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課外閱讀題

  在複習階段,你做好每一道練習題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語文課外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一***

  ⑴對於我來說,西藏一直是一個飄飄渺渺不真切的所在,是一個似乎來自於遠古的支離破碎的傳說。今年夏天,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走進了西藏。當我觸控到它滾燙的身體,當我經過一個個神祕的瑪尼堆,看見無數經幡在風中飄動時,我感到了它真實的存在。

  ⑵走在拉薩街上,我與手搖轉經筒口中喃喃祈禱的藏民擦肩而過。我看見許許多多男人、女人、老人和孩子赤裸著雙腳,五體投地,一步一個等身頭向大昭寺走來。他們有的來自西藏各地,有的來自青海、甘肅、四川藏區。在他們身後是數千公里綿延的雪山,荒蕪的戈壁,奔騰湍急的江河。他們一步一步用身體丈量著走來,我不知道那需要怎樣的虔誠和毅力!

  ⑶我默默注視著他們古銅色的臉,像注視一本玄妙深奧的書。

  ⑷我在世界屋脊上踉踉蹌蹌地行走,頭上是藍得透明的天空,身邊是肩挨著肩的山脈,脖子彷彿被一隻無形的手掐住了,頭痛欲裂,陣陣心慌氣短。胃也彷彿被一隻無形的手不停地揉搓著,翻江倒海,陣陣痙攣。我張著嘴,大口大口慌張地呼吸,是恐懼,亦是一種求生的本能!

  ⑸幾個月前,一位想了卻平生願望的朋友也曾來過西藏,可是下了飛機就被人用擔架直接抬進了醫院,在醫院躺了三天後,又被人用擔架抬上了飛回成都的飛機。他說在那三天裡,他只從病房的窗戶眺望過西藏的天空,那是一片一塵不染、藍得像海水一樣的天空。當我扶著一棵歪脖子樹吐得肝腸寸斷,臉色發青時,心裡卻暗暗竊喜,我比那位朋友要幸運得多。

  ⑹這裡不是每一個生命都能停留的地方,而停留下來的每一個生命都必將有它不同尋常的生命史。

  ⑺早晨,當窗櫺透過一抹微白,我被一陣“嘰嘰喳喳”的聲音吵醒,推開窗戶,竟是幾隻灰褐色的鳥兒,它們在樹枝上歡快地跳來跳去,然後又“嘰嘰喳喳”著一起飛走了。一位“老西藏”告訴我,這裡的鳥兒從不單飛,它們總是結伴而行,蔚藍的天空下,總能看到排成行的鳥兒們奮力地扇動著翅膀。也許,這正是它們能在高原生存下來的原因。我想到了南方的家鄉,常能看到一隻孤零的鳥兒鬱鬱寡歡地飛行。

  ⑻高原上的樹,常抱成團地生長,有的依傍著,有的纏繞著,很少見到獨自兀立的樹。從貢嘎機場到拉薩,路邊綠樹成行,如果不是陣陣襲來的高原反應,還以為身在南方。可是稍加註意就會發現,那些樹無一不傷痕累累!有的身子佝僂著,枝幹奮力地伸向天空;有的體無完膚,傷口摞著傷口,卻搖曳著一片新綠。它們是無數次風雪雷雨後的倖存者!經過一次次生與死的抗爭,它們活下來了,可是在這些倖存者的身邊,不知堆著多少倒下去的樹的屍骨!

  ⑼在高原,見到最多的是楊柳。可是高原的楊柳沒有婀娜多姿的體態,沒有弱不禁風惹人憐愛的嬌柔,她的枝條是古銅色的,一如藏民古銅色的臉龐。她的樹幹是粗壯而低矮的,猶如岡底斯山腳下黑色的岩石。在高原生存下來的楊柳,已不再是南方小河邊的纖纖楊柳。高原的雷雨風雪不但改變了她的形象,也重新鑄造了她新的個性與品格。

  ⑽在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山上,有幾位年輕的雷達兵,為了給進出西藏的飛機導航,他們必須終年守衛在那個被稱作生命禁區的地方。在那裡,我聽到了一隻名叫央央的狗的故事。

