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和茶經的關係
《茶經》一問世,即為歷代人所寶愛,盛讚他為茶業的開創之功。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茶經》共十章,七千餘言,分為上、中、下三卷。十章目次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
一之源,概述中國茶的主要產地及土壤、氣侯等生長環境和茶的效能、功用;二之具,講當時製作、加工茶葉的工具;三之造,講茶的製作過程;四之器,講煮茶、飲茶器皿;五之煮,講煮茶的過程、技藝;六之飲,講飲茶的方法、茶品鑑賞;七之事,講中國飲茶的歷史;八之出,詳細記載了當時的產茶盛地,並品評其高下,記載了全國四十餘州產茶情形,對於自己不甚明瞭的十一個州的產茶之地亦如實注出;九之略,是講飲茶器具何種情況應十分完備,何種情況省略何種:野外採薪煮茶,火爐、交床等不必講究;臨泉汲水可省去若干盛水之具。但在正式茶宴上,“城邑之中,王公之門”,“二十四器缺一則茶廢矣。”
最後,陸羽逐主張要把以上各項內容用圖繪成畫幅,張陳於座隅,茶人們喝著茶,看著圖,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神爽目悅,這與端來一瓢一碗,幾口灌下,那意境自然大不相同。
且不論陸羽對茶的自然科學原理論述,僅從茶文化學角度講,我們看到,陸羽確實開闢了一個新的文化領域。
第一, 《茶經》首次把飲茶當作一種藝術過程來看待,創造了從烤茶、選水、煮茗、列具、品飲這一套中國茶藝。我們把它稱之為“茶藝’’,不僅指技藝程式,而且因為它貫穿了一種美學意境和氛圍。
第二, 《茶經》首次把“精神”二字貫穿於茶事之中,強調茶人的品格和恩摁情操,把飲茶看作“精行儉德’’,進行自我修養,鍛鍊志向、陶冶情操的方法。
第三,陸羽首次把我國儒、道、佛的思想文化與飲茶過程融為一體,首創中國茶道精神。這一點,在“茶之器”中反映十分突出,無論一隻爐,一隻釜,皆深寓我國傳統文化之精髓。這一點在第二編還要詳加論證。
由此看來,不能把《茶經》看作—般“茶學”,它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物質與精神的巧妙結合。
《茶經》問世,對中國的茶葉學、茶文化學,乃至整個中國飲食文化都產生巨大影響。這種作用,在唐朝當代即深為人們所注目,耿漳當時便斷定陸羽和他的著作將對後世產生長遠影響而稱他為茶仙。<新唐書》說:“羽嗜茶,著《經》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茶矣。時鬻茶者至陶羽形置湯突間,祀為茶神”, “其後尚茶成風,時回紇入朝,始驅茶市。”說明在唐代就已把陸羽稱之為“茶神”。關於民間以陸羽為茶神的事還有其他文獻記載。 《大唐傳》載:“陸鴻漸嗜茶,撰《茶經>三卷,常見鬻茶邸燒瓦瓷為其形貌,置於灶釜上左右,為茶神。《茶錄》曾記載了一個故事,說唐代江南有一個驛館,其管理者自以為很會辦事,請太守去參觀。館中有酒庫,祀酒神,太守問酒神是誰,驛官說是杜康,太守說:“功有餘乜”。又有一茶庫,也供一尊神,太守問:這又是何人?驛官說是陸鴻漸,“太守大喜”。宋代著名詩人梅堯臣評價說: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新茶。”宋人陳師道為<茶經》作J寺稅: “夫茶之著書自羽始;其用於世,亦自羽始。羽誠有功於茶者也。上自宮省,下迨邑里,對及夷戎蠻狄,賓祀享,予陳於前。山澤城市,商賈以起家,誠有功於人者也。”
《茶經>問世,民間或官方都很重視,歷代一再刊行,宋代已有數種刻本。 《新唐書》、《讀書志》、《書錄解題》、髓志》、《通考》、《宋志>俱載之。《四庫全書》亦收入。
可考的本子有:宋《百川學海>本、明《百名家書》本、《格致叢書本>、《山庫雜誌本》、《說郛》本、《唐宋叢書》本、《茶書全集本》、《呂氏十種本》、《五朝小說本》、《小史集雅本》、華氏刊本、孫大授本、清《學津討原》本、《唐人說薈》本、<植物名實錄考》本《漢唐地理書叢鈔》本、民國《湖北先正遺書》本等,近二十種。
為《茶經》作序、跋的有:唐人皮日休,宋人陳師道,明人陳文燭、王寅、李維楨、張睿、童承敘、魯彭等。
《茶經》早已流傳到國外,尤其是日本,十分注意對陸羽《茶經》的研究。目前, 《茶經》已被譯成日、英、俄等國文字,傳佈於世界各她。
