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乓球拉弧圈球協調發力進攻技術

  弧圈肯定會帶來旋轉。而對於乒乓球來講,如何把接過來的球發出去時帶動著旋轉,這是一種技術的境界。因為旋轉球是對方的一種死角。在旋轉中的球,帶著一種無法彈起的力度,使得對方一時找不到回攻的方法。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講解,希望能幫到你。

  

  拉弧圈的發力是一種典型的動量傳遞過程,其基本原理是:由大肌肉群向小肌肉群傳遞,由較大的關節向較小的關節傳遞,由身體的右後下方向前上方傳遞,從而形成所謂的鞭打式效果。

  迎球時,從右腳蹬地向左前方發力開始,身體重心逐漸升高並順著發力方向前迎,力量由小腿、大腿、髖關節、腰、肩、肘、手腕、手指,最後作用於球拍觸球的瞬間。發力過程中要注意的具體問題我進行了總結,一是髖關節要適當前轉,就通常所說的頂髖,頂髖是轉腰的基礎;二是轉體時用腰部發力帶動揮臂,同時腰腹收緊使發力集中,單純揮動大臂帶動小臂的發力是完全錯誤的,另外大臂揮動是被動的,小臂發力是主動的;三是注意蹬地轉腰發力是同時的,否則蹬完地再轉腰,力量就沒了。以上問題是初學者易犯的錯誤,當然主要與練習者的協調性有關,我們在練習過程中要記住並加以運用才能慢慢把口頭的知識真正變成自己的技術動作。

  揮拍的路徑,是一條從右後下方到左前上方的內弧線。另外,強調前臂和手腕在即將觸球時迅速內收,手指在觸球剎那間突然抓緊球拍。直握球拍者同時注意中指頂板,以幫助發力摩擦來球。

  技術一開始就是人創造出來的。如何去破解這個技術也由人生成。因此,對於運動專案來講,一個新技術的誕生,預示著這個運動專案又邁進了一個高境界。而乒乓球是沒有定性的技術可言,因此,它的境界也是無限的。

  乒乓球直板反手的發力技術

  1、反手快點:主要針對近網球。站位近臺,擊球進左腳上步,重心左移,手臂自然彎曲,前臂伸向臺內,拍頭稍高,拍面前傾,手腕內收。球跳至最高點時,前臂和手腕發力,擊球的中上部。下旋較強時,擊球的中下部,並向前上方發力,揮臂動作較小。

  2、反手快帶:右腳稍前,手臂自然彎曲、外旋,拍面前傾,稍向後引拍。迎球時,肘關節內收,將球拍引至身體的左前方。在球的上升期,藉助腰、髖的力量,手臂向前帶球,擊球的中上部。

  3、反手快撥:左腳稍前,兩腳的間距略比肩寬拍形前傾,手腕向左上方立起,以前臂發力為主。擊球的上升期,摩擦球的中上部。主要用拇指和中指發力,食指放鬆,手腕作伸和外展動作,借來球的力量向右前方發力。

  4、反手快攻:右腳稍前,上臂和肘關節靠近身體,手腕作曲和內收,引拍至腹前偏左的位置。堝球的上升期,肘關節內收,前臂加速向右前上方發力並外旋,手腕同時配合作伸和外旋,拍面前傾,擊球的中上部。

  5、反手拉攻:右腳稍前,手腕自然下垂。引拍時,球拍在腰部帶動下向左後下方弧形轉動。膝微曲,腹稍收,身體重心略下降,擊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向上摩擦。擊球時主要用拇指和中指發力,食指放鬆。

  6、反手扣殺:右腳稍前,上臂和前臂先向左側後方引拍至肩處,拍面稍前傾,腰、髖向左轉動,然後協同腰、髖、腹的力量,在球的高點期或下降期,擊球的中上部、上臂帶動前臂同時向右前方揮動扣殺。

  打兵乓球的注意事項

  一、做好充分熱身運動

  人的肌肉和韌帶在秋季氣溫較低的情況下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黏滯性增加,關節的活動幅度減小,韌帶的伸展度降低,這就增加了秋季打乒乓球受傷的風險。因此,在打乒乓球前一定要做好熱身運動,讓肌肉進入運動狀態後再開始打乒乓球。

  二、運動注意補水

  相比炎熱的夏季,秋季涼快,打乒乓球出汗量減少。但是秋天乾燥,面板失水變多,加上打乒乓球本身排汗,秋季打乒乓球補水可不能少。打乒乓球前2個小時先喝大約500毫升白開水,提高機體的熱調節能力,給腎臟代謝充足的時間,將體液平衡和滲透壓調節到最佳狀態。打乒乓球過程中也要適量補水,防止脫水現象。打乒乓球后不宜馬上喝水,一般過了5~15分鐘才喝水,喝水時候不要一下喝太多,要慢慢喝。

  三、打乒乓球不宜太過劇烈

  由於秋季的人的關節活動幅度減小,並且柔韌性減弱,建議在秋季時候不要做太過劇烈的乒乓球搏殺。無氧運動和一些強度高的力量訓練容易引起身體不適。建議在秋季以耐力性的有氧運動為主,進行力量訓練的頻率不要太高,強度最好為中等或偏低點的強度。

  四、保證充足睡眠

  俗話說“春困秋乏”,進入秋季氣候宜人,日照時間變短,利用這一好時機儘可能保證睡眠充足不僅能恢復體力,還能增加“瘦素”的分泌,提高基礎代謝力,讓減肥更有效果。

  五、適度戶外運動

  秋季天氣涼快,空氣也好,打乒乓球時間長了,不妨考慮適度的戶外運動。比如爬山、騎自行車、跑步等。這些戶外有氧運動不僅能夠幫助你減少脂肪,還能放鬆心情,提高工作的效率。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