  ⑾那隻狗是被一位戰士帶上山的。在那個遠離城市,遠離人群的地方,央央成了每個人的朋友。冬天,他們脫下自己的棉襖給它做窩。漆黑的夜裡,當狂風驟起,山谷裡響起可怕的風的吼叫時,他們將它抱在懷裡,一起抵禦陣陣襲來的恐懼。

  ⑿一天,央央外出尋找食物直到晚上還不見回來。他們急了,打著手電滿山尋找,他們跌跌撞撞地走著,一遍遍呼喊著“央央”。可是,一天過去了,央央沒有回來。兩天過去了,央央仍然沒有回來。第三天,就在他們幾乎絕望時,他們看見通往山下的路上有一個蠕動的黑點。他們奔過去,他們看見了瘦得皮包骨頭的央央,它斷了一隻腿,它滿身血汙,挪一步,停下來大口大口地喘氣,再挪一步……也許,它就是這樣走了三天三夜……

  ⒀當知道了生命的脆弱時,一個生命會尋找另一個生命。當知道了生的艱難時,一個生命會備加珍惜另一個生命。高原,這樣對我低低私語著。

  16. 作者在第⑸段寫了一位朋友的故事,用意是什麼?***4分***

  17. 結合文意,理解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含義。***4分***

  ***1***我默默注視著他們古銅色的臉,像注視一本玄妙深奧的書。

  ***2***當知道了生命的脆弱時,一個生命會尋找另一個生命。

  18.文中說“停留下來的每一個生命都必將有它不同尋常的生命史”,請分條概括文中描寫到的生命不同尋常的“生命史”。這些“生命”最主要的共同特點是什麼?***5分***

 

  答案:

  16.***1***說明西藏“不是每一個生命都能停留的地方”。***2***與文中所描寫的高原上頑強的生命形成對比。

  17.***1***①作者欽佩藏族信徒表現出的驚人虔誠和毅力②作者對高原上的頑強生命力產生了探尋的慾望 ***2***在高原惡劣的環境下,脆弱的生命會團結協作,互相依靠而生存下去。

  18***1***①藏民憑藉驚人的虔誠和毅力,不遠千里不畏艱難前來朝聖。②鳥兒不單飛,結伴而行。③行道樹抱團生長,與風雪雷雨抗爭 ④ 楊柳因抗擊風雪雷雨一改婀娜柔美的形象,獲得了新的個性與品格 ⑤ 在生命禁區,戰士對狗的生命倍加珍惜。***答對4點即有4分***

  ***2***共同特點:相互依靠,頑強抗爭。***1分***

 

  ***二***

  沉重的木屐紮在江南惆悵的雨地裡。爸爸的背上,不是揹著我,就是馱著犁。

  木屐被爸爸疲憊的雙腳拖著,彎彎的田埂上便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屐齒。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與江南雨伴著他的木屐,隨著池塘邊上的水翻車,一圈圈地碾動了歲月的車輪。

  有一天,我爬上了老黃牛的背,而犁卻馱上爸爸的肩膀。雨聲中,我反覆聆聽木屐敲擊土地的聲音,那是爸爸沉重的步履。就在這顫抖的敲擊中,我長大了。

  轉眼,我到了上學的年紀。爸爸送我上學那天又下雨,我騎坐在爸爸的肩上。然而,一條淹沒小木橋的河水阻住了我們的去路。爸爸捲起褲管,咬著牙涉過冰寒砭骨的春水,我分明聽見他牙關的磕碰並體會到他身體的顫抖。第一次,我感覺江南的雨天是惆悵的。

  放學時,我衝出教室,卻發覺雨地裡微笑著的爸爸,他執意要讓我騎“高馬”,我拗不過,便再次爬上爸爸的肩膀。路上,他喘著粗氣將我放下休息,我回頭時卻見一行零亂、不規則的屐齒印。看著爸爸蒼白的臉,我眼淚奪眶而出,便再也不肯讓他背了。

  於是,我擁有了自己的木屐。

  一天,有位同學穿著一雙半舊的雨靴來上學,引起全校學生的羨慕。回到家,我嚷著要一雙雨靴。為了達到目的,幾天後我將我的木屐藏在一個山洞裡,謊稱丟了。從不打罵我的爸爸惱怒了,揚起手打我,落下卻輕輕的。在他的天平上,一頭是祖輩財物,一頭是兒子。

