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語文強化閱讀題及答案

  在湖南高考語文備考階段,練習語文閱讀能力對於提升高考語文成績十分重要,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大家閱讀練習。

  湖南高考語文強化閱讀原文

  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語言。世界上還沒有發現過任何一個民族或者部落是沒有語言的。至於文字,那就不同了。文字是在人類的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才出現的,一般是在具有國家的雛形的時候。直到現在,世界上還有很多語言是沒有文字的,也可以說,沒有文字的語言比有文字的語言還要多些。最早的文字也只有幾千年的歷史,而且就是在有文字的地方,直到不久以前,使用文字的也還是限於少數人。

  對於文字和語言的關係沒有好好思考過的人,很容易產生一些不正確的理解。很常見的是把文字和語言割裂開來,認為文字和語言是並行的兩種表達意思的工具。這種意見在我國知識分子中間相當普通,因為我們用的是漢字,不是拼音字。有人說,文字用它自己的形體來表達人的思維活動、認識活動。當人們寫文字的時候,目的在寫它的思想而不僅為的是寫語言;當人們看文字的時候,也只是看它所包含的內容,不一定把它當作語言;只有把它讀出來的時候,才由文字轉化為語言。這個話顯然是不對的。文字必須通過語言才能表達意義。一個形體必須同一定的語音有聯絡,能讀出來,才成為文字。如果一個形體能夠不通過語音的聯絡,直接表達意義,那就還是圖畫,不是文字。代表語言,也就是能讀出來,這是文字的本質,至於寫的時候和看的時候讀出或者不讀出聲音來,那是不關乎文字的本質的。事實上,教兒童認字總是要首先教給他讀音;不通過語言而能夠學會文字的方法是沒有的。粗通史字的人看書的時候總是要“唸唸有詞”,那怕聲音很小,小到你聽不見,你仍然可以看見他的嘴脣在那兒一動一動。完全不念,只用眼睛看***所謂“默讀”***,是要受過相當訓練才能做到的。

  文字***書寫符號***和字音不可分割,因而文字***書面語***和語言***口語***也就不可能不相符合。但是事實上文字和語言只是基本上一致,不是完全一致。這是因為文字和語言的使用情況不同。說話是隨想隨說,甚至是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寫東西的時候可以從容點兒,琢磨琢磨。說話的時候,除了一個一個字音之外,還有整句話的高低快慢的變化,各種特殊語調,以及臉上的表情,甚至渾身的姿態,用來表示是肯定還是疑問,是勸告還是命令,是心平氣和還是憤憤不平,是興高采烈還是悲傷抑鬱,是衷心讚許還是嘲諷譏刺,等等不一;寫東西的時候沒有這一切便利,標點符號的幫助也極其有限。因此,說話總是語彙不大,句子比較短,結構比較簡單甚至不完整,有重複,有脫節,有補充,有插說,有填空的“呢、呃”,“這個、這個”;而寫文章就不然,語彙常常廣泛得多,句子常常比較複雜,前後比較連貫,層次比較清楚,廢話,比較少。這都是由不同的使用條件決定的。另一方面,語言和文字又互相作用,互相接近。語言裡出現一個新字眼或者新說法,慢慢地會見於文字,例如“棒”、 “搞”,“注點兒意”;文字裡出現一個新字眼或者新說法,慢慢地也會見於語言,例如“問題”、 “精簡”、“特別是”、“在什麼什麼情況下”。劇作家和小說作者得儘可能把人物對話寫得流利自然,生動活潑,雖然不能完全像實際說話。而一個講故事或者作報告的人,卻又決不能像日常說話那樣支離破碎,即使不寫稿子,也會更像一篇文章。所以一個受過文字訓練的人, 說起話來應該能夠更細緻,更有條理,如果有這種需要。一個原來善於說話也就是有“口才” 的人,也應該更容易學會寫文章。

  一般說來,文字比語言更加保守。這是因為人們只聽到同時代的人說話,聽不到早一時期的人說話,可是不僅能看到同時代的文字,也能看到早一時期的文字,能摹仿早一時期的文字,因而已經從口語裡消失了的詞語和句法卻往往留存在書面語裡。再還有一些特殊的著作,例如宗教經典、法律條文,它們的權威性叫人們輕易不敢改動其中的古老的字句;優秀的文學作品也起著類似的作用。在文字的保守力量特別強烈的場合,往往會形成文字和語言脫節的現象。中國,印度,阿拉伯國家,古代羅馬,都曾經出現過這種情況。這時候,書面語和口語的差別就不僅是風格或者文體的差別,而是語言的差別了。但是隻有在文字的使用限於少數人,也就是多數人是文盲的條件下,這種情況才能維持。一旦要普及文化,這種情況就必定要被打破,與口語相適應的新書面語就必定要取古老的書面語而代之。

  湖南高考語文強化閱讀題目

  1.根據文中所述,作者認為文字的本質在於*** ***

  A.文字可以直接表達意義 B.文字都具有一定的形體

  C.文字必須和語言相聯絡 D.文字是文化發展的產物

  2.根據文意,造成書面語和口語不完全一致的原因之一是*** ***

  A.口語的句子比書面語句子結構簡單 B.書面語的語彙比口語更為廣泛

  C.口語中有重複、脫節、插說等現象 D.書面語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推敲

  3.“文字比語言更加保守”是由諸多原因造成的,不在原因之列的是*** ***

  A.人們只能聽到同時代的人說話 B.書面語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會與口語脫節

  C.人們可以看到早一時期的文字 D.典籍的權威性使人輕易不敢改動其中字句

  4.對文章主旨的概括,最為恰當的是*** ***

  A.文字和語言不能割裂開來 B.文字和語言既密切關聯又不等同

  C.文字和語言使用情況不同 D.文字和語言相互作用、相互接近

  湖南高考語文強化閱讀答案

  1.C

  2.D

  3.B

  4.B