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上冊第一課第一框教案
教案是初二政治教師日常備課的產物,其代表著教師對課堂的假設與預想,這是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初二政治上第一課第一框教案
第一課 愛在屋簷下
第一框:我知我家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愛自己的家、熱愛父母的情感和厭惡不孝行經的情感。
能力目標:認識自己家庭的能力。
知識目標:瞭解家庭的一般概況;家庭關係的確立;子女與父母的關係不可選擇;瞭解父母的特點;家人的優秀品質。
重點與難點:子女與父母的關係不可選擇
教學準備
和父母一起回憶在你們的家庭生活經歷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禍、比賽成功等***是什麼?父母當時是怎麼做的?
教學過程
[導語]有了泥土,嫩芽才會長大;有了陽光,春芽才會開花;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我們的家。當我們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愛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就開始為我們繪製巨集偉的藍圖,編制美麗的理想甚至為我們早早起好了名字。
有沒有同學願意為大家介紹一下你們名字的含義呀?***請2—3名同學介紹。***
一、“什麼是家呢?”
簡簡單單的名字,寄予了家長深切的愛。我們從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溫暖所包圍。
[情景故事]教材P4兩則故事說:“那……不是我的房子” “我又有家了”。那麼“家到底是什麼?”
二、體驗活動: “家”的遐想 /我眼中到的家。***並請說明理由***
[小結]家是溫暖的避風港;是一片藍天;是一把傘……
三、“畫”家
A 爸爸、媽媽、哥哥、小松
b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小蘭
c 爸爸、小剛
d 爸爸、媽媽、小浩、叔叔、嬸嬸
——我們有不同的家庭結構:大致有核心家庭,主幹家庭,單親家庭,聯合家庭等。
[知識拓展]家庭是有婚姻關係、血緣關係或收養關係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家裡有親人,家中有親情。家庭關係的確立也有多種情形,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式結婚組成的新家庭;因生育導致的血緣關係結合的家庭;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式收養而組成的家庭;隨父母再婚組成的新家庭。不同的家庭關係,促成了不同的家庭結構。
——父母賺錢不容易:為了撐起一個幸福、溫馨的家庭,爸爸媽媽努力工作。你知道爸爸媽媽具體從事的工作嗎?他們工作中有什麼困難和委屈嗎?他們回家後還要幹什麼?
——父母養育我們不容易:爸爸媽媽為了我們,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對我們的成長無時不刻傾注著他們對兒女的愛。你能說說爸爸媽媽在你成長道路上付出的愛嗎?
四、實話實說:喜歡“選擇什麼樣的父母”?
A、小冰早就想買一個新款MP3了,媽媽說家庭經濟不寬餘,一定要買的話就看期末考試有沒有進步。
B、小亮是一個很調皮的男生,這次在學校不小心打破一塊玻璃,要賠償人民幣15元。可是小他的父母剛聽了一個開頭,便不高興了,拿起皮鞭打了他一頓。
C、小寧生活在一個十分優越的家庭。怕起早,每天爸爸開車送她去學校;嫌菜差,每天保姆送飯來學校;穿的是名牌,用的是精品;媽媽還告訴她學校的值周勞動最好不要參加。
D、……
五、小結:父母給予我們生命,這種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親情,是無法選擇、無法改變的。
六、作業:介紹我家的好品質、好家風。
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形成優良的班集體
蘇州市吳中區甪直中學 方周明
古印度有句諺語,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這句諺語深深地滲透了現代教育德育主體模式的理論;即培養學生最基本的政治原則和行為準則,使他們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習慣,在此基礎上形成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在這幾年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我真切的體會到了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的重要性。我認為班級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就形不成優秀的班集體;個人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就不會有似錦的前程。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談我自己粗淺的實踐。
