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七月的天山說課稿

  《七月的天山》是四年級語文下冊第4課,這篇略讀課文所描繪的景色非常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一定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了天山的美。小編在此整理了四年級語文下冊《七月的天山》說課稿,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四年級語文下冊《七月的天山》說課稿1

  【說教材】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寫景物的記敘文。記敘了作者七月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麗的自然風光。表達了作者對祖國邊陲天山風景的喜愛之情。課文先總述七月的天山是遊人最理想的地方;接著分述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異美景;最後作者抒發了對天山美景的讚美之情。

  【說預設】

  【教學要求】

  1、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美麗富饒的大好河山的感情,體會作者通過記敘遊覽天山的見聞所流露出來的熱愛祖國、熱愛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按照一定的表達順序寫景狀物的方法。

  3、體會課文精當、華麗的語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襯托等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

  1、掌握組織材料的順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襯等表現手法為講析重點,學習運用貼切、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

  2、培養熱愛祖國邊疆的情感。

  【教學難點】

  1、學習如何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材料組織得井井有條;

  2、體會並學習使用絢麗多彩的語言風格。

  【課前準備】

  1、學生藉助課前“閱讀提示”充分預習,藉助工具書正字正音和解詞,收集相關資料,初步瞭解課文的寫景狀物順序和特點。

  2、教師製作演示課件,附配樂課文朗誦。

  【課時安排】

  1~2課時。

  【說程式】

  一、用設境式教學導語引入新課

  同學們,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實奇妙無比,引人入勝,每當想到那奔騰咆哮、一瀉千里的長江黃河,那千姿百態、氣勢雄偉的三山五嶽,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國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清代詩人洪亮吉也有詩云:“地脈至此斷,天山已包天。日月何處棲,總掛青松巔。”現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發烏蘇望天山》一詩中讚道:“蒼蒼浮紫氣,天山真雄偉。陵谷分陰陽,不假皴擦美。初陽照積雪,色如胭脂水。”這些名詩人筆下的“天山”令人神往。著名作家碧野描寫天山綿亙數千裡,地域廣袤,景物豐美。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裡去看一看、遊一遊吧!

  二、出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1、讀課題,學生利用資料介紹天山,教師演示課件,小結:

  ***演示***天山:亞洲中部的大山系,橫貫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全長2500千米,寬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約5000米,最高峰托木爾峰海拔為7435·3米,峰頂白雪皚皚。天山博格達峰上的積雪終年不化,人們叫它“雪海”。在博格達峰的山腰上,有一個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約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鏡子。潔白的雪峰,翠綠的雲杉倒映湖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相傳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來到這裡,王母娘娘就在這裡設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稱“瑤池”。現在這裡已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

  2、解題,瞭解作者,明確學習任務: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寫山川景物為主要內容的遊記散文,選自於《天山景物記》,作者碧野。***簡介作者***

  “閱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學習要求──抓住景物特點,積累語言***。

  3、提出學習方法:

  三、根據“閱讀提示”速讀全文,理清全文所記敘的遊覽順序,引導理解內容

  1、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課文。

  2、引導閱讀:

  ⑴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觀察點的移動,由山外到山裡。***讓學生找出課文的脈絡句,即地點變換的句子。***“進入天山”“再往裡走”“走進天山深處”***這些句子表示空間的轉換,順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

  ⑵學生朗讀***或配樂朗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採用什麼方法寫的?***讓學生議論,然後交流***

  明確:寫了雪峰、雲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

  描繪方法:

  ①襯托,如:以藍天和雲影襯托雪峰之高大、靜美;以溪流、游魚的活躍襯托天山的寂靜。

  ②比喻,如:說白雲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開的“白蓮”。

  ⑶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明確:用“蜿蜒無盡”,寫森林之廣大。以馬蹄濺水,幾聲鳥鳴來襯它的幽靜。以林間“只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來襯它的稠密。以林外陽光燦爛和林中閃著菸頭的紅光來襯它的幽深。最後,以“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駱駝”來突出森林之富饒。

  ⑷朗讀四自然段***或放配樂朗誦***:

  自讀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學生用筆在書本上做出標記***

  學生邊交流,教師演示:

