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有什麼飲食習俗

  廣東人被指責什麼都敢吃,更多是由於愛吃山珍海味的緣故,這是有著深遠且特殊的地理和歷史原因的。以下便是小編為大家所帶來的廣東人的飲食習俗,希望各位會喜歡!

  廣東人的飲食習俗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廣東人既靠山又臨海,自然有著多種吃的選擇。自古以來的廣東人就是野味菜與海鮮菜的創始人,是我們極強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造就了野味和海鮮成為桌上佳餚。

  這種飲食習慣從那個時候開始,一直流傳下來,即便到了近代,也未曾有太大改變。

  說到對吃的重視程度,廣東人認第二,中國相信沒人敢認第一。我們對食物的要求十分簡單,一要好吃,二要有營養,至於吃的物件是什麼,反而沒有太多的講究。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會搬出吃啥啥啥會破壞生態會吃出病來之類的觀點加以指責,然而他們大多不知道,所謂廣東人特有的“雜食性”,卻大多來自北方,絕大部分都可以找到源頭:

  喜歡吃狗肉,據《史記》記載,是源自秦國的習慣;品嚐蜂蛹、蟬、老鼠,源自周朝的宮廷菜;飛禽走獸五臟六腑無所不吃,源自漢朝的北方;醉心於煲湯,真正發明湯羹的卻是陝西的廚神伊尹。

  甚至部分北方菜,如今看來,連廣東人都得敬畏三分。天津義和成飯店所創的滿漢全席,就有紅燒猴腦、燜鹿尾等,而搬到宮中的滿漢全席,更是集合了天底下能飛的能跑的能遊的,駝峰、猴腦、猩脣、虎腎、豹胎、犀尾、海豹……山珍海味比比皆是,簡直令人歎為觀止。

  普天之下,好吃之人無處不在,而03年的一場SARS,更是讓全國人將食譜廣泛的廣東人推到了捱罵的風口浪尖,大家都說廣東人“野蠻”、“噁心”、“沒文化”。固然,在國家明令禁止的情況下依然捕食果子狸、穿山甲等動物的行為並不值得提倡,但以此理由給廣東人的飲食習慣蓋棺定論,實在有失公允。英國人愛吃血淋淋的牛排,法國人愛吃超高膽固醇的鵝肝,日本人愛吃新鮮宰割的刺身,美國人愛吃油炸的垃圾食品,北京人愛吃飼養方法殘忍的填鴨,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飲食習慣,這是一個地區種族身份認同的主要標誌,對於不好的飲食習慣,我們願意逐步改進,但關於我們飲食習慣的肆意批評和毫無根據的攻擊,我們拒不接受。

  也許有人會反駁說,現在的北方人已經沒有這些飲食習慣了。難道,大家都因為覺得這樣吃不文明或者太噁心而改掉自己的飲食習慣?我相信事實並不是這樣的。飲食作為一門藝術、一門文化,有著其獨特的存在價值以及生存法則,並不會隨個體的喜好而迅速扭轉,改變北方飲食習慣的,歸根到底還是地理、氣候、植被乃至歷史的因素,恰好在這個程序中,廣東的飲食文化得到完好的保留和發展。因此而責難我們的文化,公平嗎?

  要改變這種想法,就要了解廣東的飲食風俗和特色。粵菜,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在中原風俗和荊楚文化的的影響,融合本地的食俗,在順德菜的基礎上,吸取潮州菜和客家菜的精華,逐漸演變和發展起來,時至今日,粵菜仍然在吸收世界各地菜系的優點和精華,不斷進步。

  粵菜講究“鮮、嫩、爽、滑”四字真言,烹飪食材的最大宗旨就是發揮食材本身的味道,一切調料都是為加強食材自身風味而服務的,這與講究調料的川菜、湘菜等菜系大相徑庭。對待即將被我們作為食物享用的動植物,最人道的方法就是讓其發揮出最佳的口味,所以,我們的食材總是選擇最新鮮的,青菜是現摘的最好吃,雞肉是現宰的雞最美味,這與是否野蠻完全沒有關係。很多人都覺得看到原材料就噁心,看不到原材料就可以隨便吃,理論上講這甚至是對食物的不尊重。

  粵菜菜譜還強調食療和滋補的作用,例如煲湯的時候,每一種動物的內臟搭配不同的中草藥,都有各自犀利的功效。廣東人幾乎每餐必湯,對於各種食物的燥、熱、寒、涼、熱、毒瞭如指掌。而“以形補形”更是廣東飲食的一個關鍵概念,吃腦補腦,吃肝補肝,吃眼睛補視力,吃睪丸壯陽,吃膀胱治尿頻,吃大腸治痔瘡。為什麼廣東人敢吃那麼多東西?因為這些東西都值得吃。

  廣東的飲食特色

  1、東江鹽焗雞

  東江鹽焗雞是東江菜餚傳統特色的一大名菜,它的特點是:皮脆、肉滑、骨香、味濃。

  2、東江釀豆腐

  東江釀豆腐源於中原時包餃子的習慣,因遷徙到嶺南無麥可包餃子,逢年過節,東江人便想出了釀豆腐的吃法。

  3、梅菜扣肉

  梅菜是惠州傳統特產,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溼不熱,被傳為“正氣”菜,而久負盛名。 這道菜的特點是:肉爛味香,吃起來鹹中略帶甜味,肥而不膩。

  4.八寶窩全鴨

  八寶窩全鴨與鹽焗雞堪稱東江菜中的“雙絕”。這款菜是用糯米、香菇、蓮子、蝦米、魷魚、肉粒、鹹蛋等各種原料作餡,填入鴨腔內,經過氽、煲、蒸的手續巧制而成,以上湯佐食,濃郁芬香,軟滑可口,尤受日本客人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