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之最課文反思
《葵花之最》課文講了解放軍戰士為了孩子們的與願望種下葵花,即使環境惡劣,可葵花依然綻放。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文中的女兵為了祖國的和平,為了人民的安寧,勇敢地來到崑崙雪山。她們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整整一個冬天,除了脫水菜和軍用罐頭,沒有見過綠色”;她們想吃 點別的,可是“關山重重,山路迢迢”,當來自全國各地的慰問品到山的時候,已經“花生走了油,瓜子變了味兒,沙棗顛成粉末,麵粉烙的小果子像出土文 物……”;她們明知在高寒地區不能種葵花,可為了孩子們“美妙的想法”,她們種了,並“天天跑來看,鬆土施肥”,為它壘石擋風。她們為葵花喜,為葵花悲, 葵花在她們眼裡就像一個“活蹦亂跳的小生靈”那樣惹人牽掛和憐愛。戰士們愛葵花,護葵花,是她們在盡情地表達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祖國的忠誠。
結 尾處作者抒發了自己強烈的情感:這雪域高原上不向嚴寒屈服,不向狂風低頭,一往情深地看著太陽的葵花正是邊防戰士的象徵。他們默默守衛著祖國的千里防線, 承受著惡劣環境的考驗,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她們也永往直前、樂觀向上。她們是那樣的可愛,那樣的無畏,她們是盛開在崑崙雪山的青春之花,英雄之花。
篇2
“更無柳絮因風起,唯有葵花向日傾”,讀著畢淑敏的《葵花之最》不由得使我想起這樣的詩句。古人寫葵花的並不多,而寫高原上的葵花的文章更是不多見!文章 選自畢淑敏的散文集《我的故事》。課文借物喻人,借葵花謳歌了守衛在崑崙山的邊防戰士為了祖國和人民,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不屈不撓、樂觀頑強的精神。
小小的葵花在畢淑敏的筆下呼之欲出,它居世界最高,也更美。而作家畢淑敏在崑崙山11年。人與花如此相似,花就是人的寫照啊!怎樣使學生能夠理解到作者的借 物喻人呢?掩卷沉思,我又重新沉入到文章中去,用心聆聽高原上那株與眾不同的葵花。瞧“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最高的葵 花。”如果我把這個問題直接拋給學生,學生是很難回答的。看來還需要循序漸進,找到葵花與女兵的相似之處。
篇3
在上課之前,我讓學生 們蒐集了課文的相關資料,從崑崙山的環境入手。崑崙山的環境就是女兵生存的環境,也是葵花的生存環境。理清了葵花生長的三個階段後,我把重點放在了文章題 目上《葵花之最》,“最”是極限的意思,“葵花之最”就是指葵花中的極致。作者為什麼說這棵“葵花”是極致呢?它達到了什麼極致呢?這正是貫穿全文的主 線。因此,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設計了這樣一道填空題:“作者說邊防戰士們種的這棵葵花是葵花之最,那麼,它是最可愛的葵花?”帶著這道題,我和學生們隨 著畢淑敏細緻的描寫品讀了課文的字字句句。最後,當我請學生們完成這道填空題時,孩子們的答案精彩紛呈:美麗、可愛、獨特、勇敢、頑強、堅持不懈、有毅 力、偉大等等等等。這時,我又繼續追問,作家只是為了讚美這棵葵花嗎?請你接著完成這樣一道填空題:“邊防戰士是最可愛的人”。學生們的答案同樣是精彩 的!葵花就是女兵的化身,女兵從葵花看到了自己。同學們想一想:女兵和葵花有怎樣的相似點?向日葵身上的冰花越結越厚,最後凝固成一方柱形的冰晶。我不知 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同學們這是畢淑敏心中的葵花,老師相信你們每個人心中也有了一棵與眾不同的葵花,現在,你 對於“葵花之最”是怎樣理解的?由於預設的問題設計的到位,學生很快找到了花與人的相似之處,教學的效果也達到了預定的要求。
每一篇文章都會滲透作者的情感,如果把預設的問題說成是投向水中的石頭,那麼只有精心預設的問題,才會在課堂的生成中濺起一朵朵美麗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