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學習小提琴
研究發現,接受過音樂訓練的孩子擁有更好的記憶能力。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加入到音樂學習當中。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教育孩子學習小提琴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培養孩子學小提琴的興趣方法
1、練琴,不要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每天的次數,情願一次一刻鐘到二十分鐘,但每天練個幾次,這樣的效果,遠超過於盯著他不停地練一二個小時。
2、多讓孩子聽各種小提琴的音像資料,增加孩子對音樂的感性認識,告訴他,有一天他也能做到,從而提高興趣。
3、把孩子自己拉的旋律錄下來,讓孩子有成就感,並自己對於自己的水平有個認識,作個評判。
4、對於孩子的錯誤要堅定,並明確地指出,要求其改正,但切不可打罵,這會讓孩子產生畏懼和逆反的心理。
5、讓孩子要看到希望,讓他知道,自己每天都有進步,只是有時候快,有時候慢,這完全取決於他自己用了多少心。
6、儘量給孩子創造演出,表演的空間。家裡來了親朋好友或是在學校幼兒園班級裡,積極主動大方地在大家面前表演;家長間互相聯絡,找個地方,讓同等級的孩子組織開次小小音樂會,互相間比一比,這都是很好的促進孩子學好小提琴的方法。
孩子學習小提琴好處
一、 入門階段須培養堅持精神
幼兒的音樂教育半途而廢者不在少數,培養孩子持之以恆的毅力比學琴本身更有意義。我們認為入門階段的啟蒙教育尤為重要。這一階段對幼小的孩子來說,受點皮肉之苦,形成一定的條件反射是有必要的,但不能當真或過火,適可而止,否則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對小提琴產生反感,那將事與願違,適得其反了。孩子在練習小提琴的枯草練習曲的過程中,由於幼兒的天性特點,注意力的短暫性,要耐心引導適當娛樂。還要嚴格訓導,我們常常會同孩子說,不是你拉不好小提琴而受罰,是因為不堅持。每當孩子不集中精神之時,我們總是鼓勵她“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
二、 隨時抓住孩子的閃光點,給於適當目標和積極的鼓勵保持良好精神狀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要隨時肯定幼兒每日、每階段的進步,努力尋找孩子的閃光點。切不可只把學琴作為一種單純的技能訓練,不然,幼兒演奏技能的提高與成人對他的期望之間的距離,永遠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常此以往,會在幼兒心理上蒙上陰影,對他的自尊心、自信心都將造成極大的傷害,得不償失。小孩在練習小提琴時家長要分階段給於一定的目標,最好是激發孩子學琴興趣。實踐證明,孩子的精神狀態的好壞,決定了每天練琴的質量和效率。
三、 培養自習自研能力提高成功感和學習興趣
小提琴被稱為“樂器之後”是表現力非常豐富的絃樂器。引導孩子一定程度地去研究和感知小提琴本身,以及以幼兒的視角理解樂理知識,鼓勵和引導孩子研究自身喜歡的樂曲,每天練琴時,都以欣賞的態度,儘管孩子的琴技還較幼嫩,但還因該由衷地去欣賞從孩子手上流出的稚幻的音樂。自孩子學琴,我們創造一些音樂環境,如聽看交響樂和有關小提琴的音樂碟片,潛移默化之中薰陶孩子,增加音樂感覺,在音樂的節奏和旋律中提升學習興趣。
四、 開發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啟迪思維