  當晚,堂屋響著不斷的咳嗽聲和斧頭聲,我失眠了,發誓再也不讓爸爸生氣,準備第二天取回木屐。然而,當我從黎明的迷糊中醒來,卻見一雙新的,但做工粗糙的木屐擺在床前。

  我看到套上牛準備去春耕的爸爸通紅的雙眼,我的眼淚悄悄地流了下來。爸爸忽然返身,撫摸著我的頭說:“孩子,珍惜東西要像愛惜牲口一樣。”

  我呆呆地點點頭,看著晨曦中爸爸遠去的身影和他身後的一個個屐齒印……

  終於,我接到了那張從我夢想的地方寄來的錄取通知書。走的前夜,鄉親們來送我,屋簷下襬放著一排木屐。我在送鄉親們回家時,望著漫天的雨,忽然想:“斗笠劃下了一個木屐永遠走不出的圓。”回過頭來,卻發現爸爸坐在堂前,神色黯然,眼睛停留在門角擺放的沒有繼承人的鐵犁和木屐上。見我望著他,爸爸忙擠出一絲笑,自我安慰地說:

  “放心去吧!孩子,我有鄉親們照顧。”

  看著爸爸斑白的頭髮,我才猛然意識到他老了。

  坐在行將遠去的汽車上,我脫下了那雙木屐,這時,幾次勸不回去,堅持再送送我的爸爸忽然塞給我一樣東西,就轉身走了。我知道爸爸不忍分離的痛苦,拼命擦亮雨窗看著他那微駝的背消失在江南惆悵的雨地裡。

  我心裡像堵著什麼,不覺觸到爸爸送我的東西,開啟一看,竟是一雙新雨靴…………

  14.下列對文章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4分******  ******  ***

  a.本文以飽滿的情感、精巧的構思、樸實的語言,刻畫了父子之間的真摯感情以及他們各自對生活的追求,表現了“我”對父輩生活的深深思索。

  b.本文選材上都是選取了生活中的小事,但卻以小見大,表現了父輩深深紮根於土地,追求幸福生活的強烈願望。

  c.***11***段中寫到爸爸“神色黯然”、“擠出一絲笑”,刻畫了爸爸內心複雜的情感,包含了不忍分離的父子情深,也包含了父親對祖業無人繼承的失落。

  d.文章最後,爸爸送“我”的一雙“新雨靴”,蘊涵著爸爸希望“我”學成歸來,改變家鄉面貌的深沉囑託。

  e.本文與朱自清的《背影》一樣,都以深沉的筆調,表現了無私的父愛和父子情深;同時也表達了曾經對父親不理解的悔恨。

  15.文中反覆寫到“屐齒印”和“江南雨的惆悵”,這樣寫分別有什麼作用?***6分,各3分***

  屐齒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南雨的惆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說:“斗笠劃下了一個木屐永遠走不出的圓。”你怎樣理解?***4分***

  17.請簡要分析文中父親的形象。***6分***

 

  答案:

  14.ac***b項 & “以小見大”不對:d項“改變家鄉面貌的深深囑託”不對;e項“表達對父親不理解的悔恨”不對。******本題答對一項得2分,兩項全對得4分,超出兩項不給分***

  15.***1***屐齒印:木屐是本文的線索***1分***,既表現了無私的父愛***1分***,又突出家鄉的貧窮***1分***。***意思對即可。******2***江南雨的惆悵:奠定全文的抒情基調***1分***,表現作者對貧窮生活方式、生活狀況的傷感與壓抑***2分***。***意思對即可。***

  16.視野狹窄、思想閉塞、觀念落後使父輩和鄉親固守著原有的生活方式,難以擺脫貧困***3分***。這是作者對處於貧窮的父輩與鄉親落後生活的深深思索***1分***。***意思對即可。***

  17. ***1*** 勤勞:“不是揹著我,就是馱著犁’等表現父親的勤勞***2分***; ***2*** 慈祥、善良:揹我過河、“揚起手打我,落下卻輕輕的”等表現父親的慈祥、善良***2分***;***3***保守:“一頭是祖輩財物,一頭是兒子”、“眼睛停留在門角擺放的沒有繼承人的鐵犁和木屐上”等表現父親的保守***2分***。***本題必須結合原文分析,只答父親勤勞、慈祥、善良、保守而缺少分析的只能得一半分;另外答父親節儉、堅韌、敦厚等,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