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公考申論範文精選

  如何在甘肅公務員申論寫作中取得高分呢?範文參考閱讀最為關鍵,以下就由小編為你提供幫助你提分。

  ***一***

  舉法治利劍 打響碧水藍天保衛戰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由之而生的環境問題也逐漸越演愈烈。霧霾天氣日益頻繁、地表水地下水變色變味、土壤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等等,如今已經不是單純的生態環境問題,而是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衣食住行安全健康。2015年伊始,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正式實施。按日計罰、行政拘留等處罰利器的新環保法被裝上了“鋼牙利齒”。

  事實上,長期以來,環保部門在對環境違法現象進行執法的過程中,基本以行政執法為主,一方面時常發生阻礙執法、抗拒執法的情況,另一方面也存在對違法行為執法不嚴、以罰代刑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環境違法犯罪的打擊。因此,法律規定的出臺,是治好環境問題的第一步,更關鍵的是要形成法治思維,嚴格執法,讓高懸的利劍釋放威力。

  不容忽視的是,很多環境問題背後隱藏著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如果處理稍有不慎,就可能傷害群眾感情,甚至演變為群體性事件,影響政府公信力。基層環境執法人員經常受困領導和人情干擾,無法按照法律規定嚴格執法。當潛規則代替了法治,就會降低法律的威懾力。依法治國就是要破除各種潛規則,杜絕法外開恩,逐步改變社會上遇事不找法的現象,以實際行動讓老百姓相信法不容情、法不阿貴。

  “兵器”在手,要用好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功效。正如所說,環保法的執行不是棉花棒,是殺手鐗。因此我們要利用《新環保法》出臺的契機,形成法治思維,加大環保執法的力度,打響碧水藍天保衛戰。

  指出:“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可見,要改變環保執法現狀,一方面要健全完善行政執法體系,明確執法內容、執法手段和執法許可權,完善執法配套措施。環保執法部門需堅持嚴格執法,不心軟,不手軟,確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要強化環保執法隊伍建設,建立一支敢作敢為的高素質執法隊伍,維護新環保法等法律法規的權威。另一方面,每一個社會公眾要牢固樹立環保守法意識,時刻繃緊環保這根弦,改變過去環保執法過鬆過軟,環保不守法的常態,真正從思想上築牢環保防線。

  在全國上下提倡建設美麗中國的當下,我們要更加清醒的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我們要用法治思維,舉起“法治”的利劍打響碧水藍天保衛戰,與一切汙染環境、破壞生態者說決戰到底,嚴格環境執法,讓其付出沉重的代價;對姑息縱容者嚴問責,使其受到應有的處罰。最終實現天更藍,水更綠,山更青,土更淨,城鄉更美的美麗中國夢。

  ***二***

  讓科技創新成為新經濟的翅膀

  科技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科技進步和創新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我們國家要真正強大起來,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要有強大的科技,這是國家發展的力量所在、後勁所在。我們發展新經濟,必須充分發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推動經濟發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多年來,我國通過發揮低成本優勢,逐漸成長為世界製造業大國。但許多關鍵技術、核心元器件都依賴進口。科技創新能力不強是制約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儘快改變這種狀況,就難以在新的國際競爭條件下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國際經驗表明,在低成本競爭優勢喪失後,應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掌握智慧財產權,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不斷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依靠科技創新發展新經濟,要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充分發揮科技的驅動和支撐作用推動產業升級,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引導資金、人才、技術等創新資源向企業聚集,推進產學研戰略聯盟,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三次產業在更高水平上協同發展。

  一方面,要依靠科技創新加快培育新興產業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決定產業發展能力和水平,只有科技創新佔據制高點,產業發展才能佔據制高點。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至關重要的是加強科技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僅要選擇好方向和技術路線,而且要提高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攻關的協同和整合能力,對具有戰略方向性關鍵共性技術,要集中資金和研究力量實施重點突破。

  另一方面,要依靠科技創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我國傳統產業規模大,總體技術水平比較低。前沿技術的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為傳統產業發展開闢了新的方向,展示了光明前景。我們必須緊緊把握這一趨勢,注重利用新興科技提升傳統產業,推動二者融合發展。提高製造業水平,必須依靠科技,在新材料、新工藝、關鍵核心技術和技術整合等方面取得突破。對於農業來說,也要加快科技創新,發展農業資訊科技,提高農業生產經營資訊化水平。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站到了一個新的起點上,呈現出新的階段性特徵。加快發展新經濟,已成為一個十分重大而緊迫的任務。未來幾年,我們必須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加快形成少投入、多產出、少排放、多利用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我國經濟儘快走上內生增長軌道。

  ***三***

  稅收,築牢“中國夢”根基

  “兩個一百年”巨集偉畫卷的底色是經濟,“美麗中國”要靠稅收來描繪。為國聚財,為民收稅。稅收的家國情懷無處不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稅收聚集的財政收入無以計數。追夢神舟飛天、尋夢上海世博、釋夢遼寧航母、圓夢百年奧運,每一個“中國夢”都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稅收獨有的溫度。共和國軀幹裡流淌著涓涓的稅收血液,它滋潤祖國的大好河山,撫育華夏億萬兒女。

  稅收給力經濟,我們已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稅收反哺民生,百姓福祉刻下稅收深情的印記。有了稅收強力支撐,我們國家辦成了一系列大事,辦好了一系列喜好,辦妥了一系列實事,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稅收答卷”。稅收佔GDP的比重逐年提高,稅負水平日趨合理,稅收這隻“看不見的手”正從後臺走向前臺,擔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

  國情左右稅情,稅收因時而為。主動適應國情深刻變化,稅收有著高度自覺。1992年釋出有史以來第一個《稅收徵管法》,為稅收徵管秩序定下根基。1994年分稅制改革,是我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重大突破。加入WTO,普惠制讓稅收脫去貿易保護主義外衣,它也不再成為意識形態的附屬品。2006年廢除農業稅,標誌著在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皇糧國稅”正式走入歷史。加快推進“營改增”步伐,公平合理的稅收政策曙光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

  作為經濟槓桿和調節器,稅收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擔當。無論是面對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還是抗擊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無論是戰勝國際金融危機,還是實現經濟企穩回升,稅收功不可滅。不僅如此,稅收在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中更是一馬當先,全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全力推進西部大開發,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支援中小型微利企業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稅收在一系列硬仗中扮演重要角色,從而使稅收充分釋放職能,實現稅收與經濟的高度融合。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稅收與民生相連。在教育、就業、醫療、住房、社保、生態等領域,催生稅收強大的情感共鳴。體恤民情、關愛民生,與民生共進退,稅收為民生出彩,讓百姓感到稅收骨子裡的可愛。情注“三農”,讓國家的每一分補貼溫暖民心。鼓勵就業,稅收優惠助推創業就業站穩腳跟。減輕稅負,一提再提工薪所得費用扣除標準。抑制房價,稅收力促百姓買得起房。保護生態,深化資源性產品稅收改革,稅收為生態文明建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誠然,稅收不是萬能的,更不可能包治百病。但在國家政策這個籮筐裡沒有稅收卻是不可想象的。在改革進入深水區,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稅收的責任更大、擔子更重。唯有形成結構優化、社會公平的稅收制度,抓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關鍵,緊盯經濟體制改革這一核心,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不斷增強稅收自善、自信、自覺,稅收必將完全融入“中國夢”的斑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