1.明確要求,制定計劃。要求實際上就是一個明確的目標,一個努力的方向。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一個要求方向,那麼行動就是盲目的。從高二年級上學期開始,我根據文科考試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是在寫字的特點,結合班級學生情況,從巨集觀上向全班同學提出了三個一的要求;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一年之後單科成績。總分上一個新臺階;爭做一個六好文明班。為了達到這個要求,我首先組織全班同學學習政教處頒發的《甪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二十條》,然後讓學生自己明確要求,制定具體,明確的階段性計劃。這樣在理論上就有了一個綱,在行為上就不會迷失方向了。柯生燦同學不僅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還針對自己的字跡難認這一情況制定了練字的計劃。他首先計劃將字練得老師同學能夠認清,然後在此基礎上將字練得整潔美觀。經過一年半的時間,他的字寫得又快又好,卷面經常被老師評為樣卷在全班展覽。
2.加強監督,及時反饋。中學生天性好玩,好動,計劃制定了,常常不能落實,這就無異於紙上談兵。所以落實劃是個關鍵。對整個班級,我採取的是量化評估制,根據年級組制定的評估細則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督促,一週公佈一次,對每個學生我提出了一個可供選擇的方法,也就是我國大教育家孔子的方法:吾日三省吾身。讓學生自己檢查自己的言行學習任務,發現失誤,立即採取有效措施補救。四零三寢室在開學時是個比較差的寢室,開學第一週班內評估得了倒數第一。這可是給這個寢室的女生一個比較大的刺激。晚上班主任下班時,我聽見她們在互相埋怨,我走進去對她們說:“是呀,女生寢室比男生差,可真是件讓人難堪的事情,但面對事實,推諉責任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要是每個同學能明確責任就好了。寢室是每個同學三點一線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活在這個集體中,每個同學要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思想。如果每個人都將自己的事情做好,這個環境就會好起來。今天晚上,你們找出了問題,從今天起,將這些問題解決,責任落實到人,下個周,你們寢室就不會落後了。”就這樣,經過督促反饋,這個寢室內務一直很好,而且保持到高三。
3.注意疏導, 防微杜漸。在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過程中,教師就像一個指揮員,在控制著事物的發展,而學生就像一個操作員,在掌握著發展的程序。作為一個指揮員既要能運籌帷幄,又要明察秋毫,洞察行為習慣形成過程中學生的思想障礙,及時加以疏導。所以老師應具備進入學生心世界的本領,而不是站在這個世界外面觀望,更不是站在這個世界對面牢騷,嘆息,憤慨,既而棄之不管,這樣就可能使學生逐漸地沾染上不良習慣。我認為老師疏導的責任是很大的。學生的思想航船既可誤向河叉擱淺,也能匯入大海乘風破浪。不能輕易地責備學生不該這樣,不該那樣,而要引導學生去這樣做,去那樣做,趨利避害,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陳前進同學是個尖子生,高二開學時在班上得過第一,後來一次考試發揮失常,從此一撅不振。他常常是滿臉怒氣,好象是誰欠了他東西似的。我及時找他談話,得知他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和班長鬧彆扭。因為班長在寢室裡一句不經意的話刺激了他,他要復仇。他在腦子裡,在課桌上都深深的刻上了復仇這兩個字。我開導他說:“你是一個有理想,有志氣的學生,由於對一些事情處理不好,你的好勝心扭曲了,變成了一個心胸狹窄,小肚雞腸的人,這種仇恨的心理影響了你的學習。其實,同學之間有什麼深仇大恨不能談清楚的呢?你主動一點找他談一談,把事情說清楚不就可以了嗎?一個人在學識不斷增長的同時,對社會人生的理解也應不斷增長,心胸也就不斷開闊,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後來他們和好了。由於解除了 思想負擔,陳前進同學的成績也上升到了原來的位置,而且很穩定。元旦他給我送來了一張賀卡,我記得最深的一句話是:“老師,是你使我變仇恨為理解。我深深地感到,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
總而言之,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學生長期努力,需要老師不斷地督促引導。作為老師,我們要能夠用遠大的目光,寬容的態度,科學的方法來培養班集體,讓學生逐步養成好習慣,順利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