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模式研究論文

  文化作為一個涵括社會及人類總體行為的綜合命題 ,不僅存在於學術研究領域 ,而且也是人們尋求政治改革和經濟發展方略的重要依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企業文化模式選擇策略研究 》

  [摘要] 本文通過建立矩陣模型分析了我國企業目前已經建立的四種企業文化基本模式,並結合企業生命週期理論,指出企業在發展各階段選擇企業文化模式的策略。

  [關鍵詞] 企業文化文化模式發展階段

  構建健康有效的企業文化模式,對於加快企業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能起到促進和推動作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企業文化的涵義及基本模式

  企業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所形成的併為全體成員遵循的共同意識、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為規範和準則的總和,是一個企業或一個組織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以價值為核心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

  上世紀80年代初,隨著日本經濟的崛起和美國經濟的相對停滯,人們注意到了文化差異對企業管理的影響,進而發現了社會文化與組織管理的融合――企業文化。它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企業領導人用其在企業創業階段形成的價值觀和經營理念教育新成員,並在此過程中將全體員工的價值認同和行為方式進行整合成統一的價值體系和行為準則,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動企業的長期發展。企業文化形成於企業的內外環境之中,既是對生產經營活動的客觀反映,又能動地作用於企業的生產實踐。企業文化雖然是企業“主觀能動性”的結果,但因國家、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使得不同國家的企業、同一個國家的不同企業、甚至同一個國家同類型企業,都不可能有同一個模式。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企業內部生產要素和外部生存條件的變化,企業文化的模式和內涵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

  二、企業文化模式矩陣分析

  1.企業實力與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關係

  在現階段,很多企業經營者在實力不斷壯大後已經對公司文化的建設加以重視,而剛剛起步的小企業一般都忽視了文化的建設,所以實力強與弱是制約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反過來看,很多小企業同樣因為忽視文化建設而最終難以進一步做大做強。但是,因為企業實力是一個難以衡量的概念,因而,為了研究方便,我們用企業的競爭能力來量化企業的實力。企業的競爭力表現為戰略策劃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技術研發能力、生產製造能力、市場營銷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等方面。其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是一種能將各種競爭能力要素進行整合的能力,即企業的核心能力。

  2.企業的前瞻力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影響

  選擇企業的前瞻力作為研究的另一個變數,是因為著眼於未來,發現規律並按規律辦事,公司才會具有生命力。反之,不考慮未來,只看重眼前利益的企業,則會對變化莫測的市場環境難以把握,所以,掌握未來才會掌握今天,掌握未來才會決定今天和未來的命運,才會擁有未來。當然,這個未來並非終點,而是是公司某一發展階段的過程目標而已。

  3.模型建立

  經過上面的分析,依據企業現階段在行業中所處的位置***即企業實力***和企業的預期能力***即前瞻力***兩個變數來建立二維矩陣,如圖所示:

  4.模型分析

  我們按照矩陣所示四象限把企業文化的模式劃分為四種類型,即保守型、穩妥型、競爭型、風險型。

  保護型文化模式是企業實力比較弱,同時對未來的預期能力不強的情況下產生的文化模式。推崇保守型文化模式的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優先保證其管理制度不受新的、多餘理念的挑戰。它重視已有管理規範的程式化,習慣一切照章辦事,不思創新,對如何隨環境變化創企業新路缺乏動力。

  穩妥型文化模式較多的關注企業的發展,多有戒備的心理和守業的心態,一切求穩漸進。由於他們行動遲緩而往往失去經營的良機。

  競爭型文化模式更關注企業目前的發展,企業對未來的關注稍遜於對當前企業實力壯大的關注,其管理制度較為開放,倡導開放意識、誠信意識、公平意識、規則意識、效率意識等一系列嶄新觀念,對新的管理理念採取不斷吸收的態度,全方位引進競爭機制,不僅重視同其他企業的競爭,也重視企業內部部門之間和個人之間的競爭,善於通過各種競爭去解決問題、提高企業效率,切實體現以效益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經營理念,

