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小說閱讀練習

  小說與詩歌、散文、戲劇,並稱"四大文學體裁"。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龔甲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祕密,領導長了一條尾巴。

  那天,大領導來單位視察,領導見了大領導立即變臉,面帶笑容***領導在單位從不見笑的***,點頭哈腰,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了,領導身後露出一條尾巴,輕輕地在左右搖擺。龔甲就站在領導身後,那條尾巴就在他面前晃動,他以為是幻覺,自己眼花了,使勁掐了自己一下,領導確實長了一條尾巴。龔甲驚出一身冷汗,他還是懷疑自己在做夢,揉了揉眼睛,睜開眼再一看,領導的尾巴卻不見了。

  龔甲回到自己的住處,精神有點恍惚,領導怎麼會長了一條尾巴呢?龔甲仔細把前後經過回憶了一下,最後確定的是領導確實長有一條尾巴。

  龔甲是心裡憋不住事的人,這個祕密在心裡憋了三天,憋得他心裡難受。

  領導長了一條尾巴。”下班後龔甲把同事拉到一家飯店說。

  “不可能。”同事說。

  “真的,千真萬確,這種事我能隨便開玩笑嗎?”

  同事半信半疑。

  第二天都在傳言,領導長了一條尾巴。不過在傳播前都要加上,這是龔甲說的,這樣就可把責任推開了。

  訊息很快傳到領導的耳朵裡了。

  人們都在等待一場好戲看。

  這天終於來了,領導叫龔甲到他辦公室去一趟。

  龔甲戰戰兢兢來到領導辦公室,等待一場痛罵。

  領導面帶笑容,給龔甲倒了一杯水,“別站著,坐吧。最近工作上有沒有啥困難?”

  龔甲接過水,半個屁股坐在沙發上,“沒有……都好著呢。”

  領導笑著說:“最近單位都在議論什麼?”

  龔甲驚出一身冷汗,他知道領導知道了一切,“都怪我胡言亂語……”

  “過去的一切都不要提了,”領導擺了擺手,“我現在準備提拔你為辦公室主任,不知道你有沒有信心。”

  “有信心,”龔甲看領導不是在開玩笑,“領導不愧是好領導。”

  龔甲沒有受批評,反而升了官,謠言不攻自破。

  同事不甘心,見了龔甲又問:“領導是不是長了尾巴?你是不是抓住了領導的尾巴?”

  龔甲四周看,低聲說:“領導怎會長尾巴呢?不要亂說。”

  同事無趣地走了。

  龔甲每天跟在領導後邊,吃香的喝辣的。有人找領導辦事,就找龔甲,當然都不是空手,龔甲深深體會到了當官的好處,吃喝不花錢,隨便濫用公車,找個理由就出國。

  夜深人靜,領導的尾巴老是在他眼前晃動,龔甲伸手一摸,啥都沒有。他把那天的情景再回憶了一下,那天他確實看到了領導長了一條尾巴。但是,他跟了領導這麼久,一直沒有發現領導有尾巴,慢慢地他就明白了,那天他出現了幻覺,領導根本沒有尾巴。

  一天,龔甲去領導辦公室彙報工作,他忘了敲門,領導正在站著接電話,領導沒有發現龔甲進來了,領導點頭哈腰,“市長,請放心……好……好……”龔甲大吃一驚,領導身後長出了一條長長的尾巴,那尾巴又粗又長,左右在搖擺。龔甲揉了揉眼睛,確定自己沒看花眼,伸出手摸了摸尾巴,突然尾巴像條鞭子,狠狠抽了龔甲一下,龔甲痛得叫了一聲。

  領導放下電話,盯著龔甲說:“進來也不敲門,想抓我的尾巴?”

