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建設專業論文範文
開展農業建設專案後評價工作,是不斷提高投資決策和管理水平,保障農業投資效益發揮的重要舉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歡迎瀏覽。
篇一
《 現代農業建設中農民收入增長機制研究 》
近年來,江蘇多途徑促進農民增收,取得了明顯成效。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幅度連續11年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增幅,城鄉收入比由2010年的2.52下降到2014年的2.29,是全國最小的省份之一,但絕對收入差距仍在增加。形成江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是多元的,但農業發展效益不高是制約農民收入大幅提高的重要原因。加快建設現代農業,是促進農民收入可持續增長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積極引導土地流轉,形成農業規模收益
在耕地資源十分有限且難以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下,充分合理利用現有土地資源,進一步提高現有土地經營規模和產出效益,發展高效農業,是促進江蘇農村居民農業收入穩定增長的現實選擇。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土地流轉的協調、指導、服務和監督,賦予農民住房具有完整物權,鼓勵農民房地產交易;建立民工市民化放棄地權利益補償機制,割斷民工和土地直接聯絡;培育適度規模經營主體,對有一定規模的專業大戶、服務組織、新型的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政策、資金、技術上給予支援;積極、穩妥、有序地引導農民進行土地流轉,使土地向種田大戶集中,走向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經營。通過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延長產業鏈,讓農村居民分享產前、產中和產後等各個產業鏈環節產生的利潤;對於繼續以家庭承包的分散經營,則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社會化服務組織來實現適度的規模經營,小戶之間通過合作聯合,提高生產組織化程度加快先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降低農業生產和銷售成本,進而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業綜合競爭力,增加農村居民收入。
二、合理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
科學合理的農業結構,對推進農業現代化工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農業提檔升級、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江蘇各地實際,可從以下幾方面著力:一是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各地要堅持因地制宜、因土製宜調整農業結構,將設施農業重點引向高亢地區、不佔少佔優質糧田,努力實現穩定糧食生產與發展高效設施農業齊頭並進、相得益彰。二是大力發展休閒觀光農業。要把加快發展休閒觀光農業作為農業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部署,作為提升農業、致富農民、發展農村的一條新路子去推動。三是大力發展特色效益農業,進一步發展畜牧業,特別是做強生豬產業。四是積極穩妥發展訂單農業,開拓高階農產品市場。在農業結構的調整優化中,應逐步建立保證農民收入的保障機制,合理提高農產品價格,有效帶動農民持續增收。
三、創新農業經營機制,充分挖掘農業經營增收潛力
隨著農業現代化推進,依靠創新農業經營機制促進農民增收,仍然大有文章可做。加快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推進以農戶為主體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讓務農農民通過規模經營,達到相對較高的收入水平。積極推進農業產業鏈前伸後延,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休閒觀光農業及家庭工副業,整體提高農業特色產業的產業化經營水平,進一步挖掘農業農村內部增收潛力。大力發展農超對接、直供直銷、網上銷售,減少流通環節,在農產品不漲價的情況下,讓農民獲得更多收益。
四、增加農業補貼,加大政府對農村的政策傾斜
在繼續堅持實行多予、少取、放活等惠農政策的同時,進一步加大財政對農村的轉移支付力度,適當提高對農業生產的各種補貼標準,真正實現工業反哺農業,啟用農村經濟,縮小城鄉差距。要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強農民急需的生活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拉動農民收入的增加。
作者:周善喬
篇二
《 多元化農技推廣平臺建設思考 》
摘要:2015年是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實施的收官之年,我國農村各項改革不斷深入,國家各項惠農政策逐步落到實處。同時也給基層農技推廣人員提出了新的課題,就是怎樣做才能使農技推廣工作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加快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思考
