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火鍋需要什麼食材
冬天是一個吃火鍋的好時節,那麼吃火鍋需的食材是什麼呢?下面小編給你整理了吃火鍋需的食材,一起來了解吧!
吃火鍋需的食材是什麼?
1. 多放些蔬菜。火鍋作料不僅有肉、魚及動物內臟等食物,還必須放入較多的蔬菜。
2. 適量放些豆腐。豆腐是含有石膏的一種豆製品,有清熱消火、除煩、止渴的作用。
3. 加些旱藕粉絲,旱藕粉絲除了富含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元素,還耐煮不糊,質地細膩,口感滑嫩,無異味,是粉絲中之上品。旱藕粉絲是百姓飽腹健身、延年益壽的家常菜。也是火鍋人們熱衷的食材之一,而來自廣西馬山縣的旱藕粉絲品質更好一些。
4. 可以放點生薑。生薑能調味、抗寒,火鍋內可放點不去皮的生薑,因姜皮辛涼,有散火除熱的作用。
5. 加些白蓮。火鍋內適當加入白蓮,葷素結合有助於均衡營養、健康。加入的白蓮最好不要抽棄蓮子心,因為蓮子心有清心瀉火的作用。
吃火鍋的注意事項:
一、吃完熱騰騰的火鍋,來根雪糕,體驗冰火兩重天的刺激
吃完火鍋,胃裡已經塞滿了食物,負擔沉重。這時候需要集中精力,加強胃部血液迴圈,使它能更好地混合、磨碎食物;還需要分泌大量消化液,以利後面的小腸消化。如果突然來一根雪糕,胃部血管收縮,蠕動減弱,消化液減少分泌;同時溫度下降,消化酶活性下降。這不是和自己的胃過意不去嗎?消化功能強的人還可以忍受,那些消化功能差的人根本扛不住這種刺激,結果就是消化不良、胃脹、胃痛、腹脹、腹瀉等各種不良後果,甚至三兩天都緩不過來。
除了雪糕之外,餐後的冰果盤也一樣不值得提倡。
二、一邊吃肥牛肥羊,一邊大喝冰鎮啤酒,求爽快
解釋:這種吃法和上面一樣,都會降低胃腸的消化能力。在吃肥牛肥羊的時候,這種問題更為突出。這是因為,牛羊的脂肪都屬於高度飽和的脂肪。它們在室溫下是很硬的硬塊,在體溫下也不能變成液態——只要看看羊油、牛油、黃油平常是什麼硬度就知道了。熱吃牛羊肉的時候還好,如果特意加冰鎮啤酒到胃裡,這些脂肪就可能凝固成塊。對於這些成硬塊的脂肪,人體脂肪酶和膽汁會感覺相當為難,沒法把它高效混合成均勻的乳糜狀態,消化率自然大大下降。如果本身消化功能就不夠強健,這種吃法也容易導致上述各種消化不良的結果。
一些沒有充分消化的食物成分一旦從傷損的消化道進入血液,還可能造成食物不耐受反應,引發多方面不適。
三、吃麻辣紅油火鍋,再喝大量白酒
為了追求辣得全身冒汗的刺激,很多人都喜歡吃濃辣的火鍋。但是,在北方乾燥氣候下,吃辣本身就不健康。過濃的辣味物質會造成消化道的過度充血,對於那些本來有胃炎、胃潰瘍的人更是一種傷害。也有些人吃了辣味食物之後發生腹瀉。如果此時再喝嚴重傷胃的白酒,讓可憐的胃同時面臨幾種考驗,那後果可想而之。酒精會破壞胃表面的粘液保護層,並讓胃壁蛋白質受損,產生一種類似“燙傷”的效果。有人甚至因此吃出胃出血,最後住進醫院。
為一時口腹刺激,連命都不要了,古人所說的“以身殉食”,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四、愛吃燙食,特別是厚厚一層油的燙食
人的消化道是由粘膜和肌肉等組織構成的,它們的細膩嬌嫩,更甚於我們所涮食的羊肉。人們親眼看到,紅紅的羊肉片,放進火鍋當中,瞬間就變成了褐色的熟肉。這是因為,動物體內的蛋白質在60度以上的溫度下,會發生快速的變性,也就是說,不再有原來的結構狀態和生理活性。可是,把滾燙的食物送進嘴裡,送進食道,我們身體上的粘膜和肌肉不是一樣受到高溫的炙烤嗎?它們也同樣會受到傷害而區域性變性。雖然身體消化道的修復能力驚人,但連續一個小時的炙燙嚴刑,還是會讓它們損傷嚴重,甚至留下致癌隱患。
如果吃清湯火鍋,嚴重燙傷的危險還小一點。因為薄薄的肉片會在空氣中快速降溫。但如果湯表面上有厚厚一層油,那就麻煩了。人們都知道“過橋米線”的故事,油層具有極好的保溫性,使食物的溫度很難下降,燙傷消化道的危險就會大大增加。四川火鍋用香油小料,正是為了讓高溫食物中的熱量很快擴散到油碗當中,同時通過香油的潤滑作用,縮短食物與食道接觸的時間。即便如此,燙食仍不值得提倡。
五、貪食肥美,蔬菜主食均高油
在一餐當中,本應有葷有素,有澱粉類主食。但是吃火鍋的時候,人們往往會比例失調,大量吃肉魚海鮮,蔬菜比例卻很少,主食可有可無,而且都是最後才吃,難免質地油膩。比如說,涮羊肉店中的標準主食是燒餅,特別是高脂肪的油炸燒餅。此外還供應可以涮食的綠豆麵條。麵條本來很好,但總是涮肉完成之後才放,在煮的過程中會吸飽湯中的羊油,變成一種高脂肪食品。各種蔬菜,也總是在肉快要吃完的時候才放,把湯中的肥油再卷***中。特別是吃紅油火鍋的時候,蔬菜會卷裹大量辛辣紅油。
如此,對於平日很少吃大量飽和脂肪的人來說,就容易感到胃中不堪重負。假如食量太大,蛋白質和脂肪太多,再喝些酒,還容易帶來胰腺炎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