  風險型文化模式所關注的不只是企業眼前的利益,而是更關心企業的未來,他們為未來發展的拚搏精神和投資意識都是不同凡響的。因為企業發展到鼎盛時期,憂患意識就更強,只有積蓄最大的力量,才能保持自己的優勢。由於風險型存在著成功和失敗兩種可能,能夠減少風險,戰勝風險,往往會取得比其他企業更大的回報。

  三、企業發展各階段文化模式的選擇

  企業在生命週期的每一個階段都會表現出其鮮明的特徵和行為方式,這就要求企業在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要建立與之相匹配的企業文化模式,使企業的生命得以延續。

  1.企業生命週期各階段對應文化模式

  ***1***初創期――保守型文化模式。企業在初創期,因為還沒有知名度,無論是在規模還是在發展速度等方面都不具有競爭優勢,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在業內競爭,企業不但不能夠贏得利潤,而且很有可能虧損。此時,企業求生存是其基本的目標,那麼圍繞企業目標建立起來的就是保守型的文化模式。它的實力弱小,而且根本無暇顧及將來的事情,大多數時間考慮的是能夠暫時的獲得利潤,逐漸的積聚資金,以便進一步發展。

  ***2***成長期――穩妥型文化模式。企業進入成長期,知名度逐漸擴大,各方面的優勢也在隨著企業的不斷髮展壯大而突顯,企業開始盈利,並且利潤呈上升趨勢,此時,企業的目標就是要發展,所以迎合企業當時的特點就應用而生了穩妥型的文化模式。因為,發展期對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如果它的文化不能夠支撐它穩步進入成熟期,那麼它很可能在這個階段就會夭折,或者因為失去很多有利的機會而不能發展壯大,因此,企業的領導者會慎重的採取各種策略,它的整個制度文化的建設的都具有穩妥的特點,在穩中求發展。

  ***3***成熟期――競爭型文化模式。企業進入成熟期,具有了一定的規模和相當的實力,整個操作流程都在規範化,利潤達到最高點,並持續盈利,此時,企業開始在行業中躍躍欲試,他的一切行為都具有競爭性,不斷的採取行動與行業的領導者群體較量,因為成熟期是企業發展的黃金期,此時,企業雖然也很關心未來的發展,但是,他更注重的是企業實力的增長,更希望自己晉級領導者行列。此時,企業文化從內到外都強調競爭,不僅重視跟競爭者的市場競爭,而且,還在企業內部通過各種方式激勵自己的員工競爭以提高效率,全方位的引進競爭機制。

  ***4***衰退期――風險型文化模式。企業進入衰退期,因為管理者在成熟階段做出了一系列正確的決斷,企業在規模和實力上仍然是屈指可數的,但是,成本消耗在這個時候也是逐漸的增加,最終導致了利潤的下滑,企業的經營者不得不考慮如何延遲衰落或者破產,不斷的調整策略以適應更加激烈的競爭,同時,對未來的預期意識增強,如果經營不善,隨時準備轉產,此時企業的經營目標就是要再生,在這種形勢下誕生的企業文化就是風險型的企業文化,它具有絕對的超前意識和憂患意識。

  四、對文化模式選擇的幾點建議

  不同的企業在不同的階段建立的企業文化模式是不盡相同的,那麼對於文化模式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問題,企業在選擇文化模式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對於處於初創期的企業,在選擇保守型文化模式時,關鍵是要提高其執行力。首先是執行理念的塑造,需要高層領導以身作則,成為執行文化的傳揚者和推行者,並具有文化組織變革的勇氣和決心。其次是業績與激勵的有效結合。除了運用獎金、股權等物質激勵手段外,還要注意運用精神激勵的手段。再次是團隊精神的塑造。由於處於創業期的企業業務模式不成熟,部門定位不清晰,導致各部門之間互相推諉責任,喪失團隊精神。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就需要加強企業的規範化管理,把管理的“形”與文化的“神”結合起來。