隨著農村發展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技推廣工作逐漸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農技推廣越來越受到農民的歡迎。
1農技推廣的概念
我國《農業技術推廣法》中定義為:農業技術推廣是指通過試驗、示範、培訓、指導以及諮詢服務等,把應用於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的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普及應用於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全過程的活動。
2積極配合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爭取鄉***鎮***政府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支援
2015年中央一號檔案《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於今年2月1日正式釋出,至此中央一號檔案連續12年聚焦“三農”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業和農村工作相當重視,特別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以後,中央把新農村建設工作擺在了極為重要的位置,列上了主要的議事日程。肩負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的全體幹部職工要牢牢抓住這個大好時機,努力拼搏,積極進取,具體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結合當地農村工作實際,編制出一套操作性較強的農技推廣工作方案,爭取市縣主管部門及鄉***鎮***政府對農技推廣工作的理解與支援。因此,要深入鄉村基層做好調查研究,掌握當地農民的實際需求,要推廣先進實用的新技術、新品種,並做好試驗示範,使農技推廣工作突顯其在先進、高效、實用以及增產增收方面的特點。二是在新型農機具推廣方面。要加大農機研發和技術推廣的工作力度。基層農技推广部門要與鄉***鎮***政府的中心工作合拍,取得政府在政策、資金上的扶持。三是適時召開現場會。根據不同農時季節需要,召開各種形式的農技推廣現場會,請當地政府的主要領導及相關部門參加,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使領導能及時掌握基層農技推廣工作形勢,瞭解農技推廣工作對“三農”的重要作用,瞭解農技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為政府對農技推廣工作的支援提供先決條件。
3推進機構用人及工資制度改革,實現體制創新與機制創新
筆者認為,目前基層農技推廣人員逐漸老齡化,平均年齡接近50週歲。有相當一部分年齡偏大的人員工資雖高,但進取心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推廣工作的開展。應改革現行的用人及工資制度,實行績效工資度,年齡達到55週歲的老同志,可提前預退,鼓勵其離崗創業,聘用專業對口的大專院校畢業生充實農技推廣崗位。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充分調動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他們能夠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使基層農技推廣人員願意從事農技推廣工作,並且能夠做到盡職盡責地完成各項農技推廣工作任務。
4建立培訓機制,注重農技推廣人員的知識更新
在農閒時節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方式,對基層農技推廣人員進行輪訓。如此既能不斷提高農技推廣人員的業務素質,使他們的知識得到及時更新,又能為農技推廣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5健全農技推廣資訊網路,保證農業資訊暢通
農技推廣工作首先是觀念的更新,然後才是知識的更新、政策的更新,才能推動農業有更大的發展。因此,要健全縣、鄉、村三級農技推廣資訊網路,保證農業資訊上下貫通。資訊網路建設要注重以下幾點:
5.1使用者資訊的取得
首先,要以鄉***鎮***農技推广部門為單位,建立不同產業的農技推廣示範點,通過示範點採集不同產業對農業技術的需求情況。然後,建立與各種農業協會及專業合作社的聯絡制度,從中獲得農業生產資訊和需求資訊。
5.2與科研部門的資訊建立
要與省內外農業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建立資訊聯絡,保證與權威部門的資訊暢通。
5.3建立基層的資訊平臺
資訊平臺可使基層農技推廣單位、農戶、科研部門做到各取所需,在資訊平臺上進行交流,及時獲取各自所需的各種農技推廣資訊。
6推廣形式力求多樣化
充分發揮農業科研部門、大專院校、科技示範戶、農技推广部門的各自優勢,加大農技推廣工作力度,實現推廣形式的多樣化。比如科技示範基地的推廣、家庭農場的推廣、科技示範戶的輻射帶動推廣、各種新型農業生產主體的推廣以及參加各種農業博覽會進行推廣等多種不同形式,加快實用新型農業技術的推廣步伐。
7技術指導要到位
技術指導是農技推廣工作的重要環節之一。因此,農技推廣技術指導員的工作必須沉到底,直至田間地頭和農民家中,為他們提供手把手、心貼心的指導服務,做農民的知心朋友。瞭解他們的需求,真正幫助解決實際問題,讓他們覺得農技推廣員貼心、好求。
8多形式培訓農民
對農民科技的培訓要靈活多樣,採取集中培訓和分散培訓相結合的方式。農閒時節把他們集中到一起開展全範圍的大班培訓,請省市科研部門及大專院校的專家、教授來授課,使他們受到更高級別的培訓,每年最低一次。縣鄉兩級技術指導員在春節前後結合冬春科技培訓,以村為單位,逐村逐社輪訓一遍。農忙時節,鄉鎮技術指導員要以指導帶培訓,隨叫隨到,培訓指導到田間地頭。
作者:於鍾富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