陸羽的《茶經》,是對整個中唐以前唐代茶文化發展的總結。陸羽之後,唐人又發展了《茶經》的思想,如蘇庾曾著《十六湯品>,從煮茶的時間、器具、燃料等方面講如何保持茶湯的品質,補充了唐代茶藝的內容。唐人張又新曾著《煎茶水記》,對天下適於煎茶的江、泉、潭、湖、井的水質加以評定,列出天下二十名水序列。張又新聲稱他所列名水為陸羽生前親自鑑別口授。但實際上他的觀點常與陸羽相悖,故後人認為是假託羽名講他個人的主張。不過,張氏此作將茶與全國名水相聯絡,引起茶人對自然山水的更大興趣,使山川、自然在更廣闊的意義上與茶結合,進一步體現中國茶文化學中天、地、人的關係,還是有所貢獻的。在茶道思想方面,唐人劉貞亮總結的茶之“十德”;盧仝通過詩歌總結茶的精神作用……等等,都具有深刻的意義。此外,溫庭筠曾作《採茶錄》,雖僅四百字,但卻以詩人、藝術家的特有氣質,把煮茶時的火焰、聲音、湯色皆以形象的筆法再現,也是很有特點的作品。 至於唐人詩歌中有關茶的描寫便更多了。 總之,唐朝是中國茶文化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時期。
茶業技術
我國悠久的茶葉歷史為人類創造了,也為世界積累了最豐富的茶業歷史文獻。在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專門論述茶葉的書,而且在史籍、茶史、筆記、雜考和字書類古書中,也都記有大量關於茶事、茶史、茶法及茶葉生產技術的內容。公元758年左右,唐代陸羽編寫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卷茶葉專著--《茶經》。《茶經》的誕生,是中國茶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重要標誌,是唐代茶業發展的需要和產物,是對唐代茶文化的一個歸納,同時又對以後茶文化的發展起著積極地推動作用。《茶經》全書共分3卷10節。上卷3節:"一之源",論述茶的起源、名稱、品質,介紹茶樹的形態特徵、茶葉品質與土壤的關係,指出宜茶的土壤、茶地方位、地形,品種與鮮葉品質的關係,以及栽培方法,飲茶對人體的生理保健功能。還提到湖北巴東和四川東南發現的大茶樹。"二之具"談有關採茶葉的用具。詳細介紹製作餅茶所需的19種工具名稱、規格和使用方法。"三之造"講茶葉種類和採製方法。指出採茶的重要性和採茶的要求,提出了適時採茶的理論。敘述了製造餅茶的6道工序:蒸熟、搗碎、入模拍壓成形、焙乾、穿成串、封裝,並將餅茶按外形的勻整和色澤分為8個等級。中卷1節:"四之器"寫煮茶飲茶之器皿。詳細敘述了28種煮茶、飲茶用具的名稱、形狀、用材、規格、製作方法、用途,以及器具對茶湯品質的影響,還論述了各地茶具的好壞及使用規則。下卷6節:"五之煮"寫煮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質的優劣,敘述餅茶茶湯的調製,著重講述烤茶的方法,烤炙、煮茶的燃料,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煮沸程度和方法對茶湯色香味的影響提出茶湯顯現雪白而濃厚的泡沫是其精英所在。“六之飲”講飲茶風俗,敘述飲茶風尚的起源、傳播和飲茶習俗,提出飲茶的方式方法。“七之事”敘述古今有關茶的故事、產地和藥效。記述了唐代以前與茶有關的歷史資料、傳說、掌故、詩詞、雜文、藥方等。“八之出”評各地所產茶之優劣。敘說唐代茶葉的產地和品質,將唐代全國茶葉生產區域劃分成八大茶區,每一茶區出產的茶葉按品質分上、中、下、又下四級。“九之略”談哪些茶具茶器可省略以及在何種情況下可以省略哪些製茶過程、工具或煮茶、飲茶的器皿。
如到深山茶地採製茶葉,隨採隨制,可簡化七種工具。"十之圖"提出把《茶經》所述內容寫在素絹上掛在座旁,《茶經》內容就可一目瞭然。《茶經》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總結唐代及唐代以前有關茶事的綜合性茶業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書。作者詳細收集歷代茶葉史料、記述親身調查和實踐的經驗,對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葉歷史、產地、茶的功效、栽培、採製、煎煮、飲用的知識技術都作了闡述,是中國古代最完備的一部茶書,使茶葉生產從此有了比較完整的科學依據,對茶葉生產的發展起過一定的推動作用。
- 茶道和茶經的關係
- 弘揚長征精神爭做時代少年演講材料
- 要怎麼樣去皺
- 初一清明節的作文
- 個人怎麼辦理職工醫保
- 過年送領導祝賀詞
- 小班老師個人工作計劃
- 創業者成功經營必備的七大祕笈
- 如何進入阿里雲伺服器進行配置
- 春天怎麼釣鯽魚
- 財務會計助理的工作職責精選
- 利率市場化的相關參考論文
- 夸父追日英語小故事
- 幼兒有趣的自我介紹範文_幼兒園小朋友的自我介紹
- 抗戰中死的最窩囊的日本軍神是誰
- 巨蟹座男和雙魚座女在一起配嗎
- 考研數學複習計劃具體有哪些
- 護士英文簡歷範文
- 勵志故事及讀後感
- 新手怎麼判斷車輪的位置防止壓線行駛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