  第二,對於處於成長期的企業,在選擇穩妥型文化模式時,最重要的是在穩中求進,不斷創新,而不能固步自封。要建立一個全員創新、追求卓越的制度體系。通過創新,企業可以提高產品的質量,使產品功能更好地滿足使用者需要,從而改善現有的市場環境。創新也可以使企業加速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的應用,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最終達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的。

  第三,對於處於成熟期的企業,在選擇競爭型文化模式時,關鍵是要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企業不僅要在本土與本國企業競爭,還要走向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企業真正的競爭優勢在於快速開發適銷對路的新產品,靈活把握稍縱即逝的市場機會,只有通過構建學習型組織,提高組織的知識水平,才能提升企業的核心能力。

  第四,對於衰退期的企業,在選擇風險型的企業文化模式時,關鍵是要在企業建立一套先進的危機預警系統,讓企業整體文化引導企業能夠及時地根據形勢的變化作出最快最好的決定。在此階段,企業要建立預警系統和快速反應機制,敏感地預測和感知競爭對手、客戶、供應商及政策法規等造成的外部環境的變化,妥善處理各種不測事件,減少重大突發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這種風險型企業文化就是要使得企業在面臨危機時能夠轉危為機。

  篇二

  《 企業文化進課堂的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

  摘要:文章分析了企業文化的內涵,明確企業文化進課堂的路徑,開展了校企文化要素融合的研究與教學實踐,探索了企業文化進課堂的教學模式,積累了工學結合的教學改革的經驗。

  關鍵詞:企業文化;學校文化;文化融合;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24-000-01

  一、引言

  為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踐行企業文化進課堂的指示精神,北京市實驗技工學校汽車專業創新團隊確立了以“企業文化進課堂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為研究載體,來開展專業建設,提高團隊成員的素質建設。該課題由校企文化融合研究、企業文化進課堂的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企業文化進課堂的課程體系的建設與實踐和企業文化進課堂的教材開發研究四個部分構成。其中,企業文化進課堂的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作為整個課題研究的核心組成部分,是課題研究的重點。融入企業文化要素,以企業生產規範和流程為依據,按一定規律開展的教學活動,是企業文化進課堂研究成果的內化形式和具體表現。

  二、企業文化的概念

  所謂的企業文化即通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在企業中漸漸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一致認同、遵守且帶有企業自身特色的價值理念、營銷準則、經營風氣、企業精神、道德規範、發展目標的整合。它分為企業的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形態。營銷理念、運管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安全防範意識、質量監督意識及用人要求等多種企業要素共同構成了現代企業文化的要素。

  三、構建思路

  企業文化進課堂學校文化與企業文化教學活動中的相互融合,是“工學交替,校企合作”辦學方向的具體體現。企業文化進課堂要從校企文化要素的細節處著手把融合工作做好,詳細涵蓋企業和學校的生產與實訓兩個層面的眾多方面的交融。結合現代企業的管理和生產標準,進而實現理念超前、教學規範、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基於工作過程教學的一種活動模式。

  四、建設內容

  企業文化進課堂就學校而言是一場深刻的改革,即在學校文化建設過程中實現教學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多層次全方位的整合交融,涵蓋理念、環境、管理、制度、行為、精神等各方面。企業文化進課堂的建設內容涵蓋以下幾個層面:

  1.做好實訓車間合理佈局的建設:對現代大企業的車間建設標準進行借鑑和參考,構建理念超前、佈局完善,將實訓車間打造為既具企業生產功能,又兼備教學功能。

  2.實現實訓環境氛圍的建設:即把就是將真實的企業的實踐環境根植於實訓基地內,並把裝置佈局、環境氛圍及環境衛生納入到建設之中。

  在借鑑吸收現代大企業的佈局的基礎上,裝置佈局應堅持生產過程這一主線並結合生產活動的獨立單元而做到合理佈局。明確裝置、設施的具體定位,在報實訓中心審批後方可變更位置。

