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三課密西西比河風光
西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三課《密西西比河風光》筆觸細膩,用散文詩式的語言讚美著密西西比河。小編在此整理了西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三課《密西西比河風光》資料,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西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三課《密西西比河風光》
密西西比河兩岸風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無際,綠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遠處同藍天連成一片。三四千頭一群的野牛在廣闊無垠的草原上漫遊。有時,一頭年邁的野牛劈開波濤,游到河心小島上,臥在高深的草叢裡。看它頭上有兩彎“新月”,看它沾滿淤***yū***泥的飄拂的長髯,你可能把它當成河神。它躊躇滿志,凝望著那壯闊的河流和兩岸風光。
東岸的風光同西岸形成令人讚歎的對比。河邊、山巔、岩石上、幽谷裡,到處都是各種顏色的樹木花草,散發著各種氣味。大樹高聳入雲,野葡萄、喇叭花在樹下交錯生長,往樹枝上攀緣,一直爬到頂梢。它們從槭樹延伸到鵝掌楸,從鵝掌楸延伸到蜀***shǔ***葵,形成無數洞穴、無數拱頂、無數柱廊。那些在樹間攀緣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們越過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橋。木蘭樹在叢莽之中挺拔而起,聳立著它靜止不動的錐形圓頂;它樹頂開放的碩大的白花,俯瞰***kàn***著整個叢林;除了在它身邊搖著綠扇的棕桐***tóng***,沒有任何樹木可以同它媲***pì***美。
叢莽中無數的動物,更給這個世界帶來 力和生氣。在小徑盡頭,有幾隻因為吃飽了葡萄而醉態可掬***jū***的小熊,在樹下蹣跚;群鹿在湖中沐浴;黑松鼠在茂密的樹林中嬉戲;麻雀般大小的弗吉尼亞鴿從樹上飛下來,在長滿紅草莓的草地上躑***zhí***躅***zhú***;黃嘴的綠鸚鵡、綠啄木鳥和火焰般的紅雀在柏樹頂上飛來飛去;蜂鳥在佛羅里達茉莉上熠***yì***熠發光,而捕鳥為食的毒蛇倒掛在樹枝交織而成的穹頂上,像藤蔓一樣搖來擺去,同時發出陣陣嘶叫。
如果說河對岸的草原上萬籟無聲,河這邊卻是一片騷動和聒***guō***噪:鳥喙***huì***啄擊橡樹幹的篤***dǔ***篤聲,野獸穿越叢林的沙沙聲,動物吞噬食物或咬碎果核的咂***zā***咂聲;潺***chán***潺的流水、啁***zhōu***啾***jiū***的小鳥、低哞的野牛和咕咕叫的斑鳩———荒野的世界充滿一種親切而粗獷***guǎng***的和諧。如果一陣微風吹進這深邃的叢林,搖動這些飄浮的物體,使白色、藍色、綠色、玫瑰色的生物混雜交錯,使所有的色調融合為一體,使所有的聲音匯成合唱,那是多麼壯觀的景象,多麼奇偉的聲音!可是,對於沒有親臨其境的人,這一切是無法體味的。
西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三課《密西西比河風光》教材分析
本文是著名作家夏多布里昂的名作。本文節選自浪漫主義小說《阿達拉》的序,主要描繪密西西比河兩岸豔麗多彩的美洲原野風光。作家筆觸細膩,用散文詩式的語言讚美著密西西比河:在廣闊浩渺的荒原上,一條河流如萬馬奔騰般奔流著,無數的奇花異草,珍禽異獸在她的兩岸繁殖著……這篇作品受到各國讀者的青睞,人們對此評價說:“夏多布里昂以他的如椽巨筆描繪了美國密西西比河兩岸的粗獷原始的蠻荒之美,令千千萬萬讀者心醉神迷。”
