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與哲學論文

  中西文化與哲學 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屬於文化的不同型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篇一

  中西文化與哲學 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屬於文化的不同型別。這所謂文化型別,是就文化的民族性而言的。世界各國的文化,具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就其特殊性而言,既有時代性,也有民族性。簡單概括來說,西方文化重智,東方文化惟情。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時間進入文明社會,這深深刻劃出該民族的文化特色。中國和中國文化,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能延續至今的文化。中國文化的特殊性由中國進入文明社會的那個年代所決定,也受其自始至終的延續性所影響。各個民族進入文明的時間有相同的、接近的,也有差異較大的。但各個民族文化,特別是進入文明社會後的文化卻呈現著千差萬別。

  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色,可以從與其它民族文化的比較中凸顯出來。例如從中西文化比較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兩種文化在不同方面不同領域的不同特點。

  哲學和文化是一體的,哲學的發展是文

  化發展的自覺形式,而文化發展則是哲學發展的必然歸宿與現實成果,作為人類文化的靈魂與核心的哲學,反映和支配和人類文化的走向。西方哲學這個具有嚴謹性,並且體系龐大,體現了西方人對於自然科學的直接觀點。中國哲學則追求簡易性,它與社會、人生、實踐緊密聯絡在一起,崇尚天人合一。

  首先從禮節習俗的角度來分析。由於中國人長期受儒家教育的影響,便養成了謙虛謹慎的秉性。中國式禮貌最大的特點“卑己尊人”,中國人把這看作與人交際一種美德,這也算是一種中國特色的禮貌現象。在別人讚揚我們時,我們往往會自貶一番,以表謙虛有禮。但在西方國家卻沒有這樣的文化習慣。當他們受到讚揚時,總會很高興地接受。由於中西文化差異,我們認為西方人過於自信,毫不謙虛。而當西方人聽到中國人這樣否定別人對自己的讚揚或者聽到他們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值時,會感到非常驚訝,認為中國人不誠實。

  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稱謂、道謝、恭維、致歉、打電話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的民族文化

  和習俗。比如打招呼,中國人見到熟人一般習慣詢問一些有關日常生活的問題來表示親近。而在西方文化裡,他們覺得這些屬於實質性的問題,會涉及到自己的隱私,因此經常引起誤解。

  其次再從民主與科學的的角度來看中西文化。中國人注重精神的自由,從一開始,儒家、道家的思想家們酒吧民主政治放到一個很高的思想高度去認識和看待,要求統治者愛民、親民,重視民生疾苦,孔子的“仁治”思想,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思想,都包含著“民主”思想,但又推崇君權神授,維護等級制度,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權貴的賞賜。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認為,政處於民,一切的權利只是人民授予,讓政府來行使的一種權利,所以,西方人對不能為民服務的政府,通過選票的方式可以給予否決或者改選。

  在科學方面,中國人更相信先人的經驗和權威,相信古人甚至超過相信今人,迷信權威,缺乏創新和探索精神,所以,儘管人類歷史上四大發明都是出自中國人之手,鄭

  和下西洋時,中國的造船技術是世界一流的,但幾千人的船隊七下西洋,不過為了宣示明王朝的“富有與強大”。思維的保守與守舊,缺乏創新和探險精神由此得以體現。

  而西方人注重實踐和理論,賦予探險精神,倡導理性思維,通過正規的學院式教育對科學成果進行普及和推廣,極大的促進了科學發展。

  然後從法制觀念的異同來看中西文化。在中國人心中,法律只是道德的補充,所以中國人提倡自我完善,不提倡用法律法規來約束人,對法律的重視不是很夠。在對慾望的約束方面,中國人主張用禮、道德來約束,通過先賢的教誨和學習提高自己的修養,講究克己復禮,導致了人格的缺陷,喪失了獨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認為人的原欲是不應該被壓制的,對於社會和個人的規範,主張用“法制”,通過制度來約束制約,道德則處於從屬的地位。

  最後,中西文化在為人處世方面的也有很多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中國人內斂、自省,喜歡“每日三省吾身”,為的是合於先

  王之道,把修養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導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創新和開拓進取精神。西方人更熱心於公益事業,把服務社會當成自己的職責。

  差別最大的地方則在於中西文化對於人際關係的看法。中國人看中人情方面的情誼,思考問題不會單純從一個方面去考慮,而是喜歡整體、長遠去考慮,往往使一件原本簡單的事情複雜化。相對於個人權益,中國人更看重集體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國家利益,主張控制自己的慾望,反對極端個人主義和英雄主義,往往把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國家利益聯絡在一起,賦予愛國和獻身精神,但也容易忽視個體利益,不懂得保護自己的權益,經曲求全、犧牲自我。而西方人可能相對想得比較簡單些,處理問題爽快而又效率,也有利於形成政治的社會風氣。同時他們也更重視個體利益,尤其強調個人的價值和尊嚴、個體的特徵與差異,追求人權,崇尚自由,認為如果連個體利益都無法保障,更何談集體利益,正是這樣的思想認識,最終推動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發展。

  但總的來說,西方文化相對於東方文化起步較晚,由於歷史淵源、風俗習慣、生存環境、宗教信仰等不同,導致了中西文化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是中西文化的差異不能說誰優誰劣,這是客觀形成的。它們的存在必將促使人類文化的繼續發展,在當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國家都不可能擺脫自己的傳統文化。隨著全球一體化的推進,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頻繁,探討中西文化的總體差異,目的是促進中西經濟與文化交流,謀求共同發展。

下一頁分享更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