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模式研究

  企業文化模式是一個企業或一個組織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以價值為核心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研究企業文化模式。

  :企業文化的基本模式

  1協同型 以友好協作為主體,創作企業非常友好的工作環境,強調組織凝聚力和團隊士氣,重視關心客戶和員工鼓勵團隊合作、參與和諧,是一種人性化的基本模式。以人為中心是企業文化的理論基礎,企業文化特別強調人的價值觀念在企業中的重要地位。世界上優秀企業幾乎無一另外地把“尊重每一個人”作為其管理工作的出發點。

  2活力型 企業內部有充滿活力的、有創造性的工作環境員工勇於爭先、創新和承擔風險,鼓勵個體的主動性和自主權,這樣的文化模式較為創新。這類企業文化倡導冒險精神、創新意識,推崇有主見、敢作為的人,積極鼓勵內部競爭。這類企業文化多產生於風險大而收效快的企業。這類企業不僅鼓勵內部競爭,企業本身也敢於冒風險,鼓勵冒險同時也要求有堅強的意志,準備承受失敗的風險。

  3層級型 企業內部有著非常正式的、有層次的工作環境,各級員工的工作行為活動都有章可循,關注的長期目標是企業執行穩定性和有效性,基本屬於一些大型集體化企業。企業會注重企業戰略發展,追求創新,追求未來,而不是盯著短期利益,企業內部人際關係較融洽,較少激烈競爭現象。這類企業提倡冷靜、客觀的分析,慎重從事,要有長期艱苦奮鬥的精神,因而重視資歷,重視專家,企業中的主管及上級部門居於重要地位。這類企業由於目標長遠,所以應變能力較弱,對短期問題不起作用。

  4市場型 企業內部有一個競爭性十足的工作環境,關心聲譽和成功,關注富於競爭性的活動和對可度量目標的實現,適宜於隨時參加與競爭的企業公司。這類企業文化對外倡導切實負責的工作態度,追求標準化、程式化,要求積極主動發現客戶需要並迅速作出反應。對內提倡以人為本的親密感、集體精神,重視組織、團體間的相互配合與協調。這類企業文化多產生於風險低而收效快的企業之中,此類企業文化對環境變化的適宜力較低,受市場變化的衝擊和影響較大。

  :企業文化模式選擇建議

  不同的企業在不同的階段建立的企業文化模式是不盡相同的,那麼對於文化模式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問題,企業在選擇文化模式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初創期的企業文化模式

  對於處於初創期的企業,在選擇保守型文化模式時,關鍵是要提高其執行力。首先是執行理念的塑造,需要高層領導以身作則,成為執行文化的傳揚者和推行者,並具有文化組織變革的勇氣和決心。其次是業績與激勵的有效結合。除了運用獎金、股權等物質激勵手段外,還要注意運用精神激勵的手段。再次是團隊精神的塑造。由於處於創業期的企業業務模式不成熟,部門定位不清晰,導致各部門之間互相推諉責任,喪失團隊精神。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就需要加強企業的規範化管理,把管理的“形”與文化的“神”結合起來。

  2 成長期的企業文化模式

  對於處於成長期的企業,在選擇穩妥型文化模式時,最重要的是在穩中求進,不斷創新,而不能固步自封。要建立一個全員創新、追求卓越的制度體系。通過創新,企業可以提高產品的質量,使產品功能更好地滿足使用者需要,從而改善現有的市場環境。創新也可以使企業加速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的應用,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最終達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的。

  3 成熟期的企業文化模式

  對於處於成熟期的企業,在選擇競爭型文化模式時,關鍵是要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企業不僅要在本土與本國企業競爭,還要走向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企業真正的競爭優勢在於快速開發適銷對路的新產品,靈活把握稍縱即逝的市場機會,只有通過構建學習型組織,提高組織的知識水平,才能提升企業的核心能力。

  4 衰退期的企業文化模式

  對於衰退期的企業,在選擇風險型的企業文化模式時,關鍵是要在企業建立一套先進的危機預警系統,讓企業整體文化引導企業能夠及時地根據形勢的變化做出最快最好的決定。在此階段,企業要建立預警系統和快速反應機制,敏感地預測和感知競爭對手、客戶、供應商及政策法規等造成的外部環境的變化,妥善處理各種不測事件,減少重大突發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

  險型企業文化就是要使得企業在面臨危機時能夠轉危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