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美術個性化圖片有哪些素材

  當前美術課堂教學過分強調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學習方式和學習評價的“同一性”,而忽視了美術活動的特點和學生的個性及差異。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下冊美術圖片。

  小學三年級下冊個性化美術圖片


  


  


  


 

  小學美術教學新取向:善於制定個性化學習目標

  “個性化學習”的學習目標是教師根據美術學科的特點、教材的特點、大綱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設定的不確定的彈性目標。彈性目標可分三級:基礎性目標,即每個學生都必須要達到的目標。

  美術的基本知識和技法應該得到保證,如在《鞋的聯想》一課中每個學生都要行動起來,知道什麼是聯想,並瞭解怎樣表達;提高性目標,大部分學生要達到的目標。在《鞋的聯想》一課中,大部分學生不但有畫鞋的聯想,還畫出了非常具有創意性的鞋的聯想,甚至能把有創意的聯想用各種材料做出來;發展性目標,要求部分學生達到的目標。

  在《鞋的聯想》一課中,讓學生學以致用,能根據聯想設計有個性的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實際來確定自己的個性化學習目標,在這種目標的指導下,學生人人敢動手,個個有事可幹,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都能得到增強。

  個性化學習,重視學生興趣,因而使學生有了美術學習的基本動力;重視學生差異,因而體現“因材施教”;重視學科特點,因而保持了美術自身的特色;重視個性發展,因而關注了學生的未來。“個性化學習”不僅是美術新課程改革很重要的內容,也是當前課程與教學改革創新時代的需要。

  小學美術教學新取向:善於採用個性化學習方式

  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好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增強學生繪畫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始終圍繞適合學生個性特點發展的課堂教學方式。

  例如在《橋上橋下》這一課中,為使學生感受橋只有與周圍的景物相融合的時候,橋上橋下的景物才能顯得更和諧,並突出本課重點“橋景相融”,我帶領學生進行對比觀察,通過兩座橋的對比,以及各種不同形狀的,不同季節變換的橋上橋下的景物描繪,不僅讓學生深切感受橋與景物融合之美,也拓寬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整節課學生的思維都處於活躍狀態,學生不僅感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精湛技藝,也深深地愛上了橋這一優秀建築。最後的展示作業環節,學生呈現的作品也是各具特色,充滿了創意和想象。

  “個性化學習”評價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持續發展,堅持對每個學生有不同的評價標準,關注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同學之間的相互評價。在《這是我呀》一課中,我首先組織學生自己去發現哪幅作品把自己的特徵抓得最準,並說出自己的理由;自己去發現哪幅作品覺得特徵畫得不夠明顯,給這個學生可以提出哪些中肯的建議,讓作品更完整;鼓勵學生自己來評價一下自己的作品,闡述自己認為自己畫的最滿意的地方時哪裡。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