  “紅、黃、藍、白、紫,五彩繽紛”──描其色。

  “像……織綿……彩霞……長虹”──繪其豔。

  “賽八寸的瑪瑙盤”──狀其大。

  “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顯其多。

  “用不著離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誇其高。

  四、細品語言文字,小結學習內容

  1、課文主要是由外到裡,由高到低。表現方法主要運用襯托和比喻。

  2、引導學生從描寫景物形態、描繪聲音、描繪動態、描繪色彩、描繪感覺上去找比喻句、體會精妙之處。

  3、積累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4、課外閱讀《天山景物記》。

  五、拓展訓練

  1、歸納寫作特點、然後進行小練筆:

  ⑴十分講究寫景的順序,全文從總體上說,以遊蹤為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或由遠及近,或自上而下,寫出了景物的變化,顯得繁而不雜。

  ⑵抓住景物的特徵,展開細膩的描寫。作者抓住特徵,用簡練而又形象的筆觸加以描繪,使之活靈活現,躍然紙上,構成一幅幅生動、奇美的畫面。

  ⑶絢麗多彩的語言,飽含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邊疆風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運用了比喻、映襯、誇張、對偶、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把景物描繪得淋漓盡致,美不勝收。

  2、小練筆:

  練習寫景狀物作文,要求寫一段特定環境下的景色,如校園的早晨、公園的景物、節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徵,安排明確的線索,採用合理的順序和即景抒情。

  四年級語文下冊《七月的天山》說課稿2

  一、領悟教材,確定目標***說教學目標***

  《七月的天山》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一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為專題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標”關於這一組閱讀教學目標的要求是指導學生反覆誦讀、品味,激發美感,感受語言的魅力。對於精彩的語段,要熟讀成誦,積累優美的詞句。

  這篇課文講述了連綿幾千裡,橫亙塔里木盆地和準葛爾盆地之間,把廣闊的新疆分為南北兩半的天山。天山終年積雪,盛夏,戈壁灘上雖然炎暑逼人,但一進入天山,便涼爽宜人,則是另一番天地。作者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個不同的方面。一是從高到低、由遠及近,運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繪了天山的雪峰、雪水、溪流。二是描繪了天山密林幽靜的美景:茂密的森林、細碎的日影和馬蹄濺起的水聲相映成趣。三是描繪天山深處的美景:山色柔嫩、山形柔美,重點寫了五彩繽紛的野花,溪流兩岸,滿地鮮花,猶如進入春天的花園。這篇課文重點從水、樹、花三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學習這篇課文,通過對美文的誦讀,感受天山之美,受到美的薰陶,同時積累優美詞句,增加文化積澱。

  依據年段目標及本單元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的特點,對於本課的教學,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生字新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並積累優美詞句。4、領略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生活體驗和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積累優美詞句。教學難點是:從字裡行間領略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生為主體,指導學法***說教學方法***

  根據這篇課文的特點,採用“讀為基礎,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課堂上書聲琅琅,讀議結合,互動交流,真正奏響“讀”這一主旋律,切實落實《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美的情感的薰陶,使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的教育融為一體。採用多種形式的讀,激發興趣,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三、培養能力,指導學法***說學習方法***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不只是單純地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和技能,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1、課外預習為提高自學能力服務,因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四年級的學生已有獨立識字的能力,因此,本課的生字教學由學生在預習中完成。

  2、在讀中學會找重點詞句、重點段落,理清課文思路,以讀促理解。學習閱讀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對關健詞句的理解,善於啟發引導,培養學生獨立理解詞義的能力,如聯絡上下文、利用工具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義等。

  3、尊重學生的閱讀實踐,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積累和運用。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比如初讀、賞讀、品讀、美讀等。通過師生、生生互支交流,培養學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四、教學媒體,合理利用***說教學手段***

  “課標”指出要重視運用現代資訊科技,資訊科技較傳統媒體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媒體的選擇和利用,要符合語文學科的特點,用得“恰到好處”,而不是越多越好,越新越好,更不能用大量的視訊去衝擊學生的閱讀實踐和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因此,我只運用天山景物的視訊讓學生真正去領略、去體會天山景物之美,沒有過多的圖片擾亂學生的視覺。