  龔甲摸著臉說,“我怎敢抓領導的尾巴?我啥都沒看見。”

  領導皮笑肉不笑地呵呵一笑。

  龔甲無意地瞅了瞅領導,領導那條尾巴不見了。

  龔甲晚上又做夢,夢見了領導,領導那條尾巴像條長蛇在追趕龔甲,龔甲跑的筋疲力盡,前面是萬丈深淵,一無路可逃,尾巴嗖嗖地追上他,纏住龔甲。尾巴揚起來,變成了一條蛇,那是領導的臉,領導說:“在獸城,貪官都有尾巴,貪的越多,尾巴就越長越粗……”

  龔甲一下驚醒了,他摸了摸屁股,大吃一驚,自己也長了一條小小的尾巴。

  14.小說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什麼作用?***4分***

  15.請簡要分析龔甲的形象特點。***6分***

  16.小說兩次寫到龔甲看到領導的尾巴,有什麼作用?***6分***

  17.這篇小說以“尾巴”為題,有主題思想、人物塑造、情節結構等多方面的考慮。請選擇一個方面,結合全文,陳述你的觀點。***4分***

  答案:

  14.內容上,直接點出事件,龔甲發現領導長有尾巴。結構上,開篇點題,併為下文龔甲對領導的尾巴猜疑、散播這一祕密做鋪墊。這樣寫設定了懸念,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15.***1***心裡憋不住事。看到領導的尾巴後,“在心裡憋了三天,憋得他心裡難受”,終於告訴了同事。

  ***2***禁不住權力的誘惑,沒有道德尺度。領導升了他做辦公室主任,立刻維護領導,“領導怎會長尾巴呢?不要亂說”。

  ***3***掉進權力圈,很容易被同化。龔甲“每天跟在領導後邊,吃香的喝辣的”,體會到權力的好處,就開始貪,逐漸被領導同化,所以他發現不了領導的尾巴。

  ***4***喜歡奉承、虛偽。許諾給龔甲升職後,“領導不愧是好領導”,體現了龔甲會奉承人。龔甲第二次發現領導的尾巴後,“我怎敢抓領導的尾巴?我啥都沒看見”,體現了龔甲的虛偽。***答出3點即可***

  16.***1***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使情節一波三折,引人入勝,扣人心絃,增強故事的戲劇性、可讀性。第一次看到領導的尾巴,龔甲懷疑,在同事面前說道,傳到領導那裡,龔甲得以升遷。第二次看到領導的尾巴,確定事實,為下文夢中領導揭露尾巴的含義做鋪墊,將小說推向高潮,發現自己也長了一條尾巴。

  ***2***突出人物的性格,使人物的性格在情節發展中表現出來。兩次發現領導的尾巴,可知領導是個貪官,而且是個大貪官,而龔甲在兩次發現領導的尾巴後,自己也被同化,變成了一個小貪官。

  ***3***突出小說的主題,貪官會長出尾巴,會露出尾巴。

  17.使主題思想更加集中、深刻。用荒誕手法揭露社會中的不良風氣。諷刺官場中的貪汙現象。揭示出一個道理:只要貪就會長出尾巴,貪得越多,尾巴就越粗,體現了作者對社會清正的思考與追求。

  ***二***

  ①萊因哈特一直沿著湖岸走去。他發現在離岸不遠的地方有一朵白色的睡蓮。他忽然產生了要到近處去看看它的慾望;於是他脫掉衣服,下到了水裡。水是淺的,銳利的水草和石子刺痛他的腳,他總是找不到能讓他游水的合適地點。直到後來,他才忽然一下踩到了深水處,水開始在他頭上旋轉,過了一會他才又浮到水面上。現在他划動手腳繞著圈遊了起來, 直到他認清了剛才入水的地方。過了一會兒他又看到了那朵蓮花;它孤單單地在那些閃亮的大葉子中間——他慢慢地游過去,時而把手臂舉出水面,那時往下掉落的水滴在月光下閃閃發光;可是,他和蓮花之間的距離彷彿一點沒有改變;只是在他往後回顧時,看見他身後湖岸上的夜霧愈來愈濃郁。可是他並不因此放棄前行,相反他提起了精神繼續朝著這個方向游去。最後他終於來到了這朵蓮花的附近,他甚至可以在月光的照耀下清楚地辨認出那些銀色的花瓣;可是就在同時他卻感到自己彷彿陷入了一張網裡;那些從湖底浮上來的潮溼的草莖把他赤裸的四肢纏繞住了。這片不可知的湖水是這樣黑沉沉地圍住了他,在他身後,他聽

