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旅遊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研究論文

  高職院校只有科學構建旅遊專業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模式,建立和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體系,充分體現旅遊職業的特點,提高職業能力培養質量,提供符合企業需要的具備深厚的文化素養、精湛的職業技能、良好的職業道德的優秀人才,才能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的生存發展之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高職院校旅遊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高職院校旅遊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研究全文如下:

  摘 要:2l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這個時代需要具有創造能力、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高職院校旅遊專業是應用型、實用性很高的專業,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但是當前我國教育模式比較陳舊,這就要求我們掌握創新能力的內容,根據影響因素的分析,找到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教育新模式,更好地提高高職旅遊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創新人才為價值取向的教育。2l世紀教育模式必須進行的是人才創新,通過人才創新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通過教育創新來改革舊有的教育模式。新時期的高等職業教育,最主要的教學目標是以培養一線需求的技術精英,培養具有創造力的應用型人才。旅遊專業是應用型、實用性很高的專業,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一、高職院校旅遊專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內容

  ***一***培育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是通過後天培養塑造起來的,沒有創造的動機,就不可能有創造行為。因此,培育創造精神的主要內容包括要培育創造動機,培育頑強的創造意志,培育堅定不移的成功信念,以及培育健康的創造情感。培育創造動機,最根本的是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及事業心,我們只有樹立崇高的理想,才能產生創造的強大動力。意志是逐漸地培養和鍛煉出來的,樹立遠大的奮鬥目標,才能不斷激發必勝的信念。培育健康的創造情感是掌握控制情緒的心理方法。培育堅定不移的成功信念,培育堅定不移的成功信念。就是要培養自信心是取得成功的基本前提。培育情感要用社會規範來約束自己的情緒,通過語言來調節自己的情緒。創新精神的內容決定人的生存品位,因此,我們應調節好自己的情緒,逐漸培養出創新精神。

  ***二***培養創新能力

  創新素質包括智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

  智力素質因素包括記憶能力、吸收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智力素質因素的培養要依靠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自學能力。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類知識總量呈爆炸性增加。現在,人類知識老化週期已經縮短到5―10年。這樣的緊迫感使人們認識到沒有自學能力的人就是將來的文盲。自學能力是創新者的有利武器。再次,是記憶能力。記憶力是創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因此人們要利用人腦的記憶潛力,運用科學的記憶方法,為創造服務。再次,是培養觀察能力。觀察是全面、深入、正確地認識事物的能力。通過實踐可以發現,觀察是創造的源泉,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是培養觀察能力的主要方法。樂於觀察、勤於觀察和精於觀察是掌握觀察方法主要途徑。觀察能力的培養與思維和知識,與經驗的積累密切相關。觀察能力的培養要通過積累經驗來獲得。最後,是培養實際動手能力。

  而非智力素質因素與創造開發最為密切,非智力因素指有利於人們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總和,由動力因素和控制調節因素構成。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一起參與人們的思維活動、智力活動,對學習起定向、促進、調節、維持和強化等作用。非智力因素主要包含自信、勇敢、質疑、勤奮、好奇心、熱情、興趣、動機、情感等。培養創造性人才,也必須提高他們的非智力素質因素。

  ***三***培養創新方法

  科學的方法是提高創新能力的有效工具。我們要實施創新能力教育。創新能力教育是,綜合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創新能力學等原理與方法,通過課堂互動式教學和課外實踐式活動,幫助學生樹立發展創新能力性思維、創新能力意識、培養創新能力精神、掌握創新能力。創新能力的核心是創新能力性思維,實施創新能力要把培養開拓創新能力的人才擺在首位,需要根據時代的發展與創新的要求,改革教育的方法與手段。因此,開發創新能力要主動學習,並且能夠運用各種創新技法,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素質。

  二、影響高職旅遊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因素

  ***一***內在因素

  影響創新的內在因素,首先要考慮創新的本體,即人的自身。首先,是個人的智力因素,如記憶、感覺、想象與思維等。這些因素是創新活動的基石,主要可以從想象力與思維方式兩方面進行分析。第一,是想象力。創新需要發展,發展就要學會解脫,這樣才能有所突破,想象力助推創新的發展。想象力是創新活動的前提條件,沒有想象,創新活動就沒有活力。第二,是思維方式,創新離不開思維,不同的思維方式影響著創新實踐。推進創新需要思維方式不斷改進,形成創新中的思維鏈,順利開展各種創新活動。第三,人的個性品質。積極的態度是創新的潤滑劑,具有積極態度的人,會主動克服困難,進行創新。

  ***二***外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影響創新的社會環境、學校和家庭。首先,是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對創新非常重要。社會鼓勵創新,創新就會百花齊放。人們的理念與文化價值觀受到社會環境變化的制約,直接約束人們的創新行為。其次,是學校氛圍。判斷一所學校是否真正推行素質教育主要看學校是否營造創新教育的環境,學校學術民主風氣對創新素質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學校的學風應該是平等的、民主的、尊重個性的,給學生獨立活動的機會,自由表達思想的機會,要樹立創新的風氣。再次,是家庭環境。家庭對學生行為的形成起著重要的影響。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很大。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到孩子習慣的形成。因此,要創造有利於創新素質形成的社會、家庭、學校的教育環境。

  三、多元智慧理論下的高職旅遊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

  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是高職旅遊專業教師教學藝術的重要方面,對於同一個知識,教師講授的方法越靈活,學生的積極性就越高,越容易被學生接受。多元智慧理論指導下的高職旅遊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教學方法應該密切聯絡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法:

  ***一***情境教學法

  人類智慧的表達依賴於在環境中的經歷。學生在相關的情境中學習,只有將高職旅遊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應用於實踐,才能得到更好的體驗。高職旅遊專業教學中的情境教學,教師將與教學活動相關的內容進行加工,引入課堂,創設與教學相關的情境,將教學內容寓於具體情境之中,讓學生感知情境,領悟內容,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達到對他們產生潛移默化的目的。在高職院校旅遊專業的專業課中創設情境是為了達到最佳教學效果,時間的安排必須合理。另外,情境的創設要觸及學生的內心情感體驗,引起學生的共鳴。

  ***二***合作學習法

  每個學生各有自己的長短處,同學之間要取長補短,完善自身。合作學習就是學生們對學習任務進行分工合作,以自學自探為基礎,進行互助性學習,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提高他們的社交技能。這種學習方式有助於將不同智慧的學生進行組合,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因材施教,使學生的智慧得到最大發揮,實現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合作學習與多元智慧的理念是相通的,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的潛能都得到充分發揮,在合作學習中,每一個學生都是平等的,使學生間相互幫助,發揮自己的最大作用。

  ***三***啟發探究式教學法

  多元智慧的發展更依賴學生內部的主體構建,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多元智慧理論主張通過各方法,調動學生的智慧和積極性。啟發探究式教學指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教學任務,採用多種方式,以啟發學生為核心,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啟發探究式教學要求教師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促進學生智慧的充分發展。啟發探究式教學首先要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達到整體和諧,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