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寶寶創造力的辦法有哪些

  創造力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每個爸爸媽媽都希望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能夠找到可以切實激發他們創造力的方法。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激發寶寶創造力的辦法,一起來看看吧。

  激發寶寶創造力的辦法

  1.讓寶寶的反應決定活動

  在跟孩子進行互動玩耍的時候,讓寶寶的反應決定活動是提高寶寶的創造力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

  如果在和寶寶玩耍的時候,寶寶能夠衝著你咕咕、咯咯地笑,那麼就證明寶寶很開心。當寶寶開心的時候等於說他打開了創造力和學習的視窗,因此他的創造力和學習能力也會提高。不過和寶寶玩耍的時間不宜過長,畢竟寶寶現在還小,他需要充足的休息。

  2.鍛鍊寶寶的視覺以及觸覺

  爸爸媽媽在給寶寶打扮的時候可以採用一些特殊的打扮方式,這樣就可以讓寶寶忘記傳統色彩。寶寶在4-6個月前是分辨不清顏色的,所以,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選擇黑白相間的條紋或圖案以及亮暗的對比色。

  通過研究發現,寶寶的大腦會從黑白對比中獲得強烈的視覺訊號,這些訊號對寶寶的大腦發育是非常好的。另外,在讓寶寶看到顏色以後,你也可以讓寶寶摸摸衣服,讓寶寶能夠感受如絲般柔軟,毛茸茸的質感。

  3.做一個鬼臉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對他來說,最好的玩具就是爸爸媽媽的臉了。所以在和孩子對視的時候,你可以模仿和誇大面部表情來加深寶寶對你的臉的印象。在和寶寶互動的時候,你要和寶寶靠近一些,因為寶寶只能看到8-10英寸距離的事物。

  如果寶寶在和你玩的時候轉移了自己的視線,就說明寶寶想要休息了。

  4.進行音樂實驗

  想要寶寶的創造力棒棒的,你最好是能夠唱一些寶寶喜歡聽的歌曲,然後改變音調和語調,看看寶寶是不是能夠分辨出來,能不能做出一些不同的反應。

  大部分的寶寶都比較喜歡聽古典音樂,不過你的寶寶喜歡的型別還需要你不斷嘗試之後才能夠知道的。在給寶寶放音樂的時候,如果寶寶抬起了頭或將目光投向你,就說明寶寶喜歡這段音樂。

  5.安排寶寶的探索時間

  爸爸媽媽有時候工作很忙,但如果希望寶寶創造力得以激發,那麼你一定要擠出時間來陪伴寶寶。可以收集不同的紋理、不同顏色和不同聲音的東西,然後跟寶寶一起進行研究。

  以上就是幫助激發寶寶創造力的一些方法啦。只要你能夠堅持做,那麼時間一長,你肯定能夠幫助寶寶張開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翅膀。

  提高孩子智力的方法

  具有啟發性和感官刺激的環境

  營養建立了大腦功能的物質基礎,而腦細胞與腦細胞之間的交流與連結,則源自孩子在生命初期所接受的感官刺激。

  在生命的早期接受到的來自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的恰當刺激,奠定了孩子日後的IQ基礎。大腦就像一個容器一樣,在營養充分的基礎上,感官刺激越充分的孩子,大腦得到開發的程度就會越高,如同擁有一個更加大的容器一般。

  當需要往容器裡灌輸東西時,越大的容器,能夠容納的東西便越多。腦細胞與腦細胞之間的連結越加豐富複雜,意味著其能夠處理的資訊容量也越大。而腦細胞之間的這種連結,源自感官的刺激。

  日本有位學者曾說過:“如果想培養出智力高、頭腦聰明的孩子,那就必須經常鍛鍊手指,因為手指的活動刺激手指運動中樞,能促使智力的提高。”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了,手指的運動中樞在大腦皮層中又佔據了較為廣泛的區域。

  親自生活

  何為親自生活?即從孩子可以主動模仿大人拿掃帚那一刻起,給他們參與生活的權力。要知道,孩子每天進行的正常活動,尤其是自由玩耍和獨立生活,就已經是在進行智力開發了。

  體驗對促進兒童認知更重要。所以,千萬不要限制孩子游戲與探索的自由,更不要剝奪孩子獨立生活的機會。

  對於那些習慣了替孩子做好一切的父母,尤其要學會做懶家長。比如從孩子2歲多開始,就可以有意安排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了。

  安排的時候,明確告訴孩子:“你是家裡的小主人,這是你分內應當做的。”當孩子做好了一項家務,予以及時的鼓勵、認可。

  別對孩子說:“你來幫我做……好嗎?”或者用物質去利誘孩子做家務。這不叫參與,叫交易。

  充滿美好的童年

  如果我們想利用孩子腦部發育的特性,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就應該讓他們的童年生活充滿美好的事物,並學會用自己的身體感官去體味,並與外部世界建立聯結。

  美好並非要刻意去尋找。你不一定非要帶孩子去那些著名的旅遊景點,或者一定要帶孩子去多麼奢華無比的藝術品才行。美好在於生活點滴間。

  比如很普通的吃飯這件事,有多少父母曾經催促你的孩子“吃快點”?就是這樣一個催促,把享受食物、感受大自然美味饋贈的好機會,給毀滅了。不懂慢下來吃飯的人,在我看來,就是不懂生活的人。想滋養心靈,先學會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與感官體驗。