  對各種的影響環境因素的協調與佈局共同構成了環境氛圍佈置,譬如地面安全線、懸掛於牆上制度、宣傳語、鐘錶等。

  環境衛生對安全發揮重要作用。但實訓基地一旦組織實訓活動就會出現人員眾多且流動性很大,帶來汙染環境,加大了保持衛生的難度。故需研讀企業經驗,優化處理方案,推進衛生工作標準化制度的形成,保持環境衛生地良好。現在,可以做到隨時檢查衛生都達標標準。

  3.實訓教學建設

  職業教育模式向產學合作、工學結合教育模式進行轉變的關鍵,新的要求即呈現於高職院校面前。

  ①針對培養目標而言,其導向可表現為企業崗位***群***對職業素質、能力、技能的要求,故在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予以強調的同事更應在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給與注重,也就是說核心能力的培養應當重視,強調安全、環保及質量等意識、加大對工作的計劃與協調能力還有彙報溝通能力的培養。

  ②就教學模式而言,藉助對企業化工作的模式和標準的參考與借鑑,力爭使授課模式實現標準化的順利構建。標準授課按步驟可具體包括:列隊點名冊,檢查著裝,下達任務,分列崗位,具體職責,進行安全預想及實訓教學。教學模式宜運用理實一體化,在教學過程所體現出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更應給與重視。

  ③針對教學的內容,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應與以重視,特別是其內容的一致性和先進性,基於工作過程中把理論指導結合的實訓教學更應予以重視。

  ④針對學習方法,在注重結合工學的同時將理實一體化的學習方式充分運用,把一體化滲透到理論學習過程與實訓過程中,並結合分工組的討論式方法,重視教學實效。

  ⑤就考核評估來說,應結合校內考核與企業實踐考核的標準並加以重視,在校內評價與社會評價所體現出的一致性方面加以側重,⑥針對專業教師的需求中,雙師結構成為重點,將行業企業一線的多名技師委聘為實訓教師,實現80%以上的比例。

  在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上加大對“雙證”融通的重視力度。

  4.做好裝置管理方面建設的完善

  在對裝置的管理中,企業化方式應得到採用並推廣,針對裝置形成各種制度,具體表現為使用交接制度、核檢維護制度、報修制度、維修建檔等,進而為實訓教學的有序展開提供有力保障。

  5.完善實訓中物品管理的建設

  針對實訓物品的購置、領用及發放更應做好管理建設,特別是工具、儀器和材料等物品。在對其進行管理的方式上宜借鑑並吸收企業化的運作,力爭做到採購、驗貨、入庫、出庫等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6.建設並完善規章制度

  制度建設是工作的先導與保障。我們應完善實訓車間安全防火制度、實訓室使用管理規定、材料申報領用制度、實訓物品出入庫制度等多項規章制度。

  構建標準化管理制度,結合一系列標準化工作表單的制定而推行標準化管理,在工作中力爭實現有計劃,有記錄,有反饋,有評價的全面進行。

  標準化管理制度的構建,在對崗位職責、標準進行明確了同時,也對工作程序予以明確,進而實現了工作可控性和質量的大幅提升。

  五、建設成效

  企業標準進課堂是在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融入企業精神、企業規範等企業文化要素。企業文化進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學生們不僅工裝穿戴整潔規範,而且個個精神煥發。站隊、佈置任務、講解工藝、安全教育、技能訓練、考核評比、環境保護,構成的生產式教學過程,一環緊扣一環,緊張而有序。整潔的環境,標準化的教學程式,規範的教學管理,基於工作過程的生產訓練,不僅提高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理解水平和技能訓練水平,更重要提高了學生的安全意識、環保意識、質量意識和環保意識,養成了良好的工作習慣和工作規範,促進良好職業素質的養成。

  六、結論

  企業文化進課堂推進了工學結合的辦學理念,是職業技術教育屬性的本質迴歸,此種教學模式可極大地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然而,企業文化進課堂是一場深刻的改革,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阻力,只有堅持努力,才能取得改革的進步。