  五、表揚激勵,享受成功***說教學評價***

  在評價方面,我努力北將正面激勵,讓學生體驗成功做為主要的方式,我採用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相結合的方式,用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富有個性化的語言讓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成果得到肯定,讓學生面向自己的老師和同學,得到認可,享受成功。這是因為教育家說過:“教育的祕訣不再於傳授已有的知識,而在於激發起潛藏在學生心靈深處的生命感和價值感”在學生成功的時候,讓他們更想成功,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慾望。

  六、優化結構,心靈對話***說教學過程***

  閱讀課的生命在於師生互動,心靈互動。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引題,課始創設美。

  用富有激情與美感的語言將學生引入一個美妙的境界,引出課題,並激勵學生就課題進行質疑。

  ***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用富有激情的語言、抑揚頓挫的聲音為學生設定一個美麗的境界,激發他們想飽覽天山美景的慾望,為學習課文內容奠定情感基礎,讓學生對所學內容充滿了興趣與猜想。***

  第二個環節是:朗讀,欣賞景之美

  第一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美。讓學生聽課文錄音,邊聽邊想: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然後觀看有關天山景物的視訊,邊看邊觀察:天山的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了最深、最美的印象?

  第二步:品讀課文,繼續欣賞美。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要求學生思考:課文描寫了天山的哪些景物?

  第三步:賞讀課文,再次體驗美。讓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並想一想:作者採用哪些方法寫出了天山的美?

  第四步:美讀課文,品味享受美。教師範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讓學生找一找描寫雪峰、雪水、溪流的句子,反覆朗讀,並從中感受景物的美麗,體會作者的情感。

  ***設定這個環節,是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能在文字中感受、欣賞天山的美景與語言文字的美感。讓學生從整篇文章入手,逐步到段、到詞、到句,由整體到區域性,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與集中思維,並訓練學生的朗讀技巧與速度,培養他們的朗讀能力與對讀書的興趣。***

  第三個環節是:交流,品味文之美。

  第一步: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完成學習卡的內容。

  討論提綱: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用“____”劃出描寫雪峰的句子。

  3、用“┈┈”劃出描寫雪水的句子。

  4、用“∽∽”劃出描寫溪流的句子。

  5、反覆朗讀這些句子,從中感受景物的美麗,體會作者的感情。

  第二步:指導學生按照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方法,自學課文第三、四自然段的內容,並創造性地完成以下任務:***1***找出描寫原始森林的詞句,從中體會景物的美麗與詞句的美妙,感悟作者的讚美之情。

  ***2***說說作者是怎樣描寫野花的?你從中休會到了野花的哪些特點?

  第三步:配樂齊讀課文,讓學生再次感受美麗的景物、美妙的文字與愉悅的心情。

  ***在這個環節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自由發言,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探究性,讓學生的思維活動起來的同時,讓他們面向全體學生或站在講臺上發言,讓他們的發言得到肯定和認可,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然後充滿自信地進行下一步的學習和研究。與此同時,讓學生嘗試自學,讓他們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實踐自己剛剛積累的學習方法,體驗學習的樂趣,讓學生獲取自信與成就感。***

  第四個環節是:積累,內化吸收美。

  第一步是指導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或詞句。

  第二步是指導學生摘抄優美的詞句。

  ***之所以設計這個環節,是想讓學生明白:天才在於勤奮,知識在於積累。淵博的知識、卓越的才能,都是在不斷的學習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第五個環節是:運用,拓展實踐美

  第一步是根據課文內容補充詞語,如*** ***的日影、*** ***的雲霞等。還可以用“像……像……像……”練習說話。

  第二步是指導學生學習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表達方式***比喻、排比、反問、想像***和自己積累的優美詞句,寫一處景物,要寫出景物的特點和自己的心情。

  ***這個環節的目的在於學以致用,讓學生用得到的知識、技能和自己獨具特色、獨一無二的想像思維完成自己的作品,在享受自己才能的同時,感受知識與技能的重要性,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堅實的興趣基礎。***

  板書我是這樣設計的:

  七月的天山

  進入天山 水 生機

  七月的天山 再往裡走 樹 幽靜

  走進天山深處 花 繁華

  ***這樣設計的層次感很強,能讓學生對文章的結構、內容一目瞭然,能讓學生知道課文敘述的順序、主要描寫的景物以及它的特點。起到了用簡短、精練的文字示範文章內容的作用,起到了引領的目的。***

↓下頁更多四年級語文下冊《七月的天山》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