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兵乓球拉弧圈球協調發力
對於乒乓球來講,如何把接過來的球發出去時帶動著旋轉,這是一種技術的境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
弧圈肯定會帶來旋轉。而對於乒乓球來講,如何把接過來的球發出去時帶動著旋轉,這是一種技術的境界。因為旋轉球是對方的一種死角。在旋轉中的球,帶著一種無法彈起的力度,使得對方一時找不到回攻的方法。
弧圈球已經成為現代乒乓球運動中的最主流進攻技術,隨著其旋轉和速度的不斷融合發展,已成為幾乎所有打法運動員所必須掌握的技術。即使作為業餘乒乓球愛好者,拉弧圈球也成為一種比較穩妥和積極的處理接發球和下旋球的技術,隨著乒乓球水平的提高,很多初學者也認識到了這一重要性,有很多球友進入了弧圈熱愛者的行列。
但是,如各位朋友的體會,拉出既轉又快的弧圈球是不容易的,期間不經歷幾個月甚至到幾年的困惑,是比較難達到較高水平的。其中,關於弧圈球的發力的討論也成為核心問題,根據自己的學習體會給大家做些介紹:
拉弧圈的發力是一種典型的動量傳遞過程,其基本原理是:由大肌肉群向小肌肉群傳遞,由較大的關節向較小的關節傳遞,由身體的右後下方向前上方傳遞,從而形成所謂的鞭打式效果。
迎球時,從右腳蹬地向左前方發力開始,身體重心逐漸升高並順著發力方向前迎,力量由小腿、大腿、髖關節、腰、肩、肘、手腕、手指,最後作用於球拍觸球的瞬間。發力過程中要注意的具體問題我進行了總結,一是髖關節要適當前轉,就通常所說的頂髖,頂髖是轉腰的基礎;二是轉體時用腰部發力帶動揮臂,同時腰腹收緊使發力集中,單純揮動大臂帶動小臂的發力是完全錯誤的,另外大臂揮動是被動的,小臂發力是主動的;三是注意蹬地轉腰發力是同時的,否則蹬完地再轉腰,力量就沒了。以上問題是初學者易犯的錯誤,當然主要與練習者的協調性有關,我們在練習過程中要記住並加以運用才能慢慢把口頭的知識真正變成自己的技術動作。
揮拍的路徑,是一條從右後下方到左前上方的內弧線。另外,強調前臂和手腕在即將觸球時迅速內收,手指在觸球剎那間突然抓緊球拍。直握球拍者同時注意中指頂板,以幫助發力摩擦來球。
技術一開始就是人創造出來的。如何去破解這個技術也由人生成。因此,對於運動專案來講,一個新技術的誕生,預示著這個運動專案又邁進了一個高境界。而乒乓球是沒有定性的技術可言,因此,它的境界也是無限的。
乒乓球拉弧圈球時的發力時機與技巧:
一、用力和放鬆
用力和放鬆,本來就是一“相對”的名詞,例如要做仰臥起坐時, 前面的腹肌,絕對沒有放鬆這回事,放鬆的是其它的肌肉,特別是背後腰部的肌肉,如果腰背肌肉也一起用力, 便會造成前後角力, 增加仰臥起坐的困難.同理, 拉球收前臂的時候,手臂前面的二頭肌努力地收縮,手臂後面的三頭肌必須放鬆,對於這種放鬆,一般情況下大家都能很自然地做得很好,可是在急速的打球當中,會因緊張而做得不好,當發大力的時候,更連肩膀也會抽高,手不夠伸展,造成效率的下降.
二、發力時機
用力時機很重要,就以拉球收前臂為例,如果開始時是臂伸得比較直了,太早發大力,跟據槓桿原理,力的效率是很低的,大部分力都作用到關節上,當臂彎成90度時,收前臂的效率才最高,由於肌肉的總力量是有限的, 為了不浪費肌肉的力量,開始時,發輕力,當接近120度時***因為多了大臂的作用,90度不是最好,而且手也太不伸展了***,才爆發力量,這樣才會有最高的拉球效率.
三、協調發力
所謂協調發力,就是技巧地,有效地用力.以挺舉為例,運動員先將要舉的重物擔在肩上,用腳發力向上推,當重物有了向上的初速度後,才加上手力去舉,將這原理應用到拉球上,收前臂並不是一開始便努力去收的,開始時轉腰,利用轉腰帶動出前臂有一個向前且微微向上的初速度後,臂彎接近120度時才發力收前臂,要利用轉腰帶動出前臂的初速度,上臂是不能放鬆讓它蕩後, 否則轉腰的作用是零,這需要一個“鎖肩”的過程,上臂的力是凝而不發,也不需要向前發力,力的大小隻要不讓前臂蕩後太多便可以,當前臂已發力向上收時,大臂才放鬆順勢跟著向上,這便是所謂的“以前臂帶動上臂”,它其實只是在形容拉球后的放鬆,也暗示著“近臺”拉球時, 拉大臂的角色不及收前臂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