  篇三

  《 連鎖經營模式中的企業文化問題研究 》

  摘要:連鎖經營是經濟全球化語境下的現代企業制度創新的選擇之一,其理念和模式的聯動性和綜合性都極大地推動了現代企業突破瓶頸、塑造品牌、搶佔分眾市場、謀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而在現代管理進入人文、藝術化管理層面的背景下,企業文化作為一種價值理念已經越來越深入且有效地推動了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創新之中,優質的企業文化往往正向激勵著企業管理不斷地走向細節化、專業化和人性化。

  關鍵詞:連鎖經營;企業文化;創新體制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23X***2012***07-0073-03

  一、連鎖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播種連鎖經營模式

  連鎖企業文化就是形成於或者是植入連鎖企業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文化在連鎖經營中的一種變式的價值系統,可以說是企業在長期的連鎖經營中形成的、且長期被連鎖企業的員工所普遍接受和遵循的具有該連鎖企業特色的價值觀念、思維模式、行為規範和團隊意識,還包括微觀意義上的經營作風、經營準則、道德規範、企業精神、發展目標等。

  “基於其從屬於企業文化的緣故,連鎖企業文化往往具有一般企業文化的通行功能,如凝聚力、導向性、激勵及協調作用和環境塑造功能。”[1]然而,基於其連鎖經營模式的特殊形式,連鎖企業文化在原有的功能基礎上又表現出了獨特的內涵。首先,內外兼修的凝聚力。企業文化的凝聚功能往往是內向的,是對企業內部全體員工提供一個共同的價值觀和信念信仰以供維繫和共識的形成。其次,巨集觀、微觀立場的導向作用。企業文化的導向性就是給員工提供一個追求目標、為之奮鬥的對鏡,讓員工知道什麼是企業想要的、什麼是自己該做的。最後,求同存異的環境塑造意識。同樣,連鎖企業都涉及一個大環境和小環境的問題,大環境是核心企業和整個集團系統所要面臨的經濟社會環境和自身的形象設計,而小環境則是每一個連鎖企業要面對的區域性的經濟環境,包括供應、物流、法律政策、區域經濟環境等等。“連鎖企業文化要在順應環境和塑造形象上注意價值理念設計的求同存異,既體現集團企業的整體觀念,又尊重連鎖企業的具體形象設計。”[2]

  二、連鎖經營模式企業文化的問題研究

  ***一***形式連鎖而非內涵連鎖

  形式主義傾向是企業文化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即對企業文化理解較為膚淺,把企業文化理解為一些表面化的、有形的東西,忽略企業精神的構築和宣傳。這一點在連鎖經營模式中更容易被放大。各個連鎖企業之間往往獨立成店,各自為戰,要想塑造一脈相承、一衣帶水的企業文化鏈條是不容易的,因此連鎖企業往往對“連鎖文化”粗略地理解為相同的店面標識、服裝等視覺化的要素。這就是典型的形式連鎖。連鎖企業對核心企業的精神核心、品牌策略從表層去理解,從而錯失了真正的連鎖內涵,使得各個連鎖企業僅僅是“形式接觸”而非真正意義上的連鎖。

  ***二***連鎖文化脫離連鎖經營

  “連鎖企業文化從屬於企業文化體系,但是它是對連鎖經營管理行為上的一種反映,是一種價值理念,是一種意識。”[3]構建連鎖企業文化旨在期待它能夠對連鎖經營模式起到助推作用。然而連鎖企業文化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形態,始終更接近於制度層面和物質層面而遠離精神層面,因而它絕不能脫離連鎖經營模式的實踐。而很多連鎖企業的企業文化看起來與“連鎖”無關,並沒有融入到連鎖企業獨特的內部控制機制、激勵機制、品牌經營策略等經營管理之中。

