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公考申論範文精選

  山東公務員備考考生如何在申論寫作部分上取得高分呢?申論範文參考是關鍵的一步,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

  建設地下空間 打造宜居城市

  在佛山買房、在廣州上班,是地鐵連線了兩座城市;在杭州開廠、在上海下單,是地鐵拉近了城市距離;在北京工作、在天津生活,也是地鐵帶來了城際高效。在土木建築領域流傳這樣一句話:19世紀是橋的世紀,20世紀是高層建築的世紀,21世紀是地下空間的世紀。可見地鐵建設是城市未來的大方向。

  但是,當前地鐵建設對於城市發展而言依然面臨運營常年虧損、財政補貼過大、執行風險較大、施工影響交通等問題。俗話說:“透過現象看本質”,對於地鐵建設與城市發展而言,必須深究其本。

  地鐵建設給城市發展帶來經濟、社會、文化效益。從當前實際情況出現不難發現,加強地鐵建設有利於改善軌道交通,改善軌道交通有利於緩解城市交通,緩解城市交通有利於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有利於打造特殊經濟體系——“軌道經濟”。另一方面,城市各方面的發展離不開地鐵建設。具體來說,宜居城市建設必須考慮出行因素,考慮出行因素必須改善軌道交通,改善軌道交通方向在於地下空間,而利用地下空間最核心是要加強地鐵建設。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的教授對地鐵經濟效益進行了大致估算:“地鐵對GDP的直接貢獻約2000億元”,這對於城市發展而言可謂功不可沒。

  城市發展給地鐵建設提供人力、物力、財力支援。城市發展給地鐵建設提供人力、物力、財力支援。就人力因素方面而言,地鐵建設需要引進高階人才,包括城市規劃、地質勘探、預算分析等方面的高階人才。就物力情況來說,倘若沒有城市在裝置上、技術上、基礎設施上給地鐵建設創造有利條件,就無法開展地鐵建設工作。從財力方面來看,2012年度,全國有35個城市建設軌道交通,估算完成總投資2600億元;2013城軌投資規模有望達到2800-2900億元。這體現出地鐵建設最大支援來自財政投入。由此可見地鐵建設對於城市發展起到了最為重要的決定因素。

  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而城市的美好包括方方面面,其中公共交通就是最重要一環。故加強地鐵建設必須是重中之重。唯有考慮價格因素、消除安全因素,才能讓地鐵更好地拉動城市發展,實現區域協同發展、轉變不合理城鎮化、推進新型城鎮化,最終走入“逆城市化”這一城市發展新方向。

  ***二***

  用閱讀提升民族精神信仰

  國學大師王國維把讀書治學歸納為“三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細細揣摩,漸入佳境,其樂無窮。

  先賢的境界詩一般高遠,不是每個人都能領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4月23日作為“世界讀書日”,原本因為這是一個象徵文學的日子:因為英國偉大的戲劇家莎士比亞、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以及祕魯文學家加爾西拉索都是在1616年4月23日逝世,同時,這一天也是世界上其他一些著名作家的生辰或忌日,其中包括我們熟悉的莫里斯·德·昂,以及小說《洛麗塔》的作者納博科夫等。不過,如今讀書也不僅僅表示讀文學書籍,閱讀的內容變得更豐富、多元,手段也更多樣、便捷。

  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碎片化的、致用類的閱讀不是真正的閱讀,更極端的甚至認為,用手機、平板電腦等工具來進行閱讀,也不是真正的閱讀。這種想法,未免有失偏頗。讀書可以是有趣味的,也可以是有目的性的;讀書可以是完全個體性的,也可以是群體性的。目的性的閱讀不可以全盤否定,非個人化閱讀行為也有存在的必要。如果閱讀必須和深度掛鉤,必須伴隨油墨“書香”,也許反倒打擊了一部分讀者的熱情:家裡堆放的“大部頭”越來越多,但既沒有足夠的完整時間,也會越來越讓人望而生畏,讓閱讀的真實興趣變了味。

  如果說一定要有一個理想化的表述,閱讀其實是人類求知的本能。通過書籍,人類傳播思想情感也傳播經驗知識,展示思維方式也記錄所見所聞。一個文學歷史愛好者閱讀一本旁徵博引的人文社科類論著,和一個園藝愛好者閱讀一本圖文並茂的花卉種植養護類科普書籍,所獲得的愉悅感在本質上其實是相通的。

  中華民族對閱讀和學習的態度有時候是複雜的。在古代,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在近代,人們“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在當代,當消費主義和景觀文化給社會生活帶來重要影響時,人們又寄希望於通過閱讀提升社會價值觀念、民族精神信仰。當閱讀被賦予了過多附加意義時,也反而容易被動搖:假如一個苦讀者不能用滿腹經綸換來體面的工作和生活,假如一個飽讀詩書的“文化人”卻沒有體現出應有的道德水平,人們通常會質疑閱讀本身——讀書真的有用嗎?

  閱讀不是那麼複雜和沉重的一件事情。閱讀應該是愉悅的,無論這份愉悅長久存在於靈魂深處,還是短暫停留在閱讀的片刻,都值得感動。

  ***三***

  用法治的力量守護水生態文明

  隨著經濟建設步伐加快,建築用砂需求激增,砂石價格持續走高,普通的砂石資源變成了讓人眼熱的“軟黃金”。大量非法採砂船湧入長江干支流,一時間,過度開採、亂挖濫採江砂盛行。鐵鏟過處,留給河道的是千瘡百孔的傷痕。報告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必須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法治是最成熟最定型的制度形式,保護河道安全,必須重視法治,要善於運用法治的力量守護水生態文明。

  科學立法,加強制度保護,夯實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根基。在暴利的驅動下,河道非法採砂活動屢禁不止,不僅給河道及防洪安全造成威脅,也給水生態文明建設造成一定的危害。建設水生態文明,必須實現最嚴格的制度,用制度保護環境。亞里士多德曾說,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本身又應該是制訂得良好的法律。以長江非法採砂為例,行政處罰產生的震懾力遠遠不夠,違法成本過低,是非法採砂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為了維護正常的水事秩序,保證河道防洪等方面的安全,必須嚴格科學立法,通過追究河道非法採砂者刑事責任,加強制度保護,守護水生態安全。

  嚴格執法,加大打擊力度,築牢水生態文明建設防線。目前長江河道管理管理上尚缺乏銜接,在執法過程中,支流、湖泊往往成為違法採砂船躲避幹流上高壓嚴打的避風港,一些河流濫採亂挖現象依然十分突出。要達到依法、科學、有序的採砂管理目標,需要加強部門管理合作,加強日常巡查監督,嚴厲打擊違法行為,有效維護河道安全。我們要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創新執法方式,加大執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切實維護公共利益、人民權益和生態環境保護管理秩序,加強水生態文明建設。

  水生態文明是支撐經濟社會和諧發展,保障生態系統良性迴圈為主體的人水和諧文化倫理形態,是生態文明的重要部分和基礎內容。如何用法治的剛性力量守護好水生態文明,是一個亟待破解的問題。加強水生態文明建設,需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標本兼治,以法治守護水生態文明,確保人們安居樂業、國家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