.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舊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壞,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樹立起來。

  10.城下之盟:敵軍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敵人訂的盟約。泛指被迫簽訂的條約。

  11.得隴望蜀:比喻貪得無厭,含貶義。

  12.登堂入室:比喻學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達到很高水平。

  13.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語出唐代杜牧詩。

  14.對簿b公堂:簿,文狀起訴書之類。對簿,受審問。指公堂上受審。

  15.耳提在命:不但當面告訴他,而且揪著耳朵叮囑。形容懇切教導。語出《詩經》。

  16.繁文縟***r***節:不必要的儀式或禮節繁多。也比喻多餘鎖碎的手續。文,禮節,儀式;縟,繁多,煩瑣。

  17.俯拾皆是:只要彎下身子來撿,到處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些東西、要找的某一類例證、文章中的錯別字等很多。也說俯拾即是。

  18.狗尾續貂: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接到好的東西后面,顯得好壞不相稱***多指文學作品***。

  19.故步自封:比喻安於現狀,不求進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故也作固。

  20.沆瀣***hngxi***一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

  21.怙***h***惡不悛***quān***:堅持作惡,不肯悔改。怙,依靠,依仗;悛,悔改。

  22.渙然冰釋:形容疑慮、誤會、隔閡等完成消除。渙然,消散的樣子;冰釋,像水一樣消融。

  23.集腋成裘:積少可以成多。

  24.間***jiān***不容發:距離極近,中間不能放進一根頭髮。比喻情勢危急到了極點。

  25.開門揖盜:比喻引進壞人,自招禍患。揖,作揖,表示歡迎。

  26.林林總總:形容繁多。

  27.鱗次櫛***zh***比:形容屋舍或船隻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28.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爽,差錯。

  29.買櫝還珠:比喻沒有眼光,取捨不當。櫝,匣子。語出《韓非子》。

  30.滿目瘡痍:形容受到嚴重破壞的景況。瘡痍,創傷。

  31.蓬蓽***b***增輝:謙辭。表示由於別人到自己家裡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非常光榮。蓬蓽,蓬門蓽戶的省略。也說蓬蓽生輝。

  32.披肝瀝膽:比喻真心相見,傾吐心裡話。披,揭開。

  33.罄竹難書:把竹子用完了都寫不完。比喻事實***多指罪惡***很多,難以說完。罄,盡。

  34.如喪考妣***bǐ***:像死了父母一樣的傷心和著急,含貶義。考妣,***死去的***父親和母親。

  35.色厲內荏***rěn***:外表強硬,內心空虛。荏,軟弱。

  36.尸位素餐:空佔著職位,不做事而白吃飯。

  37.拾人牙慧:拾取人家隻言片語當做自己的話。

  3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ī***:比喻只要為人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蹊,路。

  39.醍醐灌頂:比喻灌輸智慧,使人徹底醒悟。醍醐,舊指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佛教比喻最高的佛法。

  40.未雨綢繆:天還沒下雨,就先修好門窗。比喻事先做好準備。

  41.蔚為大觀:豐富多彩,成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

  42.五風十雨:五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風調雨順。

  43.喜結金蘭:高興地成為結拜兄弟姐妹。

  44.相濡以沫:泉水乾涸,魚靠在一起以唾沫相溼潤***語見《莊子》***。後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

  45.宵衣旰***gn***食: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天黑了才吃飯。形容勤於政務。

  46.虛與委蛇***wēiy***:對人虛情假義,敷衍應酬。虛,假意;委蛇,敷衍。

  47.以鄰為壑:拿領國當作排洪水的溝壑。比喻把自己的困難或災害轉嫁群眾給別人。

  48.意興闌珊:形容興致將盡。

  49.飲鴆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採取極有害的方法來解決眼前困難,不顧後果。鴆,一種毒鳥。

  50.振聾發聵***ku***: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麻木的人,使人們清醒過來。聵,耳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