  ***三***缺乏獨立個性和創新性

  由於大多數連鎖企業都是購買核心企業的連鎖經營權,因而對核心企業的企業文化往往是隻管照搬,缺乏靈活掌握和個性化思考,因此也很難有意識地去探索核心企業文化在連鎖過程中對各個具體連鎖環節所面臨的特殊環境和經營任務的結合、考慮和順應。因此就呈現出連鎖企業文化如複製貼上般千篇一律,毫無獨立個性和創新氣質。從整個連鎖集團企業來看,連鎖經營模式完全淪為低水平復制,單純的物理增加,從搶佔市場的角度講毫無意義。

  ***四***連鎖企業文化存在“斷鏈”傾向

  所謂斷鏈,就是缺乏全體員工的認同和支援,而其影響力凝聚力只限於核心企業的員工,這就無法發揮連鎖經營模式的傳播、輻射作用。很多剛剛加盟的連鎖企業,缺乏對企業文化的消化理解,而體制上又缺乏有效的對接機制,而本店的企業文化往往都是店長階層臨時倉促而為,無視本店員工的條件和需求,自然難以獲得員工的支援,因此成為了脫離鏈條的無生命體,低效而短命。

  三、連鎖經營模式中企業文化創新路徑研究

  ***一***科學定位連鎖企業文化的創新方向

  連鎖企業文化該如何定位?是簡單複製還是個性創造?這種定位上的科學性探討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說當前我國連鎖企業文化的主要問題癥結就在於這種定位上的迷失。連鎖肯定要複製,但是簡單的複製照搬必定不是連鎖經營設計與實施的初衷。而缺乏整體規劃、各自為政的連鎖企業文化構築又會造成核心企業的弱化,最終會肢解品牌經營。因此就要科學地定位連鎖企業文化的創新方向,那就是“連鎖複製,創新經營”。

  將“連鎖”僅在概念上全盤複製過來,即對核心企業的核心價值理念和精神氣質以概念的形式存入連鎖企業的整體佈局之中,但在具體的經營模式中,在這一概念的統領下儘可能地創新方式,包括具體的管理目標、經營計劃設計、營銷策略、控制方案等等,都要儘可能地體現出連鎖企業的特色。“以KFC為例,如一家連鎖店開在學校附近,則在繼承KFC核心的企業文化如‘餐廳經理第一’的一線服務理念的同時,要考慮到學生這一特殊的消費群體,因此要在一線服務理念體系中融入親切、健康的學生服務理念,服務態度柔和、食品講求營養健康等。”[4]可以說,“連鎖複製,創新經營”是對連鎖企業文化的一種既科學又靈活的創新態度定位。

  ***二***構築“大同小異”的連鎖企業文化認同機制

  企業文化的落腳點是人,是企業員工,而企業文化要想真正助推企業的正向發展就要獲得全體員工的認同。對於連鎖經營企業來說,員工存在著小團體的天然阻隔,對於連鎖企業來說,員工既要為本店奮鬥,還要意識到本店在整個連鎖鏈條上的位置,因此又要時刻關注核心企業乃至整個連鎖集團企業的整體發展規劃。而針對這種員工客觀存在的二元認同機制來看,如果處理不當就容易形成小團體利益與整體利益的衝突,從而形成微觀與巨集觀文化的不一致。

  因而從核心企業的企業文化領導者來說,就有必要針對這一現象構築一個“大同小異”的文化認同機制,也就是專門針對連鎖企業員工設計的一種既統一又靈活的企業文化系統,也就是在應對整個連鎖集團企業的具有普世意義的價值觀,同時還在設計上展現出包容性,對連鎖企業在經營中形成的獨特的企業微文化採取儘可能的寬容、接納態度。再以KFC為例,為了讓更多的連鎖企業中的員工認同“餐廳經理第一”的服務理念,可以為這個理念充實更多的細則,如鼓勵各個店面良性競爭,鼓勵他們創造有助於“一線服務”的創新方式,對創新典型予以獎勵等等。這些都從不同側面展現出了“大同小異”的連鎖企業文化的相容幷包和寬容悅納。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