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怕冷是什麼原因

  不少老年人很是怕冷,為了健康著想需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那你知道老年人怕冷究竟是什麼原因嗎?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希望能幫到你!

  老年人怕冷的4個原因

  1、缺鐵症

  科學家指出,人們如果常常感到寒冷,可能由體內缺鐵引起。由於鐵在人體內參與含鐵血紅素的合成,後者能提高血液攜氧能力,故缺鐵者外周組織的氧供應就會減少,缺氧則組織的能量代謝發生障礙,自然會因產熱不足而感到寒冷。因此,平時要注意多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如瘦肉、魚、動物肝臟、蛋黃、豆類、芹菜、香菇、黑木耳等。

  2、低血壓

  低血壓容易引起患者的末梢血液迴圈不良,如手足等部位的血液供應不足,組織得不到能量代謝所需要的氧氣和能源物質,所以使人經常產生寒冷的感覺,當然也會容易發生凍瘡。治療方法,除用藥物之外,還要注意保暖。

  3、甲狀腺素分泌不足

  甲狀腺素屬於內分泌激素,它參與機體的物質代謝,有加速糖、蛋白質以及脂肪燃燒釋放能量的作用,同時它還會使得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面板等外周器官的血液迴圈加快,增加熱量。因而甲狀腺素分泌不足時,產熱量就會減少,所以怕冷。碘參與體內甲狀腺素的合成,多攝取海帶、魚蝦等含碘豐富的食物,可提高禦寒能力。

  4、冷感症

  多見於更年期婦女。原因是由於體內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導致神經血管功能不穩定所致,最終患者會因全身或區域性血液迴圈不良引起腰、背、小腹、手、足或全身發冷。最重要的是,要進行耐寒鍛鍊和飲食調節。多到室外活動,如散步、慢跑、跳舞、打羽毛球等;有意識地多吃些具有溫熱禦寒功能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狗肉、蝦米、核桃等。

  老年人怕冷的7個小妙招

  1、合理用藥

  維生素E可以使毛細血管擴張,血流暢通。所以每天攝入必需的維生素E,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引起的畏寒症狀;維生素能加強神經對抗寒冷的能力。

  2、多吃補脾的食物

  中醫講,“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眾所周知,人體是需要血液來供養全身的,但是不能只靠吃一些補血的食物,脾胃的強壯才能把食物轉化為血液,才能更好的改善老人怕冷的症狀。比如說吃些南瓜、枸杞、山藥,都是很好的健脾的好東西。

  3、多補鐵

  鐵在人體內參與含鐵血紅素的合成,提高血液攜氧能力,故缺鐵者外周組織的氧供應就會減少,人體組織的能量代謝就會發生障礙,自然會因產熱不足而感到寒冷。

  因此老人平時要注意多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如瘦肉、魚、動物肝臟、蛋黃、豆類、芹菜、香菇、黑木耳等。

  但動物肝臟和蛋黃膽固醇偏高,不能吃太多,每週吃一次即可。而炒西芹、香菇肉片、涼拌木耳等則可常在飯桌上出現。在補充含鐵食物的同時,還應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以利機體對鐵質的吸收。

  4、多吃養陽氣的食物

  老人適當吃些這方面的食物,可以通過脾胃來改善怕冷的問題,比如說羊肉、雞肉、蔥姜等可以最大限度發揮溫補作用,但是不建議吃太多,每天搭配著吃就可以了。

  5、每天梳頭百遍

  這是根據中醫所講,各條經絡都匯聚在頭部,梳頭大概經過五十多個穴位,比如說通天穴、風池穴等,通過對這些穴位的刺激,可以促進頭皮血液迴圈,通經活絡。

  6、每天運動半個小時

  通過運動來促進身體各個器官協調起來,來促進血液迴圈,使身體產生熱量。比較適宜的運動,比如說慢跑、踢毽子等。

  7、泡澡來促進血液迴圈

  泡熱水澡可以改善身體發冷的症狀,但是老人泡澡的時候,水溫建議不要太高,有可能泡的時間長了,會導致胸悶、血壓升高等現象。補充一下,泡澡的時候可以在水裡適量放些肉桂、迷迭香之類的東西,對促進血液迴圈有一定的幫助。

  老年人怕冷可以吃的食物

  肉類:

  肉類中以狗肉、羊肉、牛肉、鹿肉、獐肉、公雞肉、鴨肉、鵪鶉肉、鯽魚肉、烏龜肉、章魚肉、草魚肉的禦寒效果為最佳。它們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產熱量多,有益腎壯陽、溫中暖下、補氣生血之功。

  根莖類:

  據研究,老年人怕冷與機體內無機鹽缺乏有關。胡蘿蔔、山芋、青菜、大白菜、藕、菜花、大蔥、土豆等根莖類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可將它們與肉類禦寒食物摻雜食用。

  含鐵食物:

  缺鐵性貧血的老人容易怕冷,因此應多食一些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血、蛋黃、驢肉、豬肝、牛腎、羊舌、黃豆、芝麻、腐竹、黑木耳等。

  含碘食物:

  人體的甲狀腺可分泌一種叫甲狀腺素的激素,具有產熱效應,而甲狀腺素由碘和酪氨酸組成。酪氨酸可由體內“生產”,碘卻得靠外界補充。海帶、紫菜、貝殼類、牡蠣、沙丁魚、菠菜、魚蝦等食物含碘豐富,不妨選擇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