文章開頭的一段是對全文的綜述:“密西西比河兩岸風光旖旎。”這一段總寫了密西西比河給人的印象。在課文的2、3、4段,作者用對比的方式,寫出了西岸和東岸風光的特點。第2段,作者主要寫西岸風光。“西岸,草原一望無際;綠色的波浪一浪接一浪,在天際同藍天連成一片。”讀到這裡,我們的眼前自然會出現一幅芳草碧連天的壯闊景象。接著,作者用舒緩的筆調描繪了西岸靜謐的風光——“野牛在廣闊無垠的草原上漫遊”,讀到這裡,那自由自在的逍遙場景便躍入眼簾;“一頭年邁的野牛劈開波濤,游到河心小島上,臥在高深的草叢裡”,“劈”、“遊”、“臥”幾個動詞,準確地刻畫出了野牛的閒適與安逸。第3段,作者筆下的東岸風光是熱鬧的。“東岸的風光同西岸形成令人讚歎的對比。”如果說第3段側重植物的描寫,那麼第4段則側重寫東岸的動物。
最後,作者進行了總結性的描寫。“如果說河對岸的草原上萬籟無聲,河這邊卻是一片騷動和聒噪”,作者為前面的對比作了綜述。然後,他讚歎道:“荒野的世界充滿一種親切而粗獷的和諧。”這裡,作者用豐富而優美的語言,將密西西比河美麗的風光完整地呈現在讀者眼前。
建議本課教學用1~2課時。
解讀與提示
第1段:這是文章的開頭部分,簡單的一句話,寫出了作者對密西西比河風光的總體印象。這一段是文章的總起,也是文章的中心段。教學的時候,讓學生了解這一段的作用,理解“風光旖旎”的意思。“旖旎”一詞運用範圍不廣,要讓學生會讀,並知道在什麼地方用。
第2段:這段寫了密西西比河西岸的美麗風光。主要寫了草原的廣闊和野牛的閒適。“西岸,草原一望無際;綠色的波浪一浪接一浪,在天際同藍天連成一片。”這一部分,讓學生通過朗讀,去想象草原的景象,感受它的魅力。“一頭年邁的野牛劈開波濤,游到河心小島上,臥在高深的草叢裡……看它頭上的兩彎新月,看它沾滿淤泥的飄拂的長髯,你可能把它當成河神。”抓住幾個動詞,體會野牛自由自在的快樂,“長髯”一詞,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教師要適當提示。讓學生通讀此段,感受西岸風光的靜謐。
第3、4段:這一部分,作者著重寫了東岸風光的熱鬧和喧囂。隨著風光特點的變化,作者的筆觸也開始活躍起來。第3段主要是寫植物的葳蕤豐茂。“各種顏色、各種芳香的樹木雜處一堂”,寫的是植物的數量眾多;“茁壯生長,高聳入雲”,寫的是植物的生長狀態。這裡,作者羅列出植物的品種:“野葡萄、喇叭花、苦蘋果”、“槭樹”、“鵝掌楸”、“木蘭樹”,讓學生找找這裡寫了哪些植物,瞭解作者羅列出它們名字的作用是讓讀者更深刻地體會到東岸植物的茂密景象。這裡,作者還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木蘭樹在叢林之中挺拔而起,聳立著它靜止不動的錐形圓頂;它樹頂開放的碩大的白花,俯瞰著整個叢林”,擬人的手法賦予了東岸植物鮮明的性格,讓木蘭樹的特點更加突出。第4段寫的是動物,有的詞語學生見得少,作者的構詞手法也與從前的文章有一些區別,因此教學的時候要讓學生讀通句子。如“因為吃飽了葡萄而醉態酩酊的熊”、“麻雀般大小的弗吉尼亞鴿”、“黃嘴的綠鸚鵡和火焰般的紅雀”、“蜂鳥在佛羅尼達茉莉上熠熠發光”等詞句,要讓學生完全讀通,掌握句子的語法停頓。學習這一部分,要引導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
第5段:這部分是對前面的總結,“河的對岸的草原上萬籟無聲,河這邊卻是一片騷動和聒噪”,仍然是用優美的語言寫出了兩岸風光的不同特點。教學這一部分,讓學生通過體會詞語,進一步理解全文。
課後第1題:這道題是指導學生總體感受課文,通過朗讀去感受文章的語言之美,通過背誦去積累詞句。
課後第2題:這是課文的自學提示,課文的風光描寫給讀者豐富的想象空間。讓學生邊讀邊想邊批註。
課後第3題:目的主要在於積累。這幾個詞語表現力豐富,對豐富學生的語彙有很大好處。
↓↓點選下一頁檢視《密西西比河風光》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