  美好是存在於一切新鮮的、孩子感興趣的事物當中的,包括故事、運動、藝術、動物、植物、大自然,等等。

  帶孩子接觸這一切的時候,都請注意把握度。一旦事情變成父母威逼利誘,而非自然而然讓孩子去接觸、去享受,那麼再美的東西也會變質。

  音樂

  心理學家發現:音樂可以開發右腦,尤其古典音樂對孩子右腦的開發有很大影響。聽鋼琴曲時讓孩子用左手模仿按琴健的姿勢、聽小提琴曲時可以讓孩子模仿壓琴絃的樣子。此外,還可以在孩子從事其它活動時,創造一個音樂背景。

  繪畫

  繪畫是開發右腦的最好方式之一。繪畫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訓練,它包括了許多項內容,如視覺感受、動手能力、聽覺描述、語言理解等。

  繪畫也是提高兒童觀察能力的好方法。孩子在學習將周圍事物表現在紙上的過程中,幫助右腦細胞啟用,促進右腦思維,對於提高創造力有直接幫助。

  可以多帶孩子參觀花展、盆景展,以及各類博物館,直觀整體地欣賞美好事物。塗鴉也是一種綜合訓練,包括視覺感受、動手能力、聽覺描述、語言理解等能力,對右腦刺激也是多方面的。

  運動

  在我們生命的前幾年,思維與運動是一體的。運動佐助思考,遠在古希臘時期,哲學家和教育家們就熟知這一點,現代的腦科學研究更無數次驗證了它。

  右腦在運動中對形象的感知及細胞的激發比靜止狀態更快更強。每天跳半小時的迪斯科健身操、打乒乓球、羽毛球等,在打拳或做操時有意識地讓左手多重複幾個動作,以刺激右腦。

  可惜的是,中國人普遍缺乏運動精神,孩子們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下,運動時間更是少之又少。這一點,中國父母尤其需要警惕。

  閱讀及數學能力

  在孩子7歲之前,並不鼓勵父母過早地讓閱讀及抽象的數學介入到孩子的生活中。或者說不太主張以書本的方式來讓孩子接觸閱讀及進行數學運算相關的學習。但是做好閱讀和數學的啟蒙工作是父母們的重點。閱讀及數學能力是IQ的具體表現,IQ是閱讀及數學能力的綜合表現。

  閱讀啟蒙最佳的方式是親子閱讀或者以睡前故事,堅持如此,能夠為孩子將來正式的學習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童話故事是右腦形象思維能力開發的最佳方法,孩子會不由自主地隨著情節的發展想象故事中的人物、場面和情景。

  睡前給孩子講講故事,這時右腦呈現最佳狀態,開發孩子想象力的效果比白天緊張時要好得多。

  數學啟蒙的最佳方式是親子游戲。在親子游戲的過程中,引入數、空間、邏輯等元素,能夠讓孩子以更形象、直觀的形式認識數學及建立數學思維。

  小小“左撇子”

  習慣使用左手的孩子,右腦更發達。

  孩子小的時候看不太出來,但是四歲左右,孩子慣用哪隻手就會很明顯了,而且孩子用手做事情的機會也變多了,這時候他們都會主動以慣用手來操作,而對應到的也就是大腦功能比較優勢的一邊。

  有父母反映:孩子是左撇子,自己倒覺得沒什麼,可是學校老師會幫忙糾正,現在孩子一會兒左手一會兒右手,可怎麼辦呢?

  若遇到這種情況,父母可以跟孩子固定好,比如固定用右手寫作業,而用左手吃飯等其他事情。兩手並用,同時可鍛鍊左右腦,只要孩子形成習慣了,其實也是很好的事情。

  充足的睡眠

  睡眠非常重要,保護腦主要靠睡眠。好的睡眠是恢復腦的重要方法。若睡眠太少,很可能造成情緒失調和神經性疾病。

  所以,寧可少上幾個培訓班,少做幾套練習題,也千萬不要剝奪孩子的睡眠。

  提高孩子智力的遊戲

  1.考推理

  你和寶寶準備一起吃早點了,但還沒有把早飯盒揭開,父母可讓孩子猜一猜:“猜猜看,咱們今天早點吃什麼?”“你希望是牛奶還是豆漿?”這種方法可提升孩子的數學邏輯智慧。

  2.數數樓梯的臺階

  上下樓梯會讓孩子感到疲倦而無味,但倘若這時父母用一些有趣的方法,不僅能讓寶寶智慧有所提升,而且寶寶吵鬧著要大人抱自己上樓梯的狀況也將會大大減少。父母可帶領孩子一級臺階一級臺階、一層一層地數數樓梯的階數,在不知不覺攀爬樓梯的過程中,孩子的數學邏輯智慧也會有所提高。

  3.認路、數門牌

  帶孩子出門後,可利用回家的一段時間,因為回家的路上時間很充足,孩子的心情也大多比較放鬆。這個時候,面對四通八達的各條馬路,讓孩子分辨並記憶,找出各條路的特點及不同之處,學會利用參照物來認路,能夠提高孩子的觀察力。

  在回家的路上,還可以指導孩子數門牌號碼,分清哪邊是偶數,哪邊是奇數,能強化孩子的數字概念,對提升數學邏輯智慧很有幫助。

  4.尋找節目時間表

  晚上看電視的時候,孩子最愛看的節目是在什麼時間播出呢?可以在電視報上找出那個時間,教孩子認識時間。這可以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而且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還能學會一些漢字。

  5.和孩子一起數玩具

  晚上睡覺之前,要讓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收拾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過,父母可以從旁協助,藉此機會幫助孩子學到新本領。最開始的時候,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大聲數玩具,數完一件放好一件。孩子通過模仿就能知道數數的順序,以後就可以讓孩子自己數和放玩具了。這可以培養孩子的數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