  到了一條魚的跳躍聲;在這生疏的水中他突然感到了莫明的恐懼,於是他使勁掙脫了水草網,一口氣急急地游回到了岸上。當他從岸上再回頭看時,只見那朵睡蓮還像先前那樣遙遠地,孤寂地浮在那黑沉沉的湖心上。

  注:①《茵夢湖》是德國詩人、小說家施篤姆的中篇名作,歷來以富有詩意而為人稱道。這篇”詩意小說”故事很簡單:主人公萊因哈特和伊利莎白***她總穿著白色連衣裙***兩小無猜,情愫暗生;後來,萊因哈特外出求學,數年未歸,伊利莎白聽從母親之意嫁給了萊因哈特的好友埃裡希***埃裡希擁有自己的莊園,也很會過日子***;數年後,萊因哈特學業有成,回鄉省親,與昔日戀人伊利莎白和好友埃裡希相見,惟有一片惆悵;於是,他黯然神傷,遠走他鄉。就在小說即將結束時,有上文這麼一段意味深長的描寫。

  ②萊因哈特那天從湖邊回來,就遇到了伊利莎白的母親和埃裡希。他們得知他一個人深夜去“拜訪那朵睡蓮”,很是吃驚,埃裡希還不解地問:“那朵睡蓮跟你有什麼關係?”對此,萊因哈特的回答就如月光下的茵夢湖一樣平靜,也像那湖水一樣深沉而憂鬱:“我跟它從前是認識的,不過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1***故事內容是男主人公的回憶,卻用第三人稱講述。這會給人怎樣的印象?***5分***

  ***2***小說的魅力,並不在於故事本身,而在於小說以此而營造出一種意境,當然還有富有詩意的象徵。小說中反覆出現的“一朵白色的睡蓮”,不用說,既是寫實的,又是象徵的。你覺得它在暗示什麼呢?而“那些從湖底浮上來的潮溼的草莖”又象徵什麼呢?請結合本文簡要分析。***7分***

  答案:

  ***1***故事用第三人稱來講述,會給人這樣的印象:那彷彿不是在講述他自己的昔日的戀情,而好像是在講述一個古老的故事。那些事,那些人,包括他的昔日戀人,在他的記憶中猶如故鄉的茵夢湖,既歷歷在目,又浩淼悠遠。這樣的敘述,就把故事置入了一種自我哀憐和自我超脫的意境。

  ***2***反覆出現的“那朵白色的睡蓮”,似乎既是伊利莎白的化身——她總穿著白色連衣裙,又是愛情的象徵——愛情啊,就如鏡中花、水中月,看上去如此之美,但卻沒法擁有它,甚至都沒法靠近它。因為“那些從湖底浮上來的潮溼的草莖把他赤裸的四肢纏繞住了”,為此他“感到莫名恐懼”。而“從湖底浮上來的潮溼的草莖”象徵著現實——使美麗的夢幻化為烏有的現實。在現實中,萊因哈特不過是一個書生,既不像埃裡希那樣“擁有自己的莊園”,也不像他那樣“會過日子”,也許伊利莎白並不在乎,可是她母親難免不在乎,而伊利莎白又不能不在乎她的母親的感受——“伊利莎白聽從母親之意嫁給了埃裡希”。這就是那張煩人的“水草網”,於是萊因哈特“使勁掙脫了水草網”,而這,也就意味著他只能遠離那朵睡蓮,只能回頭張望,覺得它是“那樣遙遠地、孤寂地浮在那黑沉沉的湖心上”,可望而不可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