幼兒初學琴更多是靠模仿和感覺,而不是靠思維領悟,這是由於他們有限的理解力決定的,教師、家長、幼兒之間不斷的資訊交流與反饋,可以增強幼兒的語言理解力,並把一些無意識的模仿行為變成有意識的思維過程。另外,人們常說:心靈手巧、手巧心靈。心速的快慢是一個人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一個人的反應的靈敏度與思維的流暢性,對一個人的生活、學習的效率與質量都有影響。孩子學習小提琴後,做事的效率變高了,自信心增強了,正象日本兒童小提琴倡導者鈴木先生所希望的:兒童如果經過了最難的樂器一小提琴的訓練,會成為一個很有毅力的人。在認知心理學上稱之門檻效應,即俗語所講:是非經過不知難。再有,練琴中控制運弓的強弱與連貫,尋找一種和諧的音色和旋律的美,從而不斷校正自我的行為,協調手腦,使其更具適應性。
孩子學習小提琴的七大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一:手、耳條件好
想讓寶寶學小提琴,首先要他喜歡而不是父母喜歡。可以通過一些跡象得知寶寶是不是喜歡聽音樂、唱歌,是不是喜歡聽絃樂,如果是,這孩子就有了學習的基礎。
接著要看看孩子的自身條件:小提琴全靠左手的四個指頭來按音符,如果寶寶的小指頭短,學起來就會比較吃力;手指過胖也會影響長遠發展;而分辨音準和音色,要靠孩子“耳聰”。另外,樂感、節奏感、兩手的靈活性,以及良好的記憶力都是很重要的基本條件。
注意事項二:學琴的恰當時段
5~6歲是寶寶學習小提琴的最佳時機,因為,這時孩子的骨骼有了比較好的發育,也具備了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和老師有比較好的交流,學起來比3~4歲的寶寶要容易得多。
不過,父母可以藉助欣賞音樂、唱歌、跳舞、接觸一些簡單的樂理知識等方式,培養5歲前的寶寶對音樂的興趣,這對孩子日後學小提琴有很大的幫助。
注意事項三:學小提琴難在哪兒
左右手動作不對稱拉小提琴,左右手各有各的動作:左手按弦、將琴持平,右手運弓;琴頭得與眼睛等高,手心需要轉向左邊——這可不是我們平時常做的動作,寶寶練起來會感到比較吃力。
音準不好找鋼琴等鍵盤音樂的基準音一目瞭然,而小提琴的音準則完全靠演奏者靈敏的耳朵和手指的感覺。在初學階段,往往像“拉鋸”似的,不容易提起寶寶的興趣。因此,父母不妨讓孩子練練鍵盤樂器,使其耳朵保持對音樂的敏感。
注意事項四:集體課還是個別課
單獨請個老師教寶寶,還是讓他和幾個小朋友同上集體課?有些家長拿不定主意。其實各有利弊:一對一的方式很有針對性,能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利用時間;但因為是獨自學習,孩子有可能會覺得枯燥。小型集體課氣氛比較好,孩子們在一起邊玩邊學,容易產生興趣、相互激勵;但由於孩子們的接受能力不一樣,有的老師會採用大家都能接受的進度,對於學得快的孩子,可能會覺得“吃不飽”。而在學費上,個別課相對會高一些。因此,父母可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和自己的經濟能力,選擇相應的學習方式。
注意事項五:時間保證
告訴孩子,練琴如同吃飯睡覺,是每天必須做的事。每次練習時間不少於40分鐘,中間休息幾分鐘,以便孩子喝水、上廁所,而在拉琴的時候則專心致志、不可中斷。這也是鍛鍊孩子自控能力的好機會,能有效延長其注意力集中的時間。
注意事項六:學會配合
很多時候,寶寶練琴出錯是因為沒太用心,只是機械地兩手活動。這時父母要提醒孩子,拉琴不僅要注意左右手手形、指法、運弓方法的正確、規範,同時要識別音高、區別音準、計算節拍、感受節奏的強弱……教寶寶手到、眼到、耳到、心到,才會效果好。
注意事項七:欲速則不達
聽孩子流暢地拉出一段完整的曲子,是每位父母的心願,但這個“流暢”要從“慢”起步,把每個音符、每個小節拉對拉準,指法、弓法不錯位,就像走路,每一步都要留下一個紮實的腳印,這才可為拉好完整的曲子掃除障礙。因此,父母先別心急,引導孩子踏踏實實,一點點地“拿下”,這樣才有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拉出完整和比較完美的音樂。而寶寶的耐性和信心,也在此過程中得到了磨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